光照雅音
王安祈
无
台灣當代戲曲名家郭小莊,從八歲開始進入劇校專攻旦角,從初試啼聲至成立「雅音小集」,將傳統的京劇轉形成當代新興精緻藝術,淋漓盡致地詮釋了舞台與人生的悲歡離合,將此生嫁給了京劇。
台灣京劇新編潮流的推手王安祈,四十七歲以前在台下當觀眾,以客觀視角看京劇發展;四十七歲進入體制參與京劇發展,將此生和京戲「血肉相連」。
當王安祈和郭小莊相遇,從一個戲劇學者兼戲癡的角度記綠郭小莊的舞台與人生,傳統戲劇有了新生命、新時尚,豐富的圖文值得精心典藏。
目錄
卷1
打開記憶之門,傾聽雅音
卷2
閃出一顆耀眼新星──棋盤山與扈家莊
穿花蛺蝶,飛進深幽的園林──從紅娘到尤三姐
和淚試嚴妝,穿越陰陽探尋真情的女子──王魁負桂英
卷3
小集創大業,傳統躍現代,京劇成時尚──雅音小集
夕照雷峰,真情映人間──白蛇與許仙
以死亡見證正義真理的女子──感天動地竇娥冤
遊學,從杭城到約紐茱麗亞學院──梁山伯與祝英台
鼓聲昂揚了壯志的女子──韓夫人梁紅玉
委屈裡堅持尊嚴的女子──孔雀東南飛劉蘭芝
跨越性別、創造命運的女子──再生緣孟麗君
一抹春風,兩岸京劇會香江
到不了洱海、望不見明月的女子──孔雀膽阿蓋公主
年年此日哭天涯,失去國家的女子──紅綾恨長平公主
梨園節婦吟,沒有名字的女子──問天
懷孕的西施,回不了家的女子──歸越情
卷4
光照雅音,璀璨留影──美麗人生才開始
王安祈
台灣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所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學術著作有《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當代戲曲》、《台灣京劇五十年》、《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明代戲曲五論》、《明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等專書,學術研究曾獲國科會傑出獎。京劇創作部分,1985年起與郭小莊、吳興國、朱陸豪、魏海敏、唐文華等名演員多次合作。劇本集有《國劇新編--王安祈劇作集》及《曲話戲作--王安祈劇作劇論集》,收錄《紅樓夢》、《再生緣》、《孔雀膽》、《紅綾恨》、《通濟橋》、《袁崇煥》、《王子復仇記》等劇作。2002年起任國立國光劇團藝術總監,新編《王有道休妻》嘗試「京劇實驗小劇場」,與趙雪君合編《三個人兒兩盞燈》與《金鎖記》。2005年獲第九屆國家文藝獎。
獲獎紀錄
國科會傑出學術研究獎、國軍文藝金像獎最佳編劇獎(連獲四屆)、金鼎獎作詞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編劇學會魁星獎、十大傑出女青年、第九屆國家文藝獎。新編劇本曾獲新聞局金鼎獎、教育部文藝獎、編劇學會魁星獎、文藝金像獎編劇獎(連獲四屆),獲青年獎章,並曾當選第十二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无
恕我愚钝,买这本书之前,只是冲着传记作者王安祈先生,而竟不知世间有郭小庄这样一位奇女子。
原来,这些年来,我们能在大陆看到的那些来自台湾的美轮美奂的新编京剧,竟是由这样一个看上去清秀柔弱的女子,早在1979年,以一己之力创立“雅音小集”开始的。
而且,这些年来我们能看到的赖声川的话剧、林怀民的舞蹈、国光剧团的京剧、蒋勋的那些论书法绘画的书、甚至李安的电影......原来是在台湾经济腾飞、外交受挫、政治渐渐开放的背景之下,一代文化人重新寻找定位、回到传统文化中溯源寻根之后的所爆发出来的集体能量。
小小岛屿,真是让人可敬可叹,可慕又可亲!
回到这本书本身,王安祈先生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了每一部“雅音小集”的新戏:《白蛇与许仙》、《感天动地窦娥冤》、《梁祝》、《韩夫人》、《刘兰芝与焦仲卿》、《再生缘》、《孔雀胆》、《红绫恨》、《问天》、《潇湘秋夜雨》、《归越情》。
戏的内容是其次,重要的是作为主创者的郭小庄,在师友家人的帮助下,如何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整体对传统文化持“抱残守缺”态度的氛围之中,奋力披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被今天的台湾视为“理所当然”的戏曲创作之路。让人感慨的是,这条路,在今天的大陆,在时隔30年后,由于这个体制的顽固不化,戏曲人竟还在跌跌撞撞地摸索着。
“不疯魔、不成活”这句《霸王别姬》中的台词,用在郭小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人物的塑造、剧团的管理、剧作的创新,无一她都承担着。一天24小时,她是一分钟掰成两半花。她真是“嫁给了”京剧,京剧当然也成就了她——她的生命,丰盛又单纯。
写这本书的王安祈先生,既是著名的编剧,又是郭小庄的挚友,对京剧的热爱使她们的生命交织在一起。她的写作,工整,细腻,详实,字里行间,是一腔对京剧的深情。
这本书,推荐给热爱戏曲的人,也推荐给那些愿意活得认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