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方道文山流

方文山 第一人稱
出版时间:

2010-01-16  

出版社:

第一人稱  

作者:

方文山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書內容為散文隨筆與文化觀察類的文字創作,大部份選輯取材自方文山的部落格
還有些則是節錄發表在報章雜誌的專欄文章,也同時收錄了些從未發表的散文作品。
這些也別於歌詞與新詩創作以外的文章,剖析的是另一個角度的我,
也可以說是比較接近“真實的方文山”
透過中國風的歌詞,你可能認識了”方文山”,
但透過本書,你可以比較接近事實的了解”方文山”。
如同書籍封面的另一句標題:「親愛的,由此進入的是,關於方文山內心較為完整的樣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方道文山流 PDF格式下载



  当初是看着签售会来势汹汹,趁了个热闹跑去买了书,蹭了个签名。
  
  看着厚厚一本书一直放着没看。今天翻了翻,发现里面其实只有一半是方文山写的文章,一半其实是歌词。而在前一半里,大都是些短篇。其实这样的书最容易看。一篇篇的一下子就看完了。其实比较像是一些杂志采访。喜欢方文山的可以通过这本书更了解一下方文山。


  方老师的中国风歌词美,情感散文更美!    如果你在情感方面有了挫折或疑问,不妨翻一翻方老师的这本文字,即便无法寻得答案,我想,也能收获一份慰藉吧~~~


  像往常一样的去逛书店,很偶然的看到这本书。
  确实是偶然的,因为只是那么的一扫而过,这本书独特的装订与质感就吸引了我……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方道·文山流》几个大字。
  方是我一直以来都很欣赏的一位词作者。其对于文字的拆解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这当然要归功于他那敏锐的脑神经,让我羡慕不已,但却只能望尘莫及。一直都想看看他之前出的几本书,但是一本都没看过,因为有些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未到吧!
  毫未犹豫的把它买回家了。
  看完之后就是大失所望,本来期待方会带给我一些惊喜的,可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吧。
  怎么说呢,看这本书让我产生了一种“翻错页码的错觉”,因为总是在重复的说着一些东西……文笔也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或许真是如书所述“散文闲笔”般的,在网志东拼西凑而成的吧!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没诚意。
  或许叫做《商道·敛财流》更加合适。


  因为看了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觉得很不错,才买了这本书。太失望了,从头到尾没什么意思,感觉写的奇差,特别是第一部分,不就是再重复同样的话,没什么好的,不想看第二遍。


  桌子上多了一本书。我拿起来一看,正是《方道,文山流》。厦门市图书馆门前,排满了人,长长的长长的队伍。
  
  我几乎不用去,就知道方老师为何人。毫无意外的,应该是小个子,小胡子,鸭舌帽,低眉顺眼。低调的装扮,温和,说话缓慢,语气祥和,说着说着,可能随时就停了。
  
  我也拿着书,看队伍越来越短,最后一个去签名。
  
  匆匆翻完书,其实写得,还好。
  
  他适合写,不适合说。更不适合这样,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不擅长的那一面。
  
  文山流,其实已经要把非主流的东西推向主流。不免牵强附会,一些东西,很适合让小众的人,偷偷的默默的喜欢就好,至于一定要这样沸沸扬扬的搞,效果未必很好。
  
  书写得比较一般,关于他个人的东西比较多,也有点像个人经历回顾?个人生活大剖析?
  
  有时候是没必要爱屋及乌的,爱他的歌词,那就听歌好了。不见得,要接受你所有的一切。


  很喜欢这本书,虽然只是一本随笔,但还是读到爱不释手,大陆的文字很少有这样古韵十足的了,所以读起来感觉小桥流水般的清爽,书的的装裱也像方的装修一样颇费心思,扉面上是兰亭序的歌词,活字印刷的感觉,书的里面还有放寄给读者的一封信,很复古的


  在小白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一晚上读完了半部,后面的歌词和简谱实在是没有耐心继续看下去。其实倘若方老师不出书,凭借那些脍炙人口的歌词,倒真是让人有几分钦佩,毕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总能让人看起来高深莫测一些。但是这本书中所讲的方文山的文化观察,若是称作个人随笔则更不至于让人觉得作者以学者自诩。毕竟中国的大家太多了,和他们相比,方老师的方道文山流只能是不入流了。


  说实话,同为词人,我还是更喜欢林夕的书,因为单从文字角度来说这书并没有方文山的歌词那么好…但是这仍旧会是我最珍惜的书,与作者和内容无关!谢谢我亲爱的老妈!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我根本没有考虑便买了下来,因为早前读过一些林夕的文字,很温暖并且不做作,怀揣着对词人文采的认同毫不犹豫买了这本书。但是看到了周杰伦写的序后我便开始后悔,因为从序就能看出一本书的等级,可以说是我近年来看过最烂的序,但是不得不说这本书LOW到了谷底。
   首先在他的个人档案中标榜自己为极端右翼分子,恩,这点我倒是在这本书里看出来了。右翼分子的通病不就是喜欢歌功颂德么?对的,这本书有六分之一是在自己对自己歌功颂德,有六分之一是图片,有六分之一是大白话,有三分之一是简谱。唯一可以看看的是所谓的“文化观察”部分。但是又显示出他自己的文学造诣很是让我觉得做作。
   写歌词的就是写歌词的,就算给他音乐剧的配置也只会像是做爱为了长时间吃伟哥所呈现出来的亚健康,因为一首再好的歌最多也就是供给三分钟欣赏的,就算用上《情歌王》的配置也只会出现六分之一的歌功颂德,六分之一的图片,六分之一的大白话感觉很像有勃起障碍,看完了这些后激情终于到来了,但是这六分之一的文化观察部分又太过无力,感觉是得了早泄,你说把,作为一个男人我都看不下去了,哪会那么惨呢?同时得了勃起障碍和早泄。。。再次替他默哀ING。
   但是此书的文化观察部分可谓是满目疮痍让我觉得无趣,不知道为什么不管大陆的还是台湾的极右派都偏爱排比句。实在是让我很无解光从书的前几篇文章你就可以看到:“一种民族、一种语言、一种建筑形式、一种风俗、一种价值观是所谓的文化。不是一栋房子、一条街,而是一个村落、一个城镇甚至一整个城市。并不是一个村庄、一个城镇、甚至也不是一条街道、一户名宅、一栋庙宇、一间学校。。。。(以下省略1万字)”。想看大陆怎么运用排比句请每晚锁定XX台的新闻联播。
   方文山的文化观察十分的肤浅和无意义,当然这个是因人而异,如果你认为收集门牌,和喜欢观察各种无聊建筑是很高深的文化观察当然可以无视我这篇文章。
   此书本人认为最值得赞扬的是我深深的相信是方文山本人亲自所写,没请枪手。因为他自诩为文化人,文章是他自己本人所写算是有了文化人最基本的道德。
   结论是请台湾的作家少拿这种歪瓜裂枣的书来忽悠大陆读者因为台湾作家的书普遍比一般的作家的书卖得贵,虽然龙应台的书也有很多地方让我这样认为水分大,但是好歹人家确实写得不错,但是方文山不知道哪来的胆子来忽悠大陆读者,不要拿你的非主流哲学来教化我们这些“荒蛮之地”的人。。。
  
  
  


  方文山,个人感觉在歌词用上时常用着华丽的词语,可是在自己的散文里,永远是那么真挚的感情,平淡的文字体现出朴实的方文山个人。方文山无论是填词还是写诗,其创作语法和思维角度都自成一派,自称为“方道・文山流”。颠覆流行文学与传统文字的第三类视觉思想!听,视觉文字;看,音乐流转……  本书的内容还有三大区块,一是方文山个人从事音乐创作以来的各项纪录,如歌词创作年表、得奖与入围纪录等。另外还有二十多首中国风歌词作品的简谱,这部分是本书相当特殊的内容,一般的简谱书是将同年度或同月份发行的音乐创作集结成书,市场上还没看过将同一作者的音乐创作集结成书的。除以上文字与实用简谱的互补集合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单辟制作的“份量型”别册。与常规美图写真不同,册内全是方文山于人后最真的日常生活工作记录。怀念多年前关于打拼的“那一整个消失的年代”,找寻潜藏心底的“那好几个我”,关于亲情与友情,以及堆积纯个人喜好的私密空间……这些不是故事的故事,最让你了解歌词背后的方文山。


...+1


装帧还是可以的。。。不过这内容实在是不敢恭维。。。不知道那些个夸的天花乱坠的人是粉丝心理还是不看别的书。。


这书看了啊,觉得没有当时的《素颜韵脚诗》好看,所以给了三星。


这本书我觉得还好,制作很文艺,前半部的随笔也是我喜欢的感觉. 但是!!我超不接受后半部!老实说我真的不关心他像列表一样的列出他的所有作品目录,那么厚!画蛇添足,多余,过了.


同意....


有同感。。。。。。。。= =


极端右翼分子。。。文学造诣。。。亚健康。。。满目疮痍。。。极右派。。。自诩为。。。非主流哲学。。。蛮荒之地。。。
哇靠,这些高级词汇你都是怎么学会的?


请你告诉我:什么叫右翼,什么又叫左翼?右派和右翼有什么分别么?


翻墙将会让你知道一切


其实楼主也挺做作的 若是没有收获 何必耿耿于怀呢 又何必带着偏见去看书呢


我花钱买了书当然会耿耿于怀,为什么发表自己的见解叫做做作?为什么发表打压言论就叫有偏见?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好么楼上的。。。


那么你也能像他一样活得很好么


什么牛头不对马嘴的问答。。。阿门


争吵也要有对手才过瘾


有时候,不想跟一些人争论太多,不是因为不能争辩,而是不值得与不知所谓的人浪费时间。
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往往内心越缺少什么。
也正如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
LZ大概是80后吧,我比你小得多都明白知难而退的道理,我知道的“难”是我们总是无法正确地评价他人的人生,纵使我们可以对他的成就指手画脚。我不明白你为何要为别人的人生斤斤计较。
如果你年轻十岁,我还可以说你幼稚,很可惜我现在只能说你弱智。
休谟说过,我们从不对他人的激情或原则妄加评论。在某种程度下,我们也许无法在自己身上找到某种类似的东西。
想必LZ不在休谟所说的“我们”的范围内吧,最初的时候我进来是为了看看LZ的言论有何可取之处,结果看完后,才发现LZ就是个2。


只能说你是一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的人,你小小世界里的道理我当然无权指责,首先对于我的评论如果有打击到您难以受压的心灵表示衷心的抱歉。
其次我实在无法理解您所谓的“炫耀”,我炫耀什么了?炫耀我会打字?还是炫耀我有钱买书?或者是我炫耀自己有其他人不一样的观点?更或者说您认为发布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和观点为“炫耀”的话,那请你打开自己的家门和窗户,然后买块豆腐撞死。
再来,我为什么不能以我自己的观点客观的评价别人的人生?那为什么会有墓志铭的存在?更或者说因为你认为自己是个妓女,写出来的墓志铭也不会好看,所以干脆想抹杀所有客观评价别人的人生的权利?
最后,您说我是个2。。。。恩,是的我一直都很2,反正2的人多了去了,比如说有您,所以也不缺我一个。


知道苏轼为什么说佛印是一坨屎吗?
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坨屎。


我没说你是婊子,你自己别急着承认。


只能说你淫了我很少会有不想吵的架,说真的,你的论点既枯燥又无意义就此打住吧,我不想成天回复无聊人的留言 就此ending。。


对不起啊楼主 我错了 我不该和输不起的人玩 我不该和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人讲话 我真的错了 楼主 


阿门,一直以为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的人,原来你连最基本的判断也没有。不但不为自己的蹩脚言论感到无耻反而继续做贱自己。
比如说我走在路上,遇见一只品种很普通的狗,我当然懒得和他互动,要不我一天的时间也只有和狗互动了。
但是那只狗以为自己是珍贵品种对你哮着要跟你互动,可是他的叫声既平淡又枯燥,尾巴摇得平淡无奇,我当然更是难得跟它互动,
更遗憾的是这样的贱狗便开始更加的觉得自己珍贵,以为是自己的光芒刺瞎了我的眼睛。
于是那只狗就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里开始自我满足。
我只能说的是遇见这样的狗,我无言以对,对于这样的狗我只能说,请您提高自己的品位和修养。我们是不同世界的人,毕竟狗的世界跟人的世界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别拿您的平凡无聊的叫声证明自己的高级。


你越虚张声势自以为是的反驳 我就越得意 难得能使狗急跳墙 


如果您真认为我是在虚张声势的话我当然也更难跟你争论,只能希望你赶快回到自己的小天地去,外面太危险。看着你无趣的论点我的确提不起兴趣,你想到有趣的观点后再来对我哮好么。。。的确是2个世界2个等级的人说话没火花也没必要继续浪费时间。。


既然是浪费时间 干嘛还要没完没了
傻逼 傻逼 傻逼 傻逼 傻逼 傻逼


周日那天在广州购书中心见到了方文山,
确实低调谦虚。


文人的外表总是谦虚的,其实内心挺高傲的。那些外表高傲的都是假文人,强烈鄙视...


我在大连购买了他亲笔签名的书,其实也是想通过书籍了解他,谦逊的人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