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還者希望你知道的事

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 行人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行人  

作者:

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  

译者:

謝靜雯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 四顆星半超高評價!  「我活下來了,希望你也可以!」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挾持兩架波音客機,正面撞上美國世貿中心。大樓裡的人們看得到濃煙,也聞得到燃油味,但其中1000人的反應竟然是--儲存正在處理的文件,替電腦關機。  覺得不可思議?但這正是你我在災難中很可能會做的事情。  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時,沒有準備的大腦只會訴諸平常的習慣,以應變無法處理的巨變。但是,這些令人安心的習慣,卻會讓我們錯失成功逃生的黃金時機!  瑞普立採訪全世界各種災難的倖存者,包括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紐奧良卡崔娜風災、哥倫比亞大使館挾持事件,和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等等,透過科學分析與研究,提出多種不同的「災難人格」,說明當你我在面臨災難時,將會經歷的種種心理機制。  否認災難的發生會是大多數人最初始的反應,接著我們會躊躇,不知如何處理眼前的狀況,最後我們的大腦會為了求生而做出判斷,讓我們做出行動──我們可能會痲痺、僵住不動,但也可能找到逃生之路,成為災難裡救人一命的英雄:  在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裡,傑德若身在七十三樓的雲端,她做出哪些決定,讓自己找到正確的方向,在大樓倒塌前成功逃生?  卡崔娜造成美國史上最嚴重的風災,紐澳良居民派崔克堅持不肯徹離家園,最終失去生命。他的固執代表著什麼樣的災難人格?  身為堂堂一名大使,卻淪為恐怖份子手下的人質,阿杉修如何克服恐懼,幫助自己渡過被挾持的時間?  當一場溫馨的婚宴陷入大火,一名餐廳小領班如何在關鍵時刻發揮領導力,引導慌亂的賓客平安逃出火場,成為災難英雄?  維歐藍靠著怎樣的臨場判斷,讓自己在維吉尼亞校園槍擊案裡,成為教室裡唯一的生還者?  《生還者希望你知道的事》回顧人類史上的重大災難,並藉由分析生還者不可思議的經歷,讓我們在災難發生之前,就能瞭解自己的「災難人格」和各種可能的現場反應。事先做好準備,才能救自己,更救人一命。

作者简介

亞曼達.瑞普立  Amanda Ripley  獲獎無數的新聞工作者亞曼達.瑞普立,是《時代雜誌》的資深作家,負責多次封面故事報導,包括「年度人物」專欄。她對於災難的報導,曾讓《時代雜誌》獲得兩座美國國家雜誌獎。  《生還者希望你知道的事》是她第一本全方面討論人類在面臨大型災難時,大腦如何運作以及如何增加成功逃生機會的專書,目前已在世界十五個國家出版。譯者簡介謝靜雯  荷蘭葛洛寧恩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碩士,主修文學。譯作有《失物之書》、《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河對岸的窗》、《好預兆》、《苦果》、《橋上的抉擇》、《默默地我相信天使》、《莫札特與鯨》、《鋼琴教師的情人》、《預知生死的貓》、《歸鄉路》、當妳先說再見》、《玩命處方簽》、《她的對稱靈魂》等。  譯文賜教:mia0815@gmail.com

书籍目录

目錄top
前言 人生化為熔融的金屬
第一部:否認
第一章 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困在世貿中心一號大樓──延遲 Delay
第二章 紐奧良卡崔娜風災:機率的賭注──風險 Risk
第二部:深思熟慮
第三章 哥倫比亞大使館挾持事件:一位人質的身心狀態──恐懼 Fear
第四章 耶路撒冷的臥底行動:生還者的性格特徵──韌性 Resilience
第五章 貝弗利丘俱樂部大火:群體的角色──團體迷思Groupthink
第三部:決定性的瞬間
第六章 麥加朝聖的悲劇:失誤造成悲劇──恐慌Panic
第七章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有效的防禦機制──麻痺Paralysis
第八章 波多馬克河空難事件:心理的求生策略──英雄主義Heroism
結語 創造新的直覺
後記
附錄


编辑推荐

強力推薦中國民國搜救總隊 呂正宗總隊長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 陳美琴副教授《商業周刊》書摘搶先曝光!各方好評  「精彩又實用的好書。」《紐約時報》  「引人入勝又清晰易懂……和一無所知比起來,瞭解我們面對風險與災難的應變能力,其實沒那麼可怕。」《歐普拉雜誌》  「這本書將救你一命!」《彭博新聞》  「一部分研究極端恐懼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還者希望你知道的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