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祖母的家傳食譜

袁皖君 自由之丘文創
出版时间:

2012-4-18  

出版社:

自由之丘文創  

作者:

袁皖君  

Tag标签:

无  

前言

作者序  夏天的一個夜晚,我坐在位於多倫多的家後園,不知為何,竟也嗅到了跟童年時夏夜山邊聽著蟬聲、吹著涼風時一模一樣的氣息。  在多倫多的夏夜,多半會抓著一瓶冰涼啤酒享受夜晚清涼夜霧,然後坐在後園賞月觀星。空氣裡的溫度溼度都與台灣不同,但卻也能在某個瞬間出現那幾秒相類似的、存在空氣裡的清新味道。於是我想,會不會連童年時的記憶,也能夠不分國籍不分地域,而讓所有人都擁有同樣深刻的情感交流?  這個念頭出現後,疼愛我的外婆的身影也就出現了。那曾與我有過深厚親情連繫的至親,我總想為她紀錄下一點故事。這位只為了家人付出的平凡女性,默默的站在家人身後打點一切,我在回憶她的同時也彷彿見到了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的女性們那犧牲奉獻的身影。當然不是只有站在廚房一隅才謂之犧牲,職業婦女在職場的付出同樣偉大。但我更想紀錄一種「家常」:那出現在飯桌上、親蜜相交的家人之愛;一盞昏黃而溫暖的燈光、放鬆且歡愉的交流,有種共享,有種無可取代的親近。而這一切都發生在一道道美食之間。食物原來,也成為記憶的儲存體,它們跟著我們關於回憶的故事一起流轉於生命之中。故事存於大腦裡、味道存於感受中。最美好的是當故事與味道兩者相遇了、家人與歡樂相遇了、溫情在飯桌上相遇了,而經由這本書,我們能夠穿越空間的距離,而和另一個國家的家常飯桌、故事、美食,一起相遇。  其實,在著手進行這本書之前,並沒有太大的把握。  對於書的內容與企劃我或許能無比堅定,然而要牽涉到受訪對象時,過往在傳媒工作的經驗告訴我,始終是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況且要對於十多個國籍的受訪者進行訪問,要相信在這些受訪者的皮膚顏色下,都有同一種情感故事、相類似的感受,我也為自己預先注射了不少強心針。  然而,意想不到的結果確實發生了。  受訪者們的反應,在整本書進行採訪書寫的過程中,讓我有很深很深的感動。  她們在接受採訪邀請時,都盡全力協助我,讓這本書得以完成。打開門所見到的或許不盡全是熱情的笑臉,只因對著這個陌生的我,多少有些防備。而每當我問起受訪者的童年故事,她們就會氅開心扉,雙眼發亮,熱情的為我解說。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來有一種共通語言是可以超越所有無法會通的語言,原來有一些共通經驗是能夠穿透時間空間障礙而交流在彼此的心間。原來,只要是根基於愛的一切,就可以翻山越嶺、可以無懼時間洪流,而永恆刻劃在心底。  活在一個北美的城市裡、每年都會飛回故鄉台灣的我,同時間感受到的是不同文化造成人們觀念甚至是信念上的差距,但其中美妙的是憑藉一種誠意而平等的溝通方式,就可能突破表面所看到的關卡,而一步跨進對方的內心。多倫多是一個由移民構成的大都會,這裡有著盡一切人力也無可能完善的問題存在。世上沒有一個地方是天堂。在移民城市裡,人們自然而然會與同文同種的同胞群居,這跟我們過往認為出國後就該與白種人融合的想法有些出入。在採訪過程中我很驚訝的發覺,其它種族並不覺得這種與自己人群居的狀態有何問題。對他們而言這是天經地義,他們以自己的文化和語言為豪。英文只是工具,他們仍愛講自己的語言。  每個族群各據一方分享這片土地,以相互尊重的共識來取代協調融和。也可能是地方廣大吧,各過各的共存方式有天生條件可以達成。雖然缺點會是冷清,或者是難以超越各族群各國籍的界限而真正認識對方。  因為進行了這本書,因為受訪者無私的打開了門迎接我進入他們的廚房、坐在餐桌旁與他們共享美食、聆聽他們的故事,我才能確信,幾乎沒有一個和樂的家庭會少了一張飯桌、一盞昏黃的燈、一整桌的美食甚或醇酒。我打開了這些受訪者背景文化的窗戶,窺探了一眼她們個人關於愛與親情的故事,帶著經由這種交流與接納的豐足感,走進於我而言既熟悉卻又陌生的街道上,有時我會遇到濕雨、有時是冷風,鑽進車內我卻感到溫暖伸出手照料了我。  我想,這短暫的交錯,我遇見了她們與她們的人生濃縮;而我會不會也因此在她們的生命之中留下了片刻回憶和驚喜。就如同通過這本書而到了閱書人的你手中的故事,你們與他們與渺小的我,其實都在想像中的飯桌上相遇、共享,也在愛的交流裡,交錯進入了彼此的生命。

内容概要

  ※客居異國的食物鄉愁書寫  ※一次收藏了來自:亞美尼亞 / 摩洛哥 / 塞爾維亞 / 德國 / 法國 / 義大利 / 西班牙 / 波蘭 / 荷蘭 / 印度 / 台灣 / 中國 / 韓國共十三國的家傳食譜  ※一次認識包括歐、亞各國料理的特色及家常食材,包括平時難得能見識到的南斯拉夫、亞美尼亞等同時受歐亞料理影響的國家。  來自食物的鄉愁,是心頭最入味的美饌  老祖母的家傳食譜,一次收藏十三國的家常食滋味  移居北國加拿大的作者,在異國鄉愁起時,嗅聞中仿似傳來了童年時外婆家廚房的葫蘆麵疙瘩溫熱氣味。同樣一雙巧手的作者就在異國自家廚房裡,憑著記憶煮出了軟爛不膩的這道麵疙瘩,阻隔時間及空間的那道距離就在她的咀嚼中消融了。  以多元化移民著稱的加國,居民組成背景多樣化,作者便在這樣的脈絡地圖裡,尋訪了移居自其他十二個國家包括:德國 / 法國 / 義大利 / 西班牙 / 波蘭 / 荷蘭 / 亞美尼亞 / 摩洛哥 / 塞爾維亞 / 印度 / 中國 / 韓國等的移民家庭。這些家庭有的已移居至此第三代了,有的如作者般和原生國家仍繫著一條緊緊的線,但一樣在飲食生活上深刻地留下了母國的印記。  在這些受訪者的廚房中,移民家庭的老祖母或年輕母親,邊揮鏟動鍋或刨切果蔬,邊掉入記憶的深河,沿著那口中長久不散的滋味,娓娓述說食物怎麼鍊結了各自的生活,飄洋過海,丟失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而留下的,儘管並非是最原本的細細面貌,但,心頭滋味永遠不變。  原籍西班牙、童年移居墨西哥的三姐妹,從小受到手藝好又崇尚獨立的外婆影響, 如今在另一個新世界多倫多擁有了自己的西班牙餐廳,「愛」在這個家族是藉著美食及冒險傳遞下去。  一直認為自己仍是南斯拉夫人的塞爾維亞年輕阿嬤,不只帶來了家常菜餚馬鈴薯與醃菜,爽朗樂天的民族性,也和她一起移民到了新大陸。  基督教歷史上方舟的發現之地:亞美尼亞,飲食深受周遭土耳其、伊朗、希臘、俄羅斯等周遭國家影響發展出混血特色。這個長年遭受不同文化統治並飽受戰火的三百多萬人口小國,讓Stella和一雙父母早早就選擇放下歷史傷痕,出走到新大陸,然而老祖母Knarik仍然將多道私藏食譜藏放心頭,讓食物一解鄉愁。  剛烈的印度女子Lina力抗爭重男輕女的印度社會,卻在母親過世後驚覺自己的要強為自己留下了無法彌補的親情傷口,她逃到與印度完全不同的回教世界摩洛哥企圖療傷,在那裡和當地山村居民學習原始的煮食生活,他們吃的是couscous小米、麵包,用大量香料與甜乾果煮成的肉類,食材講究新鮮、食物味道雖香卻仍透著簡單。食物為她療傷,也為她找到了生活的初衷,讓她在多倫多開展了飲食事業。  義大利老祖母Nonna,十六歲時就因為貧窮而來到加拿大依親,她對家鄉食物的記憶,就是院子裡那具用柴火烘烤出各式簡單卻美味食物的傳統磚造烤爐,這些簡單卻美味的食物也透過義大利式野餐,一起在加拿大生了根。  來自食物的鄉愁,總是最濃密而甜美。

作者简介

袁皖君  文字創作者。散文專欄、小說、飲食文學、詩、劇本與報導文學,都愛學習與嘗試。  美食主義者與熱愛生活的人。藉旅居加國之便探索多元文化精彩處。愛藝術、設計與旅遊,愛觀察這世界與活在這世界裡的所有人。愛幫人寫下他們的故事。  **台灣藝術大學畢業,加拿大Humber設計學院室內設計系畢業。曾任多倫多《明報》副刊部記者,以及明報飲食雜誌《樂在明廚》特約編輯。現為多倫多《明 報》專欄作家、《51周報》美食專欄示範與撰稿、《加拿大商報》基督教版面編輯與專欄作家。曾出版小說《抱歉,因為你不夠村上春樹》、《我與我的世界末日》,並於《好燙詩刊》上刊登詩作。

书籍目录

作者序 Chapter1 台灣 憶外婆,食物的鄉愁葫蘆麵疙瘩 / 小扎餅乾Chapter2 西班牙 愛的傳遞西班牙海鮮飯Paella / 西班牙番茄醬Brava SauceChapter3 亞美尼亞 深情之愛糖衣杏仁 / 糖漬南瓜 / 釀馬鈴薯 / 酸酪肉丸湯 / 家常沙拉Chapter4 波蘭 貴氣的祖母紅菜清湯 / 馬鈴薯蘋果沙拉Chapter5 法國 法裔老祖母的樂天與美好回憶法式焗烤肉派 / 涼拌甜酸菜Chapter6 荷蘭 稀有的邂逅家常酸甜紅菜 / 傳統脆餅Chapter7 塞爾維亞 真實的記憶果仁蜜餅Balklava / 白菜肉卷Chapter8 義大利 老祖母的溫情人生義式家常蕃茄醬 / 義大利肉丸Chapter9 德國 記憶永不磨滅牛肉醃青瓜卷Rindsrouladen / 彎月餅乾Vanillekipferl / 酸甜紅椰菜 / 德式傳統短麵條 / 咖啡蛋糕Chapter10 摩洛哥 一個與自我相遇的故事羊肉塔金鍋 / 雞肉塔金鍋 / 摩洛哥小米飯 / 甜橙點心Chapter11 印度 走出傳統,愛的蛻變力量印度香料飯 / 印度奶油咖哩雞 / 印度奶茶Chapter12 韓國 母親的平實與愛韓國白蘿蔔泡菜 / 韓式紅燒牛仔骨Chapter13 中國上海 弄堂裡的月亮紅燒划水 / 素雞燜香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老祖母的家傳食譜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