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華是無效信
2012-3
明窗出版社
落落
无
誰說好朋友一定要單純地彼此喜歡?
雖然天天黏在一起,但總是忍不住暗暗較勁,從爭取成績的高下,到吸引喜歡的人的目光,好友的存在簡直如眼中釘。
但是,卻又那麼期待能夠被對方喜歡。
「無論怎樣的誤解和敵視,也同樣會在時間中慢慢沉澱出它的某種特定本質——也許當初是討厭你的也說不定,不過我又在這樣邊討厭你,邊依賴你的日子裏,發現回頭的路上一片流動的暖熱光芒。」 ——落落
知名作家落落擅寫青春小說,其詩意的筆觸,人物心情的細緻捕捉,讓她在內地獲得「校園女皇」之稱,所有單行本的均賣出超越三十萬冊,創造銷售奇蹟。《年華是無效信》以友情和愛情為主題,以兩個女孩既親密又疏離的關係,及模糊又動人的愛情故事,道出了成長中獨有的快樂與悲傷。書中充滿幻想力的語句和浪漫的風格,大受內地讀者追捧,開闢青春文學的新面貌。
作者簡介:
落落,1982年生於上海,曾擔任動漫雜誌的編輯,現為《文藝風象》雜誌主編,《最小說》元老級簽約作家,在青春文學領域常與暢銷作家郭敬明並列。作品有小說集《塵埃星球》、圖文隨筆集《須臾》、散文集《不朽》等。
无
第一次写书评呢。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偷偷百度了一下大家的读后感,发现有很多人还是喜欢有些小“恶毒”的宁遥的,至少在我搜出来的结果是这样。其实我也是,我总觉得她像坏人而不是坏人,感觉有点矛盾呢。其实里面有些感觉真的是很熟悉,例如对好朋友的那一份带有歉意的嫉妒。明明是好朋友,明明说好有乐同享有难同当,为什么在一些事情面前,明明应该为你的高兴而高兴的,心中却抑制不住涌出苦涩的感觉呢。这样的我,到底有没有资格留在你的身边?里面最让我感动的一幕应该是遥遥为了好朋友出头的一幕吧,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很讨厌自己的母校在心理早已经将它骂了千百遍,结果听到别的学校的学生骂自己的母校时,意外地觉得非常上火,我在这里读书的我知道这里有多不好,你又不在这里念书,你凭什么算老几有什么资格说它的坏话啊!总的来说,书很好看,讲了两个小女生之间的故事,那些平凡却动人的故事让我回忆起自己的高中时光,即使曾经和自己的朋友有矛盾,在心中妒忌过生气过恨过,但是亲爱的,这些都挤不掉我心中对你的爱(OMG,这样讲好像有些暧昧)。曾经,我也在心中偷偷对你说过,我想永远和你做朋友。即使你听不见。
一直都很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和我曾经有过的个人经历高度重叠。两个在旁人眼中最要好的朋友,却在暗地里相互厌恶。这是一种包含了“喜欢,妒忌,讨厌”,有时候甚至还有“恨”这样的深刻又复杂的感情。讨厌当时最好的朋友,却更加嫌弃这样子的自己。
最终这样的友情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到了终点,从此我们就像再也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在这之后我也非常努力地不去对身边的朋友投有类似于“讨厌”这类负面的感情,正因为我知道讨厌自己的好朋友是这么令人难受的一个坏习惯。
但是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情,却发现你是我曾经最讨厌也最喜欢的朋友,是我最了解也最了解我的朋友,正是我们走到了彼此最深的地方,才会允许对方发现自己这么多的缺点。
而这样让我“讨厌”的好朋友,在你以后,再无他人。
我们曾经那么好,我也那么的讨厌你。和宁遥一样,我们最后没有决裂,只是淡出了对方的生活。现在的你我只是对方电话薄中的一个名字了吧。那个时候,我是那么无理由的嫉妒着你,你会说话,别人都喜欢你,你眼睛大,可以看得更清楚,你个子比我矮,显得小巧,甚至你父母离婚你可以有两个家也成为我羡慕的对象。想想那时的自己,真的可笑。
我们都长大了吧,当再回首,发现我在各个方面都不比你差,甚至强过你的时候,我不是欢喜的。也许,我们只能做那么久的朋友,不适合一直走下去吧。
读完这本书,到时对里面两个女主角的友谊也好勾心斗角也罢印象不深,这样的关系离我太遥远,我的好朋友们都是那种有话直说不藏着掖着的人,所以我很庆幸遇到这样的好朋友、好同学。以至于现在有人和我说话拐弯抹角我就很厌恶,有事就直说这含沙射影的最讨厌了,你越是和我拐弯抹角我越是和你装糊涂,哼!实在搞不清宁瑶对于王子杨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嫉妒?厌恶?但是他也不允许别人诋毁她。女生呀,永远很复杂。
只是里面宁瑶妈妈对于王子杨的评价:“典型的城市女孩”让我感触很深,也许只是那时候同学们或是长辈们评价我说:真像个上海小姑娘。只是因为我比别人白点。虽然自己会在心里默默的争辩上海小姑娘就一定显的好么。但是自己到了大学对于不熟悉的女生只要长得白皙点漂亮点自己也会揣测这小姑娘是上海的?显然这种东西真的是在每个人的观念里的,没有对与错只是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观念这种东西,根深蒂固。我突然想到,奥黛丽赫本说的女人的外貌是很重要的,真是这样吗。虽然我们做不到很漂亮,但是我们能做到很干净。并且练成自己的气质。扯远了。
书中母亲对于女儿的态度也写得很细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妈也是一个在别人面前一直说我不好的人,又懒又不会说话只会死读书、不懂得变通,脾气又犟。这些我都背出来了。但是别人和她客气客气夸我的时候脸上又不禁浮出自豪的人。大抵中国的母亲都是这样的罢。
书中的高中生活,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我的高二。那时候是最轻松的,自习课上,全班同学开着电脑看恐怖片,也不说这个多好看但是氛围真是不错的,和朋友们吃着零食聊着八卦,亦或是和暧昧的小男生打打闹闹,真真是其乐融融。体育会如果没有参加项目就躲在教室里聊八卦,吃东西。或者也会出去看熟悉的学弟或者找爱恋的学长,真的是紧张又开心。
真的是,这是我读过的书以来第一次写读后感,看来我真是老啦。
似有的温暖在笔尖蔓延。
文中这样一段文字让我很喜欢:
有很多东西,都不能用好和坏来定义的话,怎么?靠什么来来判别?
可我就是知道,就是这样认定了。那些犀牛认定草原,水鸟认定湖泊,地狱的人认定天堂,落叶认定风,寒冷认定北方......无数凌乱的一意孤行里,我只认定了,不能是我的东西,也不能是别人的。
只能给你。
都给你。
最吸引的是最后两句,只能给你,都给你。
王子扬和宁遥。朋友。两个人。这样的组合是不牢靠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只有两个人的话会太黏腻。知根知底的。要么太过依赖要么太容易出现裂痕。因为太熟了。
就如同宁遥会疲惫。会写下讨厌王子扬的句子。因为她们是朋友。她在忍耐。
我一直认为三个人刚好。一直来。我身边就是这样的构造。我不是个热情分子。两个人的时候最为难我的就是找话题。如若有一方有很多故事可讲。我倒是个很好的倾听对象。好像对我来说,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犹如三角形一样稳定。不管哪一方情绪变化。总能得到弥补。当三人中一个人离开,剩下的两个人也会散了吧。
这是很清春的一本讲高中女生友谊的书。女生真的会想很多。参杂着些些爱情的滋味。
萧逸祺是很符合中学生摸样。打篮球,运动服。一副玩世不恭的摸样。喜欢跟女生闹。这样的男孩我遇见过吗?好像有过又好像没有。在过去的这场梦中。没有真实物质留下的话。我会怀疑他们是否曾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年华是无效信。年华。用什么抓住。这封用年华写成的信,即使漂洋过海,穿过了多少年岁,到达我们心里脑海里。都已经过期。
像英文标题一样。FINALLY WE ARE NO ONE.
你会遗憾那些曾经拥有的友情没有继续联络吗?你会因为一个朋友身边有其他的朋友而不开心吗?你会因为你们不再联系突然想起而耿耿于怀吗?
我会。我真的会。
我只是像宁遥那样在吵架后才发现原来她还有其他的朋友。她不缺陪伴。
我并不太确定判定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只是很多时候人家说我是好孩子人家说我乖我就认为与我行为相反的就是坏孩子。
所以在看到宁遥在墙壁上写字的行为上补习班,我会想她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看到王子扬成绩好长相甜美我会想她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就像我不喜欢吸烟的人。我就认为在学校吸烟的人全是坏孩子。看到某些人吸烟会对他的印象变差。姐姐说,会吸烟的人不一定是坏孩子。这句话我一直记着。
好孩子和坏孩子没有标准。只是单纯的就某一方面而言。比如在学校。比如在长辈面前。
当我还是觉得我是好孩子。好孩子到没了自己的青春没了冲动和疯狂。没了所有我想要拥有的性格。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抽风,会看完这样一本书。想起来了,应该是某论坛上,哪位口口声声的那些句:写的太好了, 写的太好了!嗯哼~
现在对于这类书,基本已经练就了出场每一个人物就能第一时间猜到结局的地步。这本也不例外。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写的非常的真实。十几岁的小女生就是这样。为着一些在现在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唧唧歪歪。当然,在当时看来,那些事情,就是天大的事。
如果我十五岁,我会毫不犹豫的打五星,要是可以的话,我甚至愿意再加一星。但是我已经二十五岁了(捂脸),这个时候我只能说,年轻真好
^-^
额上了大学以后普遍的印象是四川的女孩子会很白,福建的女孩子会很瘦,上海的女孩子会很嗲~但是是哪里的还是靠听口音比较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