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学のあゆみ

新 睦人,大村英昭,宝月誠,中野正大,中野秀一郎 有斐閣
出版时间:

1979-4  

出版社:

有斐閣  

作者:

新 睦人,大村英昭,宝月誠,中野正大,中野秀一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日本大学的社会学理论的入门教材,由几位社会学家以及他们在该时代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脉络,梳理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学のあゆみ PDF格式下载



  作者是以古典社会学家以及他们在该时代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脉络,梳理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序章由孔德说起,主要是在社会学方法论上,孔德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旨在梳理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社会和思想的双重混乱。
  第一章腾尼斯,韦伯和齐美尔。在社会学理论上,他们都试图描述和解释近代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和制度层面(资本主义、官僚制、工业化带来城市集中),以及精神层面的转变(合理化,新教伦理)。在社会学方法论上,尝试建立社会学独有的方法论(理念型,行为的意义把握和解释,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价值中立)。
  第二章迪尔凯姆。在社会学理论上,描述了迪尔凯姆在强烈的实践主义精神下,就产业分化、共同体消失、由机械连结向有机连接转变的近代社会中,个人所承受的道德自由和困境。在社会学方法论上,主要论述了迪尔凯姆对于社会学向经验主义研究转向以及结构主义所作出的贡献。
  第三章托马斯,帕克和米德。其时,芝加哥学派的形成,也标志着社会学的发展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芝加哥学派试图解脱当时美国所面临的问题:产业化,都市化,人种对立和文化冲突。在社会学理论上,尤其注重秩序的重建过程,尝试把社会是如何从解体到重新统合,道德秩序如何重新建立以及这一社会过程中的个人。在社会学方法论上,他们将文化人类学中使用的参与观察和重视日记书信等文本阅读的研究方法移植到社会学中,推进了对于特定人群和特定文化的研究。此外,芝加哥学派的后期所提出的符号互动论,也将社会学从宏观层面推进到了微观层面,赋予了个人在社会过程中的“主动性”。
  第四章帕森斯和默顿。这一章主要关于社会学方法论,对当时仍处于鼎盛时期的结构功能主义进行了讨论和批判。其中简单介绍了默顿的“功能和逆功能”以及“中间理论”的方法论贡献,也详细了论述了帕森斯的理论发展脉络,并在最后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不能避免的保守主义倾向:
  1)“行动的一般理论”,指出行为的四要素(目标,状况,规范,动机)
  2)“行动的三大系统”,指出行为的三个子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
  3)维持社会系统的必要条件——"AGIL图式"(适应,目标达成,统合,潜在模式维系及紧张处理)
  4)“AGIL图式”的持续纵向子系统化以及横向的相互交换过程
  5)“AGIL图式”下行为者面临的五个选择困境(感情和感情中立,集体中心志向和个人中心志向,个别主义和普遍主义,属性本位和业绩本位,无限定性和限定性)
  第五章现代社会学的动向。如题,对现有的社会学方法论的再批判。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