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2007-4-1
人民出版社
陈修斋 编
420
319000
无
本书受篇幅所限,因而不可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探讨和阐述。这里仅就两派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两派的主要代表及其发展概况,两派论战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和各自的主要观点,以及两派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概括的介绍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便为进一步对这问题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陈修斋,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翻译家、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前言第一章 欧洲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 历史背景 一、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哲学的联系 三、这一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及其与哲学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思想渊源 一、古希腊哲学中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倾向的产生与成第 二、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经验主义因素与理性主义因素的继续发展 三、“文艺复兴”时期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的孕育第二章 欧洲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及其发展概况 第一节 十六——十八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哲学概貌 一、当时哲学的突出问题和基本派别 二、经验派的主要代表及其哲学概貌 三、理性派的主要代表及其哲学概貌 第二节 经验派与理性派自身发展的一般进程 一、经验派发展的主要阶段与逻辑进程 二、理性派发展的主要阶段与逻辑进程 第三节 经验派与理性派论战的几个主要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 二、第二个阶段 三、第三个阶段第三章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论战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和各自的主要观点(上) 第一节 关于认识对象的问题 一、关于作为最高认识对象的实体的学说在近代哲学中的地位 二、经验派与理性派各主要代表的实体学说及其演变过程 三、经验派与理性派之间及两派内部关于认识对象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 第二节 关于认识主体的问题 一、认识主体问题在近代哲学中的地位 二、经验派与理性派的主要代表关于认识主体的观点 三、经验派与理性派之间及两派内部关于认识主体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第四章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论战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和各自的主要观点(下) 第一节 关于认识的起源和途径问题 一、认识的起源和途径问题在近代哲学中的地位 二、经验派与理性派的主要代表关于认识起源和途径问题的观点及其演变过程 三、经验派和理性派之间以及两派内部关于认识起源和途径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 第二节 关于认识方法 一、认识方法问题在近代哲学中的地位 二、经验派与理性派的方法论观点及其演变过程 三、经验派和理性派关于认识方法问题的分歧与争论 第三节 关于真理观问题 一、真理观问题在近代哲学中的地位 二、经验派与理性派各主要代表的真理观及其演变过程 三、经验派与理性派之间及两派内部关于真理观问题的分歧与争论第五章 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后记
无论是从事国家现代化的建设,或者是进改造旧世界的斗争,都必须对世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双必须对关于认识本身的理论和方法有所把握。就这个角度来看,认识论是每个有志于建设国家,改造世界,因而要认识世界的人都必须注意学习和研究的。不管“哲学就是认识论”的说法是否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认识论历来是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众所周知,在西方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和“经验论”两个派别。它们虽然“在认识论的全体上都是错误的”,但也“各有片面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方面和上述两种理论是对立的,对它们片面的,错误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否定;但另一方面又肯定它们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认识论的发展在理论上有过重大贡献,在社会历史上也都起过革命性的进步作用。而且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本身也是在批判地吸取和继承它们的合理成份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要真正较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必须对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历史发展状况有所了解。 “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源出西方的名词,也译作“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两种类型的思想,虽然在一定意义下可以说,无论古今中外,它们在人们的思想中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现,但作为较典型的认识论理论,并且形成了两个既互相对立、互相斗争,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学派而在哲学史上出现,则是在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封封建革命时期前后,即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期的历史现象。当时的“经验主义”以弗·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英国哲学家,故也常称为“英国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则以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德国的莱布尼茨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西欧大陆各国的哲学家,因此也被称为“大陆理性主义”。虽然由于两派哲学家的思想也常有互相交叉。彼此渗透等复杂现象,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壁垒分明,因此历来也有人不承认乃至明确否认有这样两个学派存在,或认为这种划分是“不幸的标签”等等。但是我们认为,上述这些哲学家之间,在当时的某些认识论的重大问题上,特别是关于知识起源(例如,若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那么它是否起源于感觉经验)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基本观点或主要倾向上的分歧,因而存在着这样两个学派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并且,这两派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发展过程,构成了这一段哲学史的丰富内容,既对认识论的发展作山了重要的贡献,也提供了人类哲学理论思维的许多深刻的经验教洲,即使对于我们今天也还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是不容忽视或抹煞的。这就是我们要对这两个学派斗争的历史再进行一番探讨,并以提纲挈领的形式来写作本书的理由。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这段历史内容的丰富性,而本书受篇幅所限,因而不可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探讨和阐述。这里仅就这两派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两派的主要代表及其发展概况,两派论战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和各自的主要观点,以及两派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概括的介绍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便为进一步对这问题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无
这本书是初学者学习近代早期哲学的好书
很好的一本书,对哲学发展的历史做了一个很系统的梳理
这个阶段是哲学的分水岭,很多学哲学的就卡在这里,前面理解不了中世纪,后面对德国古典哲学后望而生畏,这本书是上个世纪80年代写的,把其中的思想脉络写的那么清楚的,现在也很难找到这样的哲学断代史!
我收到的时候版本是新的
感觉此书见树不见林,钻进了细节,忘了整体。。
服务态度还行,质量信得过!美中不足的就是速度慢了一点!
这书是陈修斋主编的,邓晓芒基本上每章都有写,所以武汉大学的研究生都要看,文字比较流畅,是了解这时期哲学史的很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