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

谷鹏飞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谷鹏飞  

页数:

340  

字数:

252000  

前言

学术的发展端赖学者的专门精深研究,没有学者长期沉潜、训练有素的研究,没有含英咀华、厚积薄发的成果,则学术的繁荣要么流于一句空话,要么就成了印刷垃圾的堆砌。在日益资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仿效古人将相关成果藏之名山以冀传之后世,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故学术成果的刊布与交流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机构的职责就在于不断提供这样的平台,促成学术交流在共同体内外彼此互动,良性循环,以维持学术之树生生不息,常青常新。近十年来,本院秉持为人文学术研究繁荣发展设平台、与津梁的素朴理念,曾先后与日本东北大学、专修大学,韩国庆尚大学、放送大学,台湾淡江大学、佛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大陆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机构进行合作,主办或合办了十多次重大学术活动,为学术交流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本院还常设“名师讲坛”与“新视角讲座”两个论坛,有计划礼聘海内外大家名师来院内讲学,举行专题讲座与报告达近百场(详见本院网站所列,恕不逐一列举)。讲坛上鸿儒硕学络绎,名流大腕云集,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演讲者的智慧机锋,每次与听众互动的思想火花,不时爆出佳话。

内容概要

20世纪以来,“应用美学”渐成显学。但是,美学到底能不能应用?如何应用?“应用美学”到底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合法性何在?本书在详细审理国内外应用美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从学科理论建设的层面,探究应用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对象、学科方法和学科目标,分析应用美学研究之于现代社会和人的价值意义问题。

作者简介

谷鹏飞,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年2月,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美学,学位:博士,学术领域:美学理论、文艺批评、文化产业,学习、工作经历:1995年至1999年在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本科阶段学习。1999年至2001年在陕西省渭南市政府工作。2001年至200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读硕士,专业方向为文艺美学。2004年至200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应用美学原理研究。现就职于西北大学文学院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应用美学研究概览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二、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可能出路  一、跨文化语境中应用美学的可能言说方式  二、跨文化语境中应用美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应用美学学科背景 第一节 应用美学学科准备  一、学科外部准备:“三种变革”与应用美学的诞生  二、学科内部准备:“美学转型”与应用美学的诞生  三、学科交叉准备:“技艺分离”与应用美学的诞生 第二节 应用美学学科发展  一、学科发展阶段:专业外应用美学与专业内应用美学  二、学科存在形态:美学原理中的应用美学与应用美学中的应用美学  三、学科总体模式:理论的应用美学与实践的应用美学第三章 应用美学学科方法 第一节 应用美学的总体研究方法  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方法的总体模式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 第二节 应用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方法及其主要适用范围:审美生产与审美产品问题  二、定性研究方法及其主要适用范围:审美消费与审美引导问题第四章 应用美学学科内容(上):理论的应用美学 第一节 理论的应用美学基本性质:应用品性、实践本质与实现方式  一、理论的应用美学的应用品性  二、理论的应用美学的实践本质  三、理论的应用美学的实现方式 第二节 理论的应用美学的应用基础:功能美感、形式美感与审美生理一心理  一、功能关感  二、形式美感 ……第五章 应用美学学科内容下(下):实践的应用美学第六章 应用美学学科目标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应用美学研究概览第一节 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一)概况当代“应用美学”作为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西方美学现代性发展的产物。西方美学在现代的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实现学科的应用化,这种“应用化”常在学科形态和实践产品两个层面展开。如在美国,常将“应用美学”(Applied Aesthetics)与“实用主义美学’’(Pragmatist Aesthetics)并举。在法国首都巴黎,设有“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应用美学研究中心”,其直接目的就是促使美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姻,产生高效能和富有人性化的产品。同时,应用美学的转化成果也为世人所青睐。从1998年起,每年一届的“国际应用美学成果展”如期举行;2005年的4月15日至18日,由莫斯科红宝石展览中心举办的“第八届国际应用美学展”,就包括了设计艺术、时尚装潢及手工艺产品等多项“应用美学”最新转化成果。西方“应用美学”在发展中一个富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国际应用美学学会”(IIAA)的成立,该会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Helsinki)于1993年在拉赫蒂(Lahti)创立,创立的目的在于“为应用美学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提供设计方案,同时为进行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讨论交流提供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后记

古人作文有训日:文妙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然笔者才、胆、识、力俱欠,故虽琢句成篇,力求句凿意切,然文思妙想,却可能因此而旁落。这正应了“怀人行千里,我劳盈十旬”的文人慨叹。拙著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写作修订,几易寒暑,其中苦辛,自不待言。记得当时曾赋诗曰: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影摇落地轻,汗染晨风重。罢笔惭陶令,沏茶谢学人。朝来数枝发,饥肠斗室大。起笔花尚灼,结时叶已蓁。(《遣怀》)好在论文的写作与修订过程中,我始终得到了王旭晓先生、尤西林先生、张法先生、牛宏宝先生、高建平先生、王柯平先生、肖鹰先生、朱良志先生等诸位恩师的悉心指导,先生们都是美学领域的卓然大家,对我鞭策教导,不遗余力,所以,本书倘有优点,则应首先归于众位大家的提携教导;若有错讹,则责任在我。在论著的写作过程中,学兄孙振玉、宁海林、曹晖、阳黔花、林早、白锐、林贵长、李长泰等都曾提过一些良好的写作意见;师弟李修建、吕宏波、杨江涛、周军伟、祁艳等还替我清校了全部文稿。妻段小芳数年如一日地持家教女,主动承担起家庭的负担,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论著的写作中去。这些友情亲情,都让我感铭在心。


编辑推荐

《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对于应用美学学科性质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应用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当始终保持美学的人文品格,关注并追索美学应用之于人的价值意义问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