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营经济与创新战略探索

辜胜阻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辜胜阻  

页数:

395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成为了主角,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就业扩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问,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7.71%,上缴税收占国家工业税收总额的58.72%,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目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演变成了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并逐渐侵蚀着实体经济。加上国内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已感到阵阵寒意。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融资困难、出口锐减、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大挤压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更是遭遇困境。中小企业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当前非常重要的就是尽快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

内容概要

本书是辜胜阻教授多年来从事民营经济与创新战略问题研究成果的集成,主要由专论和专访两大部分构成,包括:中小企业发展、创业政策研究、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家族企业治理、企业家阶层成长、商会建设与商帮壮大、和谐劳动关系、创新型国家与自主创新战略、区域文化与区域创新模式、高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与金融制度创新等内容。本书中的专论已发表在《求是》、《新华文摘》、《中国软科学》、《中国人口科学》等国家级期刊,书中的专访为辜胜阻教授多次接受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报纸采访时的相关报道。这些专论专访文稿既是辜胜阻教授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术积淀,也体现了他担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武汉市副市长、湖北省副省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时的政见和思想。书中的一些观点、政见及相关学术研究,经由大众媒体和报纸期刊得以广泛传播;他向国家提出的许多项重要建议,已经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中所采纳。

作者简介

辜胜阻,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1956年出生,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学部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市副市长、湖北省副省长。辜胜阻教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他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进修硕士学位课程;1989年至:1990年任日本国日本大学客座教授;1992年至1993年任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教授;1994年任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客座教授;1996年至1997年作为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在美进行合作研究和讲学。
  辜胜阻教授先后主持了20多项国家级、部省级及国际合作项目,出版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探索》、《民营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创新与高技术产业》、《新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等20多部学术专著。他有十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优秀成果特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辜胜阻教授曾获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工程”。
  辜胜阻教授依托其学术研究成果,围绕民营经济与企业家阶层、创新型国家与自主创新战略、高技术产业与高新区二次创业、和谐劳动关系、新能源产业发展、资本市场与金融体系创新等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参政议政、建言立论,先后九次登上全国政协大会和政协常委会讲坛发表政见,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热烈讨论。他的观点、政见及相关学术研究,经由大众媒体和报纸期刊得以广泛传播;他向国家提出的许多项重要建议,已经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中所采纳。

书籍目录

序言 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升级营造良好环境上篇 专论 1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考 2 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研究 3 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 4 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5 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6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及其路径选择 7 国家创新体系要汇集政府和民间两股力量 8 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9 利用流动性过剩契机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 10 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 11 区域创业文化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12 “大学一产业”互动与创新文化价值体系构建 13 新型工业化与高技术开发区的二次创业 14 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战略研究 15 高技术产业的特征与机制创新 16 高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战略思考 17 政府在科技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18 硅谷精神与制度创新 19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高度化 20 通过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1 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思考 2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武汉为例下篇 专访 23 “两个平等”是十七大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亮点 24 新社会阶层要以强国富民为己任 25 三十年崛起三代民营企业家 26 只有企业家阶层壮大才会有国家的崛起 27 新社会阶层崛起是社会发达的标志 28 私营企业主阶层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 29 非公有制经济阶层的特点与优势 30 商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31 区域品牌是商帮崛起的重要标志 32 商会作用与和谐社会组织创新 33 充分发挥商会的“调节器”作用 34 工商联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四大独特优势 35 四项举措重构民企劳资关系新格局 36 和谐劳资关系是民企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 37 六条标准衡量非公经济又好又快 38 解决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需内外兼修 ……附录

章节摘录

(二) 创业政策的理论框架创业政策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或政策工具来增加创业机会、提高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意愿,从而提升创业水平,促进“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创业政策涉及从地区到国家、从低技术经济到高技术经济等十分广泛的经济发展领域。全球创业观察(2002)的分析框架提出了9个方面的创业环境条件: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该框架着眼于全球范围的创业环境分析,框架中提出的环境条件比较注重普遍性,而缺乏指导特定国家创业政策的针对性。丹麦学者霍夫曼(Anders,2004),通过对()ECD国家中创业环境居于前三位的韩国、加拿大和美国创业政策的分析,认为破产制度、个人所得税、劳动力市场规制、创业教育和创业投资是提高创业水平最重要的政策领域。荷兰创业经济学家蒂里克(Roy,2007)基于对创业供给(创业者)和创业需求(创业机会)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指出了政府扶持创业的六条政策渠道。一是创业需求。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收入政策等来影响创业机会的种类、数量和可获得性,以创造更大的创业空间。二是创业供给。主要通过移民政策、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政策、家庭补贴及儿童福利政策等来影响潜在的和未来的创业家数量。三是通过提供金融和信息资源来连接资本与知识。金融资源包括创业投资、补贴和贷款担保等;信息资源包括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咨询及创业教育等。四是通过在教育系统引入创业元素、加强新闻媒体对创业的关注等方式来培育创业文化。五是风险一补偿机制。通过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收入政策、劳动市场法规、破产法规等来影响潜在创业家的创业选择。六是通过市场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企业建立政策等来削弱大企业的市场力量,消除小企业的进入障碍,增强市场的可进人性。


编辑推荐

《民营经济与创新战略探索》一书不仅是辜胜阻同志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多年来从事民营经济与创新战略问题研究的结晶,而且也是他作为一个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立论工作成果的集成,更是他作为一名政府官员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在深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海内外各类高技术园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政学互动”的集中体现。著作内容丰富,涉及到我国中小企业转型、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阶层壮大、高技术产业发展、创业创新政策体系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等问题。作者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依托于丰厚的理论基础,立足于大量的具体实践,始终围绕着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论述。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独特并极富指导意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民营经济与创新战略探索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