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无冕元帅

张雄文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雄文  

页数:

317  

Tag标签:

无  

前言

翻开青史,有时会看到一种怪现象,时空的颜色被一些人任意地涂抹,历史好像真的是一位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然而,史实终究像一座大山不可动摇!想推倒它的人必然自折手臂,到头来还是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粟裕身为共和国第一大将,一生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即打天下的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和平年代。前一个年代,粟裕从一名普通的班长一步步走到野战军的统帅,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六次负伤,功高如日月。这一个时期,毛泽东对粟裕言听计从,粟裕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后一个年代,粟裕由毛泽东亲自点将,进入中央军委统帅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他以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对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提出了未来反侵略战争方略,有效履行了统帅机关的职责。几年后,粟裕被撤销总参谋长的职务,调进军事科学院工作。其原因是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对粟裕进行了错误的批判。政治风云变幻,此后,粟裕的历史形象被人随意歪曲,粟裕的历史贡献被人随意抹杀。直到粟裕去世10年后,才由刘华清、张震两位军委副主席联名发表文章,给与平反昭雪,一桩长达36年的冤案,才得以了结。一个历史真实的粟裕,从此进入了了政治、军事、文学、影视舞台,粟裕研究方兴未艾,并且成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自发行为,人民为粟裕重塑形象,把颠倒了的是非重新颠倒过来。正是这种正本清源的氛围里,张雄文同志写出了《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一书,为粟裕的研究增添了一株奇葩。我第一次看到张雄文同志的文章,是去年8月他在《粟裕研究资讯》上发表的一篇《抗美援朝挂帅第一人选》,该文史实详尽,论据有力,引起我的注意。我曾向人打听他的情况,知道他是湖南人。之后,他因在北京师范大学求学之便,常来我家访谈,并送来他写的《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书稿给我看。交谈中,我才知道他从未在部队工作过。然而,他在书稿中反映出对军史战史的博学,对粟裕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论点的入理剖析,令人叹服。尤其是该书在大量真实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的笔法,衬托、展现、刻画人物,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读来令人不忍释手。《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是我多年来看到的关于粟裕历史与理论的一部佳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好书,同时又是作者以勇敢精神凝成的思想结晶。粟裕是一位在军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和对中国革命作出独特贡献的重要人物。目前,真实的粟裕尚没有被人们完全认识,继续清除迷雾,科学公正地评价粟裕的高尚品德和历史贡献,进一步认识粟裕军事理论的科学价值,是时代赋予今人的责任。

内容概要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讲述粟裕的经历。粟裕身为共和国第一大将,一生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即打天下的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和平年代。前一个年代,粟裕从一名普通的班长一步步走到野战军的统帅,毛泽东对粟裕言听计从,粟裕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后一个年代,政治风云变幻,此后,粟裕的历史形象被人随意歪曲,粟裕的历史贡献被人随意抹杀。直到粟裕去世10年后,一桩长达36年的冤案,才得以了结。

作者简介

张雄文,男,中共党员,湖南冷水江人。1994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2006年9月起,脱产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班。1995年起,长期致力于粟裕研究,现为湖南粟裕研究室成员、《粟裕研究资讯》(湖南)编委、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会员。1993年开始在《江南春》、《杂文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是粟裕研究,已发表粟裕研究作品多篇,2005年参与编辑《粟裕研究实录》一书,引起粟裕研究界广泛关注与热评。作品入选《思金米:怀念粟裕诗选》(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6年11月版)、循年墨宝——纪念粟裕大将诞辰百周年》(中华图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等书籍。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 军史的发现与被淡化的名将第一章 战绩最大的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一、缩短战争进程的关键,在于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毛泽东说;“国民党的命根是他的军队。”“消灭了他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二、非主力部队发展而来的方面军。粟裕说:“我们华东野战军,本来是一支数量不大的军队。”三、纵横全国主战场。华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中原;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四、屡屡超额完成任务的方面军。四大野战军里歼敌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军。毛泽东说:“三野的仗打得好!”第二章 华东野战军的代表——粟裕第三章 毛泽东为何授予粟裕华野战役指挥权?第四章 华东地区战史,没有粟裕就不成章(上)第五章 华东地区战史,没有粟裕就不成章(下)第六章 淮海战役胜利第一功臣(上)第七章 淮海战役胜利第一功臣(下)第八章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员人选第九章 “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第十章 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第十一章 在人民军队建设中的独创性贡献第十二章 毛泽东:粟裕可以领元帅衔第十三章 三十六年是与非

章节摘录

《无冕元帅》作品相关粟裕1958年成为最早被打倒的高级将领之一,直到1994年在华野老战士联名上书后,才以特殊的方式平反。他究竟得罪了哪些人?平反之路为何如此艰难而漫长?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灭国民党军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南线大决战。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精锐部队被基本歼灭,华东、中原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粟裕是获得中央军委“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①高度评价的将领。淮海战役中,他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对夺取战役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人民解放军各个方面军中,八位高级将领常常被部下或同事们尊称为“某老总”或“某总”,并一直沿用至建国之后,成为比他们的职务更令后人景仰的称号。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将军只合裹尸还         魏寒枫 新京报  默默无闻的湖南作者———张雄文,运用多是公开披露的材料写作;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传主是关于他的著作充斥市面网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粟裕。这种反差结合在一起,我已经能感觉到:张雄文著《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是一本独特的书。  独特首先在于传主。他叫粟裕,众所周知,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同时很多人知道他非凡的经历、坎坷的人生和独特的个性。纵观中外舆论,乱世英雄起四方,人们总是毫不客气地批判政客的险恶和战争对民生的残害,可作为战争主体的军人,却经常能享受舆论的赞颂、道德的美誉和功业的流传。世界上所有的艺术一样,战争艺术自有其超越政治险恶民生流离的艺术特征。而这种艺术的主角———军人、名将,总是得到更多的宽容和欣赏。而一旦是匡扶正义、保家卫国的名将,则低则进忠烈祠,高则成圣成神了。  粟裕,就是这样一位将战争艺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军人、名将。当然,这本身并不能构成独特。名将如云,只能说是辉煌而非独特。独特在于,他匡扶社稷创造如许伟业,多少年来并不广为人知;独特在于,他位高权重热血沸腾报国时被打压冤屈,竟如此契合传统名将宿命,“将军只合裹尸还,何期生入玉门关”,恭喜粟裕将军,你和白起蒙恬徐达诸位为伍了;独特在于,他壮岁封衔正可运筹帷幄大展宏图,结果一朝跌倒遗恨终生,虽得善终却再未能施展才智雄心,契合名将另一法则,“自古名将如美人,不使人间见白头”。以上几大独特,足使其名垂千古。  有此传主,此书已经独特三分。  当然,最独特的要数此书内容。作者抓住的主线是:粟裕是无冕元帅,这本书是真实的内容,如前所述,这已经是出语不凡。接着看下去就更有意思了。作者放弃一切细枝末节,只就重要的论述,层层剥茧,步步推进。先论述华东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绩最大的野战军。这个基调搭好,再进一步论述,华东野战军的代表,是粟裕。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粟裕和陈毅的关系,陈毅是一代儒帅,特别是解放后的事业,使得他名誉华夏。这里就有一个矛盾,光说华东野战军厉害,并不能说明粟裕什么。或者说论证粟裕是“无冕元帅”,必要牵涉到陈毅这位华东军队正职的情况。评价粟裕,陈毅根本无法绕开,甚至,陈粟关系的厘清,是评价粟裕的核心。这点解决了,核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张雄文研究粟裕的最敏锐处,也是出最大成绩处,非常符合抓住主线的方法。  此后,就是详述粟裕解放战争时期的功业了,分为“华东地区战史没有粟裕就不成章”和“淮海战役第一功臣”两大板块。引用的多是常见材料,但写作方式依然不一样,看这两个标题,就有体现。可谓熊腰。但从阅读感觉来说,比不上前三段。熊腰一过,奇峰突起,出现虎尾。那就是张雄文心血之作:粟裕是抗美援朝司令员第一人选。这一章节写作,旁征博引,寻幽探微,既得真相,让人喜之叹之,难言心情。关于传主粟裕的写作,也就到了高潮。之后论述“解放军最优秀将领之一”,论述“毛泽东说粟裕可以领元帅衔”也很精彩,但总体来说,此书由上面所说豹头熊腰虎尾构成。结构精严,可谓铁案。  说是“铁案”,相对于作者自己论述的范畴,是不过分的。他在写作的过程,最大的特征是引用浩如烟海的材料,注意,几乎全是权威、官方的公开出版材料。  这本书有缺点吗?作者还有很多自己采访的材料没用,显得极其谨慎;书中有的部分显得人云亦云,意义不大;作者论述自己观点时,显得有如胡适陈独秀新青年时期的一以贯之,毫不妥协,有人会以为偏。但总的来说,此书核心论述,几乎无懈可击;此书用笔用料,都是克谨克勤;最关键的是,作者在用良心写作,而且写作出来,显得这么独特。我只能说,这是逝者和真理,对他进行了一次冥冥中的责任赋予。


编辑推荐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让人觉得历史好像真的是一位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然而,史实终究像一座大山不可动摇!想推倒它的人必然自折手臂,到头来还是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无冕元帅 PDF格式下载



一般,内容不太精彩


这应该是国内写粟裕最好的一本书


一个真实的粟裕


名将粟裕


书不错,就是等的时间比较长


一本真实的好书


  在谈到粟裕战略问题上谈到,毛选出版的东西有不少和原始的电文有差异,事实上夸大了当时毛的决策。而说到林彪时,却用官方的说法来贬低林的战略作用,这如何妥当?没有东北的胜利,国军窜入中原,淮海如何取胜?
  
  由于建国后林彪的“错误”,于是乎本来被吹到天上的林总,一下子在很多所谓的回忆里又变成不怎么会打仗了,经常的战略性判断错误,都是毛力挽乾坤起作用了,现代史里很多所谓的回忆,公开出版的文档问题多多,按照几本官方传记年谱是很难得出历史真实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有了粟裕才丰富、伟大,他是战神,只是由于他的虚怀若谷,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将他的功劳占为已有。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是中国战史的悲哀。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由于没有粟裕而失去许多光彩,从而也失去元帅的分量。


  无冕元帅 - 一个真实的粟裕
  
  粟裕是我的老乡。看他的自述就知道,他和我的另一位老乡沈从文一样,充满了生命最朴质无华的生命力、想像力。两个人都一片至诚,只要对得起良心,能做好事业,却最后陷于人事。
  
  是条汉子!
  
  下面是笔记:
  
  =====
  
  战役的组织:
  
  1、慎重初战。作战指导上必须解决好第一仗与尔后诸仗,直至夺取全胜的关系。
  
  2、战役发起后,指挥重心要放在促使战役制胜的转折点上,相机夺取全胜。
  
  2.1、力争使转折点在全战役预计时间的1/2,最好是在1/3甚至1/4的时候到来。这样,作战就主动了。否则会因为时间紧迫仓促作战,打成夹生仗。
  
  3、灵活用兵,及时改变作战方式和站法。
  
  4、抓住间隙,整训军队,充分作好再战准备。
  
  5、该打强敌,就打强敌。
  
  6、坚决完成最艰巨但最微小的任务。
  
  7、预留伏笔,灵活用兵。
  
  游击战的组织:
  
  1、反敌人之道而行,极尽欺诈之能事。
  
  2、不要企图太大,只要常有小胜。
  
  3、一切作战行动必须迅速、勇猛、坚决,迟疑犹豫等于等死。
  
  4、注意突然的白刃袭击。枪一响,刺刀就要杀到敌人肚皮上。
  
  5、积极进攻,绝少防御。
  
  6、越是敌人的后方,越是容易成功。
  
  方式方法
  
  1、立功运动、溶化俘虏、评定伤亡
  
  重要文献:
  
  《粟裕战争回忆录》
  
  他人评论
  
  朱德:
  
  粟裕是毛泽东思想的指挥员。
  
  刘少奇:
  
  这次我在新四军最重要的发现是两个人才:军事方面是粟裕。
  
  林彪:
  
  南昌起义以后,直到井冈山,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后来因为经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我因为长期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担子很重,打起来比较慎重。一般有了七成把握才打。五六成把握时不能打,八成把握有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长期远离中央,孤军作战,一般多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不冒险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五成把握。而淮海战役,没让杜聿明跑到,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
  
  苏中战役,粟裕打的是神仙仗。
  
  毛泽东:
  
  粟裕这个同志点子多,你看他又给我们出点子了。
  
  淮海战役发起后,刘陈邓心领神会,配合绝妙,在要紧处实现了“数量变、质量变”
  
  对话叶剑英:
  
  叶剑英:粟老总,你受了这么多委屈、不白之冤,该说说清楚了。你要觉得不便,就由我来说。
  
  粟裕:我不愿在别人受批评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几十年的历史足以证明我自己。
  
  对话林彪:
  
  林彪:党性,遵命性也。勿讲真理,而要重迎合。你缺少党内斗争经验。
  
  粟裕:我不仅缺少,简直没有党内斗争的经验。主席要我去汇报,自己患得患失,不敢向主席汇报。
  
  对话陈赓:
  
  陈赓:中国有两件事不能做:一、功太大;二、不会迎合。这两条你都占全了,怎么能行?
  
  粟裕:无语
  
  事迹:
  
  第一次反围剿,参与活捉张辉瓒。
  
  1938年,韦岗抗日伏击战。江南抗日第一仗,蒋介石来电嘉奖。
  
  1940年,黄桥战役,解决苏北问题。
  
  1942年,新四军1师师长。刘少奇:1师最强,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1944年,车桥战役。被俘日军:你们的粟裕埃拉伊!(日语的了不起)
  
  1945年,天目山战役。首开我军消灭美式装备国民党中央军的记录。首开用美式装备武装我军的记录。
  
  1946年,首开我军一个战役消灭5.3万的记录,人均歼敌1.76人。
  
  1947年,首开我军一次战役消灭国民党一个整编师的记录。随后迅速将记录改写为两个整编师。
  
  1947年,孟良崮,首开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的记录。
  
  1948年,济南,首开夺取国民党10万守兵的大城市的记录。美国媒体惊呼:共产党从此想打哪,就能打哪了。
  
  1948年,打败黄百韬、杜聿明两名国军名将。
  
  1949年,攻克上海,首开战役进行中城市不停电、不停水、不停电话的记录。
  
  入朝参战首选司令员。


  
  
  
  
  关于粟裕,最普遍的说法是,共和国第一大将,无冕元帅,但除了打仗勇猛,战绩赫赫之外,其余的事一无所知。
    
  小时侯去姥姥家走亲戚,墙上贴了许多人民日报,其中有一整版是纪念粟裕的去世。
    
  照片上的粟,神采奕奕,大将风度,顿让人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感。他的面相,很容易让人觉得像外国人。
    
  后来才知,他系侗族。
    
  又听说许多传闻,说粟本应列元帅之尊,惜一票之差而拜大将。让人扼腕。
    
    
  看了粟的传记,才发觉历史真是个天真的小姑娘,谁都可以根据个人之需要,往她头插花儿。
  比如说陈某某元帅,违心对主席评价粟:这个人阴!
  比如说邓公某某,说淮海战役是自己指挥的。
  比如说彭老总,生生地说人家要跟党争权。
  ……
    
  以上资料都出现在历史的文献里。
  历史总在开玩笔,此后轮到彭老总被整。便有人窜掇粟裕,你现在可以说说过去的事了。粟说,他不能趁人之危。
    
  人格对照,高下立现。
    
  粟是个杰出的军事家,此点无疑。
    
  不论老毛还是老周,或者林帅,都对粟表现出强烈地赞许。中原的七战七捷,淮海战役,以及大兵团做战的经验,都足以说明其不同凡响之处。
    
  听说斯大林老兄都专门托人,重点研究一下淮海战役的胜利之因。
    
  可他是个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人,算不是优秀的政治家。
    
  一是他脑子缺乏斗争这根弦,都是党内同志,他总是团结大家,牺牲小我,军功被人冒领,职位让给别人,以他看,都是团结需要,大局需要。
    
  一句话,那是必须的。
    
  他甚至可以放弃帅位,而安心接受大将之衔。不争功,不虚荣,算伟人。
    
    
  他不擅交际,不搞小集团,仍然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大概亦是军功之大的缘由。
    
  解放后批他,说他打的豫东战役,是因为野心大,才打这么大的仗!
    
  军队反右,他首当其冲,被人治罪,被同志冤枉,老毛同志亦不信任他。
    
  压力巨大,无奈之下写了检讨,是夫人代笔。此后一直为自己名声,奔走,以图平反,但历史仍然开玩笑,越看重名誉的人,越不给你这个机会。
    
  直到1994年,老江登台,老汪重张,军委副主席亲笔写文章纪念粟,这才算做出平反。蒙冤36年,也算共和国第一奇案。
    
  粟被掩没了许多年,他的战功赫赫,十大元帅可比者寥寥,却并不为人所知,这便是GD刻意隐瞒和弱化之结果。政治需要,吓死人。
    
  在我地家乡,广大的鲁西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最熟知的是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却不知道在此指挥战役的他的上司,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粟裕,着实是咄咄怪事。
  
  
  


  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基本上是把它当成给粟裕评反的目的来写的。所以在读的时候显得比较凌乱一些。读起来不像一些传记小说那么爽,基本上在查找历史证据论证当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不过从这本书里,还是了解了一些原来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我知道了陈毅其实打仗不行,政治、外交方面是好手。
  


你做笔记的形式很有意思。你认为哪些内容应该摘录下来呢?


一般看完一遍以后,这时基本有个思路,感觉哪些有价值的,就重新过一遍,把觉得该记的记下来。目的是1)自己以后反省;2)朋友共享。毕竟每个人时间都有限,而其实许多时候朋友们意见的分歧都是因为知识方面的不全面。所以,这种共享非常重要。有利于朋友们的友谊进一步加深。
如果非要说得具体一点,最近比较留意的是两条:1)可以学的;2)改变我曾经的旧观点的,或者解答了我的疑惑的。所以都是启发,有新意的,这样记下来,朋友们看到会觉得有收获。而自己以后也可以检讨自己真正的长进。
:)
:)


呵呵,好一个军事天才。


他家现在就在,雨儿胡同 好象 ~~


这才知道,元帅们原来如此。:)。粟将军确实牛。


历史,特别是离我们最近朝代的历史,往往很难说的清楚。


没有一票之差这回事吧


刚读完这本书,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让我们看到了一真正的无冕元帅。论战功,他应得元帅之名;论人品,他更是当之无愧。我们能看到一个较真实的粟裕,这是历史的进步。


老彭是性格奇怪,小平是厉害,陈毅是性情, 不能说真是怎么样,但矛盾严重是肯定的~


杨得志,粟裕?什么战役?


杨得志什么时候成粟的部下了,着实晕


自古英雄亦如此!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