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

毛曦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毛曦  

页数:

291  

Tag标签:

无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史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中国城市史研究中,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研究的深度不断推进。对于中国早期城市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早期区域或方国城市的研究,应是城市史研究中需要强化和拓展的学术领域。毛曦教授在四川大学做博士后期间,以先秦巴蜀城市的历史发展作为专门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规律进行探讨。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2004年5月完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写作并顺利通过答辩出站,本书就是在其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本书首次以先秦巴蜀城市作为专题进行系统研究,是作者在中国城市史研究方面迈出的可喜的一步。我想这一成果的面世,必将对中国早期城市研究、中国区域城市史研究以及巴蜀古代文明的研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观全书,我觉得这部著作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和值得肯定的方面:第一,选题新颖且富有价值。长期以来,在中国城市史研究中,对先秦时期中国早期城市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固然受到了历史文献资料欠缺的局限,而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的进展尤其是城址考古的巨大进展,促进了中国早期城市史的研究。

内容概要

本书选题新颖,材料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理论性强,特点突出,富于创新,是一部以古代巴蜀城市为研究重点的有特色、有学术水平的研究专著,是中国城市史研究中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新成果。

作者简介

毛曦,陕西泾阳人,1966年2月生,1988年西北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91年、2001年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四川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为大连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规划与评审组成员,西安市首批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史、中国历史地理、史学理论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在《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有20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出版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司马迁与中国史学》等著作,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等课题7项,荣获省、市等科研奖励10余次。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先秦城市史研究略论 一 先秦城市史研究的现状 1.城址考古发现及其研究 2.城市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3.先秦都城研究 4.先秦城市发展的宏观研究 5.国外先秦城市史研究 二 先秦城市史研究中的问题 1.资料问题 2.研究理论滞后 3.认知结构有待完善 4.跨学科研究较为薄弱 三 先秦城市史研究的趋向 1.区域城市史研究的开展 2.城市体系的综合研究 3.城市内涵的多层面研究 4.城市发展的比较研究第二章 先秦巴蜀城市研究现状与相关说明 一 先秦巴蜀城市研究现状 1.总体研究 2.蜀国与蜀地城市研究 3.巴国与巴地城市研究 二 选题说明 1.提出与意义 2.范围限定 3.研究思路第三章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一 城市史研究在现代中国的学术背景 1.社会发展的推动 2.“城市史学”的形成 3.城市史研究的传统 4.多学科发展的推动 二 城市史学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方法 1.城市史与城市史学的学科属性 2.城市史学的学科特点 三 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深化 1.综合性的宏观系统研究 2.多学科跨学科研究 3.考古学资料的充分利用 4.城市发展规律的探寻 5.城市史学的理论建构第四章 中国城市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理论探讨 一 中国城市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 ……第五章 古代巴蜀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第六章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与古蜀城市的起源第七章 三星堆城址与鱼凫王朝的国都第八章 杜宇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第九章 开明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第十章 巴国城市的发展第十一章 巴蜀郡县城市的发展第十二章 先秦巴蜀城市的特点与地位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 先秦城市史研究的现状就目前先秦城市史研究的成果来看,涉及了先秦城市史的方方面面,当然,在学术研究中也形成了一些讨论的热点,下面仅以这些热点问题为中心,对国内外中国先秦城市研究的状况做一总结。1.城址考古发现及其研究由于文献资料的相对欠缺以及释读中的困难,包括先秦城市在内的先秦历史研究对于考古发现的遗迹和出土文物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整合,不失为先秦城市史研究的一条良好途径。每一次重大的相关考古发现,无疑对于先秦城市史研究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因为中国城市史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研究与考古学的密切关系,古代城市考古、古代都城考古、古代宫城考古、古代宫殿考古等遂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领域或分支。城市史的研究必然要追溯到史前时代,《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事物纪原》引《轩辕本纪》说:“黄帝筑邑造五城。”《吕氏春秋·贵因》云:“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史记·五帝本纪》也有类似的记载: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世本·作篇》又记载:“鲧作城郭。”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史前筑城的记载。大量的史前城址的考古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并大力推进了中国城市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

后记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后出站报告《中国早期城市研究——以古代巴蜀为例》的基础上经进一步补充修订而成,同时属于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重点资助项目“先秦巴蜀城市研究”的最终成果,也属于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流域城市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笔者在四川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以及书稿的写作和修订完成等,曾得到了来自老师、朋友和同学的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使得在学术方面获益良多,并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川大期间,导师隗瀛涛教授不仅在学问方面经常给予指导,为书稿的完成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并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而且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05年10月,先生又为书稿拨冗赐序,并鼓励继续丰富材料争取早日出版。然而,在拙著尚未出版之时,隗先生却于2007年1月14日突然辞世,令人悲痛欲绝。在此,谨向恩师的培养表示诚挚的谢意,对恩师的去世表示深切的悼念。此外,师母及其家人在生活方面也曾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使我永远难以忘怀。


编辑推荐

《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对先秦巴蜀城市发展与演进进行了梳理,对研究巴蜀城市历史有很大帮助。有一些图纸,但平面图之类的能多些就好了。


此书对研究先秦时期巴蜀地区的城市十分有用,特别是此书的先秦城市史研究综述部分十分翔实,对研究城市史的学者十分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