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变革与教育机构转型

王凤玉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凤玉  

页数:

239  

内容概要

  《社会变革与教育机构转型》从美国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背景出发,力图客观完整地再现美国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发生和发展历程,分析转型的目的、内容、意义,以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师范教育机构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转型,从师范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次层次提高性质的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适应新的的世界政治格局,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缓解原因高度院校的压力,开辟了新的教育资源,美国师范教育选择了综合化的发展道路。此后,美国师范教育从封闭定向式的培养模式走向了开放的非定向式的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王凤玉 女,辽宁沈阳人,教育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8月赴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做为期一年访问学者,此后由美方资助又先后两次赴美做短期访问学者,进行项目合作交流。主要研究领域: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等。先后撰著、主编或参编了《借鉴与创新: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成长历程》、《杜威在华教育讲演》、《外国教育思想中》等8部著作,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中外教育合作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及省级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序导言一、研究美国师范教育的意义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四、一些相关概念的解析第一章 师范学校阶段: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生成和推广一、师范学校兴起的缘由(一)社会变革对教育㈣(二)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四)师范教育机构建立的舆论准备和试验二、州立师范学校的建立与发展(一)州立师范学校的建立(二)州立师范学校的发展(三)州立师范学校的入学标准与课程设置三、州立师范学校的特征、贡献与问题(一)州立师范学校的特征(二)州立师范学校的贡献(三)州立师范学校存在的问惠第二章师范学院阶段: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层次转型一、师范学校向师范学院的升格(一)师范学院运动的兴起(二)中学教师培训班的诞生(三)早期师范学院及相关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二、师范学校转型的内容(一)入学标准与课程范围(二)学位授予权(三)标准化与师范特色(四)财政收入与社会支持三、师范学校转型的成效(一)提高入学要求与加强新生甄选(二)重视实际教学技能的掌握(三)增进民主的实践(四)增强物质的基础四、师范学校转型的动因(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二)进步教育运动对美国教育的影响(三)教育专业团体对教师质量的要求和建议……第三章 综合性大学阶段: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整体转型第四章 个案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师范学校阶段: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生成和推广  作为真正近代意义上以国家面貌出现的美国,其主体民族是持续几个世纪的外来移民,因而作为近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师范教育,最初也是由移民从欧洲移植进来的。  美国开拓时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问题,基本生活资料的获得和安全生活环境的营造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尽管以清教徒为主的先民在思想上对教育事业给予了必要的关注,但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硬性社会条件的制约,实际上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具体举措都是极为有限的。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甚至低于一般的体力工作者,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素质的要求以及资格认定等都流于随意,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更没有体制化的保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师资的培养和培训也逐步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这就为美国师范教育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  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即师范学校产生了现实的需求。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上,经过热心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俄亥俄州率先于19世纪20年代中期颁布了教师证书法令,为教师行业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十几年后,马萨诸塞州又创办了师资格训的专门机构—师范学校。这是美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作。这些举措随后在美国得到推广,为其他各州效仿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由此兴起了一场遍及美国的师范学校运动,开创了美国师范教育的新纪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变革与教育机构转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