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

沈长云,张渭莲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沈长云,张渭莲  

页数:

347  

字数:

44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先生与我相识多年,并且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的同事,他的论著我大都读过,对其富有新见常甚佩服。最近他和张渭莲教授合作《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印行,要我在这里写几句话,我也正好乘机讲一点个人有关感想,向两位作者和大家请教。中国国家起源这一问题,在学术史上长期备受关注。尤其是近些年,由于这个问题联系到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涉及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肇端,从而越来越为学者所重视,有关作品层出不穷。有兴趣的读者如愿对其数量的浩繁得一印象,不妨翻阅一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所编《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这本厚近500页的大书所列书籍论文,都同国家起源问题有一定关系。《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这部新作,正是在学术界深厚的研究与材料的积累基础上撰成的。读了书的稿本之后,我觉得沈长云等先生的工作突出地强调了两个整合,一个是理论与史实的整合,另一个是历史与考古的整合。理论与史实的整合,对于国家或文明的起源这样的问题,是特别必要的。必须说明的是,不管是从问题本身的性质来说,还是从过去研究的历史来看,这种问题的特性首先是理论的。列在上述《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全书之首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其自序开宗明义便说是写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的续篇。大家知道,恩格斯1895年的这一名著是秉承马克思的遗愿,书中的论点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问世之后展开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更与国际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论战”密切相关,论争的焦点始终是在理论的层面上。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形成,是国内外学术界一致瞩目的重大学术问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考古界不断传出的与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有关的重大发现的消息,这一问题的讨论蔚为热点。 但是,碍于学者对相关理论的不同理解,以及学者所采取的不同研究方法,有关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我国古代何时进入国家状态,我国最早的国家形态为何,这种形态的国家又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古代中原以外是否存在有国家等等,仍是人言言殊,未曾取得真正一致的认识。 本书在全面回顾与总结学术界有关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上述问题重新进行理论上及史实上的认真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新认识。

作者简介

沈长云,男,1944年生,重庆市人,本科及研究生均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著有《崛起的士人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回顾  一、起步阶段——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史与古史分期讨论组成部分的该问题的研究  二、蔚为热点——与考古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密切结合的该问题的研究 三、理论更新——以人类进化新说为解释体系的该问题的研究 四、小结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理论 一、国家的概念: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 二、国家产生的物质条件:关于文明与国家的关系 三、国家形成的标志 四、国家产生的途径 五、小结第三章 酋邦理论——关于前国家社会形态暨国家起源的新说 一、从摩尔根的理论到当代新进化理论 二、酋邦概念与相关理论的再探讨  三、中国前国家社会与中国古代的酋邦 四、从酋邦到国家:有关过渡的一些问题 五、小结第四章 早期国家理论  一、早期国家概念的提出:什么是早期国家  二、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以古代中国为例 三、早期国家与亚细亚生产方式 四、小结第五章 资料处理与其采用方法 一、文献审理与其步骤、方法 二、历史与考古的整合 三、古文字资料的使用——关于王国维的“两重证据法”第六章 中国第一个早期国家——夏 一、是传说,也是历史真实——夏非杜撰的朝代 二、夏以前中国各文明先进地区社会进化的历程 三、夏族的兴起 四、夏代国家的产生及其制度第七章 商国家的起源与形成 一、商族的渊源与迁徙 二、商国家的建立 三、商国家的特点第八章 周代国家的产生及其新机制 一、周族起源与早期商周关系 二、周人国家的建立 三、周代国家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九章 三星堆与古蜀文明——上古中原以外早期国家的探讨 一、三星堆所显示的古蜀政治文明 二、三星堆文明与其国家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从酋邦到国家——三星堆国家的起源及形成过程第十章 向成熟国家的过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一、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国家形态的变化后记

章节摘录

这里要谈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他们整个国家学说的组成部分。如学者所谓,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所关注的,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们自己就在“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①。为了深刻揭露资产阶级国家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他们于反复论证国家在阶级社会作为统治阶级镇压工具的同时,必然要涉及到国家这种阶级压迫工具的起源及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当他们潜心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研究,以便总结出一套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时候,这个问题更成为他们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马克思、恩格斯进行这样的研究,主要是在他们的晚年,包括他们有意识地阅读到一些人类学家,如摩尔根等人的著作后进行的理论探讨。摆在我们面前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样的研究著作,主要有恩格斯在1877-1878年所写的《反杜林论》、马克思在188l—1882年所写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在1884年写成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马克思晚年所写的其他一些人类学和历史学笔记。当然,在这之前他们的一些著作,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1853年)、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1857-1858年)及《资本论》中,也包含着他们有关国家起源及古代国家形态的一些看法。现在这些著作不仅被当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也往往被当做他们的人类学主张的研究对象,其原因盖在于此。

后记

本书是我们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的最终成果。这个项目是我们在2003年下半年申报的,申报人员除了我之外,还有本单位中国古代教研室的张渭莲教授及张怀通副教授。由于张怀通在项目批准之日同时考取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为了不影响他攻读博士学位,写作任务便主要落在了我和张渭莲两人肩上。具体分工是我承担全书的第一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章,以及导言部分;张渭莲承担第七章以及全书的配图工作。由于教务在身及其他一些事情的干扰,我们的写作计划往后推延了一年,实际写作时间是从2004年初到2007年10月。尽管我们的分工不同,但对全书的基本观点却是基本一致的。我是学历史出身的,张渭莲是学考古出身的,我们经常在一起就有关问题讨论切磋,可以说是实现了历史与考古的结合。我的一些已经毕业的和未毕业的研究生为我承担了查找资料和打印之类的具体事务,他们是魏建震、石延博、李晶、郜丽梅、曹迎春、段宏广及张海,谨向他们表示谢忱。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曾赴山东菏泽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受到了以潘建荣先生为首的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也在此表示感谢。最后,承蒙李学勤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给本书增加了不少亮色,也在此深表谢意。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前国家社会曾经历了由平等的氏族社会向不平等的氏族社会发展的历程,这不平等氏族社会的基本组织,就是现代人类学者所称的酋邦。我国最早产生的国家应属于现代人类学者所说的早期国家,之所以称其为早期国家,主要是因为这种性质的国家仍普遍存在着由各种血缘亲属关系结成的社会组织。中国没有经历过军事民主制,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走的是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不同的路径,这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氏族社会的各级管理人员,因其权力的集中与“独立化”倾向,由“社会公仆”转变为“社会的主人”,从而结为一个统治阶级的路径。由这条道路产生的国家,其基本阶级结构与社会形态也不同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这么好的书,有水平


这部书很好,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的学术专著。作者研究深入,学风严谨,引用资料充分、翔实,许多观点对我颇有启发,我喜欢!但书中的很多观点我并不赞同,但作者的探索精神无疑是可取的。


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言,该书十分重视理论的研究,并讲历史与考古有机结合,注重联系实际引进国内外人类学者的最新成果,注重运用地下出土资料与传世文献的“双重考证”,相信,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有同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