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文学流变的轨迹
2009-9
温潘亚 人民出版社 (2009-09出版)
温潘亚
295
无
这是一部比较系统的文学史理论研究专著。该书所论的文学史元理论、文学史观、文学史模式、文学史家、文学史方法及文学史教学等问题,几乎包含了文学史理论的各个方面。作者从中外文学史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旁征博引,深入阐释,从而建构出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文学史理论体系。对丰富和深化当前我国的文学史理论研究具有建构意义和学术价值,对推动我国的文学史实践,改变我国众多文学史教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局面亦具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追寻文学流变的轨迹·文学史理论研究》也可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选修课教材。
温潘亚(1964-),男,江苏响水人,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在站博士后。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盐城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史理论、港台文学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文学史理论研究方面主持并完成江苏省九五、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项,正在主持中国第40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两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江海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绪论文学史元理论第一节 文学史第二节 文学史实践第三节 文学史理论第一章 文学史观论第一节 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建构一种科学的文学史观第二节 在诗学视野中的重构——建构一种多元化的文学史观第二章 文学史模式论之一第一节 刘勰的文学史思想第二节 鲁迅的文学史理论第三章 文学史模式论之二第一节 泰纳的文学史理论第二节 勃兰兑斯的文学史理论第三节 卢卡契的文学史思想第四章 文学史模式论之三第一节 社会批评的文学史模式第二节 进化论的文学史模式第五章 文学史模式论之四第一节 形式主义的文学史模式第二节 新批评的文学史模式第三节 结构主义的文学史模式第六章 文学史模式论之五第一节 接受美学的文学史模式第二节 范式理论与文学史建设第七章 文学史家论第一节 一般素质第二节 特殊素质第八章 文学史方法论第一节 基本方法第二节 具体方法第三节 走向综合第九章 文学史教学论之一第一节 体例范型第二节 传统反思第三节 现实重构第十章 文学史教学论之二第一节 回归自身第二节 困难与超越第三节 拓展空间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第一章文学史观论文学史就是把文学按照历史的线索整理和排列出来,以显示文学的来龙去脉。但文学史的作用绝非一般的文学知识启蒙和材料的积累罗列,文学史家的首要任务在于研究文学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研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结构为什么是这样而非那样,以及文学家在解决他们与时代生活的审美关系问题上的方向性。因而,文学史的写作不可能没有理论和批评成分的介入,它在选择、解释和评价时有个标准的问题,而标准的确定是由文学观和历史观,亦即文学史观所决定的。西方近代著名史学家迈耶在其《历史学说及方法论》一书中说:“如果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竟然不能完成这种任务——确定曾经在现实中存在过的事实这一历史学家首要的根本任务。并且不知道实际的事物及具体的事件,那么他的全部劳作犹如空中楼阁。”可见建构一种科学的文学史观对文学史的研究与著述至关重要。所以,研究文学史观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为文学史研究提供自觉的理性意识和自主的人文方法,从而使文学史研究构成人类文学活动的终极关怀,有效地探寻文学发展的自由之路。文学史观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文学观,即如何看待文学的问题:它是依附于政治、经济的婢女呢,还是独立不羁的艺术精灵?是个人心灵的彻底解放呢,还是囚禁于语言牢笼中的超越精神?等等;二是历史观,即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它是线性的延续呢,还是断层的构造?是古老史迹的陈列呢,还是现代视野中的历史性重建?等等。所谓文学史观其实就是指人们对文学史总的认识和看法,属于文学史治史操作中的元思维,它需要回答:什么是文学史?什么是文学史流变?
岁月易逝人易老,人生有涯学无涯。我自1984-年初登教坛至今已有25个年头,一个大学毕业时年方20的风华青年现在竟已跨入奔五的阶段。回首漫漫来时路,追寻自己走过的学术之路,不禁感慨万千,千言万语一时之间竟纷纷涌上心头。我对文学史理论问题的关注始于1985年。1985年9月,我来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相较于当今各种混文凭的办班形式,当时的办学风气是比较朴实的,我所在的班级课程严谨而充实,内容丰富而多样。当年在京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以及相关方面的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和博士多被邀请到班级讲课,包括戈宝权、、蔡仪、吴元迈、严家炎、林非、钱中文、谢冕、张炯、孙绍振、杨匡汉、孙玉石等众多大家、名家,甚至包括正在读博士的王富仁、许明、金宏达、艾晓明,当时还是讲师的仲呈祥、曾镇南等先生,兹不一一列举,还有每周一篇文章形式的作业,等等。一年的学习使我这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一年的本科生明白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路径和基本规范,大大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也基本确定了我今后的学术致思方向——文学史理论研究。记得当时的班级负责人张炯老师布置大家以“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研究”为题写一篇文章,并组织全班研讨。
《追寻文学流变的轨迹·文学史理论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无
不得不看,接下来好好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