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政府治理

刘剑雄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剑雄  

页数:

204  

前言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开宗明义说到:“治大国,若烹小鲜”,但现实并非如此。治国难,治大国难,治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更难!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治国上,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下,国家应该怎样治理和如何治理?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并由其更好地执行国家治理任务?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政府治理效率以更好地应对后世贸组织时代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挑战?这些问题已经历史地提到了我们的面前。研究和阐明这些问题,寻求和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并由它更好地执行国家治理和参与资源有效配置的任务,无论是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现在来说,还是对于我国迈向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由此形成了前无古人的“中国模式”。这条道路和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政府有效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有机结合。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是中国现象和中国模式的成功体现,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独特性,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思考和总结。  政府掌控大量企业所不能掌握和无法掌控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不仅是一个中国现象,同时也是一个世界现象。众所周知,1929年大危机暴发以后,伴随凯恩斯主义的迅速兴起,美国等老牌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宏观资源配置能力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引导这些国家较快走出衰退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等国经济先后发生持续滞胀,凯恩斯主义受到挑战,政府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权力也因此受到较大约束。

内容概要

 本书从政府竞争的视角回顾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讨论了我国政府官员的政治锦标赛竞争机制。本书把财政分权和政府官员的升迁竞争放在统一的政府竞争框架下进行研究,讨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指出,在纵向的政府竞争中,上级政府会利用其在纵向竞争中的谈判优势,“攫取”下级政府的利益。中央政府会利用其谈判优势地位,不断改变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划分规则,而地方政府则会利用其信息优势,扩大自身支配的资源。本书也探讨了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的横向竞争中的“调控者”作用。在中央政府充分发挥自身调控者作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就不会导致“囚徒困境”式的均衡,而可以形成分工合作。 我国政府间财权、事权分配不当的制度性根源在于政府官员的选拔机制。在政府竞争框架下,预算外资金的扩大、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公有制企业的改制、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等问题也都可以得到解释。

作者简介

刘剑雄,1978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1999年获东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主任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近年来在《经济研究》、《公共管理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中华全国工商联委托课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委托课题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委托课题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获第四十四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和第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研究领域和兴趣为:新政治经济学、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宏观经济、民营经济。

书籍目录

序 政府治理的逻辑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意义 三、基本概念 四、研究方法 五、本书的创新 六、本书结构安排第二章 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文献回顾 一、财政分权文献回顾 二、政府竞争理论回顾 三、小结第三章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政府竞争的视角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财政体制 二、1978—1988年的“利改税” 三、1988—1993年的财政体制改革 四、1994年以后的分税制改革 五、政府竞争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第四章 政府治理中的政治锦标赛竞争 一、文献回顾 二、政府治理中的一般政治锦标赛模型 三、小结第五章 我国的纵向政府竞争 一、文献回顾 二、晋升博弈与纵向政府竞争的一个模型 三、纵向竞争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四、中央政府行为分析 五、小结第六章 我国的横向政府竞争 一、文献回顾 二、我国横向政府竞争的博弈模型 三、要素流动对政府横向竞争的制约作用 四、地方保护主义 五、重复建设问题 六、地方政府之间的制度竞争 七、小结第七章 结语 一、政府竞争与政府治理 二、政策建议 三、不足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附录一 中国的政府结构附录二 我国户籍制度演变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4.地方政府(Lcalgovernment)研究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和政府治理问题,必然会涉及“地方政府”的概念,不同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定义有所区别。  斯蒂芬·贝利(2006)指出,在经济学文献中,“地方政府”作为一种术语与“地方主管机构”(10calauthority)、“地方委员会”(council)、“市政当局”(municipality)交替使用,可以简称为“次级中央政府机构”。斯蒂芬·贝利(2006)指出:“关于地方政府的一个总体性的概念是所谓经由地方选举产生的在中央政府、省或地区层次以下的民主法制机构,这些地方政府机构负责向其管辖区域内的人口提供公共服务”。斯蒂芬·贝利关于地方政府的定义强调了地方政府要经由地方选举产生。这实际上仅仅是限于他所论述的英美等实行选举制的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而言。  根据我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我国政府体制的基本层级是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四级。不过实际我国政府体制构成是五级。1994年通过的《预算法》第二条也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在中国,地方政府是指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政府,如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镇政府等,这与美国不同。美国的地方政府特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外的其他政府,如县政府(Counties)、乡镇(Townships)、自治市(Municipalities)、特别区(SpecialDistricts)等。由于美国50个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可以说,美国的地方政府是按照50种不同模式组织起来的。美国地方政府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差别巨大。从分析的现实性出发,在本书的分析中,地方政府不涉及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以及台湾地区政府,主要是指大陆地区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政府。  5.政府竞争  经济学意义上的竞争一般是指厂商进人可获利的产业(或退出不获利的产业),以及现存的厂商根据市场状况提高或降低价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政府治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