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托派运动

曾淼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曾淼  

页数:

30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世界托派运动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包括托派国际组织的演变脉络,托派理论的发展况且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托派团体的情况,本书对托洛茨基及其他托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对世界托派运动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作者简介

  普淼,男,四川省乐山市人,生于1972年,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社会主义问题,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导言 研究托派运动的原因
第一篇 托派国际组织的演变
 第一章 从“反对派”到“ 第四国际”
  第一节 托派在苏联的起源
  第二节 各国托派团体的形成
  第三节 “国际左翼反对派”时期
  第四节 “ 第四国际”的建立
 第二章 低潮与分裂
  第一节 托派在二战中的组织与活动
  第二节 “帕布洛主义”与 第四国际的分裂
  第三节 “重新统一”与分裂加剧
  第四节  第四国际1953--1965年分裂原因分析
 第三章 “阿米巴虫式”的分裂
  第一节 1965年以后的托派组织演变概述
  第二节 托派主要的国际组织
第二篇 托派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 托派早期的理论发展
 第一节 托洛茨基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 因苏联问题产生的分歧
 第三节 托派的战时纲领一一“革命的失败主义
 第五章 托派围绕苏联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托派面临的理论困境
第二节 “正统托洛茨基主义”
第三节 托派的“非正统”理论
第四节 对托派有关苏联理论的评述
第六章 托派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
第一节 曼德尔的“资本主义长波”理论
第二节 托派吸收新社会运动的主张
第三节 托派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理论
第四节 对托派有关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评述
第三篇 法国、美国和玻利维亚的托派运动
第七章 法国托派运动
第一节 法国托派早期的活动
第二节 革命共产主义同盟
第三节 “工人斗争”
第四节 劳工党
第八章 美国托派运动
第一节 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第二节 美国社工党退出托派运动
第三节 美国目前存在的主要托派团体
第九章 玻利维亚托派运动
第一节 玻利维亚托派运动的起源
第二节 革命工人党的复兴
第三节 分裂和抗争
第四节 永远的反对派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国托派团体一览表
附录2 托派国际组织章程摘录
附录3 托派国际组织演变图示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 “联合书记处”的成立与再次分裂“国际书记处”与“国际委员会”这两个派别维持的时间都不长,很快就都出现更严重的分裂。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托派运动又经历了一次表面上的统一。就“国际书记处”这方面来看,帕布洛因为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于1959年在荷兰被捕,波萨达斯(Posadas)①利用这一机会将联合书记处内的拉丁美洲托派组织控制在自己手中。帕布洛出狱之后,联合书记处的拉丁美洲局实际上已形成独立状态。这最终导致波萨达斯派在1962年正式与“国际书记处”分裂。在波萨达斯派离开之后,“国际书记处”内赞同与“国际委员会”合并的托派成员占据了大多数,这对帕布洛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就“国际委员会”这方面来看,自古巴1959年革命之后,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和英国的希利派对古巴革命的态度相差很大,双方的矛盾日益深化。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不顾希利的反对,开始主动与“国际书记处”进行联络。托派成员皮埃尔·弗朗克后来曾描述道:“……关于殖民地革命的问题,国际委员会的那些成员和支持者,特别是北美和拉丁美洲的那些人,主要在古巴的那些事件上获得了一个经验,它在好多问题上和第四国际关于阿尔及利亚革命的经验是类似的。在国际委员会内,多数派的立场和第四国际内多数派的立场是趋向一致的,而一个少数派却站到了一些不同的、明显对立的立场上去。这终于在实现重新统一的时候,在国际委员会内引起了分裂。”②总的看来,“国际书记处”与“国际委员会”双方大多数成员寻求“统一”的呼声日渐高涨,但双方也都有一部分成员始终不赞同统一,这种情况导致国际托派运动实际上走向进一步分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托派运动 PDF格式下载



托派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比中国道路,苏俄道路,更受关注。作者回顾了整个托派运动的发展,对部分理论问题,作了十分有趣的探讨,引用的文件和著作翔实,是严谨的学术著作。


如此好书,托派不得不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