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

杨立雄,刘喜堂  主编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杨立雄,刘喜堂  主编  

页数:

468  

字数:

503000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回顾与展望》编著者杨立雄等。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回顾与展望》内容提要:2009年7月,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文集收入的文章是从160多篇论文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了我国在社会救助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理论成果。本书以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为重点,深入探讨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涉及社会救助标准的科学制定、救助对象瞄准机制的优化、社会救助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以及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等内容,同时也对国外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其经验与挑战及对中国的启示。本书可供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公共政策研究部门的相关人士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读物。

书籍目录

社会救助综论
从救助人手,推进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论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构的意义和主要议题
论社会资本与社会救助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对实现有利于穷人增长的影响——基于PEGR指标的实证分析
我国的贫困特征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
基于社区的城市贫困治理问题研究——以XM市ZH街道为分析个案
核心家庭与单身家庭的分类比较及其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方法
社会救助中实物救助研究
略论基于救助的汉代社会保障
新中国60年社会救助行政体制的嬗变:回顾、思考与展望
中国社会救助法制建设60年的回顾与前瞻
英、美两国及大中华地区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反思
加拿大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及其启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关于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线及政策目标定位的思考
财政救助力度、生活救助程度、济贫效果——农村低保救助水平的评估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收入调查研究
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制度完善——内地低保与香港综援制度的比较
社会救助对象瞄定:方法与实践
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研究——基于“救助生涯”的视角
社会救助就业福利政策研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救助对象的劳动激励:“中国式福利依赖”及其调整
城镇低保群体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石家庄为例
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低保经办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与评估体系
专项社会救助制度
基于满足因病致贫人群需求的医疗救助制度完善研究——来自上海市的调查
完善老工业基地城镇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以沈阳市为例
中国医疗救助政策框架分析与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战略重点
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调适研究
流浪儿童救助:政策评估及相关建议
从福利多元视角看我国慈善供给的来源问题——以北京太阳村民营慈善机构为例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回顾与展望》即是从首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收到的160多篇论文中经过专家委员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集结而成的,它是这次会议的成果结晶,也是我国进入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社会救助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一个缩影。在此,我谨对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予此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对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回顾与展望》的出版表示感谢,对为此次会议付出辛劳的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刘喜堂副司长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教授表示感谢。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