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绞刑架下的报告

[捷]尤利乌斯·伏契克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12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捷]尤利乌斯·伏契克  

译者:

蒋承俊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品的手稿共167页,稿纸规格不一,文字篇幅各异,它们是在沦陷时期由庞克拉茨监狱的看守们秘密带出来的。此次出版的《报告》首次完全按照作者的一张张便条式的手稿原样进行排版,恢复或补充了在以往版本中被删改的文字或段落。新更正或补充的部分均用黑体字来标明。 《报告》第十版以前的版本中均缺手稿的第91页,直到后来才找到了这一页。 此次出版的策划者们有意保留作者写作的那个时代所要

作者简介

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年2月23日-1943年9月8日)
1903年2月23日,伏契克诞生在布拉格工业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他从小喜欢戏剧,上中学时就开始搞文学创作,后来进入布拉格大学文学院攻读文学。由于家境贫寒,他一边学习,一边给人补习,还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工人。在大学里,他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少年时期的伏契克就是非分明,热爱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憎恶反动的、贪得无厌的资产阶级。
1921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刚刚成立,18岁的伏契克就加入了党的队伍。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捷共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该报驻苏记者和党的文化刊物《创造》主编等职。1929年,他在参加北捷克煤矿工人大罢工时,撰文深刻地揭露和控诉资本主义给工人带来失业、贫困和死亡的罪恶。他把报刊作为工人阶级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武器。希特勒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伏契克在布拉格等地从事反抗纳粹占领的地下活动。1941年初,捷共第一届地下中央委员会遭到敌人的破坏,他参与了组建第二届地下中央和领导人民反占领斗争的工作,为把自己的祖国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解放出来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后来,伏契克不幸被德国盖世太保逮捕。在狱中,他在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杀害的情况下,写下了《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不朽著作。该书通篇正气浩然,光彩照人。伏契克敢于藐视暴敌、顽强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为了维护人民利益、保卫组织和同志安全而不惜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坚信敌人终将覆灭、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在书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部作品后来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发行,成为全世界进步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早在50年代初,就在我国出版,许多年来,它一直在我国青年中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伏契克在狱中经受了种种非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1943年9月8日,他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40岁。

书籍目录

真金不怕火炼
——关于伏契克和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夫人的话
出版说明
一九四三年春写于庞克拉茨盖世太保监狱
第一章 二十四小时
第二章 临死前的痛苦
第三章 二六七号牢房
第四章 “四○○号”
第五章 雕像与木偶(一)
第六章 一九四二年的戒严
第七章 雕像与木偶(二)
第八章 一小段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绞刑架下的报告 PDF格式下载



  审讯者带伏契克去看暮色苍茫的布拉格。“它是多么美啊!纵使你不在人间了,它也依旧这样美…”他诱惑着他。在伏契克眼中,“夏天的傍晚,布拉格已经散发着初秋的气息”,或是在行驶的囚车中偷偷看到的更早的时光:“那是在美丽的六月里,空气中弥漫着菩提树和迟开的槐花的芳香…(人群)喧闹,嬉笑,被阳光、水和情人的拥抱弄得幸福而疲倦。”
  
  于此你差不多会想起另一双眼睛也曾注视过伏契克贪婪凝视的金色布拉格:昆德拉的眼睛。在他的书里,伏契克完整、严肃的信仰体系最终展现为萨宾娜的画作不可弥补的裂痕。读着《报告》中作者对自己所信仰的温暖又忠诚的描写:“现在克里姆林宫的大钟正敲着十点,红场上开始检阅。父亲啊,我们跟您一道前进!”我忍不住辛酸地想,去世早也是某种幸福,因不用忍受亲眼看到自己的祖国在他们敬爱的“父亲”安排下进行的大清洗和1968年的悍然入侵等等而导致的背叛、幻灭与惨痛,坦克履带碾至血肉模糊的是一个民族的伤痛和破碎。曾让伏契克自豪的用生命和所有力量来捍卫的“自己的心”成为对自由选择的荒诞讽刺。
  
  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中认为个体命运虽由身体偶在的差异带来,却无法挣脱历史必然性编就的网,“在人民伦理中,个体肉身属于自己的死也被‘历史必然’的‘美好’借走了,每一个体的死不是为了民族解放的‘美好’牺牲,就是为了‘主义’建设的‘伟大’奉献。个体的肉身不是靠着偶然的死才活着,而是早已为了‘历史必然’的活着而死了”。伏契克的个体命运被编织进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并以生命为这张网多加一条线,自然也可遭受“唾弃对‘美好’的感受能力”的萨宾娜式嘲笑。而我的问题是,以自由伦理反抗人民伦理,以个体差异反抗媚俗,又如何对待曾有的个体真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