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南北朝文学史

曹道衡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06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曹道衡  

页数:

5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南北朝文学史》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了我古近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要求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限于主客观的种种条件,实际的工作必然和上述要求有所距离,书中的不当以至错误必然不可避免。  下面是对编写工作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说明:《南北朝文学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总纂,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协作编纂;《南北朝文学史》编写方式不取一致,采用主编或编著者负责制,即各册的学术观点、学术质量统一主编或编著者;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南北朝文学史》中不仅对少量用汉语写成的少数民族古典文学作家、作品作了论述。  《南北朝文学史》的断限上起刘宋,下迄隋代。其中“十六国”文学大部分产生于东晋,陶渊明的不少重要作品则在刘裕代晋以后。为了叙述上的方便,经编委之间协商,决定把“十六国”文学划归本书,陶渊明划归《魏晋文学史》。

书籍目录

编写说明第一章 南朝文学概说 第一节 南朝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节 南朝文学的繁荣 第三节 南朝文学的特色 第四节 各体文学的发展第二章 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嬗变 第一节 玄言和山水 第二节 题材的多样化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发展第三章 谢灵运和谢惠连 第一节 谢灵运的生平 第二节 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其他作品 第四节 谢惠连第四章 颜延之和谢庄 第一节 颜延之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颜延之的诗文 第三节 谢庄第五章 鲍照 第一节 鲍照的生平 第二节 鲍照的乐府诗和其他诗歌 第三节 鲍照的赋和文 第四节 鲍照的影响和鲍集的版本 第五节 鲍令晖 第六节 汤惠休第六章 江淹 第一节 江淹的生平 第二节 江淹的诗歌 第三节 江淹的拟古诗 第四节 江淹的赋和文第七章 永明诗风的新变 第一节 从元嘉到永明 第二节 “永明体”的特色 第三节 诗歌声律的探讨 第四节 新体诗第八章 谢眺和王融 第一节 谢胱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谢胱的诗歌 第三节 谢胱的辞赋和骈文 第四节 谢胱的影响 第五节 王融第九章 沈约及范云、任昉 第一节 沈约的生平 第二节 沈约的文学主张和作品 第三节 范云 第四节 任昉第十章 王俭、张融、孔稚硅和齐代其他作家 第一节 王俭和齐初文人 第二节 虞炎、虞羲及其他诗人 第三节 张融 第四节 孔稚硅和刘绘第十一章 何逊、吴均、柳恽和梁代前期作家 第一节 何逊 第二节 吴均 第三节 柳恽及其他作家第十二章 《文选》 第一节 总集的出现和《文选》的编定 第二节 《文选》的选录和分类 第三节 《文选》的影响和后人对《文选》的研究第十三章 从“永明体”到“宫体” 第一节 宫体诗的出现 第二节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和对它的评价 第三节 萧衍父子 第四节 庾肩吾和刘孝绰兄弟第十四章 徐陵、阴铿和梁陈之间文学 第一节 徐陵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 《玉台新咏》 第三节 阴铿 第四节 沈炯、周弘正和陈初作家第十五章 江总和陈代其他作家 第一节 陈代诗风的变化 第二节 张正见、刘删、祖孙登 第三节 江总、姚察 第四节 陈后主及其侍从文人第十六章 南朝乐府歌辞 第一节 南朝乐府新声的兴起和发达 第二节 “吴声”和“西曲” 第三节 南朝乐府歌辞的文学特色第十七章 《文心雕龙》和《诗品》 第一节 刘勰和《文心雕龙》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创作论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和文学批评史观 第四节 钟嵘和《诗品》第十八章 北朝文学概说 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节 北朝文学的发展和分期 第三节 北朝文学的特色第十九章 “十六国”文学 第一节 “十六国”文学概况 第二节 王嘉和《拾遗记》 第三节 苏蕙,苻朗和僧肇 第四节 张骏和李嵩 第五节 汉族民歌第二十章 北魏和北齐文学 第一节 北魏初期文学 第二节 北魏中后期文学和温子舁 第三节 邢劭、魏收和北齐作家第二十一章 《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和《颜氏家训》 第一节 《水经注》 第二节 《洛阳伽蓝记》 第三节 颜之推和《颜氏家训》第二十二章 庾信 第一节 庾信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庾信前期的作品 第三节 庾信后期的作品 第四节 庾信的成就和影响第二十三章 王褒和西魏北周文学 第一节 西魏的文化和文学 第二节 王褒 第三节 北周其他作家第二十四章 北朝乐府和歌谣 第一节 北歌的创作和流传 第二节 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木兰诗》和《敕勒歌》第二十五章 《世说新语》和南北朝志怪小说 第一节 小说在南北朝的发展 第二节 《世说新语》 第三节 志怪小说第二十六章 隋代文学 第一节 隋代文学鸟瞰 第二节 卢思道 第三节 薛道衡 第四节 孙万寿和由北齐入隋的文人 第五节 隋代的南方文人 第六节 杨素和隋炀帝杨广 第七节 民歌和农民起义的诗文第二十七章 南北文风的融合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区别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融合过程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谢灵运(385—433),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他出生不久就寄养在钱塘杜明师的道馆里,十五岁才回建康,所以小名客儿,后人习称谢客。又因为他袭爵康乐公(入宋后降为侯),所以又被称为谢康乐。 王、谢两族是东晋王朝北来世族中的冠冕。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桓温病死,谢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谢安当国,在政治上竭力调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镇之以和静”;在军事上任命兄子谢玄在京口即北府(今江苏镇江)招募士卒,加以训练,号为北府兵。北府兵是东晋后期中央政权直接控制的部队,太元八年(383)淝水一战,以寡敌众,击退了苻秦的百万大军,使南北对峙的局面得以相对稳定,之后又逐渐发展为东晋王朝内部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谢灵运出生在谢氏家族鼎盛赫奕的时期。他的祖父就是谢玄。父瑛,生而不慧,谢灵运却生而颖悟,为此,谢玄曾经感叹说:“我乃生瑛,瑛那得生灵运!” 青少年时代的谢灵运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十五岁回到建康,很快就受到族叔谢混的赏识。谢混是当时政界和文坛的重要人物,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一贯注意于本家族子弟的培养,经常和谢灵运、谢弘微、谢瞻、谢晦、谢曜等在一起“以文义赏会”(《南史·谢弘微传》)。就在这种熏染切磋之中,谢灵运的文学才能很快脱颖而出。大约在元兴元年(402)左右,谢灵运承袭了谢玄的封爵。义熙元年(405),他开始入仕,为琅讶王司马德文大司马行参军,时年二十一岁,不久又转为抚军将军刘毅的记室参军。 当时东晋王室的力量已经十分衰微。义熙以后,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力量日趋壮大,浸成代晋之势。面对这一形势,门阀内部出现了拥护刘裕和反对刘裕的两派。王氏宗族大多拥护刘裕;谢氏宗族的谢晦、谢景仁拥护刘裕,谢混、谢纯、谢灵运则反对刘裕而拥护另一北府兵的将领刘毅。双方斗争日趋激烈。义熙八年(412)刘裕击破刘毅,谢混被杀,谢灵运则被刘裕授为太尉参军,改秘书丞,旋又被免职。义熙十二年,刘裕北伐,刘道怜留守建康,起用谢灵运为谘议参军,转中书侍郎。同年,刘裕又任他为宋国黄门侍郎,但很快又借故将他免职。 是年,刘裕以接受“禅让”的形式建立刘宋王朝,在位两年而卒,长子义符继位,是为少帝。刘裕在位时一度曾有意立次子庐陵王义真为继承人,谢灵运免官后滞留建康,和颜延之、释慧琳等依附义真,极见亲信。少帝即位后,谢灵运即以“构扇异同,非毁执政”的罪名出为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他在永嘉不理政事,肆意遨游,游踪遍及郡治各县。刚满一年,即称病去职,回到老家始宁。 谢家在始宁有一个大庄园。谢灵运罢官家居,以整治庄园为生活的主要内容,亲自擘划,并且写了一篇《山居赋》,以记述庄园的规模形胜。他和名僧隐士来往,又到会稽和他的族弟谢惠连见面,同时仍然四处游览。在永嘉和始宁期间,他写了不少山水诗。 在谢灵运罢官居始宁的两年多时间里,刘宋王朝的内部斗争日益激化。顾命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废少帝,杀庐陵王义真,拥立义隆即位,是为文帝。元嘉三年(426),文帝杀徐、傅、谢晦,并征召谢灵运入都,授为秘书监,迁侍中,命令他整理秘阁书籍和修纂《晋书》。谢灵运不满于文学侍从的地位,经常称疾不朝,唯以修治园林、出郭游览为务。宋文帝乃示意他告病归里。 P39-40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之一,本套丛书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担纲主持,由北京大学、南京师大协作编纂。参与撰写的都是国内一流的专家。该文学史系列材料丰富翔实,叙述准确充分,在全面科学地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总结文学创作的成就与不足,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发展的关系,描述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轨迹,揭示了中国文学史的宏观走向。 本书向你介绍了南北朝的文学史,断限上起刘宋,下迄隋代。奉献给广大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和爱好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南北朝文学史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书。。。。。。。。。。。。反正都是老套。。。。


期待着《秦汉文学》、《明代文学》和《清代文学》的出版


据说中国文学史到近期已出版了1600部,绝大多数都没有特点或价值。通史多,断代史少,作者又是名家。我是先读后买,觉得值。当然,价格还很便宜!


基础读物,但还必备。。。赞一个


纸张质量很差,又有刺鼻的味道。、


是一本内容包装都很好的书,值得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