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王家新的诗

王家新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王家新  

页数:

240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一位穿越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诗人,王家新一直是这个时代的诗的守望者。他的音色带有时代变迁造成的深刻的精神震荡。在他的诗中,一直隐现着一个沉默、坚毅的跋涉者的身影,那是诗人的另一个自我——他“在生与死的风景中旅行”,穿过风霜雨雪和时代的风云变幻,为诗人的写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或“理由”。这些穿过精神炼狱的诗句必然是“痛苦的”,诗人却由此获得了决断的勇气:“把自己稳住,是到了在风中坚持/或彻底放弃的时候了”(《转变》)。中国最有社会意义的诗人,就是王家新。

作者简介

王家新,中国当代诗人、诗论家,1957年生于湖北,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三年,“文革”结束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并开始诗歌创作,毕业后从事过教师、编辑等职,1992-1994年旅居英国,回国后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至今。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等,另有编著《中国当代实验诗选》(与人合编)、《当代欧美诗选》、《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与人合编)及翻译多种。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曾多次应邀在欧美朗诵、讲学。十多年来,他的以诗歌为核心的全部写作,被人称之为“一部诗歌精神的启示录”。

书籍目录

卷一(1979-1989) 在山的那边 潮汐 土地 秋叶红了 巫峡这雾 古楼兰 收获节札记 从石头开始 中国画(组诗) 河西走廊 风景 空谷 醒悟 倾听音乐的一种方式 在一条街的尽头想起凡高 秋天 触摸 访 预感 山上与山下 加里·斯奈德 夏日正午的记忆 夜行 漂河者 五台山遇雨 蝎子 刀子 练习曲 赞美 什么地方 北方札记 诗歌卷二(1989-200) 瓦雷金诺叙事曲 守望 一个劈木柴过冬的人 转变 楼梯 光明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王家新的诗 PDF格式下载



  这本诗集我看的不是很懂,在一开始
  但越是到后面,我的想象和理解就慢慢地越能接近诗歌的意境,虽然不多,但当你在霎时间觉得明了,在心里闪过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在周围的环境里就消失了
  
  诗人的创作和语言,建立在一些前提和假设之上,对于一些意象的深刻的特殊的理解之上,例如,语言,雪,表达,词语等等,这些东西在诗人的作品中,带有了他自己的味道和生命,他们是独特的一部分
  
  
  诗意太浓了,有时就很难理解了,的确是这样,你不愿想象,不愿慢下来啃,不愿去走进去的时候,一首诗是没有意义的


  隐约记得有这一首,找了半小时,翻出来重温。算是让自己稍微获得些解脱:
  
  王家新
  伦敦随笔
  8
    在那里她一会儿是火
    一会儿是冰;在那里她从不读你的诗
    却屡屡出现在梦中的圣咏队里;
    在那里你忘了她和你一样是个中国人
    当她的指甲疯狂地陷入
    一场爵士乐的肉里。
    在那里她一顺手就从你的烟盒里摸烟,
    但在侧身望你的一瞬
    却是个真正的天使。
    在那里她说是出去打电话,而把你
    扔在一个永远空荡的酒吧里。
    在那里她死于一场车祸,
    而你决不相信。但现在你有点颤抖
    你在北京的护城河里放下了
    一只小小的空火柴盒,
    作为一个永不到达的葬礼。
   10
    在那里她同时爱上了你
    和你的同屋人的英国狗,
    她亲起狗来比亲你还亲;
    在那里她溜着狗在公园里奔跑,
    在下午变幻的光中出没,
    在起伏的草场和橡树间尽情地追逐……
    那才是天底下最自由的精灵,
    那才是真正的一对。
    而你楞在那里,显得有点多余;
    你也可以摇动记忆中的尾巴
    但就是无法变成一条英国狗。
   1
  用“你”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没有了直接抒情的方便。
  不过,诗人因此有了旁观的从容,有了一点讲故事的宽裕,我不知道这对诗是不是一种伤害,因为,我认为诗无非是要表达胸中的激情。如果不能直说,按照王国维老头的说法,是“隔”了。
   2
  王家新在回忆一个女人,一个让他心动的,但反过来并不把他太当回事的女人。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场景,一个女人活泼而娇媚,没肝没肺的跟你疯在一起,让你着迷了,依恋了,她却不过是逢场作戏。
  
  “在那里”,在那个过去的时光,在那个梦一样的地方,在那里,一个女人跟你来往纠缠,一会儿是火,一会儿是冰。对他的才华不屑一顾,却直接成为了这个男人早晚吟咏的主题。这个女人爱玩,一会儿在酒吧,一会儿在舞厅,跟这个搭讪,跟那个拥抱,可以不打招呼,就把这个男人丢在酒吧里,让他吊足了瘾。
  好梦还没有做久,女人死于车祸,那么青春洋溢热情开朗艳光四射的女人,突然消失。男人根本缓不过来。
  直到,回国了,一个人的北京护城河,默默回味,可惜,不舍,依恋,无奈,烟抽了一支又一支。火柴用光,轻轻的盒子投到水里,呆看,是为祭奠,一段无头无尾的感情。或许这一页已经过去,或许,感情没有尽期,“永不到达”。
  3
  下一首是上一首的意犹未尽。
  还是这个女人,爱我不爱我我不知道,爱上了我邻居的大狗是确凿无疑的。在那个异国的丰沛的阳光下,她和那条狗嬉戏追逐,那些光影笑声,让我如在天堂。
  我却不在这个天堂的游戏之中,我仿佛永远被置身事外,现在,除了摇动记忆的尾巴,我束手无策。
  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多么美好的女人。人生曾经来过这么一段,却已经永远过去了,那种回忆,那种惆怅。。。
  


  十月四号,美、泽在公田办喜酒,下车后我发现彭家店铺的对面竟有个大家书屋,进去把它逛了一遍,更意外的是那里居然有一本《王家新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初中语文书第一本第一篇课文便是他的新诗:《在山的那边》。
  
  
  
  此前我只在网上读过他的几首诗,印象最深的是《帕斯捷尔纳克》和后来的一些短句,例如:
  
  
  
  “多年以后他又登上了长城,他理解了有一种伟大仅在于它的无用。”(《冬天的诗》)
  
  
  
  “不是你在变老,而是你独自用餐的时间变长了。”(《变暗的镜子》)
  
  
  
  这些“诗片断”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这些句子我能读懂。或者说:王家新应该是个我能读懂一点的诗人。——如果你像一年前的我一样没读过什么新诗,你就不会明白上面这两句话意味着什么。如今,能让我这样愚钝的读者读得明白的诗人已经基本绝迹了。
  
  
  
  中午两点,午睡醒来无事,在沙发上翻这本书,忽然有个想法:干嘛不把王家新最喜欢用的词找出来呢?于是就用半小时草草地在一张火车票上做了些记录。毫无疑问,这些记录都是名副其实的“不完全统计”,下面的一些想法也只是我午睡后的想法,姑妄言之而已。
  
  
  
  先将我的记录整理如下:
  
  
  
  【冬天/雪】大概是在诗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俯拾即是,所以我只摘录了一小部分,它们出现在:22、33、52、85、103、109、146、167、173、174页。
  
  
  
  【词】出现在:71、72、74、81、82、84、94、96、105、106、115、118、130、133、141、146、152、173、181、182、187、190页。
  
  
  
  【石头】出现在:18、21、26、51、54、70、93、100、103、104、107、118、120、126、130、152、185、232也。
  
  
  
  【诗/诗歌】出现在:59、75、90、95、134、152、158、162、167、181、185页。
  
  
  
  【语言】出现在:90、91、113、134、140、165、182、215页。
  
  
  
  【抵达】出现在:38、48、74、79页。(131页有个【抵及】)
  
  
  
  【到达】出现在:50、79、85、177、186页。
  
  
  
  这些统计并不准确。例如,【暗/黑暗】、【花园】这两个词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甚至与【石头】不相上下,但因为版面有限(别忘了,当时我手头只有一张火车票而已)。其他我已意识到但却没记录的词语还有【儿子】、【写作】等。
  
  
  
  根据上面的统计和我初步的阅读印象,这本诗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依次是:
  
  
  
  【冬天/雪】、【词】、【暗/黑暗】、【石头】、【花园】、【诗/诗歌】、【语言】、【抵达/到达】。
  
  
  
  到目前为止,这本诗集我只带着找词的目的草草翻了一遍,真正读完的诗不过十余首。但这些词基本上能够概括我对王家新诗作的印象了。我可以凭阅读感觉给这些词语分类:
  
  
  
  实——【冬天/雪】、【暗/黑暗】、【石头】、【花园】、【抵达/到达】。
  
  
  
  虚——【词】、【语言】、【诗/诗歌】。
  
  
  
  这是两组完全不同的词语。
  
  
  
  前者给人的印象是:这些词的主人大约是位坚毅、简洁、深沉的北方男子。如果凭想像把这印象勾勒得再详细一些,这位男子或许外表冷漠而内心渴望温暖,他有着轮廓分明的五官,线条挺拔的下巴。(好吧,我承认,尽管尽力克制,但封面上的作者像必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上面的描述。)
  
  
  
  而后者给人的印象则是:这名聪明的男子常常关注词语。他知道自己是个诗人。他反复提到的“另一种语言”一次次将读者的视线指向身处异域的“流亡诗人”这一意象。关注词语、关注(流亡)诗人身份意味着什么呢?至少,意味着他知道自己是个诗人。我愿意第三次重复这句话:他知道自己是个诗人。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老舍曾在描述一个漂亮女孩子之后补充了这么一句:“她知道自己长得好看。”(大意)这句话透露了这个姑娘性格中很重要的一点。对于一位诗人来说,作品中频繁出现【词】、【语言】、【诗/诗歌】这些词,可能一方面表明作者对于写诗这门手艺的专注,另一方面也暗示着他的务虚态度,暗示着某种程度的自我期许、自我催眠乃至自恋。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名业务读者咬文嚼字之后的零碎想法。(要吃饭了,有空有心情了再补充吧。)我有时会被词语吸引,但这样子以词语为线索读书还是第一次。这就是野狐禅的好处:无拘无束,无法无天。哪一天,当我从理论的花园里逛了一遍出来,固然会赚得几套油光锃亮的高级工具,但就难得有今天这样曳尾于涂的爽快了。
  
  
  
  最后,我用王家新《孤堡札记》中的一个小节结束这篇短文,有意思的是,这小节中集中了很多上面的关键词:
  
  
  
  在我写完这首诗后,冬天
  
  就会顺着林中大道径直向我走来,
  
  冰碴也将从夏日的花园渗出。*
  
  大雪封山之前,
  
  人们还会纷纷离去。
  
  但是石像仍会留下,偶尔的黄昏
  
  也会涂亮古堡的最后一扇窗户;
  
  如果你仍会做梦,你梦到的会是一匹马,
  
  艰难地陷在半山道的积雪里;
  
  如果你发信,它将永不到达;
  
  如果你想呼喊——为人类的孤独,雪
  
  就会更大、更黑地降下来……
  


  《王家新的诗》(王家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作为一位穿越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诗人,王家新一直是这个时代的诗的守望者。“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这是诗人王家新的著名的诗句。写的很老实,仿佛顺嘴说出的一个简单事实,自由的内心和不自由的行为就这样矛盾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王家新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关注着时代,一方面他又摒弃了那种在早期朦胧诗中常见的“代言人”冲动,而代之以对“个人”的内心声音的挖掘。可以说,王家新通过自身的写作,向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诗歌重新提出了“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这一久远而又迫近的问题。他所倡导的“知识分子写作”影响巨大,备受争议。王家新,湖北丹江口人。主要作品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等,另有编著《中国当代实验诗选》(与人合编)、《当代欧美诗选》、《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与人合编)及翻译多种。
  


就里头的叙事方式和语言感觉来说有王家新分析过的一篇Paul Celan的早期名诗《在埃及》的潜影,以“多余者”的视角叙说和女人的凝视和对位。当然,极具个人化的经验压垮了这首诗里饶有趣味的现实指涉,由此产生诗的延宕感。“护城河一句”经验和“我在田纳西州放了一个坛子”可见影响。


好玩 !


以前弄的,现在看看,太粗陋了,没法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