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福楼拜小说全集(上中下)

福楼拜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9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福楼拜  

字数:

1464000  

译者:

李健吾,何友齐,王文融,刘方,刘益庾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福楼拜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外国作家之一。本套书是他的小说全集,《全集》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收《包法利夫人》及《萨朗波》;中卷收《情感教育》及《圣安东尼的诱惑》;下卷收《三故事》及《布瓦尔和佩库歇》。

作者简介

福楼拜(1821—1880)是十九世纪继巴尔扎克、司汤达之后跃入法国文坛的第三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引起爆炸性的反响,且至今仍作为经典名著享誉世界。
福楼拜毕生从事写作,而成品数量并不很多包括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书籍目录

包法利夫人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萨朗波 一 盛宴 二 在西喀 三 萨朗波 四 迦太基城下 五 月神 六 汉诺 七 哈米尔卡尔·巴尔卡 八 马卡尔之役 九 在乡间 十 蛇 十一 在营帐里 十二 引水渡槽 十三 摩洛神 十四 斧头隘 十五 马托情感教育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圣安东尼的诱惑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三故事 淳朴的心 圣朱利安传奇 希罗迪娅布瓦尔和佩库歇附录 福楼拜文学书简 福楼拜生平创作年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福楼拜小说全集(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刘方翻译的还是不错的。
  布瓦尔和佩库歇是两位抄写员,两人认识后彼此感觉很投机,于是很快交上朋友。有一天,布瓦尔收到了一份亲戚遗产的信,信上说由佩库歇继承这笔数量可观的遗产,于是两人果断放弃职业,一起到乡间购置了别墅和地产,并开始了他们的“科学生涯”,其间还有两人与当地乡绅、乡民的无数令人捧腹的趣事,写得十分精彩!布瓦尔和佩库歇一门接一门地研究学问:农业、园艺、果木、化学、解剖、生理、医学、天文、博物、地质、考古、历史、文学、戏剧、语言、政治、体育、通灵术、催眠术、哲学、宗教、神学、骨相学、教育、社会学……然而一事无成。“他们总是那么热情洋溢,可总是面临越来越深的敌意和困惑不解。”(西利尔·康诺利《现代主义运动》)小说因福楼拜突然辞世而中断,使人觉得此种徒劳无益之举,似乎无尽无休。这当然不是作家的本意。根据他留下的提纲,二人对此感到厌倦,于是重操旧业,誊写了一册“固有概念词典”。作家曾经说:“要从全书才能看出意义来。”(1877年10月5日致左拉)正如弗雷德里克与戴洛里耶那样,布瓦尔和佩库歇最终也要退回起点。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要丧失一切。
  《布瓦尔和佩库歇》是19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未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对于我国乃至很多欧美读者来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萨朗波》、《情感教育》、《三故事》这四部更为人熟知,但是,现当代西方有很多作家(尤其是许多现代主义作家)、学者认为福楼拜的未完成小说《布瓦尔和佩库歇》才是其一生的巅峰之作,其伟大之处是超越时代的,是伟大的福楼拜在现代主义文学滥觞世界文坛之前写出来的现代派小说,就像我国青年学者黄海宁所说的那样,“如果把它与《包法利夫人》等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福楼拜创作风格的较为明显的转变,即由前期的现实主义转型到自然主义甚至现代主义,而这种转变正是在《布瓦尔和佩库歇》这部小说中最终得以完成,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布瓦尔和佩库歇》在作家创作风格转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这种转变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及作家的家庭出身、成长经历有关,如他早年就受到浪漫主义风气熏陶,后又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当然还与他的思想和独特的文艺观有关。更重要的是,福楼拜的这种转变对后世作家尤其是新小说派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福楼拜本人也藉此在文学史上占有了更为重要的地位。”虽然这部小说最终未完成,且长期以来被忽视了,但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就这部奇特的小说发表专著。
  这是一部关于愚蠢与无知的百科全书。福楼拜称布瓦尔和佩库歇为“两个老好人”;他们是漫游于人类文明领域的堂吉诃德,探寻行为与所探寻的对象同样毫无意义。《布瓦尔和佩库歇》又是一部“悲观主义小说”,而且对福楼拜来说,诚为这一方向的集大成之作。虽然被米歇尔·莱蒙看作“小说之外的作品”,——大概因为其中人物和场景的安排,已经不再依循诸如性格和因果关系之类自身规律,而完全服从于主题的需要。然而按照福楼拜所说要“引起思索”而非“令人发笑或哭泣,也非让人动情或发怒”,这么构思并不出人意料。这是一部“观念小说”。出人意料的是如此包罗万象的构思居然能够付诸实现。作家自己说:“得是疯子,而且要有三倍的疯癫,才会去写这样一本书。”(1872年8月18日致罗婕夫人)为做准备,他曾阅读不同学科的一千五百种著作。亨利·特罗亚在《不朽作家福楼拜》中讲,遗稿于作者身后面世,“拜读之下,死者的友人甚感惶惑,但俱称是大师的绝响。”这回《福楼拜小说全集》中译本出版,我们得以首次读到《布瓦尔和佩库歇》,震惊之感一如特罗亚的描述,虽然其间已经隔了一百二十多年。这是一部令人无法企及的书,它给我们前述议论提供了一个向度:不愿重复自己的福楼拜,想走多远就走多远——除非死神降临,打断这一历程。


  当然最首要的是买齐了健吾先生的'包'和'情',幸运的是译文社将'情'再版了,可以与周克希和王文融的对读,才体味出福楼拜。郑永慧先生的萨朗波也不错,不过不太福楼拜。刘益庾翻的'三故事'出过小单本,读起来美感就差很多。健吾先生的题目译法是'圣安东的诱惑'与'布法尔和白居榭',这个版本里的译名让人一惊。
  不知李青崖先生是否译过,当是另外的一种情思了,不过在李先生那里大师被称作'弗洛贝儿'。


  《包法利夫人》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以来最好看的小说之一了。当然是我个人的历史,就象一部电影,它描述了各种可能性,但留给爱玛的只是痛苦。这可能是19世纪的法国、欧洲人的预感和体验。的确,按照福楼拜的逻辑,爱玛也可以算是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冒险家,不是别人,就是爱玛。她在修道院时就热中于华莱叶小姐的桃色新闻(旧闻),一只漆画的碟子,就可以使她浮想联翩。马克思说,多少比例的利润,就可以使资本家发起一次世界大战?当爱玛处于她一生的颠峰时刻,也许就是夏尔在下午看到她收拾家什的时刻,那一刻爱玛仍有可能性,从舞会归来的路上,当子爵策马前行的时候,爱玛命运已经确定无疑。
  
  因此,想想古斯塔夫·福楼拜的话吧,“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福楼拜也摧毁了自己的可能性,他开始认命。他只想做个娼妓一般的文人。这没什么不好。最关键的问题在这里,当一个作家及其主人翁成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标本时,他是否悔恨,是否内疚。不应当悔恨和内疚,既然上帝选择了他,那么就是他。
  
  然后当一双可爱的黄手套戴在一位乡村花花公子的手上时,爱玛被彻底打动了,折服了。被太多人喜欢并不是好事情,比如那位年轻的法律系学生,他带来爱玛最终的毁灭,但重要的是,爱玛有无上的权力,既然“她追求理想,她是加邦特拉的恺撒”(波德莱尔语),那么对她来说,她天生就可以选择更好的可能性,她只不过在这部小说里,留下一个哀惋的结局让人感叹。
  
  而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具有开放性,如果让今天的人来写《包法利夫人》也许会让爱玛以一位觉醒的女性主义者的角色谢幕。这个结局使人鼓舞。
  
  如果你仔细地阅读《包法利夫人》,阅读任何一个作品,你就会发现它们永远预留了可能性给读者,读者才是真正的恺撒。幕布收起时,恺撒们应该站在台上,接受赞美和荣誉。


可惜的是,《包法利夫人》我完全没有看懂...


前三段蛮好,但可惜没有进一步展开。后两段有点不搭。


我觉得最后一段好,有被参与,才有生气。


觉醒的女性主义者是怎样的呢?
我不知道哪一种女性主义者算是觉醒了的?!
今天的大街上,看来看去好像也是艾玛的同党,而且有过之无不及。


这篇写得不尽心了 没有展开有点可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