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曹文轩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曹文轩  

页数:

396  

Tag标签:

无  

前言

  因各种各样的缘故,收在这一文集中的文字并非是我所写文字的全部,但它们已基本可以说明我的文学理念和我的写作状态了。  我对文学的理解始终不是主流的,也不是流行的。  我的处境,我的忽喜忽悲、忽上忽下、忽明忽暗的心绪,常常会使我无端地想起儿时在田野上独自玩耍的情形——  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稻田,穿过一片林子,走过一汪水平如镜的池塘,走过一座细窄摇晃的木桥……  就这么走着走着,忽然看到芦苇叶上有一只呜叫的“纺纱娘”,我先是一阵出神的凝望,然后将右手的三根手指捏成鸟喙状,弯腰缩脖,双眼圆瞪,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但就在微微张开的“鸟喙”马上就要啄住它时,它却振翅飞走了。

内容概要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成稿于一九八七年,是当时第一部宏观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重大文学现象的理论著作。作者通过梳理和筛选,最终选取了“原始主义倾向”、“淡化趋势”、“大自然崇拜”、“寻‘根'热”、“文学对哲学根柢的寻找”、“文学研究日趋立体化”等一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当下中国文学走向的重大文学现象,通过宏观性的论述和微观性的解读,使其时的文学得以呈现出完整的风貌,并完成了一次对文学研究写作方法的全新尝试。这一写作方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文学研究。

作者简介

曹文轩,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以及“大王书”系列和“我的儿子皮卡”系列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四十余种,其中包括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国际文化背景 单元文化背景与多元文化背景——国际文化首先对中国的现实生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作家对国际文化的兴趣——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的外国文学来源(11.英美等西方文学;2.日本文学;3.拉丁美洲文学;4.俄苏文学)——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二章 基本主题:反封建主义 对现今中国存在封建主义精神的证明——文学对放弃经济价值尺度和对经济平均主义的批判——文学对中庸的民族心理的思考——文学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挑战——文学对农民意识的剖析——文学对皇权意识的抨击——文学对“大一统”意识的反叛——反封建主义主题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延续第三章 文学语言的演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自觉的文体意识——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文学语言的审美目的)——追求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加大词汇量——提高语言层次——增强语言的文学性和哲理性——加大语言的模糊性——向古代汉语吮吸精华——地方语的大面积介入——文学承担着净化和强化民族语言的责任第四章 心理小说的崛起 心理小说崛起前的中国当代小说:故事小说和性格小说联合霸主文坛——心理小说发展的三个层次(1.外部运用;2.有规则的内部运用;3.无规则的内部运用)——心理小说崛起的成因(1.现实主义要求扩大势力范围;2.艺术本身产生欠缺感;3.历史进程的同步反映)——文学批评对心理小说评价的失误第五章 从一维构成到多元复合 不景气的人物形象长廊——圆形人物形象的大量出现——多重复合的现实和理论的根据(1.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对立;2.理智与情感、欲望的对立;3.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4.时空变换导致人的自我矛盾;5.善与恶是根本的对立)——简单意味着短暂与死亡第六章 大自然崇拜 大自然崇拜非一般意义上的风景描写——重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表示人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在对大自然的征服中显示人类的伟大精神——大自然成为各种主题的象征——成因(1.现实主义精神屡屡受挫,干是发生转移现象:2.一种沉睡的审美意识的苏醒:3.日益现代化的生活带来的紧张引起心理不适,从而渴望回到宁静的大自然;4.对道德秩序混乱、人际关系虚伪的失望,从而缅怀原始状态下的大自然以及在这种自然里的朴素、真挚的原始道德观念)第七章 原始主义倾向 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社会——深沉的当代意识和对旧式生活的缅怀、留恋、敬重、悲悯之情交织——离弃野蛮,走向文明——动机分析(1.“距离说”;2,审美考虑;3.获得历史的纵深感)第八章 浪漫主义的复归 浪漫主义的失宠和重新得到青睐——浪漫主义的审美特征(1.不是客观地再现生活,而是主观地表现生活;2.不是事件的铺排,而是情感的流动;3.憧憬一个理想王国;4.神秘感;5.崇拜自然)——浪漫主义的复归与社会欲望有关——浪漫主义的复归与作家的艺术个性得到尊重有关——浪漫主义的复归与美学意识的强化有关——浪漫主义不是梦幻第九章 淡化趋势 情节淡化——主题淡化——背景淡化——情感淡化第十章 寻“根”热 文学的逆反心理——担忧出现文化比重失调——世界文学目标的确立——“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理论上的修正(1.文化概念含混不清;2.“断裂层”的说法有不确切之处;3.传统文化只能是批判地继承;4.文化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第十一章 硬汉形象塑造 硬汉形象的几种类型(1.外形与内在相统一;2.躯体与精神不对称;3男性化的女强人)——硬汉形象活动的几个领域(1.艰难竭蹶的日常生活;2.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3.险象丛生的大自然)——硬汉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标志(1.冷漠的外表下储藏着深沉的情感;2.不可摧毁的意志和超出常规的韧性;3.他们永远是打不败的)——塑造硬汉形象的艺术手段(1.逼势;2.树立大容量的对立场)——阳刚之美是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的主要美学倾向第十二章 幽默情调 概况——幽默手段(1.固执;2.反差;3.重复;4.反常态;5.扑空;6.陡转)——幽默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能力——幽默是诀别历史的形式——幽默属于高的美学范畴第十三章 文学研究日趋立体化 社会学在文学领域的运用中显出一定的局限性——兼收并蓄各种人类的先进思想——接受美学的烛照——新方法的接纳和运用——亟待获得心理学的力量第十四章 文学对哲学根柢的寻找 文学后面需有大的哲学——生活哲学——生命哲学——历史哲学——宇宙哲学——贫困的哲学与文学的贫困第十五章 新诗潮 诗的品质——诗的复杂情绪——诗的三大主题……第十六章 觉醒、嬗变、困惑:儿童文学第十七章 中国,渴望着“纪念碑”式的伟大作品

章节摘录

  人类永远不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某一个思想的机械性的统一设计。人作为物质存在着,这时他的精神像一个空括弧。然后,他行动,他选择,用自己的动作,在这括弧里填上他认为人生应有的内容(存在在前,本质在后)。人的行动是对人的注解,是对人的完成。人是自己创造的,上帝已死,我就是上帝。——应当说,这种主体自由、行动获得本质的主题(与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很难加以区别),在八十年代的文学中,已成为一个主要的主题倾向。  “代沟”主题出现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它得到了逐步深化。《心》(谌容+-)、《儿女情》(茹志鹃)、《参考资料》(韦君宜)、《沟》(戴晴)、《果园的主人》(周克芹)等,则是这一主题的若干侧面。最初,它还紧附于年龄(年老一代与年轻一代之间的“沟”),后来,成为两种道德准则、两种价值观、两种生活和生存方式的界河。  荒诞主题已成为近几年文学的热门主题。周末,傍晚,一群乘客在车站等车归去。然而总也等不到车。来了一辆,却又轰然而去。他们等了十年,然而,他们却还在固执地等待着(高行健:《车站》)。七奶奶对煤气罐产生了恐惧心理,这只怪物常常弄得她终日惶惶不安(李陀:《七奶奶》)。一群耗子像一大片黑灰色的浓云在游动着。他与数百只耗子共存。他与它们拼搏得精疲力竭。这些灰色的精灵缠绕着他的灵魂,使他的心灵在这灰色的飓风中不得安宁。他在与它们的对峙和共存中,体味着人生的种种经验(李玉林:《鼠精》)。一群音乐学院的学生被音乐折磨得痛苦不堪,一个个都变得神经兮兮,然而,他们却并不放弃它。为什么?不为什么——你别无选择(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世界是荒诞的。生活是不合道理、不可理喻、不合逻辑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是研究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小孩看不错


这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文学的宏观论著,体力清晰,内容广阔,是研究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的不错的论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