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昼
2012-3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赵雁
416
无
金香峪,曾是满清王朝肇兴之地,是一个还流传着萨满遗风的桃花园。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原本田园牧歌的金香峪被改建成了现代化的炼钢厂。
《红昼》从"春天"落笔,这既是金香峪绿油油的秧苗的最后一个春天,也是已经有着百年历史的龙溪钢铁公司获得新生的第一个春天。由此,一座现代化炼钢厂的起建,到"世纪三部曲"的宏伟蓝图的逐步实现,既展现了农民们成为工人后的种种艰难经历:有如赵勇的曾经劳模,也因生产事故而入狱,有如赵腊月的坚持信念,敢爱敢恨,读工人大学,读职工学校而成为管理者,有如桂大喜的经历上岗下岗,最后还得自谋出路;也展现了炼钢工人们为了钢铁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传子孙"豪放性情,他们曾经的"火烤胸前暖,风吹屁股寒"的严峻工作环境以及因意外事故而牺牲的人生悲剧;更展现了以林子奇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为了多出钢、出好钢、改进炼钢工艺即使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而诞生于特殊时代的凄美爱情故事--郝小铌与林子奇的有缘无份,肖君的暗恋,郝小铀的夫妻两地分居等等--则穿越时代,能使当下的读者感同身受,抚掌叹息。
《红昼》似乎讲述了一个村庄--金香峪--的变迁故事,一个行业--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一座城市--龙溪市--的进化史,但又不仅仅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钢铁"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以来的社会骨骼,"钢铁行业"则是社会的脊柱,西方列强得以打开古老中国国门的"船坚炮利"实质上背后有着"钢铁"的支撑。可以说"钢铁的产量、钢铁的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因此《红昼》所讲述的,更可看作是我们国家、民族近百年来的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的缩影。它更暗示着,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我们努力发展,通过技术进步去除了有形的"红昼"景观,但隐形的"红昼"却依然严峻且无处不在,比如欧盟就已经提出在2012年对不符合"碳排放标准"的国家进行经济处罚,这恰如孙中山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赵雁,女,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1951年生于辽宁本溪,满族,族名:伊尔根觉罗·雁,1968年下乡插队,1970年抽工回城
当过工人、描图员、护士、机关干部、编辑。曾就职辽宁本溪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工会文联,曾是辽宁省合同制作家,曾任本溪市文学艺术学科带头人,现为本溪市文联特聘作家(享受专家待遇)。曾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铁流文学》等发表报告文学、散文,出版两部报告文学集。著有长篇小说《空谷》《更年》和《天梦》。
第一章:金香峪的春天
北京传来好消息
萨满太太和她的孙女们
金香峪的春天
第二章 赵腊月的爱情轶事
林子奇成了"反革命"
赵腊月的爱情轶事
第一炉"争气钢"背后
第三章:女劳模郝小铌
"三八"炼钢班
女劳模郝小铌
"林大胆"的窝囊事
第四章:赴日研修生林子奇
灵与肉的缠绵
赴日研修生林子奇
赵梁的初恋
第五章 行走的火焰
行走的火焰
最后的萨满舞
郝小镥的决定
第六章 赵梁的婚事
被岁月染黄的小报
林子奇和他的研究室
赵梁的婚事
第七章 林子奇"范进中举"
林子奇"范进中举"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按下葫芦起了瓢
第八章 郝小铀的烦心事
强势婆婆
机关里的谣言
林子奇痛失爱妻
第九章 与谈判王的较量
与谈判王的较量
救火厂长与救命钢
谁动了厂长的讲话稿
第十章 上海来的考察团
郝小铀退养之后
孙月仙的另类收藏
上海来的考察团
第十一章 缘起缘落
白莹的秘密
犟驴与蹦高
意外来信
尾声
门野正三的异国恋情
妈妈生日的萨满遗风
郝小镥的最后心愿
这是一个村庄的历史,却不仅仅是这个村庄的历史,这是一个行业的历史,却不仅仅是这个行业的历史,这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却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历史…… 资本主义时代其实就是一个列强瓜分资源的时代。一百多年前,当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进入“资本主义游戏世界”之时,富饶的国土就成了资本主义列强觊觎的“宝库”,他们使用种种手段,甚至动用武力进入宝库中强取豪夺。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还曾拟定了一个国家战略:资本美国、工业日本、资源中国。及至新中国成立,庄严宣告“中国人站起来了”的时候,列强只是缩回了黑手,觊觎的眼睛依然闪着寒光。 随着国门打开,中国一步步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而原本田园牧歌的金香峪,在突变的历史时期,变成了现代化的炼钢厂,在这个意义上,《红昼》可以看作是中国近百年历史的缩影,是一幅展现中国人为了真正地站起来,为了有尊严的活着而艰苦奋斗的历史画卷。这画卷,堪比《清明上河图》,让读者亲实地感触到了朴实的农民如赵勇、赵腊月,豪放的炼钢工人“大米粥”、齐天亮,身经百折而不挠的知识分子林子奇、郝小铀……《红昼》所展示的,似乎是一个村庄的历史,又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似乎是一个行业的历史,又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似乎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又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它更可能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
无
当无数冒着烈焰的铁渣如瀑布般被倾倒进河中,立即雾帐升腾,天炫地红,天空被蘑菇状的红云笼罩,红云下有一个神秘的城池…… 这是本溪女作家赵雁长篇小说《红昼》的开篇景象,颇有些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之后近40万言的文字则揭开了这座神秘城池的面纱,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铁血丹心的工人群像!一曲哀婉崇高的恋歌!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故土情深、血脉相依,作家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难于抑制的激情,此情喷涌,化作笔端文字,方可感天动地,震撼人心。 小说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却又不乏神秘色彩的叙事方式,以新中国北方重工业的代表——龙溪钢铁厂为缩影,记述了从上世纪70年代到新世纪中国钢铁工业所走过的坎坷而辉煌的历程,反思了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体制、机制、观念、模式等深层次变革,即工业如何从最原始的传统生产方式走向科技现代化的最前沿。其中最感人的是塑造了以主人公林子奇为代表的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具有先进知识和理念武装的知识分子群像,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他们对祖国充满无限热爱,将钢铁工业视为自我生存的全部意义,正是这个富于牺牲精神的群体创造了一个个钢铁神话,铸就了中国工人阶级不朽的传奇! 作为一部大视角、大场面,笔力宏阔的书写主旋律的长篇小说,没有宏富的生活积累是无法想象的,没有深刻的对时代发问能力、反思能力,即深刻的思想力更是无法想象的,而本书的作者在这两方面则有着丰厚的储备,她以自己亲身亲历,大半生丰盈的生活积淀,全部的知识情感储备来进行一场倾情的书写,她说“我闻着钢铁城市的气味长大,我的身上落满了钢铁粉末,我的灵魂曾经亲吻过铁山,抚摸过高炉,拥抱过轧机,我身上的血脉已经与它们融为一体。这座钢铁的城市,永远是我灵魂的住所!我找到了自己的个性,破译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密码。”唯有这种气度了然于胸,再加之长期在基层的生活体验,写作实践,使得作者的创作是质实的,耳濡目染,惺惺相惜,难怪在小说中的情节、事件、人物、语言等等诸多写作要素都是水到渠成的、浑然一体的,而没有多少文人刻意雕琢之感,令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是酣畅淋漓的。 当金香峪从一个充满了神秘萨满遗风的小村庄走向钢铁工业的城市化时,一场中国式的体制、人心的变革便开始了,因为这场工业化变革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所以小说的视角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有工业化进程中宏阔的生产场面,从无到有的艰难的技术改造进程,体制的转变,人心的嬗变,勇于牺牲的英雄主义与政治极左、玩忽职守的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不正之风的博弈。同时,也微观地描写了工人真实的生活,他们的儿女情长,他们的家长里短,从日常生活角度揭示他们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他们执著坚忍的脊梁式的人生精神。从这两方面,作者其实回答了中国社会近四十年来所不可逾越的问题,就是做什么是都要“实事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改革,剔除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因素,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走向一条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者用小说完成了对社会问题的积极反思,用文学的方式解读了时代课题。 如果说这部作品最闪耀的地方非人物形象莫属,是不为过的,以林子奇、赵梁、郝家姐妹等为代表的新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及产业工人正是托起整个钢铁工业的中坚力量。作者对他们身上那种无私、忘我、奉献、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给予了热情讴歌,高度赞美。特别是在主人公林子奇身上,作者倾注了高度的情感,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以往程式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而是充分地揭示了他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全部丰富内涵。他执著、乐观,表面上诙谐调侃,内心却一副古道热肠,他为新中国钢铁事业热情忘我工作,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政治迫害和生活窘迫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激情,体恤民情,与一线工人血肉相依。他不回避自己真实的情感,与郝小妮的真挚爱情亦打动人心,两情相悦,水到渠成,是自然人性的表达,小说都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描写。他不陈腐、不守旧,却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规律,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高度责任感托起钢铁企业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的重任,正是有他、赵梁、郝小铀、路茵等知识分子的带领,前仆后继,我们才看到了一个产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 小说除去塑造了以林子奇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形象,更是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工人形象。作为新一代产业工人,虽然他们多从农民经过身份的转换,离开土地,成为炼钢工人,做上了“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既艰苦又危险的工作。可他们身上迸发出的如火激情正如这座城市上空的“红云”般,凝炼出城市的宽广胸怀、粗犷精神。金禾、赵腊月、郝小妮等优秀的女工更令人难以忘怀。这里值得提及的是女主人公郝小妮,这个耗尽了作者一腔爱惜之情的女劳模、好姐姐,不但将她全部的爱奉献给了炼钢厂,她还懂科学、积极上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刻苦隐忍,她的身上集一切中华民族女性的美德,又更多一份钢铁之花的坚毅。并且她在对爱情的追求上更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之美,她对林子奇的一往情深,忠贞不渝,最终超越了珍贵的生命,她飞蛾扑火,投入铁水炉,化作一缕轻烟。为她纯洁的爱情、为她付出一切的恋人而牺牲自己,从此她成为一个隐喻,一个化身,冥冥中护卫着钢铁工人们的安全。作者正是在她的身上对劳模重新的释义,劳模是人,他们可爱更是因为有了人的七情六欲,他们才更真实更值得人们去敬佩。 如果说长篇小说是一种结构的艺术,那么如何组织丰富的素材,统一在主题意象之下并使之浑然一体,就成为考验每个作家艺术表现能力的必答题。《红昼》这部小说笔力宏大、细致、繁复,线索多,但主线却突出,采用了传统现实主义却又不乏神秘色彩的叙事方式来结构小说。这“神秘”二字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它包含了两个意象,一是“红昼”,二是“萨满”,二者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如果说“红昼”作为对城市、工业、现代文明的象征物,在小说中起到了提领、抒情、烘托主题等作用,那么“萨满”则更深层次地隐喻了全书精神实质,更是一个民族精神集体的抒情诗,集体无意识的再现,灵魂神话的图腾。在东北这片满清王朝的肇兴之地,满族的民族符号虽然留存不多,但它的精神没有衰落,它已经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它使我们精神饱满,承担重任。”它使每一个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有足够的精神动力,不枯竭的生命力,不停歇的脚步,传承着本民族的文明。因而,小说在如此的意象书写之下,陡然间加重了文化含量,使得主题意蕴更加丰富而深刻,而超越了一般工业题材小说的表述。可以认为,文化的力量依然是这部小说艺术水准的支撑因素。 如果论及小说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依然触及了辽宁文学乃至长篇小说的老问题,即如何在质实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更有时代特征的全新表达方式,如何深化现实主义的表现力,如何开掘新的艺术元素来丰富发展传统现实主义,以及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有效借鉴。我想,每一个执著于艺术的作家,都会深省时代的呼声,精进自己的文学视野,找到最适合自己又富于创新精神的小说方式。 《红昼》,一部豪情与沉重共存的历史,一个产业艰难阵痛的蜕变的行程,一段钢铁工业诗意的神话,带着你回归那个时代,与那群最
父亲去世的日子,我第一次认识了炼钢人。 瑟缩在1998年正月的寒风中,我们三姐妹满眼泪翳,内心惶悚。我们从未经历过亲人的死亡,办理丧事需要人手、需要车。当年,大姐三十出头,是本钢炼钢厂一名普通的工人。刚被分配在连铸车间,当时的连铸还未投产,大姐与车间的领导素不相识,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车间领导的电话,说明了家中的情况。当天下午,车间所有的领导匆匆赶来。记得黑压压的人站满了我家的屋子。他们每一句诚恳而体贴的话语给哀恸的我们带来温暖,让我们不再感到无依无靠。那段日子让大姐一生难忘。 此后,激情一直燃烧着大姐的心,我从未听她抱怨过什么。无论是单位加班还是连夜奋战,她都信心满满地工作着。大姐觉得做炼钢人是一种光荣。 时隔数年,大姐还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点燃她工作的激情还在。这种非凡的感情使得炼钢厂像一个戳记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但我从未真正认识到是什么一直以来挑旺着一个普通工人内心的爱火。 直到最近我读到女作家赵雁的长篇纪实小说《红昼》。 《红昼》是一部以工业题材为背景的长篇纪实小说力作。这部书讲述了一个名叫金香峪的村庄变成炼钢厂之后,人们追寻“福气”的脚步伴随着一个行业从落后走向富强的故事。一群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人生的价值取向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书中,每个人物心路历程中,无不与一个集体的光荣和梦想紧密相连——那就是让支撑龙溪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龙钢厂落后的生产工艺进入现代化的生产时代。这种梦想和光荣跨越了30多年,激起了我们对中国钢铁工业从落后走向辉煌的岁月里荡气回肠的记忆。作者借书中命运多舛却奋发图强的“林大胆儿”、历经磨难却痴心不改的女劳模郝小妮,以及坚持正义、任人唯贤的谷天云,为了父辈梦想放弃自己梦想的赵梁,还有赵长青、郝小铀、“大米粥”……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龙钢厂的蜕变过程中,两代龙钢人心中的痛和爱。 书中塑造的人物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爱国、爱党、敬业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身上有着钢的品质——钢的热、钢的硬、钢的正直,以及红昼一样浪漫满城的侠骨柔肠。让人掩卷之后内心无法平静,怀旧情怀油然而生。 用热泪盈眶和爱不释手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我读这部书的心情并不为过。在这部书里,作家是以本溪市本钢炼钢厂的发展史为背景,不乏真实的历史人物穿插其中,生动而鲜活。小说把炼钢厂连铸车间投产的过程中领导和工人内心的激情充分再现。那是一群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人,他们内心充满的是民族自豪感。如今,当很多人为满足个人的锦绣前程而奋斗时,这种自豪感再难寻觅。 在这部书里,读者能够深深体会到,钢铁产业上,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一线工人,大家衡量人的标准,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不是权势,而是为人的情义。无论是来自干部、知识分子家庭的郝家姐妹、赵梁,还是来自农村的林子奇、赵腊月等,他们地位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唯一的区分就是谁为国家贡献多少。在这里,我们能看到龙钢厂的厂风,也是龙钢厂的领导作风,那就是能者上,弱者不欺,敢为他人的权益申辩,凡是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哪怕是普通工人,企业也会永远纪念。这群龙钢人有着最简单、最质朴的感情,懂得互助和奉献精神,并且身体力行,当仁不让,豪爽大气,乐观豁达。即使他们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很少抱怨,依然主动承担责任,即使有人背叛了他们,他们依旧维护着起码的良知。他们善良、忠诚、忍耐、值得信赖和尊敬。这就是工人阶级的情感,有力而温暖,这也是能够点燃我大姐一个普通工人多年来工作激情的原因所在。历史终将证明,国家的振兴还是要依靠这些最普通的劳动者的热血重建民族工业体系,除此无它。 《红昼》也提醒我们,人活着要有美好的理想。而理想需要每个人用汗水、爱和生命铸造。《红昼》中,就是一代工业奠基者具有昂扬向上的理想,所以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顽强克服困难,让企业走向辉煌。他们的理想影响了一座城市,也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这部小说像一把金钥匙,重启了龙钢炼钢厂的历史之门。也让读者陷入深思,作为生活在工业城市的受益者,我们肩上的责任是什么? 如今,很多读者的身心已被那些粗制滥造和低俗的文学作品所糟蹋,《红昼》却向人们打开了一扇向阳的窗子,书中呈现了人性的光芒、人类精神的高度和生命的意义。让我们看见了文学性的回归和高于生活的艺术引领作用。在我看来,《红昼》堪称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标杆,会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 读罢《红昼》,能够使我们泪流满面的,不是龙钢厂发展历史中的辉煌,而是工业时代炼钢人心中的光荣和梦想。戴燕
蒋子龙如是描述:“许多作家面对工业,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聪明的作家都绕开工业……”于是这就成了一桩“赖汉子干不了,好汉子不情愿干”的事。无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出版一千多部长篇,有关工业的寥寥无几。 但是,西南女作家赵雁却一直不保持工业题材的写作。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了她钢铁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红昼》。赵雁称自己是“大工业的女儿”,要报答养育自己的“钢铁城市”本溪。61岁的赵雁,捧着纸墨馨香的《红昼》说:这是我的孩子。 书中描写的是南方老工业基地的钢铁往事,时间从1970年到明天。40万字,稀释了“龙溪钢铁公司”的生活历程,塑造了老工业基地“钢铁男人”的特殊抽象。 还是那句老话:写工业,最终要落实到写人的问题上,但写人却也并非最终目的。 《红昼》虽然讲述的是炼钢厂技术员林子奇和工友们的炼钢往事,但展示的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度钢铁开展、社会转型的历史缩影。 假如说钢铁是国度工业的骨骼,那么,以林子奇为代表的“钢铁男人”,则是钢铁工业的灵魂。他们的困难,背负着中国钢铁行业的困难;他们的喜悦,充盈着中国钢铁工人的喜悦;他们的阵痛,体验着中国钢铁大军的阵痛;他们的考虑,代表着中国钢铁精英的考虑。 在“文革”的旋涡中,林子奇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强大、悲痛、不幸。这个带着青春热情,预备投身祖国钢铁建立的大先生技术员,在偏僻乡村母亲的葬礼上被绑走,进而被诬害为反反动,被剃光头下放到车间休息。但他却“因祸得福”,得以置身极端苦累、异常风险的转炉炉前,成为“火烤胸前暖,风吹屁股寒”的钢铁剪影中的一员。作为一名技术员,他不测拥有了至极至深的钢铁工人的灵魂,那就是隐藏在“傻大黑粗”里的无畏和悲观。从此,他迸发了兽性中的“超级幽默”,用恼怒怒骂的亲和力,将自己与工人兄弟的血脉紧紧相连。 读来繁重的是,“老工业基地”这个充溢深情的字眼儿,除了代表着忠实和贡献,更代表着技术落后与设备陈腐的窘境。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们不断用着日自己留下的粗陋设备,在国际外同行面前,几乎就是土得掉渣儿的老帽儿,被戏称为“不会炼钢的钢铁公司”。这时分的“钢铁男人”,只要无畏和悲观曾经远远不够了。 为了学习先进的炼钢技术,林子奇在日本培训时期,用吃饭的钱复印了少量珍贵材料,用飞机托运回国研究。为此,他不但蒙受家人的抱怨,还饱受同事们的曲解。在这种状况下,林子奇应用日本的材料率领车间小青年偷偷摸摸搞技术研究,为成立厂“研讨室”,他平生头一次“走后门”给厂长送狗肉。这股技术创新的热潮,使新建的炼钢厂终于炼出了好钢。而此时,他只是厂里一个不时被妒忌者排斥的普通工程师。但是,困难和打击,都扑灭不了他心中升腾的为祖国多炼钢、炼好钢的理想主义火焰。 写《红昼》,赵雁用了10年。工业题材的写作之旅,可谓艰辛卓绝。她像一匹思想的猎豹,隐藏在一日千里的时间丛林中,聚精会神地关注着世界钢铁企业、中国钢铁企业、家乡老工业基地钢铁企业的开展变化。赵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曾经把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牢牢地联络在一同。单就一个车间,一个厂矿,一个公司停止描写,曾经无法深入天文解当今的工业生活了。所以,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该当置身宏阔的全球化视野。 于是,赵雁笔下的“钢铁男人”就必需面对世纪之交全球化钢铁竞赛的应战。这时分,理想主义曾经远远不够了,传统工业题材小说中那挺拔的烟囱、飞溅的钢花、挥舞的钢钎、汗流浃背的休息者等工业意象也曾经掉队了。新时代需求古代化,需求工艺改造和环境管理。 关于世纪的、全球化的应战,龙钢人借助的是智慧与冷静。小说在此展示了宽广的视野和积极的思想深度。林子奇对国度出台的政策提出疑问,他以为:不能笼统地提“钢铁总量控制”,由于国际过剩的是低端产品,优质钢材仍然依赖出口。林子奇从没有直接宣讲过自己的世界观或自己的人生小道理,但小说中提及他每练书法,必写下“邪道直行”四个大字,送给师傅和四周的人们。 《红昼》有两点是值得读者留意的,一是在工业时代写工业题材,这种“活在当下,写在当下”的理想主义创作,可以给读者置身其中、揽镜自照的真实感受;二是在品德滑坡、物欲收缩、理想缺失的社会转型时期,老工业基地“钢铁男人”的一次次抽象再现,怎不像一遍遍的晨钟暮鼓,敲击得人心一阵阵惊醒,心灵似乎被洁净的水洗过普通。 作为作家,赵雁选择的写作方向和肉体立场,就像她笔下林子奇爱写的四字书法那样:邪道直行。 (杨雪松)
《红昼》所展示的,似乎是一个村庄的历史,又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似乎是一个行业的历史,又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似乎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又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它更可能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奔着这段话买的书,很贴切,很值得!
一说到工业,人们往往只想到烟囱林立,高大宽敞的厂房,还有像《钢的琴》里那种败落后的凄凉感。但《红昼》里却显示出难得的“文化”——神秘的萨满文化,其实,“文化”才是工业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工业,不过是木偶而已。当代许多工业题材的小说为什么给人印象不深?或总感觉缺少什么,细想,正是“文化”二字。
这部小说,其说是一部反映工业题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部讲行为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小说。
一本读后可以让你的心沉静下来的书。
据新闻说,2013年1月的北京有24天是雾霾天气,有人还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北京咳”,专指这种恶劣天气带来的“咳嗽现象”。微博上从各大V到不知名的草根都在吐嘈雾霾天气对自己的影响,还有“自然之友”公益组织专门在街头给行人、清洁工人、交警发放口罩。而且全国这种雾霾面积已经达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中东部地区的大多数城市,许多专家学者也对雾霾的形成原因给出了多种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工业的过急过度的发展。重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以及造成各种恶劣天气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都曾出现过。西方国家中最出名的,可能算是1952年伦敦的大雾造成一万多人死亡事件。而在中国,有一个曾持续近百年的奇异现象也引起过广泛的关注,那就是辽宁本溪的“红昼”现象。
辽宁女作家赵雁以本溪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昼》。《红昼》中所写的“龙溪市”原本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却有着极丰富的铁矿石资源。19世纪初,日本人来到了这里,开始开采铁矿石。由于落后的炼铁技术,原来环境优美的地方开始产生一种奇异的现象:红昼。红色的雾气笼罩着整座城市的上空,直到解放以后,由于国家工业化的需求,红昼现象更加严重,甚至发生了1970年代联合国的卫星居然看不到这座城市的离奇事件。一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及日本先进的炼铁炼钢技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消除了重工业发展这个“污染源”,重新还给了人们一个山青水秀的城市。
在这部小说中,一位日本炼铁专家的两幅画可谓点睛之笔。门野正三是首批来到龙溪市开发铁矿石资源的日本人,他掌握着精湛的炼铁技术,对工业发展满怀期待,曾专门画了一幅画:《红昼》,对这种奇异的雾霾天气赞赏不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提高,他也认识到了落后技术的重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危害,他想起了初到龙溪时看到的山川景色,重新画了一幅画:《碧水蓝天》,希望通过科技的进步消除“红昼”现象,还人类一个原初的自然环境。
《红昼》所讲述的龙溪钢铁公司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史,书中所讲述的龙溪市的发展史,更可看作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工业化简史。对于当下正被“灰霾”天气困扰的中国社会来说,《红昼》一书给读者梳理了“红昼”现象的产生和漫长消除过程,对政府及企业研究如何处理雾霾天气有着极好的借鉴意义。
蒋子龙如是形容:“许多作家面对工业,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聪明的作家都绕开工业……”于是这就成了一桩“赖汉子干不了,好汉子不愿意干”的事。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出版一千多部长篇,有关工业的寥寥无几。
但是,东北女作家赵雁却始终不放弃工业题材的写作。今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了她钢铁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红昼》。赵雁称自己是“大工业的女儿”,要回报养育自己的“钢铁城市”本溪。61岁的赵雁,捧着纸墨馨香的《红昼》说:这是我的孩子。
书中描写的是北方老工业基地的钢铁往事,时间从1970年到今天。40万字,浓缩了“龙溪钢铁公司”的生存历程,塑造了老工业基地“钢铁男人”的特殊形象。
还是那句老话:写工业,最终要落实到写人的问题上,但写人却也并非最终目的。 《红昼》虽然讲述的是炼钢厂技术员林子奇和工友们的炼钢往事,但展现的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钢铁发展、社会转型的历史缩影。
如果说钢铁是国家工业的骨骼,那么,以林子奇为代表的“钢铁男人”,则是钢铁工业的灵魂。他们的艰难,背负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艰难;他们的喜悦,充盈着中国钢铁工人的喜悦;他们的阵痛,体验着中国钢铁大军的阵痛;他们的思考,代表着中国钢铁精英的思考。
在“文革”的旋涡中,林子奇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弱小、悲哀、不幸。这个带着青春激情,准备投身祖国钢铁建设的大学生技术员,在偏远农村母亲的葬礼上被绑走,进而被诬陷为反革命,被剃光头下放到车间劳动。但他却“因祸得福”,得以置身极端苦累、异常危险的转炉炉前,成为“火烤胸前暖,风吹屁股寒”的钢铁剪影中的一员。作为一名技术员,他意外拥有了至极至深的钢铁工人的灵魂,那就是隐藏在“傻大黑粗”里的无畏和乐观。从此,他爆发了人性中的“超级幽默”,用嬉笑怒骂的亲和力,将自己与工人兄弟的血脉紧紧相连。
读来沉重的是,“老工业基地”这个充满深情的字眼儿,除了代表着忠诚和奉献,更代表着技术落后与设备陈旧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们一直用着日本人留下的简陋设备,在国内外同行面前,简直就是土得掉渣儿的老帽儿,被戏称为“不会炼钢的钢铁公司”。这时候的“钢铁男人”,只有无畏和乐观已经远远不够了。
为了学习先进的炼钢技术,林子奇在日本培训期间,用吃饭的钱复印了大量宝贵资料,用飞机托运回国钻研。为此,他不但遭受家人的埋怨,还饱受同事们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林子奇利用日本的资料带领车间小青年偷偷摸摸搞技术钻研,为成立厂“研究室”,他平生头一次“走后门”给厂长送狗肉。这股技术创新的热潮,使新建的炼钢厂终于炼出了好钢。而此时,他只是厂里一个不断被嫉妒者排挤的普通工程师。然而,困难和打击,都扑灭不了他心中升腾的为祖国多炼钢、炼好钢的理想主义火焰。
写《红昼》,赵雁用了10年。工业题材的写作之旅,堪称艰苦卓绝。她像一匹思想的猎豹,隐藏在日新月异的时间丛林中,目不转睛地关注着世界钢铁企业、中国钢铁企业、家乡老工业基地钢铁企业的发展变化。赵雁清醒地意识到,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单就一个车间,一个厂矿,一个公司进行描写,已经无法深刻地理解当今的工业生活了。所以,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应当置身宏阔的全球化视野。
于是,赵雁笔下的“钢铁男人”就必须面对世纪之交全球化钢铁竞赛的挑战。这时候,理想主义已经远远不够了,传统工业题材小说中那高耸的烟囱、飞溅的钢花、挥舞的钢钎、汗流浃背的劳动者等工业意象也已经落伍了。新时代需要现代化,需要工艺革新和环境治理。
关于世纪的、全球化的挑战,龙钢人借助的是智慧与冷静。小说在此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积极的思想深度。林子奇对国家出台的政策提出疑问,他认为:不能笼统地提“钢铁总量控制”,因为国内过剩的是低端产品,优质钢材依然依赖进口。林子奇从没有直接宣讲过自己的世界观或自己的人生大道理,但小说中提及他每练书法,必写下“正道直行”四个大字,送给徒弟和周围的人们。
《红昼》有两点是值得读者注意的,一是在工业时代写工业题材,这种“活在当下,写在当下”的现实主义创作,可以给读者置身其中、揽镜自照的真实感受;二是在道德滑坡、物欲膨胀、理想缺失的社会转型时期,老工业基地“钢铁男人”的一次次形象再现,怎不像一遍遍的晨钟暮鼓,敲击得人心一阵阵惊醒,心灵仿佛被干净的水洗过一般。
作为作家,赵雁选择的写作方向和精神立场,就像她笔下林子奇爱写的四字书法那样:正道直行。
作者 杨雪松
许多年前,曾有一位小女孩面对城市上空红色的夜幕,好奇地问爸爸:这里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
多少年来,这位曾经的小女孩一直没有放下心中的疑问,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她挎着包,进村入厂,采访了很多老工人,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她也把自己多年的追问、思考都浓缩在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就是长篇小说《红昼》。
《红昼》从“春天”落笔,这既是金香峪绿油油秧苗的最后一个春天,也是已经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龙溪钢铁公司获得新生的第一个春天。
金香峪,是满清王朝肇兴之地,神秘的萨满遗风伴随着原住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年春夏秋冬。19世纪初,日本人进驻周边的矿山,开挖铁矿,建造炼铁厂,漫天的红光由此诞生,并持续了百年之久。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金香峪消失了,农民们搬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炼钢厂,和一批走出农田进入工厂并对未来满怀希望的现代工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民变成工人,农村变成城镇,是历史的必然。然而,这其中却又充满了曲折和危机,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比如书中的桂大喜们,从农民成为工人,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转变就是一道坎,而因为历史的原因,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被迫下岗,又是一道坎……回顾当下,数亿“农民工”,还有“农二代”们,依然徘徊在“农”与“工”之间,而他们的最终走向,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前途。
龙溪钢铁公司的前身是日本人建造的炼铁厂,为了掠夺当地的矿产资源,日本人只建造了初级的炼铁厂。抗战胜利时,日本人故意把铁水冷却在了炼铁炉里,意欲彻底破坏炼铁厂的生产能力,甚至扬言“希望高炉再出铁,就是做白日梦”。就是在这样设备简陋而且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工人和技术人员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出了凝在炉里的生铁,恢复了生产。然而起步低,没有炼钢厂的现实,使得公司虽然生产出了非常好的“人参铁”,但却无法生产“人参钢”,成为龙溪钢铁人心中的痛。因此,20世纪70年代的这个春天,一座现代化炼钢厂的创建,从无到有,不仅圆了人们的梦,也使整个公司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后的几十年,虽然又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但终于在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慢慢地从有到好,直到“世纪三部曲”宏伟蓝图的逐步实现,不仅告别了落后的工艺,而且有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能力。这一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背景,因此龙溪钢铁厂的发展史更可看做是整个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简史。在作品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些被塑造得栩栩如生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也得益于作者多年的深入采访。据作者赵雁说,她把那些当事人讲述的历史细节,都融入到了书中人物的身上,也使小说具有了真切的历史感。其中像赵勇,从原先村里的生产队长,到一名普通工人,再成长为一名劳模;又如村姑赵腊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读了职工学校再读工人大学,逐渐成长为工厂的管理者……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写了这些“农”转“工”过程中成功者的形象,也塑造了在这个过程中“失败者”如桂大喜们的形象,而他们的转变过程和最终命运,其实与当下的“农民工”有历史的相似性,是更值得人们关注的。当然,作为一部钢铁题材的作品,小说更多的展现了炼钢工人们为了钢铁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传子孙”的豪放性情,他们曾经的严峻的工作环境以及因意外事故而牺牲的人生悲剧,还有以林子奇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为了多出钢、出好钢、改进炼钢工艺即使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
《红昼》以“春天”始,以“冬天”终,这是一个循环,也是一个启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龙溪钢铁厂完成了“一千万吨”的年产量,这是从那个春天播下的种子的最后收成,也暗示着冬天过去,春天将来,新的播种即将开始。早在1945年,美国就已经制定了“资本美国,工业日本,资源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钢铁”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骨骼,“钢铁行业”则是社会的脊柱,西方列强得以打开古老中国国门的“船坚炮利”,其背后有着
“钢铁”的支撑。曾有人说,资本主义的时代,就是列强刮分资源的时代。100年前,列强曾在我们国家强抢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源争夺”虽然没有了赤裸裸的强抢明夺,但通过资本运作、高科技以及所谓的国际法则,发达国家暗地里抢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却是愈演愈烈。因此《红昼》所讲述的,更可看做是我们国家、民族近百年来的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的缩影。它暗示着,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我们努力通过技术进步去除了有形的“红昼”景观,但隐形的“红昼”却依然严峻且无处不在,这恰如孙中山先生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红昼,是一种奇异的现象。据说曾是作者童年时代心中一个没有得到答案的问号,因此,在此后的岁月,她一直在试图寻找这个答案。有人说,作家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一种人。可能真是这样,因着作者的差不多一生的追寻,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本书——《红昼》。读这本书,你会接触到跨越百年的岁月沧桑。它讲的是一个村庄的故事,一个行业的故事,一座城市的故事,但似乎又不仅仅于此,它是跨越了一时一地的局限的,让你领悟到某种历史的、民族、文化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