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耕堂劫后十种

孙犁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孙犁  

页数:

全十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耕堂”,是孙犁晚年自命的斋名。“耕堂劫后十种”
由天津孙犁研究会秘书长刘宗武、出版人汪家明根据孙犁“文革”后写作、出版的十本书编辑并拟名,是孙犁晚年创作中除部分书简外的全部作品,共计一百三十余万字。
  1976年后,停笔二十年的孙犁又拿起笔来,开始了一个创作丰产期,预期“再写出十本小书”。他实现了这个宏愿,十六年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等十本集子,之后于1995年5月封笔。在经历了家国和人生的伤痛后,孙犁的文字愈加老辣,情感愈加节制,境界愈加淡远,体裁形式也丰富错落,与前期所创“荷花淀派”作品有明显不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风格特色在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此版根据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9月版修订。特邀孙犁研究会秘书长刘宗武、出版人汪家明编辑修订,三联美编蔡立国整体设计。封面采用200克柔感纸,正文用80克胶,妩媚典雅,实为难得的收藏珍品。

作者简介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生于河北省安平县,逝世于天津。当代作家,代表作《荷花淀》、《铁木前传》、《风云初记》、《芸斋小说》、《耕堂读书记》、《书衣文录》等。
扉页:纪念孙犁先生诞辰九十九周年、逝世十周年
  另有一张从未示人的作者像。

书籍目录

耕堂劫后十种
晚华集 目录
平原的觉醒
在阜平
——《白洋淀纪事》重印散记
装书小记
——关于《子夜》的回忆
吃粥有感
服装的故事
童年漫忆
听说书
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
保定旧事
某村旧事
黄鹂
——病期琐事
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
关于《荷花淀》的写作
删去的文字
文字生涯
回忆沙可夫同志
清明随笔
——忆邵子南同志
远的怀念
伙伴的回忆
回忆何其芳同志
悼画家马达
谈赵树理
《方纪散文集》序
韩映山《紫苇集》小引
《阿凤散文集》序
奋勇地前进、战斗(发言稿)
信稿(一)
信稿(二)
关于《聊斋志异》
《红楼梦》杂说
谈柳宗元
秀露集 目录
戏的梦
书的梦
画的梦
石子
——病期琐事
乡里旧闻
度春荒
凤池叔
干巴
《善闇室纪年》摘抄
悼念李季同志
夜思
琴和箫
第一个洞
婚姻
烈士陵园
文学和生活的路
关于儿童文学
进修二题
关于诗
关于编辑和投稿
通讯六要
谈校对工作
新年,为《天津团讯》作
被删小记
左批评右创作论
耕堂读书记(一)
耕堂读书记(二)
耕堂读书记(三)
欧阳修的散文
读《蒲柳人家》
《善阐室纪年》序
克明《荷灯记》序
万国儒《欢乐的离别》小引
《刘绍棠小说选》序
《从维熙小说选》序
为外文版《风云初记》写的序言
《平原杂志》第三期编后的后记
关于《荷花淀》被删节复读者信
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
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通信
关于纪昀的通信
致铁凝信
澹定集 目录
答吴泰昌问
读作品记(二)
读作品记(三)
读作品记(四)
读作品记(五)
读作品记(六)
读冉淮舟近作散文
读一篇散文
万里和万卷
关于“乡土文学”
与友人论传记
与友人论学习古文
祝衡水《农民文学》创刊
业余创作三题
——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契诃夫
——纪念他逝世五十周年
《幸存的信件》序
《柳溪短篇小说选集》序
吴泰昌《艺文轶话》序
《曼晴诗选》序
金梅《文海求珠集》序
《张志民小说选》序
《文艺增刊》致读者、作者
《文艺增刊》辟栏说明
《文艺评论》改进要点
《文艺增刊》更名、缩短刊期启事
芸斋书简
致丁玲
致曾秀苍
致铁凝
致刘心武
致鲍昌
致贾平凹
烬余书札——致冉淮舟
致韩映山
《善闇室纪年》摘抄
乡里旧闻
木匠的女儿
老刁
菜虎
光棍
成活的树苗
大星陨落
——悼念茅盾同志
同口旧事
——《琴和箫》代序
买《太平广记》记
我的《二十四史》
我的书目书
王凤岗坑杀抗属
两天日记
《幻华室藏书记》序
题《孔德学校国文讲义》
尺泽集 目录
芸斋小说
鸡缸
女相士
高跷能手
言戒
三马
报纸的故事
亡人逸事
“古城会”
第一次当记者
新年杂忆
新年悬旧照
乡里旧闻
外祖母家
瞎周
楞起叔
根雨叔
小说杂谈
小说与伦理
叫人记得住的小说
小说成功不易
小说是美育的一种
小说的体和用
小说的欧风东渐
真实的小说和唬人的小说
小说的取材
小说的抒情手法
小说忌卖弄
小说的结尾
小说的作用
小说与时代
谈比
谈名实
佳作产于盛年
小说的精髓
谈美
文学期刊的封面
两个问题
和青年谈游记写作
芸斋琐碎
谈妒
谈才
谈名
谈谀
谈谅
谈慎
读柳荫诗作记
读萧红作品记
王昌定《绿叶集》序
《田流散文特写集》序
再谈贾平凹的散文
《贾平凹散文集》序
《李杜论略》读后
——给罗宗强的信
再论流派
——给冯健男的信
关于我的琐谈
——给铁凝的信
给傅瑛的信
附录
北平的地台戏
《子夜》中所表现中国
现阶段的经济的性质
远道集 目录
芸斋小说
幻觉
地震
还乡
小混儿
修房
牲口的故事
住房的故事
猫鼠的故事
夜晚的故事
火炉
母亲的记忆
乡里旧闻
青春余梦
芸斋梦余
关于编辑工作的通信
关于小说《蒿儿梁》的通信
与《南开文艺》编辑的谈话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
商展思的诗
致贾平凹
谈铁凝的《哦,香雪》
《孙犁散文选》序
我和《文艺周刊》
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
文林谈屑
电报约稿
小说名目
自然生态
文字疏忽
刊物面目
文章题目
评论家的妙语
“复杂的性格”论
名山事业
宾馆文学
运动文学与揣摩小说
小说杂谈
小说与青年
小说与历史
芸斋琐谈
谈忘
谈迂
谈书
谈稿费
谈师
谈友
序的教训
旧抄新识小引
芸斋短简
关于写游记的一封信
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马秀华
致山东鱼台李贯通
致山西临汾侯桂柱
致江西都昌县文化馆王萍慧
致天津业余作者黄淑兰
芸斋断简
我读过的中篇小说
我写过的电影脚本
删掉的忠告
裁下的半截信
老荒集 目录
芸斋小说
葛一覃
春天的风
一九七六年
小D
王婉
芸斋琐谈
谈文学与理想
谈改稿
谈读书
谈修辞
谈评论
谈爱书
爱书续谈
我和古书
我中学时课外阅读的情况
谈“打”
改稿举例
实事求是与短文
谈简要
谈“印象记”
文学与乡土
小说杂谈
小说与电影
小说与题材
小说与三角
读小说杞记
乡里旧闻
王华婶
疤增叔
秋喜叔
《青春遗响》序
一九五六年的旅行
书信
吃饭的故事
父亲的记忆
包袱皮儿
戏的续梦
唐官屯
移家天津
——善闇室纪年摘抄
红十字医院
——病期经历之一
耕堂读书记
买《王国维遗书》记
买《魏书》、《北齐书》记
买《饮冰室文集》记
买《崔东壁遗书》记
书衣文录
耕堂函稿
致韩映山
致房树民
致贾平凹
致韩金星
附录
报告文学的感情和意志
冬天,战斗的外围
——这是我们报告于世界的
陋巷集 目录
《善闇室纪年》摘抄
病期经历
昆虫的故事
鞋的故事
钢笔的故事
老屋
大嘴哥
悼念田间
晚秋植物记
小贩
关于丁玲
芸斋琐谈
谈赠书
谈通俗文学
谈鼓吹
官浮于文
诗外功夫
听朗诵
谈死
谈“补遗”
谈照像
照像续谈
谈笔记小说
谈读书记
《金瓶梅》杂说
谈作家素质
文林谈屑
创作随想录
散文的感发与含蓄
——给谢大光同志的信
和青年作家李贯通的通信
再致李贯通
谈《腊月?正月》
——致苏予同志
再谈通俗文学
——致贾平凹同志
给某刊编辑的信
和谌容的通信
关于传记文学的通信
散文的虚与实
小说杂谈
小说与色情
小说与劝惩
小说与武侠
小说与批评
耕堂读书记
读《伊川先生年谱》记
读《朱熹传》记
读《宋文鉴》记
读《沈下贤集》
读《哭庙纪略》
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
我喜爱的一篇散文
耕堂函稿
《书衣文录》拾补
附录
孙犁致康濯信
无为集 目录
芸斋小说
一个朋友
杨墨
杨墨续篇
冯前
无花果
颐和园
宴会
鱼苇之事
蚕桑之事
老家
木棍儿
告别
鸡叫
乡里旧闻
大根
刁叔
老焕叔
黄叶
悼曾秀苍
小同窗
谈自裁
谈头条
谈杂文
风烛庵杂记
风烛庵文学杂记
风烛庵文学杂记续抄
风烛庵文学杂记三抄
我的农桑畜牧花卉书
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
买章太炎遗书记
买《世说新语》记
买《流沙坠简》记
买《宦海指南》记
读《吕氏春秋》
读《燕丹子》
读《棠阴比事》
读《李卫公会昌一品集》
读《求阙斋弟子记》
买《汉魏六朝名家集》记
书衣文录
芸斋书简
致魏金波
致张义书
致万振环
致何流
致张志民
致吕剑
致郭志刚
致姜德明
致郑云云
致张根生
致侯军
致韩映山
致季涤尘
致李淑娟
致葛文
致潘之汀
致程林
致关国栋
致冯界
致周尊攘
致范政浩
致陈静
致某函授中心
给田间的两封信
后记
如云集 目录
芸斋小说
罗汉松
续弦
石榴
我留下了声音
菜花
转移
吃菜根
拉洋片
看电视
悼曼晴
记邹明
记春节
悼万国儒
新居琐记
锁门
民工
装修
记老邵
楼居随笔
观垂柳
观藤萝
听乡音
听风声
觅哲生
老同学
谈镜花水月
我的位置和价值
和郭志刚的一次谈话
谈理解
谈闲情
一本小书的发现
《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
校读后记
关于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
我的经部书
我的史部书
我的子部书
我的集部书
我的丛书零种
朋友的彩笔
庚午文学杂记(一)
作家与新潮
作家与文化
作家与道德
作家与经济
希望
庚午文学杂记(二)
大奖
评论
新星
流派
读《旧唐书》记
读《宋书?范晔传》
读《史记》记(上)
读《史记》记(中)
读《史记》记(下)
读《史记》记(跋)
读唐人传奇记
书衣文录
——附摭遗
芸斋短简
致李蒙英
致李克明
致段华
致孙柏昌
致卫建民
致杨天放
致郭志刚
致季涤尘
致单三娅
致杨坚
致常跃强
致李之琏
致刘文霄
致张志民
致姜德明
致黄伟经
致刘梦岚
致邹明
曲终集 目录
芸斋小说
心脏病
忆梅读《易》
无题
记陈肇
悼康濯
故园的消失
寄光耀
残瓷人
新春怀旧
我的绿色书
秋凉偶记
文集糿编序
记秀容
暑期杂记
庸庐闲话
文过
文虑
老年文字
文宗
我的读书生活
野味读书
买《朱子语类》记
我的“珍贵二等”
“病句”的纠缠
当代文事小记
文场亲历记摘抄
我和青年作家
我与文艺团体
我观文学奖
反嘲笑
作家的文化
读画论记
耕堂读书随笔
读《前汉书卷六十四?朱买臣传》
读《前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
读《义门读书记》
读《胡适的日记》
读《高长虹传略》
读《文人笔下的文人》
读《船山全书》
读《刘半农研究》
读《东坡先生年谱》
读《后汉书小引》
读《后汉书卷五十8?桓谭传》
读《后汉书卷五十8?冯衍传》
读《后汉书卷七十?班固传》
读《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
读《后汉书卷六16?贾逵传》
读《后汉书卷七十三?朱穆传》
甲戌理书记
理书续记
理书三记
理书四记
读《清代文字狱档》记
耕堂题跋
题《剑平伯序跋集》
题《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
题《莲池书院法帖》
题《知堂谈吃》
题《纪晓岚文集》
题《袁世凯奏议》
题《唐才子传校注》
题《汉娄寿碑》
题题模印砖画
题《专门名家》
题《南阳汉画像汇存》
题《蒿里遗珍拾补》
题《何典》
题《雪堂校刊群书叙录》
题《秦淮广记》
题俞书《枫桥夜泊》诗(石刻)
题《簠斋藏镜》
题《簠斋古印集》
题《古泉丛话》
题《梅村家藏稿》
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
题《鲁迅书简》
题《明史纪事本末》
题文集珍藏本
芸斋短简
致卫建民
致徐光耀
致韩映山
致邢海潮
致阿凤
致王兆新
致赵日升
致潘之汀
致高云华
致康濯
致魏嵬
致邓基平
致曾镇南
致陈晓峰
致刘宗武
致郭保林
致侯军
致铁凝
致贾平凹
致刘绍棠
致肖复兴
致郭志刚
致段华
致葛文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耕堂劫后十种 PDF格式下载



  
  
  
  
  
  
  退与变:孙犁的意义
  
  
  赵松
  
  
  
  
  
   孙犁晚年,曾写过一篇短文,名为《残瓷人》。写的是解放初期他在国外买的“一个小女孩的白瓷造像”在几十年里的一些遭遇。这件小东西,其实只是个工艺品,但他对它的喜爱有种莫名的深切。为什么?他始终没说。只是淡淡地讲着它的经历。比如为答谢一位多次帮过他的老战友,他请对方从自己收藏的小玩艺里挑几件,当朋友拿起这个小瓷人时,他说:“这一件不送,我喜欢。”为了表达歉意,他送了朋友“一张董寿平的杏花立轴”。朋友自然是“高兴极了”,但也一定没能明白,孙犁为什么会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却舍不得那样平常的工艺品?其实答案,在他早几年的那篇《道别》的结尾,他就说过了。“一切适情怡性之物,非必在大而华贵也。要在主客默契,时机相当。心情恶劣,虽名山胜水,不能增一分之快,有时更添愁闷之情。心情寂寞,虽一草一木也可破闷解忧,如获佳侣。我之于以上长物,关系正是如此。”这里面最紧要处,也就是“主客默契,时机相当”这八个字。他珍惜那个普普通通的小瓷人的原因,也在于此。若往更深处说,他喜欢它的,或许就是它在他的心里意味着无邪与有情吧。在经历过那样的邪恶纵横与无情泛滥的年月之后,这小小瓷人里所蕴含的意味,也只有他自己才会觉得弥足珍贵,其中的“主客默契”,才是最为“时机相当”的。
   之所以拿这件事开篇说孙犁,主要是为了说说他在文革后文风的“退”与“变”。晚年孙犁在谈及自己过往的作品时,说会送给朋友看看的,只有两本书:《风云初记》(1951-1963)和《芸斋小说》(1990)。这是个很耐人琢磨的事。因为从艺术成就上说,他至少应该先考虑到集中了让自己赖以成名的作品的《白洋淀纪事》(1958),尤其是那本代表他前期最高成就的《铁木前传》(1959)。但他没选它们。如果让我来选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铁木前传》和《芸斋小说》作为他前后期的两个代表作。为什么我会排除《风云初记》呢?因为在我看来,它的“时代特征”,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实是过于明显了,要按孙犁后期的艺术标准来看它,不知道要删去多少多余的文字。可为什么孙犁偏偏要选它?其实,并非因它够完美,而是由于它是孙犁前期思想观念跟文字状态的“集大成者”。也就是说,可能在孙犁自己看来,它里面既有他那时的优点,也有他那时的缺点,有他的力量应时勃发处,也有他的浅薄泥于时处,既有他的洞察力显现,也多有遗憾的盲点,那时他看到了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旧社会行将灭亡的无限生机,但又明显地被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引发的激情简单化了自己的眼睛。从这样的状态里脱身而出的前期唯一作品,就是《铁木前传》(1959)。写完它,孙犁生了场大病。差不多就是从那以后,直到文革结束前,孙犁很少再发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孙犁晚年之所以拿《风云初记》跟《芸斋小说》作为送人的两本书,其真实意图,或许就是想要让人知道,在自己此生创作中,那两种状态都是真实存在过的,有过当年的“成之憾”,也有后来的“退之变”。
   为什么说有“成之憾”呢?作为一个投身革命、成长于解放区、经历解放的作家,在面对新中国此前此后的种种历史变故上,孙犁跟那些来自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们的感情和心态是非常不一样的。那些人是怀着强烈的热望和巨大的希望投入新中国怀抱,最后在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动乱中陷于无边的失望甚至彻底绝望的境地。而他在亲历了一个新中国、新社会是如何从萌芽长成大树,然后又被飓风摧折的整个过程中,体验到的则是割肉断臂刺目剜心般的缓慢巨痛。此痛之后,跟大多数作家不同的是,孙犁没有重获新生后的欢呼,也没有痛定思痛式的“伤痕”倾诉,从他恢复写作之后陆续出版的《耕堂劫后十种》,尤其是把其中的小说结集在一起的《芸斋小说》,可以看出他在写作上出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从“退”到“蜕”的变化趋势。以他当时的心境,其实跟他最崇敬的鲁迅的晚年心境极易有共鸣的,会有种“荷戟独彷徨”的感觉。鲁迅晚年是在对新旧力量都极为失望的状态下离世的。而孙犁的失望则已不是意识形态或政治路线或社会现实上的了,更多的是对“人”的失望。但重要的是他的这种失望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但在失望中,又因为对时世巨变的深刻体会和认识,尤其是对于巨变中人有多么的渺小、微不足道和可笑的独到洞察,他放下了“世人皆醉而我独醒”式的角度,选择了大体上宽容和原谅“人”。在他看来,所有的人,终归都不过是跟他一样的普通人。所谓天真、幼稚、机心、盲目、狂热、势利、麻木,说到底也不过是人在谋生过程中的种种常态而已。因此我们看《芸斋小说》选材与写法,就不难发现他在“退”上所做出的两个层面的自觉选择,一个初起层面是“退”回到《彷徨》时代的鲁迅,另一个深入层面则是“退”回到传统的志怪小说。这个“退”对于他来说,显然并不是倒退,而是另一种“进”。因为他不要“与时俱进”。要知道,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文学已陷入“五四”之后又一次更大规模的西化浪潮之中了。
   对于孙犁来说,历经世变的他所关注的点,已不再是鲁迅那种以文学积极“介入”社会现实式的了。孙犁以鲁迅为终身之师。他年轻时的喜欢鲁迅,是“偶像式”的。而他晚年的信奉鲁迅,是精神、艺术上。他把这事儿做到了极致。国内没有哪个作家能像他这样推崇学习鲁迅到了无所不至的地步。比如他会按照《鲁迅日记》里的每月书单去购置书籍,然后经史子集一路读来,特别是在晚年下了很深的功夫。孙犁后期性格谨慎、孤僻,不喜言谈交际。这种性格,应该说在写作上意外地是给了他不小的助力的,也造就了他晚年的独特风格:简洁淡郁。虽然鲁迅晚年的孤冷沉郁气息,对于孙犁晚年是多有影响的,但是劫后余生之后,他有了一种得失荣辱成败之心俱无的状态。他是有大失望的,而通常大失望后必有大虚无,但他的“大虚无”中内心却是一念犹存、生机未泯,进而就有了大淡定。因此孙犁之所以在晚年多病的状态下仍得以高寿善终,关键原因就在于除了文字,他将一切都“放下了”。回到文字层面上说,晚年的他已充分认识到了文字的“无用”。不仅仅是文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用”,更重要的是不管怎么想,“有用”的念头一定会将文学引入死路、绝境。文学得以存在的关键,或许就在于它与社会现实需要的某种无可调和的异质性。那些优秀的古代志怪、传奇、笔记之类的小东西为什么能够长存下来?并不是因为它们展示了所处时代的什么背景和精神,创造了什么指向性的价值标准,而是在于它们有着“无为”、“自在”的特质。所以孙犁“退”回到鲁迅,以恢复对“人”的悲悯;再“退”出“有用”之意图,“退”回到传统的志怪、传奇、笔记的渊薮里,沉潜玩味其中,反复淘洗自己的精神、气息和文字,最后得到的是一种心无杂念的写作状态和至简至洁的文字风格。
   他的那些短小的“小说”,看上去更近乎于小说、随笔、笔记之间模糊地带的产物。虽有志怪笔法的影响在其中,但又并不以志“怪”为目的。他要的,是平淡地写出一些特定时间里的人、事以及微妙处境,是他们的点点滴滴,那些貌似没什么故事的生活瞬间。他让自己的那种深深的沉默陪伴着他们。他不写轰轰烈烈,不写荡气回肠,不写痛定思痛,不写伤痕记忆,不写新时代来临的热情,他不批判,不歌颂,不哀叹,在阔大的时空里,他笔下的那些人物,不管居于何位,处于何地,似乎都不过是白纸里的小小灰色斑点,周遭留有太多的空白和沉寂。他要写的,是在那样的癫狂、扭曲、痴幻的时代里的那些普通个别人的个别遭遇。如果我们把《芸斋小说》跟《铁木前传》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很容易发现,它们在精神气质上是有共通点的。在写作艺术精神上,它们虽然时隔二十多年,却相延相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都没有被一个正在到来中的“新时代”所俘获。或者说,在艺术上它们都成功地超脱了那个时代,同时又极其纯粹地展现了对那个时代的敏锐而深刻的体会与洞察力。他与自己笔下的人与事,仿佛有着天然的“主客默契”。他知道自己与他们其实都在一个历史命运的轨道里,他理解他们的身不由己、诸多不得以和无可奈何,以及所有的狂乱、扭曲与沉沦……因为理解,所以也就自然宽容且淡然了,经历了那样的时代动荡与变迁之后,还有什么是可奇可怪的呢?在一个巨大的视野里,俯瞰尘世中的种种人事变故,都不过是微小得如同蚂蚁般的营生而已。而难得的,是在他的那种淡然中,还留有丝缕不易言传的眷恋之情,也因此最终成就了他的文学意义上的臻于化境。
   实际上,孙犁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大家,凭《铁木前传》和《芸斋小说》就已足够了。当然他后期为数不少的散文随笔以及读书笔记也写得相当炉火纯青,当代作家中可与比肩者则着实是不多矣。而孙犁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个案。如果我们借用形容国画大师们晚年创新之词“衰年变法”来说孙犁的话,那么主要指向应该相近的。具体地讲,也就是在小说写作上他在“退”入传统志怪、笔记资源里之后所做 出的新的尝试。从他的新尝试中我们会发现,在不以志其怪、叙其事为目的之后,在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不复存在之后,在诸多的现实背景、线索以及个人情感、时代情绪隐没之后,他笔下的人与事,仿佛存在于一个无边无际的灰白的空境里,一切时代的喧嚣尘垢都好像既在不远处又很遥远,他们的只言片语、一些瞬间,在其中留下的只不过是小而淡的侧影。但这一切,看过去之后,反复玩味之间,又会让你忽然觉得,它们就像数经裂变的尘世中的种种破碎事物在不断过滤之后剩下的最本质的东西。这或许可以称之为孙犁在小说创作中形成的当代式“春秋笔法”吧。
   关于孙犁的小说观念,其实他留下了很多的资料,或直接谈创作的,或通过谈经典来谈的,但就实而论,真正有价值的并不多,多的反倒是应时式的服务于某种时态需要的东西。当然它们并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孙犁小说观。而在他为数不多的关于小说观念和方法的文字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且我认为也最能代表他对于小说的精辟认识的,是他在一九七九年十月里写的那篇《关于长篇小说》的几段文字,是谈《红楼梦》的,特别能体现出他作为一个优秀小说家的眼光,也足以证明他确实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中极少数对结构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的一位:
  
  “在结构上,《红楼梦》是平地起楼台,并非再创作……在进入正文之前,作者把纲放得很长很长。……写小说应该因人设事(情节),反过来,又可以见景生情(新的情节),这样循环往复,就成布局,就成结构。……曹雪芹在处理大情节时,总是像观览大江大河一样,先找它的发源,细察它的汇流,看好它的来龙去脉。”
  
   而最见孙犁的眼光也是最为精妙富有启发性的说法,是下面这一段:
  
  “他写一个中心事件,总是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一大石,不只附近的水面动荡,摇动荷花,惊动游鱼,也使过往的小艇颠簸,潜藏的水鸟惊起,浪环相逐,一直波及四岸;投石的地方已经平息,而它的四周仍动荡拍击不已。这就叫精心结构。”
  
  
  
  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孙犁《晚华集》
  
  3《装书小记——关于《子夜》的回忆》
  
  最近《人民文学》编辑部,赠送我一本新版的《子夜》,我就利用原来的纸封,给它包上新的书皮。这是童年读书时养成的一种爱护书籍的习惯,一直没有改,遇到心爱的书,总得先把它保护好,然后才看着舒适放心。
  ……
  对这些残存的书,我差不多无例外地给它们包裹了新装,也是利用一些旧封套。这种工作,几乎持续了两年之久。因为书籍在外播迁日久,不只蒙受了风尘,而且因为搬来搬去,大部分也损伤了肌体。把它们修整修整,换件新衣,也是纪念它们经历一番风雨之后,面貌一新的意思。
  每逢我坐在桌子前面,包裹书籍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平静,很是愉快的。一个女同志曾说,看见我专心致志地修补破书的样子,就和她织毛活,补旧衣一样,确实是很好的休息脑子的工作。
  是这样。我对书有一种强烈的,长期积累的,职业性爱好。一接触书,我把一切都会忘记;把它弄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觉得是至上的愉快。现在,面对的是久别重逢的旧友,虽然也有石兄久违之叹,苦无绛芸警辟之辞,只是包书皮而已。
  
  以上所摘四段,是孙犁爱书的表现。
  所摘第二段,他写因为书籍在外播迁日久,不只蒙受。饿风尘,而且因为搬来搬去,大部分也损伤了肌体。这些失而复得的书,因为和他一样经历了人生的转折和磨难,且大部分遗失,无疑把他们是看成有生命的,对它们的命运寄予深入的同情,和它们同病相怜的。我仔细体味了“虽然也有石兄久违之叹,苦无绛芸警辟之辞”的意境,是欲说还休,是因为太沉重了吗,而他又是安静的,默默做着对老朋友弥补的工作。想到穆旦的两句诗,也是在文革中受尽心灵磨难后心灵的低吟,写作的年代比孙犁写此篇早一年多,是1976年的12月,孙犁此篇写于1978年春天。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穆旦《冬》
  
  前几年,当我的书籍发还以后,我发见其中现代和当代文艺作品,《辞源》和各种大辞典全部不见了,这是可以理解的。而有关书目的书,也全部丢失,这就使我颇为奇怪。难道在执事诸公中间,竟有人发思古之幽情,对这门冷僻的学科,忽然发生了学习兴趣,想借此机会加以研究和探讨吗?
  查《辞海》,书目即书的目录。网络百度,得以下知识点:
  目即图书目录,是揭示与记录一批相关文献的工具书。它是著录文献的基本特征,并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而成。
  没有一个固定或者标准的分类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书目分类方法
    ① 编制目的和社会功能:登记性目录(国家书目)、学科通报性目录、推荐书目、专题和专科目录(《中国农学书目》)、书目指南(《全国图书馆书目汇编》)、出版发行书目、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教目》、科技新书目、社科新书目
    ② 文献收藏范围:馆藏目录、联合目录(OCLC);
    ③ 目录收录文献内容范围:综合目录、专题专科目录、个人著述目录、地方文献目录;
    ④ 反映目录收录文献类型:图书目录、期刊目录、地图目录、专利目录、标准目录;
    ⑤ 收录文献出版时间和目录编制时间:现行目录、回溯目录、预告目录;
    ⑥ 收录文献编排方式:分类目录、字顺目录;
    ⑦ 揭示文献程度:题录、提要目录、文摘等。
  书目功能:指导人们读书学习,还指明回答那些书需要先读,那些书可以后读,而且还能告诉你那些书需要仔细读,哪些书只要一般浏览。它还能记录一个国家的全部图书;反映某个著名人物一生的著作;报道某一学科有什么书;即在图书的收藏情况等。
  优秀的书目能反映某一时期某一学术领域的概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目传递目录信息,报道较全面的研究成果,介绍图书内容,反映出版和收藏情况,供查参考书的流传和存佚;数目能指示读书门径。
  
  至于《子夜》,我原来有一本初版本。这是在三十年代初很不容易才得到的。《子夜》的出版,是中国革命文坛上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很为这一重大收获高兴,在他的书信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当时写信给远在苏联的朋友说:我们有子夜,他们写不出。我们,是指左联;他们是指国民党御用文人。
  ……
  我初读《子夜》的时候,保定这个北方的古老城市,好像时时刻刻都在预报着时代的暴风雨。圣洁的祖国土地,已经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两次凌暴,即“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革命的书籍——新兴社会科学和十月革命以后的文学,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无所顾忌地陈列着,有的就摆在街头地下出卖,非常齐全,价格便宜。在这一时期,我生吞活剥地读了几种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初步得到了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知识。20年代和30年代的交接期,是革命思想大传播的时代,茅盾同志创作《子夜》,也是在这种潮流下,想用社会分析的方法,反映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并力图以这部小说来推动这个伟大的潮流。
  ……
  但青年学生也究竟从马列主义的原著,从一些真正革命的作家那里,初步获得了正确的革命观点,运用到他们的创作和行动之中。
  
  从以上这三个段落,可见孙犁在20年代至30年代交接期思想的发展。
  通过孙犁此文中对鲁迅的介绍,我觉得我发现了鲁迅的另一面,即为无产阶级鼓与呼的一面。孙犁是崇拜鲁迅的,鲁迅是因为民族的黑暗而站出来,领导文化青年们和黑暗势力做坚决的斗争的。这一点,我是相信的。
  孙犁作为年轻人,一腔热血,是该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来激励自己的,这也是他走上抗战道路投笔从戎的原因吧。
  
  把上午和燕之翼关于孙犁是否在为政治鼓与呼的讨论粘贴于下:
  燕之翼:“这段可见冀中当年的生活境况,有史料价值。”直到我读初中、高中时,冀中的生活仍然是这样(我家在冀南),虽然不在吃各种树叶,但咸菜缸里蛆虫、死的麻雀老鼠之类还是很多的。
   孙犁曾称抗日战争时期是“美的极致”,文革则是丑的极致,孙犁本人当然是肯定抗日战争时期那一段生活的。再者,就世界范围内来说,就目前人类的意识观念,一个民族、国家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都被认为是正义的战争,不会因为人道主义而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我觉得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发展阶段来看问题。
  耿宁:这是我对孙犁崇拜之外的批判,你的说法没有改变我的想法。我还会考虑下去,直到弄清。
  燕之翼:我觉得你心里可能还有一点没有明确说,那时的D,虽然也背负着沉重的历史的重担,但毕竟还是朝气蓬勃的、有生命力的、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那时还是在野的。此一时彼一时,当然现在非常不同了,不能以现在对D的评价,去看那时的事。如果把那时的D也否定了,那中国现实中还有什么力量可以依靠的,知识分子个人的力量吗?社会是极其复杂的、千差万别的,生活好难啊。
  耿宁:D对我来说,好庞大,而且从小到大,我对D没有好印象,我总觉得D在愚弄我们,事实证明,D的确如此。但是,D对我们还是宽容的,毕竟没整我们,可D力图对我们思想的遮蔽和改造,它的虚妄和谎言,它对正常人性的戕害,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刚才,我看某人摘录孙犁的文字:我的一生,曾提出过两次“离得远些”。一次是离政治远一点,有人批这是小资产阶级的论点。但我的作品,赖此,得存活至今。这一次是说离文坛远一点。——孙犁:《我与文艺团体》
   我在想,他是自我矛盾的,他年轻时代,就是在为政治鼓与呼的。虽然你没有说动我,但是这样的交流我喜欢。
  燕之翼:孙犁说文学要离政治远一些,但并非文学与政治隔绝,完全绝缘。孙犁至少有一个基本的意思是说,文学不能图解政治,不能跟政治的风,但并不是不表现政治。文学所表现的社会,是政治起作用的社会,尤甚是在孙犁那时代,社会矛盾政治矛盾比较尖锐的时期。孙犁的作品也在表现政治的社会的内容。进一步说文学所表现的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更孤立的存在。而现代社会,总免不了政治的影响,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耿宁:你这个观点我还是赞同的。去年冬天,我细读孙犁《芸斋小说》也深入体会到了这点:文学所表现的社会,是政治起作用的社会,尤甚是在孙犁那时代,社会矛盾政治矛盾比较尖锐的时期。孙犁的作品也在表现政治的社会的内容。我记得我还曾写过一段话,该收集起来。我们的讨论,完全可以写成东西的。
   期望在孙犁研究中,能出两个大师:一燕大师,一耿大师。
  附耿宁2011年冬天对孙犁作品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体悟:
  重读孙犁《芸斋小说》有新发现:一他嫉恶如仇。他采取了鲁迅的方式,蔑视。二写作不避现实。孙犁笔下的人物,和时代紧密相连,他们的命运,就是时代的命运。孙犁以文学方式更接近了现实。他关注的是人民的疾苦,他力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希望人们从他的文章中看到希望,真诚,良善,和勇气。
  
  左联的知识点: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左联”成立之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对国统区实行文化“围剿”。当时的形势迫切要求上海的左翼作家们团结起来,共同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努力下,“左联”于1930年的3月2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今多伦路201弄2号)举行了成立大会。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先生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并且指出左翼文艺家一定要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
  直到1936年解散,左联已为共产革命思想创造极大同情,此一胜利促使了大部分中国作家的左倾与把五四以来自由心灵带上为政治革命服务的道路。左联的解散,一是表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政治妥协,二是“中国文学家的集体抗日救国”到了最后阶段,亡国灭种的现实使国民党终于在1937年七七事变发出全国对日八年抗战。
  左联一成立,立即遭到国民党政府的破坏和镇压,如取缔“左联”组织,通缉左联盟员,颁布各种法令条例,封闭书店,查禁刊物和书籍,检查稿件,拘捕刑讯,秘密杀戮革命文艺工作者等。人们习惯称为“左联五烈士”的李伟森(李求实,左翼文化工作者,不是左联成员)、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就是1931年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的。但左联仍顽强战斗,除上海总盟外,还先后建立了北平左联(又称北方左联)、东京分盟、天津支部,以及保定小组、广州小组、南京小组、武汉小组等地区组织。参加左联的成员,也不限于文化工作者,还扩大到教师、学生、职员、工人,盟员总数达数百人。
   由于受到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左联在工作中有过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反映在创作中,不少作品内容上染有较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有些作品还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对此,鲁迅曾进行过中肯而切实的批评。 左联在国民党政府残酷压迫下顽强战斗了6个年头,粉碎了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军事上的反“围剿”斗争。左联培养了一支坚强的革命文艺大军,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甚至建国以后的人民文艺事业准备了一批骨干人才。左联为建设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作出了卓越贡献。 
  
  2012-8-12
  


  孙犁《晚华集》
  
  2《在阜平》——《白洋淀纪事》重印散记
  
  
  
  摘抄:此外,我编写了一本供通讯员学习的材料,堂皇的题目叫做:《论通讯员及写作诸问题》,可能是东抄西凑吧。
  
  他用了堂皇这个词,有对自我的批判,且说是东拼西凑。
  
  这次复读孙犁,读第一篇《平原的觉醒》,我就在反问,这个问题不知反问了多少次,是我阅读孙犁的一个结。
  
  孙犁在文章中曾说过,他最喜欢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军民鱼水情,当时的人们团结一致,展现出来的人性的美。
  
  而我一直在反问,他是不是被愚弄。
  
  真正的人道主义者是否支持战争?
  
  他是不是没有跳出那个时代?为某人的私利鼓与呼?虽然,当年他为苦难的人民鼓与呼?这是不是孙犁人生最大的看不开,虽然他强调情感的真实。
  
  孙犁的价值虽然在被逐渐发现,但依然是小众,我在想这样的原因。是什么遮蔽了人们对他的发现和阅读?
  
  我想,还是因为他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家的缘故,人们把他等同于丁玲等不切实际,为某集团的政治利益失却内在灵魂自由的作家。而真正的好作家,灵魂是清醒的,不肯受奴役的,他能够摆脱开他的时代,如我欣赏的帕斯捷尔纳克,中国沈从文的弃文搞文物研究。孙犁在写完《铁木前传》后病倒了,神经极度衰弱,他意识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当前时代的不符,搁笔20年。他在五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的几年,是一个由热到被迫冷下来的过程。
  
  我又想及他晚年的怀人文章,当年抗战的,和他一起从艰苦的环境里走出来的兄弟们,他们的晚境因文革的缘故,有的是非常凄惨的,国家对老一辈知识分子是不公的,这个时候,他怎样看待自己年轻时的热情?除了沉痛,可有对自己年轻时代的否定?难道仅仅是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摘抄:
  
  在这一期间(1939年孙犁27岁),我认识了当代一些英才彦俊,抗日风暴中的众多歌手。伟大的抗日战争,把祖国各地各个角落的有志有为的青年,召唤到民族革命战争的前线。每天有成年上万的青年奔向前方,他们是国家一代的精华,蕴藏多年的火种,他们为抗日献出了青春的才力,无数人献出了生命。
  
  ……
  
  摘抄:这里的生活,比起冀中来就更苦,他们成年累月地吃糠咽菜,每家院子里放着几只高于人齐的大缸,里面泡满了几乎所有可以摘到手的树叶。在我们家乡,荒年时只吃榆树、柳树的嫩叶,他们这里是连杏树、杨树甚至蓖麻的大叶子,都拿回来泡在缸里。上面压几块大石头,风吹日晒雨淋,夏天,蛆虫顺着缸沿儿到处爬。吃的时候,切成碎块,拿到河里去淘洗,回来放上一点盐。
  
  这段可见冀中当年的生活境况,有史料价值。
  
  摘抄:我们在这村里,编写一种油印的刊物《文艺通讯》。一位梁同志管刻写。……他很少说话,没事就拿起烟斗,坐在炕上抽烟。他的铺盖很整齐,离家近的缘故吧,除去被子,还有褥子枕头之类。后来,他要调到别处去,为了纪念我们这一段共事,他把一块铺在身下的油布送给了我,这对我当年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只有一条被,一直睡在没有席子的炕上。
  
  2002年冬天,我自费在北京广播学院进修结束后,曾四处投递录音资料,想换地方工作。单位领导怕树大招风的缘故,取消了我主持的文学节目,当时我是视为生命的,主持不了喜欢的节目,就想用另一种方式充实提高自己,和单位商量去进修。单位不允许,我负气走掉。进修结束后,我隐瞒他人,只身跑去襄樊电台。
  
  在那里不长的几天,遇到位大姐,领导安排我,和她住一宿舍。她是80年代中期电大毕业,在电台做过编辑,90年代中期,电台实行改革,她下岗。她下岗后,依然住单位宿舍,不搬出去,成为他人眼中钉。我的介入,无疑是单位驱赶她的手段,她对我也是抵触的。
  
  熟些后,晚睡前,她给我讲她的一些经历。她80年代末结婚,在坐月子时,发现丈夫有外遇,就坚决离婚。丈夫给她跪下,她也不改其志。离婚后,她有个儿子,归丈夫,2003年初14岁,她偶尔去学校门口看儿子。她有个妹妹,很关心她,她常去妹妹家。她说她前夫,现是这市某行的行长,离婚后,曾有多人给她介绍对象,她都没看上。她没有工作,靠单位每月给她有限的下岗金生活。
  
  周末,她出门了。我随手拿起桌子上一个塑料皮小本子,本子里有她年轻时几篇日记。她的字大而支楞,有很强的个性。
  
  有一篇是84年左右,她和女友去上街,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介绍音乐的书,很喜欢,她渴望知识和文化。
  
  有几篇是她在襄樊电大脱产学习中文时的事,通过自己努力进入大学的兴奋,期末考试前,唯恐不通过的紧张。
  
  最后一篇,是写她工作后,有一天她好友匆匆来找她,说她母亲自杀了,要她回家去看。她回家后,母亲已经抢救过来,她心内心的伤痛,我感到一把无形的刀,在刺着她,她很愤懑,由此表现出忧虑,她写道,父母这样闹不是一次了,这是最严重的一次,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家乡电台给我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上班。而襄樊电台的部门领导,只知我是台长安排进来的,其实通过录音的认可也是很薄弱的,他们看到,我和台长并没什么关系,而我也没和台长去联络,是很排斥我的。
  
  我走那天下午,她正在做饭,我告诉她我要走了,收拾行李,和她告别。在我出门的那一刻,她从包里抓出一把水果糖,我不要,躲闪着,她近乎命令着我说:拿着,路上吃!塞在我棉衣兜里。
  
  2003年初,我又回小城电台。有几年时间,我内心对自己吃回头草是瞧不起的,曾起网名“可我在苟活”,现在新浪的登录名还是。也是从2003年开始,我希望把文学爱好落到实处,业余习笔。
  
  摘抄:山下的河滩不广,周围的芦苇不高。泉水不深,但很清澈,冬夏不竭,鱼儿们欢畅地游着,追逐着。山顶上,秃光光的,树枯草白,但也有球虫繁响,很多石鸡、鹧鸪飞动着,孕育着,子得其了的唱和着,山兔狍子獐,忽然出现又忽然消失。
  
  典型的孙犁风格。
  
  摘抄:我非常怀念经历过的那一时代,生活过的那些村庄,作为伙伴的那些战士和人民。我非常怀念那时走过的路,踏过的石块,越过的小溪。记得那些风雪、泥泞、饥寒、惊扰和胜利的欢乐,同志们兄弟一般的感情。
  
  ……
  
  摘抄:真正的历史,是血写的书,抗日战争也是如此。真诚的回忆,将是明月的照临,清风的吹拂,它不容有迷雾和沙尘的干扰。面对祖国的伟大河山,循迹我们漫长的征途:我们无愧于党的原则和党的领导吗?无愧于这一带的土地和人民对我们的支援吗?无愧于同志、朋友和伙伴们在战斗中形成的情谊吗?
  
  我所思所想,等同于开篇。这一问题,希望和孙犁爱好者交流。而我也会随着此次系统复读的深入,不断梳理。
  
  
  
  2012-8-11
  
  
  
  
  
  


  
  孙犁《晚华集》
  
  1、《平原的觉醒》
  
  与此同时(1937年,孙犁24岁),路一同志主编了《红星》杂志,在第一期上,发表了我的一篇论文,题为《现实主义文学论》。这谈不上是我的著作,可以说是我那些年,学习社会科学和革命文学理论的读书笔记。
  读这段,不禁反问自己,你24岁读了什么,不过刚刚开始深入些的阅读,所以写的水平也是很有限的。我常常看到一些人写的不怎么样,还妄自尊大,本身欠缺谦虚外,还是因为读得少,不知道别人写得多好。越来越体味到,只有对好的作品有了鉴赏,才知道自己和他人作品水平是啥样。
  
  青年时写文章,好立大题目,摆大架子,器宇轩昂,自有他好的一面,但也有名不副实的一面。后来逐渐知道扎实、委婉,但热力也有所消失。
  8月6日,张楚在汲古书店签售,我去了。回来的路上,不禁想07年东篱老师在张非老师的公司会议室内,召集唐山文友举办的一个关于文学的研讨会。因为不知道张非老师公司确切地址,我去得晚,进门时,研讨即将开始。参会者有:东篱、采薇、张非、王志勇、张楚、刘荣书、罗玉生、李青树,一冰女士,东篱老师主持,大家挨个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我心目中的好文学》,讲老舍和汪曾祺的小说,挺上状态,就是没敢抬头。大家都很吝于言的。如果,东篱老师再组织一次谈文学活动,我肯定不妄谈了,可年轻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在场的老师们无论小说创作,还是诗歌写作,都是我的前辈呀。可我又转念一想,年轻的可爱就在此呀,他们一定会包容我因文学而流露出的天真。所以,年轻的时候,有些错误,有些狂妄,有时也是可爱的。
  
  在操场,搭了一个大席棚,可容五百人。横排一条条杉木,就是学生的座位。中间竖立一面小黑板,我就站在那里讲课。这样大的场面,我要大声喊叫,而一堂课是三个小时。
  孙犁的声音好,这我是知道的。他好唱京戏,也喜欢鹅,曾养来听声儿。那该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壮如洪钟,响在山谷里吗?我想是的。我爱的作家和诗人,我爱过的人,说话大多都是好声音。第一次听三毛的声音,是在电话里,那种内在的热情在孩童般的尖稚里。我领悟到,凡是智慧超脱的人,都是会利用声音传情达意的,无论他是不是演员和播音员。
  
  和我同住一楼的王晓楼,讲授哲学,他也感到这个问题。我们共同教了三个月的书以后,学员们给他的代号是“矛盾”,而赋予我的是“典型”,因为我们口头上经常挂着这两个名字。
  ……
  有一天,他(王晓楼)约我去秋郊试马。在学院附近的庄稼大道上,他先跑了一趟。然后,他牵马坠镫,叫我上去。马固然跑得不是样子,我这个骑士,也实在不行,总是坐不稳,惹得围观的男女学生拍手大笑,高呼“典型”。
  读这两段,我心被清明的乐激荡着。
  孙犁在人前是沉默寡言的,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用他的眼睛发现着衡量着世界,也反省着自己。这两段,写的就是他人眼中的自己。
  骨子里认真地人,他的笑话大多是冷笑话,惊定一下,却更让人乐,也是可以反复回味的。
  我惊诧于人民的概括能力。每个绰号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一段人生。
  读孙犁骑马这段,不禁想及我读职业高中时,是学校的播音员和编辑。那时胆子比现在大,摁开按钮,就读报纸社论。教我们播音的老师,做学生时,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学校播音员。他细长的身子,说话声音较其它男人细,他在第一次指导大家播音时,我读了段,他说,我像国伪敌台播音员,说的大家都笑了。学校成立了个篮球队,他穿的背心上印着个大个儿的5字。有天下午,篮球比赛,他在球场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跃,他奔跑着,在人群中仰望着、腾挪着,我看着,他腾挪时,很女气,腰肢扭来扭去。我旁边的女同学不禁笑得弯下腰来,还不住推搡我道:“看!你的5号!5号!”和孙犁的学生喊他“典型”是一样的。
  2012-8-10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