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移植医疗与健康

坪田一男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坪田一男  

页数:

129  

译者:

铁晨光  

内容概要

随着外科手术、免疫抑制药物、器官和细胞分离保存技术及移植免疫学基础的迅速发展,移植已成为在许多国家普遍开展的有效的常规性治疗手段。特别在发达国家,移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进展。目前,移植科学面临观念障碍、供体质量、法律规范三方面的挑战,只要我们加大知识普及的力度,相信移植科学必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本书介绍了当前移植医学的现状,描述了排斥反应的形成机理及克服它的方法,还阐述了诱发免疫耐受的各种方法和一些免疫疾病的治疗。最后展望了移植医学的前景。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及医科院校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日)坪田一男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移植医学的新时代 1 姗姗来迟的日本移植医学 2 时隔31年的脑死亡移植 3 心脏移植 4 肺移植 5 肝脏移植 6 肾脏移植 7 胰脏移植 8 角膜移植 9 角膜移植的功效 10 胎盘移植 11 不住院也可进行角膜移植 12 移植手术的范围无限广阔 13 上肢移植 14 如何控制排斥反应第2章 “自己”与“异己”有何差异 1 人的号码标牌 2 神奇的胸腺 3 关于组织适合性抗原 4 第二组组织适合性抗原区分“异己”的机制 5 第一组组织适合性抗体的机制 6 直接认知 7 骨髓移植与移植物抗宿主病 8 人体各部位排斥反应程度不同 9 “自己”与“异己”的共存 10 解读自己第3章 免疫耐受 1 宽容的消化器官 2 在角膜手术前吃角膜好吗? 3 严格的选择 4 “中庸之道”是最理想的 5 类固醇药剂 6 免疫抑制剂 7 T细胞抑制剂 8 T细胞失去活性诱导 9 新的战略 10 细胞的自残机制 11 为什么角膜移植相对容易 12 奇怪的免疫耐受 13 温顺的淋巴球细胞第4章 免疫耐受的缺陷 1 国防军叛乱 2 分子近似假说 3 弗得隆假说 4 TcR假说 5 癌为什么难治疗 6 为什么癌细胞自然消失了 7 癌症的免疫疗法 8 排斥反应 9 危险的感染症 10 防微杜渐 11 一封书信 12 精神疲劳与免疫 13 精神免疫学 14 术后的精神援助第5章 充分利用干细胞 1 可置换的细胞与不可置换的细胞 2 复制原件 3 骨髓移植 4 脐带的作用 5 挑战自我免疫疾患 6 眼干细胞障碍 7 角膜干细胞的移植 8 不断扩大的治疗范围 9 可做各种细胞的万能细胞第6章 克隆技术与器官移植 1 多利的诞生 2 器官的培植 3 制作角膜的模拟试验 4 主导基因 5 用器官移植的方法延长寿命 6 一个具有轰动性的学术报告 7 感染问题 8 因输血而得的疾病 9 其他遗留问题 10 猪的器官移植 11 脑移植 12 被移植的大脑 13 “和平共处”很重要 14 因脑移植而引出的问题 15 移植手术对人类心理的影响第7章 器官储存与移植医疗 1 落后的日本 2 停滞不前的原因 3 培养器官移植经纪人 4 移植器官的价格 5 新兴的人体器官提供业 6 隐藏在器官移植背后的黑暗面 7 爱心马拉松大会 8 移植者运动会 9 器官提供者家属与移植者的见面会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书摘3 严格的选择 免疫系统区分“自己”与“异己”,对自己不攻击的机制也就是免疫耐受,那么为什么对自己要产生免疫耐受这种现象呢? 在前面已经讲过T细胞是在叫做胸腺的很小的组织里生成的,T细胞在初期阶段对自己的蛋白质是进行反应的,因此在体内存在一个排除攻击自己的T细胞的系统。这个系统对附着自己的组织适合性抗原或自己的蛋白质断片的复合体发生强烈反应的T细胞发出指令,责令其自消自灭。 在胸腺接受教育的95%以上的T细胞就是这样被清除掉的,我们把这种机制叫做自我反应性T细胞的清除。 结果能符合要求并被输送到体内的T细胞,即对自己本身的组织适合性抗原不发生强烈反应,对附着外来的抗原或组织适合性抗原发生反应的T细胞还不足总数的5%。 可是在这其中也有蒙混过关逃出胸腺的自我反应性T细胞。那么怎样防止它对自己进行进攻呢?其实除了自我反应性T细胞的清除这种机制外,还存在着另外两种机制。一个是使T细胞丧失能力,另一个是弱化其功能。 逃出的自我反应性T细胞当然要与众多的自己抗原遭遇,因此它就要接受过度的巨大刺激,在这个过程中T细胞的进攻反应渐渐消失,这就叫自我反应性细胞功能的丧失。 4 “中庸之道”是最理想的 为什么自我反应性T细胞会在胸腺消失,为什么它要发生功能丧失的情况呢?这在很长时间里是个难解之谜,然而最近有人认为这与抗原的量的多少有很大的关联。 首先清除多余的自我反应性T细胞,如果对自己的蛋白质也发生反应的话,那将需要大量的这样的T细胞,问题是只保留能识别自己的T细胞。 另一方面,如果抗原的量非常少,正常的T细胞也不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抗原达到适当的量的时候,T细胞才发生反应。我们可以通过受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情况来理解这个问题。抗原(异己的蛋白质)比自己的蛋白质要少得多,但是如果抗原比平时增多达到中间值时,T细胞就要采取行动。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也许可以利用免疫耐受这一特点来实施器官移植手术,方法就是事先用某种方法将抗原或大剂量或小剂量注入体内,使排斥反应变弱。 其实减感疗法就是应用了这一原理,用这种疗法虽然要多花一些时间,但却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减感疗法就是特意将抗原注入体内,最初用稀释成大约百万分之一的抗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大浓度。 P46-47


编辑推荐

《移植医疗与健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及医科院校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移植医疗与健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