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算学宝鉴校注

王文素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文素  

页数:

543  

Tag标签:

无  

前言

明代200多年间,流传下来的数学著作多矣,但像王文素《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以下简称《算学宝鉴》)这样的著作是绝无仅有的。它是明代一部杰出的数学著作,水平居明代的数学作品之冠。但遗憾的是它没有出版,目前所见乃是一部抄本,还有一个该抄本的影印本。可以设想:该书当时如出版流传,明代数学水平必会上一个台阶。这部长达42卷的大作,从内容到文字使阅读者倍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注释出版是绝对合适的。这书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失去当时传播数学的意义,但在今天却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算学宝鉴》几乎包括当时已有的全部数学知识。从中国传统数学观点来看,其内容主要是计算问题,是以计算为中心的著作。正因为如此,书中涉及其他明代初期数学著作中极少提及的珠算内容。但是该书不是珠算专著。这部著作绝对不是像“白水”一样的作品,而是“新集通证古今”的大作,特别是在计算方面创作很多,例如,有人统计约有八九项成就,其中“表算”他处不见,用于解方程等很快捷,是其创造之一。书中有大量诗歌、口诀,或是沿用前人旧作,或是新编,对于传播数学知识大有好处。不过单独的诗歌、口诀,不太好理解,应有辅助性解释、说明。这部抄本《算学宝鉴》中有不少错误和不好理解之处,幸有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校证本《算学宝鉴》,做了较详细的注释,对书中之错误和难懂之处,都给予了改正和细致的解释,使读者可较容易地清楚其数学内容。有的注释很长,有点像三国时刘徽注《九章算术》“割圆术”的注。还有一些例子,也很长很详细,对读者来说自然很方便。《算学宝鉴》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今天学习研读它,不仅能了解古人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可窥见400多年前王文素数学修养之深厚和闪烁的创作精神。这是今人应当向王文素学习之处。虽然是历史,但却有启发我们今人奋发向上的作用。我希望读此书之读者抓住其精神实质,开拓前进,创造出新的数学内容。是为序。

内容概要

  《算学宝鉴》42卷,明王文素撰。其内容涉及各种乘除捷法、口诀及比例和比例分配、各种算术难题、盈亏算法、面积、体积、勾股测望、开方、高次方程、线性方程组、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以及一次同余方程组、百鸡术等不定问题解法等中国传统数学的各个方面。它是我国较早的以珠算盘为主要计算工具的著作,也是清《数理精蕴》以前篇幅最大的一部数学著作。全书术、法、草、图详明,是了解明代数学的珍贵史料,许多方法和思想对今天的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也有启迪作用。校注者对全书详加标点,对抄本中的讹脱舛误进行校勘,同时引经据典,对其中的典故进行注解,还运用现代数学知识和符号对其数学内容加以阐释。  本书适宜于中国数学史、珠算史和明史研究工作者,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文化史爱好者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序三前言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算学宝鉴》序  注释自序  注释集算诗  注释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目录影印件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卷之首图  河图  洛书图  六觚图  方圆图  度图  量图  衡图  五辰图  五音相生图  律吕相生图  洛书均数图  花十六图  求等图  辐辏图  方胜图  王字图  古珞钱图  连环图  缨络图  三同六变图  注释 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提要子本 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第一卷  九章名  大数名  小数名  度名  量名  衡名  亩名  九九合数  乘法起例  除法起例  认六法名  认法实  认乘除法  乘除变数  六术  学算总要  释字  启义  先贤格言  盘中定位数  注释新集通征古今算学宝鉴学第二卷  掌中定位数  悬空定位数  ……丑本寅本卯本辰本巳本午本未本申本酉本戌本亥本

章节摘录

插图: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卷之首图河图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其文五十有五。遂则之画八卦。自天下阴阳五行,至于万事万物,无所不该,而数之名始著,做述之于卷首。白者一、三、五、七、九为天数,黑者二、四、六、八、十为地数。


编辑推荐

《算学宝鉴校注》适宜于中国数学史、珠算史和明史研究工作者,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文化史爱好者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算学宝鉴校注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反映我国明代数学成就特别是珠算成就的好书,其中的算法口诀朗朗上口,非常明快,易记.易学.对研究珠算史非常有帮助


方便、正规、可信。


在第三方卖家(北京文海龙驰图书有限公司)买的,快递费有点贵,5本书46元。2014年2月15号中午下单,17号晚上发货汇通快递,19号晚上到广州,21号下午送到,有点慢。定价128元,30元入手。2008年8月1版1印,简体横排,543页,16开。书上面有水渍,提前给我说了,不影响阅读。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专业了,比较难读。


书就是要看内容,此书之价值,会最随着国学的复兴而不断飙升,拭目以待。好书一部,国学爱好者必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