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
2009-8
科学出版社
王长华 著
517
多年来,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一直都是一门大课。说它大,主要是因为这门课涵盖的时间断线长,课时量大,需要的老师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各高校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一般都开设三个学年,从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一直开到四年级结束。此后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课时量不断被压缩。据了解,近年各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开设时间大都在一年半到两学年之间。形势发生了变化,而通行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大多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看体量偏大是其通病。过去编一部较大容量的作品选教材多缘于那时出版物少,那时的学生有一套教材在手,既可作课堂学习之用,又可作藏书以供日后研习,而今天有关古代文学方面的出版物多不胜数,古代文学作品选作为教材之外的用途和意义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编写了这套新的体量适中的分上、下两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从先秦到唐五代,下册从宋代到晚清。以期适宜于课时压缩后的大学中文专业古代文学教学之需。 本教材是多年从事古代文学教学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写过程中先由主编提出编写思路和基本框架,大体拟定选篇篇目,然后分段由学有所长的老师编写,最后由主编通读定稿。编写中我们坚持:选篇尽量选择文学史上有代表性、有定评的作家作品,不趋时不走偏;为更好实现与大学二年级学生原有古文知识的衔接,选篇不排除涵盖中学教材部分文言文篇目;选篇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校勘排印本为底本;力求简明,文本只列原文、注释、简单提示和历代名家点评。 编写一部方便适用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看似容易,实则不易。也就是说,编出来容易,编好却并不那么容易。本着编好的目标,本书编者作出了努力,至于预期目标在本书中达到了什么程度,那还要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了算。我们诚恳地期待专家、同行和大学生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是多年从事古代文学教学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写过程中先由主编提出编写思路和基本框架,大体拟定选篇篇目,然后分段由学有所长的老师编写,最后由主编通读定稿。
前言先秦部分山海经精卫填海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淮南子女娲补天羿射十日诗经关雎(周南)卷耳(周南)苯莒(周南)静女(邶风)氓(卫风)黍离(王风)君子于役(王风)将仲子(郑风)漆洧(郑风)莱葭(秦风)“羌表(秦风)七月(幽风)东山(幽风)采薇(小雅)十月之交(小雅)生民(大雅)左传郑伯克段于郡曹刿论战晋公子重耳之亡晋楚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泰晋殽之战,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叔向贺贫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庄辛说楚囊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龙说赵太后论语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华侍坐章楚狂接舆幸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子路从而后幸季氏将伐颛臾章墨子兼爱(上)公输老子道可道古之善为道者唯之与阿其政闷闷小国寡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章齐桓晋文之事章王顾左右而言他章天时不如地利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庄子逍遥游齐物论(节选)养生主(节选)胺箧秋水(节选)列子汤问(节选)荀子劝学篇赋篇(节选)韩非子五蠹外储说左上(节选)吕氏春秋察今李斯谏逐客书屈原离骚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哀郢涉江招魂宋玉九辩两汉部分贾谊过秦论吊屈原赋晁错论贵粟疏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东方朔答客难司马迁项羽本纪(节选)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刺客列传_(节选)李将军列传(节选)报任安书刘向谏营昌陵疏王充论死(节选)班固苏武传扬王孙传张衡四愁诗归田赋李固遗黄琼书辛延年羽林郎赵壹刺世疾邪赋汉乐府陌上桑上邪有所思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战城南江南孔雀东南飞长歌行古诗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孔融论盛孝章书曹操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燕歌行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蔡琰悲愤诗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曹植白马篇名都篇美女篇公宴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并序洛神赋并序与杨德祖书阮籍咏怀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潘岳悼亡诗左思咏史陆机赴洛道中作演连珠刘琨重赠卢谌郭璞游仙诗孙绰答许许询王羲之兰亭集序干宝搜神记陶渊明归因田居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和郭主簿二首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泺记并诗五柳先生传谢灵运登池上楼石门岩上宿入彭矗湖口刘义庆过江诸人周处王子猷居山阴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拟古拟行路难拟行路难芜城赋谢庄月赋孔稚珪北山移文江淹别赋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王孙游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均赠王桂阳与宋元思书郦道元巫峡杨街之景明寺阴铿晚出新亭萧纲咏内人昼眠庾信拟咪怀重别周尚书小因赋一块儿江南赋序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华山畿那呵滩西洲曲北朝乐府民歌折扬柳歌辞陇头歌辞救勒歌李波小妹歌木兰诗隋唐五代部分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圆,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驶骣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国、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国。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