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

冉光和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冉光和  

页数:

200  

前言

  城乡协调发展是当今中国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冉光和等著的新作——《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以全新的视野,在系统地考察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揭示了中国财政金融政策实施与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机制和内在动因,实证了中国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相互关系,构建了中国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设计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该书在财政金融学研究领域是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于财政金融理论发展,还是对于中国财政金融制度改革和区域经济政策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该书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  (1)从动态最优化的角度深化了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内涵。针对国内主流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大多停留在静态层面的事实,以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视角,在吸收既有研究成果定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和系统科学理论,从“状态”和“过程”两个方面,规范定义和解释,进而揭示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深化了对协调发展的认识和理论内涵。认为中国的城乡协调发展是为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长远共同目标,在城乡现实条件与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制约下,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诸方面发展中表现出的多阶段动态依存状态与多样性的动态适应过程,在一个局部的期间,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常态,而这种非均衡性恰恰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最终目标的动态最优路径。  (2)建立了基于动态效率和跨期公平的城乡协调发展的两阶段实现模型。该书从动态最优化的跨期视角,研究了城乡协调发展的两阶段模型。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不能从当期、静止的角度来理解公平,追求公平的即时性可能反而会导致城市与农村陷入发展困境,使城市与农村都得不到发展,这将是最大的不公平。动态最优路径上的公平是一种跨期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是一个两阶段模型。先是农村支持城市,后是城市反哺农村,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从单阶段来看,要么对农村可能是不公平的,要么对城市是不公平的,但从整个全局来看,都是跨期公平的。同样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最优路径上,当期的效率可能并不是最高的,但是长期的总累计效率(即动态效率)是最高的。

内容概要

  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是一个全新视角的探索,核心是厘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率、城乡差距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原理,考究经济转轨时期财政金融政策实施与城乡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本书在借鉴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基于中国现实背景的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实证了中国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特征及内在原因,构建了中国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设计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综合政策框架。 本书适合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师生、经济管理理论工作者以及对经济管理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冉光和,男,1955年生于重庆市潼南县。1982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1989年攻读农村金融硕士学位。1989~1993年留学澳大利亚,1990年获得新英格兰大学农业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新英格兰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西南农业大学获管理学(货币金融学方向)博士学位。1998年到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攻读MBA,1999年到日本爱媛大学作学术交流。1996~2004年任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2008年任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国家“985”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农村金融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兼职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软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府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1997年获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主持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项目30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学、财政学和农业经济管理。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总论 1.1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2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2章 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及协调发展的理论 2.3 国内关于城乡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理论 2.4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政策主张第3章 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 3.1 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内涵 3.2 城乡协调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均衡 3.3 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两阶段模型第4章 财政政策与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 4.1 财政政策与城乡发展差距的机制 4.2 财政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4.3 财政政策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4.4 城乡收入差距解释的财政政策实施视角第5章 金融政策与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研究 5.1 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 5.2 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5.3 金融政策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5.4 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政策实施视角的解释第6章 财政金融政策配合与城乡发展差距的考证 6.1 财政金融政策配合与城乡发展差距的形成机制 6.2 财政金融政策配合与城乡协调发展制度分析 6.3 财政金融政策配合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6.4 城乡差距与财政金融政策配合视角的解释第7章 城乡协调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运行机制 7.1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政府主导扶持机制 7.2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市场交易机制 7.3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诱导机制 7.4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互动机制第8章 城乡协调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实施模式 8.1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政府模式 8.2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市场模式 8.3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产业模式 8.4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企业模式第9章 工业反哺农业的财政金融政策 9.1 工业反哺农业的财政金融政策运行方式与手段 9.2 工业反哺农业的财政金融政策设计第10章 城市带动农村的财政金融政策 10.1 城市带动农村的财政政策 10.2 城市带动农村的金融政策 10.3 城市带动农村的财政金融政策配合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城市学者面对社会发展普遍出现的城市居住拥挤、交通不便、环境污染等问题,就城乡关系研究领域均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观点。早期的理论研究主要以重农主义学者鲍泰罗为代表,他在《城市论——论城市伟大之原因》中特别研究了农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为农产品剩余是城市存在的基础。随后,杜能(J.H.Thunen)于1826年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树立了城乡联系研究的一个典范。他设定的“杜能圈”成为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8世纪以后,城市普遍受到古典经济学家的重视。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要先增加农产品的剩余,才谈得上增设城市。20世纪以来,城市经济学者从经济、社会地位、环境、人口、生态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城市化中的众多问题,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化理论。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思想。16世纪,以摩尔、傅里叶、欧文为代表,乌托邦思想的倡导者们提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希望通过他们心中所选的理想社会组织结构来改变当时面临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摩尔以期通过构建“乌托邦”社会避免城市与乡村的脱离。随着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发展的进一步认识,傅里叶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他把个人幸福与人类幸福结合起来,给人类描绘了一种统一的和谐欲望。欧文为了解决社会生产和家庭消费的矛盾,提出了“劳动交换银行”及“农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协和村”,组织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总体来看,这些理想社会在实践中必然以失败告终,但他们都将城市发展作为与农村协调的一个经济系统单元,使工业生产与农业发展相协调。这是后来田园城市和卫星城市思想理论的重要来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