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土壤拟步甲志第II卷.鳖甲类

任国栋,巴义彬 著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任国栋,巴义彬 著  

页数:

225  

前言

  土壤拟步甲是土壤生态系统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成员。长久的自然选择使该类土壤昆虫与陆地土壤生态系统形成了特殊的生存适应特性和机制,在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土壤拟步甲的区系组成与土壤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对于研究其区系形成、分布格局和种类的分化与分布有着直接作用。  全球已知的昆虫超过百万种,其中栖居于土壤或生活史中的某些时期在土壤中度过的占据了大部分。中国已知的土壤昆虫在尹文英、锤启谦、魏鸿钧、王荫长、罗益镇等前辈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记录的昆虫种类至少有2纲147科11000种(任国栋等,2000),尤其以缺尾纲Ellipura和昆虫纲.Insecta双尾亚纲Diplura的区系分类和系统学研究最为突出。但是在全国发表的600多篇土壤昆虫研究论文中,涉及土壤拟步甲的寥寥无几,有关记载不足10种,绝大多数种类处于“隐姓埋名”状态,似乎这些种类被遗忘于土壤昆虫范畴之外。为此,任国栋及其学术群体长期致力于中国土壤拟步甲的区系调查和分类研究,自1987年以来在12项国家和地方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展了专项研究,发表或出版了140多篇(部)学术论著,描述了3亚科24族700多个种,弥补了中国土壤拟步甲研究的不足。

内容概要

《中国土壤拟步甲志》系列专著共4卷。第一卷已于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第二卷,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鳖甲类昆虫的分类研究概况,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区系分布与系统发育关系推断;各论部分按分类系统编排,描述我国4族18属137种和亚种(含10个新种、5个新记录种)鳖甲各级分类单元的形态特征,逐级编制了检索表,列出各分类单元的引证文献、同名和异名名单、检视标本和地理分布信息。文中附特征图、地理分布图、曲线图等134幅,彩色图版13版,以及中名和学名索引。  本书可作为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土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粮油贮藏、陆地生态学等学科和部门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书籍目录

前言 总论  I 分类研究概况   1 分类地位与特征识别   2 鳖甲族分类研究概况  II 鳖甲族形态学和生物学   1 形态学术语    1.1 成虫    1.2 幼虫    1.3 蛹   2 栖息与分布   3 生活史   4 习性  III 鳖甲族区系分布与系统发育   1 区系分布   2 系统发育关系    2.1 圆鳖甲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2.2 鳖甲族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各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中名索引 学名索引 图版

章节摘录

  背毛甲族Epitragini、龙甲族Leptodini、砚甲族Akidini和鳖甲族Tentyriini均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Fenebrionidae漠甲亚科Pimeliinae。迄今全球已知114属1500余种(亚种),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中国已知18属137种(亚种),分布于蒙新区、华北区、东北区和青藏区。4族的主要识别特征分别是:  背毛甲族Epitragini:体小型,卵形至长卵形。颏横梯形且发达,将下颚轴节、茎节遮盖,端部两侧宽弧形,中间较直。身体背面光滑或覆盖针状或膜状毛,鞘翅上常形成毛带或斑点。前胸腹突尖或圆形,部分种类者性具脐状突和刚毛刷;后胸发达,长于前、中胸长之和。腹部第3、4可见腹板间无发光的节间膜。  龙甲族Leptodini:体细长,前、后胸接合处明显缩成颈状;体色淡红色至暗棕色。头大,菱形,前伸;复眼长,位于头部侧面,低于颊缘;额偶有中脊。触角细长,无粗大的锤部。前胸背板具2条纵脊。鞘翅多数具齿状脊。无后翅。颏小,不遮盖下颚基部;中足基节窝外面被中、后胸腹板侧面所封闭,腹板在此处偶具窄缝,其中有基转片,如无缝则该片消失。后足基节宽阔,呈不规则圆形。腹部无发光的节间膜。阳茎翻转型。  砚甲族Akidini:体大型,黑色。下唇须不完全占满咽缝,下颚基部裸露。复眼横椭圆形。触角由基部向端部渐变粗,但末节较第10节窄;端部各节具很独特的感觉毛带;第8节端部外侧具感觉斑;第9、10节端部内、外侧具感觉区;末节端部具明显的感觉带。前胸背板侧缘宽扁。鞘翅缘折达到中缝角,翅面常具脊、无点线。腹部具外露的节间膜。中足基节窝达到中胸后侧片,中足基节基转片大型。阳茎内翻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土壤拟步甲志第II卷.鳖甲类 PDF格式下载



和第一本有同样的感觉,很专业的分类,图片太差了,眼睛凑到了跟前也看不出分别来。还有,为什么不用生态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