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效应

陆汝成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陆汝成  

页数:

162  

内容概要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效应:基于行为地理学视角》基于行为地理学理论,根据新华生主义,采用“刺激-认知-效应”的行为地理学分析模式,通过分析地方政府“晋升锦标赛”、土地财政依赖、耕地保护政策约束等耕地占用与保护的刺激因素,并结合问卷调查对东西部典型省域地方政府耕地占用与保护认知和地理差异进行分析,在假设国家指标是合理的情景下,以省级层次为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和地统计学模型综合分析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中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等正向行为和建设占用耕地、征收占用耕地、违法占用耕地等负向行为的空间特征和空间效应,不仅丰富耕地保护理论研究体系、创新行为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方法运用,而且为优化地力政府耕地保护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效应:基于行为地理学视角》可供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理规划、农业经济、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专业师生、相关研究人员及地方政府、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其他决策部门等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陆汝成,男,壮族,1972年8月生于广西临桂县。2010年6月在南京大学获得土地利用与规划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土地政策等研究。目前主持有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等。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江苏省软科学项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点项目等。在《农业工程学报》、《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经济地理》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耕地过度减少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1.2 建设占用耕地成为耕地流失的新动向
 1.1.3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耕地保护博弈
 1.1.4 行为地理学的复兴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保护
 1.2.2 地方政府行为
 1.2.3 行为地理学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数据获取方式与区域选择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分析界定
 2.1.1 政府与地方政府
 2.1.2 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
 2.1.3 耕地保护与耕地保护行为主体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
 2.2.2 行为地理学
 2.2.3 土地稀缺理论
 2.3 研究假设
 2.3.1 经济人
 2.3.2 有限理性
 2.3.3 代理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政府耕地占用与保护的刺激因素分析
 3.1 “晋升锦标赛”的异化刺激
 3.1.1 内涵
 3.1.2 异化刺激行为
 3.2 土地财政的依赖刺激及地理差异
 3.2.1 背景分析
 3.2.2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及地理差异
 3.2.3 土地财政对耕地的刺激影响
 3.3 耕地保护政策的约束刺激
 3.3.1 中国耕地保护主要政策
 3.3.2 耕地保护政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刺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政府耕地占用与保护的认知和地理差异分析
 4.1 调研基本情况及样本特征
 4.1.1 调研基本情况
 4.1.2 样本特征
 4.2 耕地保护主体和意愿认知
 4.2.1 耕地保护主体认知
 ……
第五章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正向行为的空间效应
第六章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负向行为的空间效应
第七章 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行为优化策略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耕地保护认知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通过前面章节分析地方政府“晋升锦标赛”、土地财政依赖、耕地保护政策约束等耕地占用与保护的刺激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对东西部典型省域地方政府耕地占用与保护认知和地理差异进行分析,以省级层次为例,在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和地统计学模型综合分析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中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等正向行为和建设占用耕地、征收占用耕地、违法占用耕地等负向行为的空间特征和空间效应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行为策略,其包括:增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激励刺激、提高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认知、规范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行为、统筹协调区域耕地保护行为、加强督察重点省域的耕地占用行为等。  7.1增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激励刺激  由于地方政府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其行为受自利动机驱动,在作出决策行为时,总是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或趋利避害原则对其所面临的目标和条件进行权衡,优化选择,追求成本最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偏好行为。当前中国出台了很多政策约束刺激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政府乱批、乱占耕地的行为。另一方面,虽然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耕地保护责任要远远大于其权利,但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履行耕地保护责任时,却没有得到委托人足够明确的权利补偿,权责失衡导致地方政府在保障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推诿和知法犯法行为。由于耕地保护的激励刺激不足,地方政府不管他们为耕地保护实际作了多少贡献,都可以平均享有全国范围内的耕地保护的收益,从而导致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效应 PDF格式下载



是值得阅读的一篇博士论文!


书比较好,送货速度快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