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
2012-3
科学出版社
孟宪民 等编著
332
无
本书是《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基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课题编号:2006BAK30801)的研究成果。本书对解决我国大遗址保护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大遗址保护实践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从大遗址保护的背景、概念和定义出发,分析我国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阐述大遗址保护的目的和意义,论述大遗址保护的相关技术,介绍我国大遗址保护的进展;结合中国大运河遗产和集安大遗址保护给出了遗产调查方法和遗产保护规划的实践范例。本书还介绍了国际上大遗址考古及大遗址管理规划的先进经验。
本书可为文博行业管理人员、文化遗产研究人员、大遗址考古工作者和文化遗产规划工作者提供参考,也可为高等院校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前言
前言
上篇 理论综述篇
第1章 大遗址保护的兴起
1.1 新中国初期的奠基
1.1.1 坚决保护和有计划调查发掘的地区
1.1.2 迅速壮大承担重大责任的考古队伍
1.1.3 转被动为主动的保护单位制度设计
1.2 学术发展繁荣的促进
1.2.1 考古学发挥的基础作用
1.2.2 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发展
1.2.3 文物保护区规划的创举
1.3 文物工作方针的指引
1.3.1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提出
1.3.2 大规模文物抢救工作
1.3.3 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启动
1.4 大规模保护的国际趋势
1.4.1 遗产地区保护公约
1.4.2 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1.5 世纪之交的战略研究
1.5.1 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思路
1.5.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第2章 大遗址概念探讨
2.1 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
2.1.1 以往的讨论
2.1.2 大遗址的定义
2.1.3 大遗址的本质特征
2.1.4 大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2.2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文化名城
2.2.1 文物保护单位
……
下篇 案例研究篇
参考文献
版权页:第1章 大遗址保护的兴起本章将回顾大遗址保护的兴起,主要包括:新中国初期奠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术发展繁荣的影响、文物工作方针的指引、国际大规模遗产保护趋势、世纪之交的战略探索以及集安大遗址保护的范例,以求温故知新。1.1新中国初期的奠基中国对大遗址最初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很早,与历史和地理的考察有密切的联系。《史记》的作者汉代的司马迁就已对占遗址作了调查。历代地方志书不仅对成书以前时代的遗址多有记载,也为今人考察成书当时的遗址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但科学的调查及发掘特别是与保护相联系,应与近代考古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实践同步。关于这方面,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学术界已在全国范围作了很多工作,其中至少有两个事例应当介绍。殷墟是我国最早开始大规模并坚持长期进行考古发掘的大遗址。1928~1937年,9年共发掘15次。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及傅斯年、李济和董作宾等学者们居功至伟。岳南先生在《陈寅格与傅斯年》一书对此的介绍,使我们今天对大遗址的热情更加高涨。书中叙述,根据董作宾的调查发现:“殷墟规模宏大,地下遗物十分丰富,且遗址破坏严重,有组织的科学发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他在描述1934年秋到1935年秋的大规模发掘时更为激动:“一时间,在几十平方公里的殷墟发掘工地上,大师云集,将星闪耀,气势如虹。胸有成竹的梁思永充分表现出战略家的宏大气魄,规划周密,指挥若定,每天用工达到500人以上,遗址得以大面积揭露”。殷墟作为中国和世界东方最为重要的大遗址,不久前能够达到保护世界遗产的标准,成功列人世界遗产名录,就是那时奠定的基础。
无
大遗址保护已是目前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同时关涉到了民生问题。因此应当引起各界关注,相应的理论探讨也须及时跟进。该书既可起到抛砖引玉之功,也有实践指导之效。值得一读。
上半部是理论,不太深刻。
下半部,以大运河为案例。
相关概念、原则介绍比较专业,也有部分案例分析,还不错的一本大遗址专业书籍
只是没想到这本小书这么贵,三百页 ,一大半案例,原价九十,作为一个大遗址工作者,从价格就能看出来这不认真,草泥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