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研究

王雅鹏,王薇薇,吴娟 著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雅鹏,王薇薇,吴娟 著  

页数:

260  

内容概要

《中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研究:基于粮食安全》在对我国粮食安全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粮食安全与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分析了系统内三者之间不协调的表现及原因,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粮情,构建了一个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三者协调机制;同时,还建立了实现该协调机制的政策支撑体系和社会保障措施,为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安全水平,提高政府粮食安全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此外,《中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研究:基于粮食安全》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河南、河北等地的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问题进行了典型研究。《中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研究:基于粮食安全》可供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粮食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农业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序导言0.1 研究背景及意义0.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章 我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1.1 粮食安全保护的意义1.2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1.3 我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第2章 粮食安全与粮食生产2.1 粮食生产概述2.2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概况2.3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第3章 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3.1 粮食流通概述3.2 我国粮食流通发展概况3.3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流通存在的问题第4章 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4.1 粮食储备概述4.2 我国粮食储备发展概况4.3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储备存在的问题第5章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不协调性表现及原因5.1 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的不协调性表现5.2 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不协调原因分析第6章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6.1 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蓝景6.2 粮食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6.3 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第7章 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建立问题调查分析7.1 河北省粮食生产调查报告7.2 湖北省粮食生产发展与大户经营调查报告7.3 湖南省粮食流通调查报告7.4 四川省粮食储备调查报告7.5 江西省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协调调查报告7.6 河南省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调查报告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我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所追求的核心政策目标。对于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资源配置利用的经济问题,还要放到国家稳定、人民富裕的政治层面上来看待。1.1 粮食安全保护的意义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几次大的起伏,都是由农业首先是粮食的大波动引起的,什么时候粮食丰收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向前发展,反之就停止和倒退。大家可能对20世纪60年代中国严重缺粮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还记忆犹新,也可能没有忘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为了解决全国人民吃粮问题而做出的种种牺牲和努力。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改革不断推进的重要保证。1.1.1 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粮食供求矛盾的缓解,使我国步入了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从原来的单一产品产量目标向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力争农民收入增长的产量、收入双重目标转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从温饱型向质量型、安全健康型、选择型转变;农产品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竞争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正因为粮食的低价充足供给,才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据统计,在1997年至2003年期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有的省份还出现了负增长,但是农民的负担及其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及文化教育支出并没有减少,有的甚至还是增加的。可是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有保证,因而在收入下降、负担加重、支出增长的情况下,农村依然安定。也正是由于粮食的充足供给和低价,在我国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过程中,虽有大批职工下岗、转岗,但他们不必担心吃饭问题,生活有保证,最终促进了城市及工业改革的持续推进。1.1.2 粮食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由于有足够的粮食作后盾,我国迅速地实现了经济战略的大调整和开发重心的大转移,把西部大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西部大开发中有几个比较现实的战略措施:一是进行全国农业布局大调整,建立东部创汇农业区、中部粮棉集约经营主产区、西部高效生态农业区;二是在西部的江河源头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实现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以粮换林草;三是重点建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这些措施实施的背后,充足的粮食供给是一个最基本的保证条件。中国农村改革30年最显著的成效是粮食生产的大发展、粮食供给从短缺转向相对充裕。1.2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1.2.1 粮食安全目标解读粮食安全目标是一个动态目标,随着国家农业的发展会不断呈现出新的隐患和问题,这就要求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进入了新阶段,从2004~2010年,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增产,国内粮食自给率达到96%,但是,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不可忽视。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的粮食生产、供给、库存和需求与消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对于粮食安全的目标我们要赋予新的理解和含义。关注粮食安全首先应弄清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粮食安全的目标主要是解决远期粮食供给问题,而不是短期问题。而我国的现状是“短期无虑,长期堪忧”。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有难度。一方面,我国存在耕地减少、生产条件退化的实际情况,粮食产量提高压力巨大;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粮食需求将显现刚性增长的态势,粮食数量需求、质量需求均不断增长。因此,面对目前良好的粮食供需状况,我们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到长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未雨绸缪,集中力量保障我国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目标。第二,粮食安全的目标主要是解决食物问题,而不仅仅是谷物问题。谷物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中的“粮食”是大粮食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指谷物。第三,粮食安全的目标主要是数量问题,而不仅仅是价格问题。制止粮价上涨,并不能消除短缺,只能引起更大的短缺;相反,解决了短缺,价格自然会跌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着眼于供给数量而不是供给价格。第四,粮食安全的目标是全局问题,而不是局部问题。所谓全局,一是强调区域平衡的全局,二是强调时间分布平衡的全局。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供给充足,但是主销区粮食却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从全国粮食安全目标来看,需要做好协调和宏观调控,从大局上和整体上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第五,粮食安全的目标主要是政府目标,而不是农民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农民喜欢种什么就种什么,不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而国家作为宏观管理的主体,承担的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责任,就必须采取措施确保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粮食安全目标的解读要明白以下五点:一是粮食是人类自下而上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食物需求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国民膳食结构更加多样化、营养化、科学化,居民对直接粮食的消费量逐年减少,但对间接粮食,如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成倍增长,目前粮食虽然总量供给有余,但却存在结构性短缺。粮食安全目标不仅仅是“粮食安全”而应该扩大到“食物安全”。二是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要致力于保持粮食总产量和流通渠道的通.,让所有的人都能买得到粮食。三是粮食安全目标要保持粮食价格合理,符合缺粮者的购买水平和政府支付能力,让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粮食。有粮食买不起,对消费者来说同样是不安全的。四是寻求粮食安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绝对性,建立储备机制,保证均衡供应,不论丰年歉年都要保证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食物。五是粮食安全目标不仅要致力于确保有充足的粮食数量,还强调了可靠的食物质量,以期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食物的“喜好”。认识上述问题,不仅有助于从理性上全面认识“粮食安全”问题,而且对在实践上确保粮食安全也有重要意义。1.2.2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粮食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加以衡量,这些衡量粮食安全状况的指标即为粮食安全预警指标。1.2.2.1 有关粮食安全衡量指标的研究国际社会提出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有:一是FAO对世界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方法。FAO对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的评估标准主要是每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营养不良人口所占的比重。按照FAO的标准,所谓营养不良是指人均每日摄入的热量少于2100卡的状况。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营养不良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5%,则该国属于粮食不安全国(或地区)。FAO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对各国(或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的。从理论上说,FAO的这种度量方法比较科学,因为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否,归根到底是要看该国人民的营养状况。这种评估方法实际上是把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的粮食和其他食物总量,按照一定的营养标准进行总热量折算,再根据人口的构成和各类人群对营养的不同需要进行计算,最后进行平均,得出人均热量的摄入水平。二是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采用7个指标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该委员会秘书处(2000)提出了7个衡量粮食安全的指标:①营养不足的人口发生率;②人均膳食热能供应;③谷物和根茎类食物热量占人均膳食热能供应的比例;④出生时预期寿命;⑤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⑥5岁以下体重不足儿童所占比例;⑦体重指数<18.5的成人所占比例。该指标体系在2000年9月的第二十六届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上得到批准。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对粮食安全的评估方法等。国内学者提出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朱泽(1998)提出了四项指标简单平均法,即用粮食产量波动率、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这四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徐逢贤等(1999)提出了五项指标简单平均法。具体计算与朱泽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四项指标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这一项指标。马九杰等(2001)提出了五项指标加权平均法。按照该方法,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是用食物及膳食能量供求平衡指数、粮食生产波动指数、粮食储备―需求比率、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粮食及食物市场价格稳定性各指标得分值(各指标对应的警级数值)的加权平均值来衡量。刘晓梅(2004)在借鉴朱泽和马九杰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项指标加权平均安全系数法。该方法提出用人均占有粮食量、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储备率、粮食进口率(或粮食自给率)四个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并参照朱泽的取值标准和马九杰等的加权平均法,以及各项指标对粮食安全状况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刘景辉等(2004)将众多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归纳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空间安全、时间安全和市场安全五类,还提出各类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及各指标达到安全的最低限,分别是:粮食自给率警戒线为90%,人均粮食量为350千克,人均日摄取食物热值水平为2400千卡,人均细粮占有量为160千克,恩格尔系数为60%,生活无保障人口比例<10%。鲜祖德等(2005)提出了标准比值法。这种方法是,首先建立一个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每个指标规定一个标准,再用指标值除以标准值乘以100%,即可得到该项指标的标准比值,最后对这些标准比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安全程度。1.2.2.2 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上述关于粮食安全指标的文献,将我国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分为粮食自给率(或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储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市场价格稳定性四个指标。(1)粮食自给率(或粮食贸易依存度)一般而言,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其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要低于一个农业人口较少的国家。农业资源短缺的国家追求过低的粮食外贸依存系数,会付出高额成本作为代价,经济上是不合理的。粮食自给率是最重要的指标,国际上把一国粮食自给率≥90%(粮食贸易依存度≤10%)定为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国粮食自给率≥95%定为基本自给。一般认为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应达到95%以上。(2)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生产受自然、经济双重因素影响,年度间会出现波动,波动幅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粮食的安全程度。粮食产量年度间的波动幅度可用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来表示,当波动系数较大时,说明粮食生产不稳定,粮食安全水平降低,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般认为将波动系数控制在2%左右是比较理想的。(3)粮食储备水平粮食储备是调控粮食供给以及防止战争、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正常情况下,粮食储备的功能表现为:当市场上的粮食供大于求、粮食价格大幅下跌时,就要购进粮食,增加储备;当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时,就要向市场抛售粮食,减少储备。通过增加或减少粮食储备来调节市场的粮食供给量,平衡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达到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FAO把年末粮食储备和商业库存占年度总消费量的17%~18%定为粮食安全储备。(4)人均粮食占有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粮食或者储备的粮食,人均粮食占有量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5)粮食市场价格稳定性……


编辑推荐

  首先从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水平人手,分别审视了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三个重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结合的大系统,分析了粮食安全目标下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三个子系统的不协调性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协调机制的基本构思以及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就粮食安全目标下的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河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湖南、河南等省份进行了典型调查和分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协调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