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下考古学研究(第1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编  

页数:

42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水下考古学研究(第1卷)》为水下考古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负责编辑出版,刊登与水下考古学及相关研究领域、且未曾以其他文字发表之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卷首语 张威 水下考古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张威 水下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成果 赵嘉斌 闽海钩沉——福建水下考古发现与研究二十年 栗建安 福建水下考古发现与相关问题初探 羊泽林 水下考古工作中的海洋文化史研究 吴春明 高科技探测方法在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冯雷 朱滨 丹江口水库湖北淹没区水下文化遗存初探 邓启江 17世纪台湾海峡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形态与分布 王瑜 澎湖马公水下考古与马公港历史探索 陈信雄 从古瓷看香港史:屯门与元朗(9~15世纪) 郑培凯 李果 粱宝鎏 尹翠琪 黄慧怡 范梦园 15~16世纪景德镇青花瓷外销调查——大航海时代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林梅村 论闽南地区宋至清代瓷器的海外市场 孟原召 初议军持 柳青 韩国出土明代瓷器的初步研究 (韩)曹周妍 船舶遗存重构的实验考古学方法——以清初赶缯船为例 许路贾浩 浙江象山明代古船研究及复原初探 王静 编后记 约稿启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73年,福建省泉州市的文物部门在泉州后渚海滩发现l艘木质古代沉船。翌年,由福建省与泉州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组成的“泉州湾古船发掘领导小组”组织对这艘沉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泉州湾古船的出土遗物有一批船货(香料)和船上用品(陶瓷器、木牌签、铜钱与铜器、玻璃器、印刷品、编织物及象棋等)以及甲板以下保存基本完整的木质古船船体,该沉船的考古发掘报告认定这艘海船的年代为南宋时期。虽然这艘古船是埋藏在海滩上、发掘所使用的是陆地田野考古方法,但由于它是一艘古代海船,表明福建海域确实保存有古代沉船,反映的是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因此可以说,泉州湾宋代海船的考古发掘,是福建地区水下考古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先声。 大约与泉州湾宋代海船考古发掘同一时期,福建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的渔民们在定海湾打捞海底沉积的贝壳以运到外地烧制建筑用的石灰。他们在使用改装的船用抓斗作业时,捞起了一些木质船体构件以及一批晚唐至清代各时期的陶瓷器(青瓷、白瓷、青白瓷、酱黑釉器、青花瓷等)、金属器(铜铳、铁炮、锡器)等。福建各级文物部门随即在当地展开调查,并限制该海域的贝壳捞掘活动,加强了对当地水下文物的保护。由于采取了这些水下文物保护措施,为此后福建海域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7年,我国建立了水下考古学科,在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现综合考古部)内设立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协调、组织全国的水下考古工作。 1989年9~12月,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了“中澳合作首届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来自北京、山东、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文博单位的共计11名文物考古专业人员,接受了澳大利亚水下考古学家和潜水教练们三个多月的授课与训练。在此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习与训练的后期阶段,为了寻找和确定水下考古实习的地点,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的授课老师保罗•克拉克(Paul Clark):于二1989年11月来到福建,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福建省、福州市文物部门的陪同与协助下,前往福建省连江县筱埕乡定海村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最终选定该海域白礁附近发现的南宋沉船遗址(后定名为白礁一号沉船遗址)为本届培训班学员的水下考古实习地点,由此正式揭开了福建海域水下考古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


编辑推荐

《水下考古学研究(第1卷)》为水下考古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集刊,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编印,拟定期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水下考古学研究(第1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