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2卷)

龙泉明 编 高等教育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高等教育  

作者:

龙泉明 编  

页数:

383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1917-2000)》系根据教育部《“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要求,组织编写的体现文学史教学新观念的新型教材,与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相配套。  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从1998年起,多次组织全国专家研究中文专业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落实“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九五”期间)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五”期间)的精神。经与会专家讨论,确定了中文专业本科教学的总学分、总学时和七门主干课,其中将自新时期以来在全国高校中文系已分别开设了20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门课合并为一门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此同时,教育部委托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朱栋霖、张福贵、龙泉明、吴秀明、汪文顶主编),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由朱栋霖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教材系列项目,经专家评审,被列为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这本《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1917-2000)》即为这套国家级教材系列之一。  本教材试图贯彻一种新的文学史教学观念。历来的文学史多是以编撰者的一家观点统一文学史的叙述观点。本教材希望将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发展的动态过程呈现给读者。作家对自己创作的自述是我们解读文学作品、进入文本的首要途径和首选资料,文学作品当初问世就有最初的反映——文学评论,其后又有不断的评价,有的评价观点甚至是对立与冲突的,各种评价有的加深了对作品的各个角度的理解,对立的、互为冲突的评论触发读者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由于中国当代文学历史过程的复杂性,曾产生过一些“革命大批判”式的文章,这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一些学术争鸣的观点也有互相冲突的,这正凸显了作品在当时被接受与被理解的意义。本教材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历代读者和社会阅读中产生,我们今日对某部作品意义与美学的认识正是历代读者与研究者接受作品、理解其意义的累积与筛选,同一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各种认识恰恰是反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流变的真实状况。本教材编撰的新体例和新观念,即是建构在对文学史这一认识的基础上。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是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导读性教学参考资料,系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的配套教材,也可与其他同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配套使用。 全书根据高校现当代文学史教与学的需要,遴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提供解读这些作品的相关重要资料:一、作家有关该作品的重要自述;二、精要摘录历年来对于该作家作品的重要评论观点,包括不同时期对于该作品争论的不同观点,反映不同时期对于该作品的重要认识,提供学术争呜资料,有利于开拓多元视角和开放性思维,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三、重要研究论著目录。全书资料翔实丰富,信息量大。一编在手,尽览百年中国文学研究流程,海内学者评论精粹。

书籍目录

诗歌《相隔一层纸》《教我如何不想她》《草儿在前》《蝴蝶》《鸽子》《梦与诗》《月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凤凰涅檠》《天狗》《太阳礼赞》《繁星(七、一〇、一三一)》《春水(五)》《我曾》《过伊家门外》《伊底眼》《山里的小诗》《凝视》《妹妹你是水》《夜》《东海滨》《晚祷——呈敏慧(二)》《我是一条小河》《蛇》《十四行集(一、二、二七)》《弃妇》《里昂车中》《在淡死的灰里》《琴的哀》《有感》《采莲曲》《葬我》《有一座坟墓》《泪滴》《苍白的钟声》《忘掉她》《死水》《心跳》《发现》《一句话》《奇迹》《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山中》《红纱灯》《一朵野花》《三月》《洞庭湖上》《夜半》《荒村》《血字》《雨巷》《我的记忆》《印象》《寻梦者》《乐园鸟》《我用残损的手掌》《十二月十九夜》《理发店》《灯》《预言》《云》《生活是多么广阔》《老马》《烙印》《春鸟》《发热的只有枪筒子》《地之子》《一朵白云》《生命》《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树》《黎明的通知》《北极》《地层下》《春天的心》《距离的组织》《圆宝盒》《断章》《论(持久战)的著者》《我从ca佟中出来》《发》《别丢掉》《给战斗者》《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坚壁》《泥土》《野花》《今天的宣言》《憎恨》《诗人》《伽利略在真理面前》《无题》《纤夫》《我底竖琴》《野兽》《赞美》《春》《诗八首》《隐现》《冬》《哭亡女苏菲》《王贵与李香香》《圣者》《女犯监狱》《主人要辞职》《发票贴在印花上》《沉钟》《滇缅公路》《追物价的人》《逻辑病者的春天》《珠和觅珠人》《风景》《山中所见——一棵树》《我的欢乐》《诗》《最初的蜜——写给在狱中的M》《金黄的稻束》《漳河水》散文《重刊(浮生六记)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藕与莼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给亡妇》《故乡的野菜》《谈酒》《结缘豆》《差不多先生传》《(野草)题辞》《影的告别》《春末闲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小品文的危机》《女吊》《山中杂记(七)》《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给我的孩子们》《秋》《卖豆腐的哨子》《红菊》《“春朝”一刻值千金——懒惰汉的懒惰想头之一》《一种云》《钓台的春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鹰之歌》《(人间世)发刊词》《秋天的况味》《略论吃饭与打屁股》《中年人的寂寞》《秋风偶感》《画廊》《想北平》《婆婆话》《画梦录》《雅舍》《下棋》《囚绿记》《灯》《窗》《织席记》《“三八节”有感》《切梦刀》《公寓生活记趣》戏剧《获虎之夜》《压迫》《雷雨》《北京人》《上海屋檐下》《屈原》

章节摘录

  他从十五六岁作一个叛逃的学徒时起,就是与旧社会对立的,就在茫茫人世中追求真理,他写了许多诗,现在只留下九十多首。他的诗大半是对旧社会的诅咒,充满了愤恨,即使是情诗,也不能掩盖他的悲戚。我现在重读他的诗,更感到他是非走到革命道路上来不可的。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站在高岸上品评在汹涌波涛中奋战的英雄们的高贵绅士是无法理解他的。  摘自丁玲:《也频与革命》,《诗刊》1980年3月号。  一个真正称得起普罗作家的与过去的写实主义者们不同的地方是在普罗作家要观察社会的发展过程及转变此过程,决定其发展的根本的那些力,就是说他表现旧东西里面新东西的诞生,在今天的或明天的诞生以及新东西对着旧东西斗争与新东西的胜利,这样才是立脚于唯物辩证法上的普罗作家应有的观点。胡氏这部作品(《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就是如上所说地表现着。  摘自张秀中:《读(光明在我们前面)》,《胡也频选集》,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6页。  那时候的作品,许多能留存到今日的,就在于它们真实地记录了那些青年在当时既是旧礼教的叛逆者,又是个人主义者,既倾向社会革命,又摆脱不了自己因循而行动不力的弱点,既充满小资产阶级的幻想,又不得不在幻想的破灭中生活。  我们现在能找到的胡也频的诗稿,就是诗人在那个时候,那种感情下的作品。  在诗人的作品中,情诗在数量和艺术上,都是突出的。前面引出那些表达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的诗句,许多也是摘自情诗。诗人的坦白与天真,感情的诚挚与深沉,执拗地震撼人的心灵,熠熠地闪烁着艺术光辉。  摘自周良沛:《一个真实人的诗》,周良沛:《(胡也频诗稿)序》,《胡也频诗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写的是洞庭湖风雨大作时的景色,而在诗中强者凶暴,弱者呻吟的描写中,我们感到诗人更深的感情的寄托。这湖上的景色就成了一种情绪的象征物。象征诗,不是呼喊,不是平衍,不是描写,而是以意象烘托感情和哲理。因此,象征诗的意象多少带有一些神秘性。  摘自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诗的形式,无疑地从李金发诗一种体裁得到暗示,一种在文字性格方面为畸形的构图,以另外属于未来的一格,而在试验中存在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2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