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中语文-走进课堂(新课程课例评析)(必修)

王荣生/国别:中国大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王荣生/国别:中国大陆  

页数:

361  

Tag标签:

无  

前言

  《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的编写宗旨是:密切关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当前语文教材改革实验,反映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精神,彰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展现当代一线教师的探索足迹,熔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教学反思于一炉,既是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书,也是透视当前语文教材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文献。  全书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代序)”论述了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并对今后的走向提出了建议。改语文“

内容概要

本书为配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帮助普通高中语文教师实施新课程而编写。《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内容分四个部分,即“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代序)”、“上编:课文教学”、“下编:活动教学”、“结语:评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种倾向”。“课文教学”包括:传统课文的当代审读与教学;新课程新教材与教学创新;各版本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特色追求与教学体现;“活动教学”包括:作文教学新理念;口语交际教学新领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书籍目录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代序)上编:课文教学 第一章 传统课文的当代审读与教学  导语  第一节 文学作品教学课例比较   1.1 《荷花淀》课例比较   1.2 《荷塘月色》课例比较   1.3 《祝福》课例比较  第二节 实用文教学课例比较   2.1 《拿来主义》课例比较   2.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例比较 第二章 新课程新教材与教学创新  导语  第一节 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   1.1 《我与地坛》课例评析   1.2 《离骚》课例评析  第二节 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   2.1 《登高》课例评析   2.2 《迢迢牵牛星》课例评析  第三节 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3.1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例评析   3.2 《项脊轩志》课例评析 第三章 各版本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特色追求与教学体现  导语  第一节 人教版的课例评析   1.1 教科书的特色   1.2 课例评析  第二节 苏教版的课例评析   2.1 教科书的特色   2.2 课例评析  第三节 语文版的课例评析   3.1 教科书的特色   3.2 课例评析  第四节 粤教版的课例评析   4.1 教科书的特色   4.2 课例评析  第五节 山东版的课例评析   5.1 教科书的特色   5.2 课例评析下编:活动教学 第四章 作文教学新理念  导语  第一节 价值趋向:作文素养在对话教学中生成   1.1 教学实录三则   1.2 评析:作文素养在对话教学中生成  第二节 内容取向:作文与讲评有效的真情实感   2.1 课例4:“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课题汇报课实录   2.2 评析:有效的真情实感——作文与讲评流动的血液  第三节 命题去向:话题作文不是作文题型的终结   3.1 话题作文及教学课例   3.2 评析:作文题型的变革——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 第五章 口语交际教学新领域  导语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课例评析   1.1 情境性专题教学   1.2 落实在课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1.3 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第二节 谋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改善   2.1 口语交际的反思性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   2.2 口语交际的形成性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   2.3 口语交际的技巧性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 第六章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导语  第一节 《秋水》研究性学习课例及讨论   1.1 课例1:《秋水》研究性学习案例   1.2 课例的讨论  第二节 《鸿门宴》、《垓下之围》课堂研究性学习课例评析   2.1 课例2:《鸿门宴》、《垓下之围》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实录   2.2 评析:从课文中开发研究性学习的资源结语:评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种倾向

章节摘录

  语文社选编了先锋派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其他版也选了,仅以此为例来说),是一次新课文的开发,是教材内容的革新,这种革新必然带来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像这样一篇小说,如果用解读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那一套理论来解读,一是必然读不懂,二是读懂了也味同嚼蜡。也就是说,解读这类小说理应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知识系统,不能建构相应的知识系统,将永远与这类小说无缘。这样就必然引发第二问题:当教师尚且缺乏新的知识体系的时候,又何以指导学生?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包括文艺理论知识没能得到更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改革,因此可以说,要想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层突破,对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必须进行一次再造和换血,否则已有的陈旧的知识不但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反而会是对教学改革的阻抗,或者把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玩成了形式、花样,貌似改革了实质上却在原地踏步。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初期,我们曾特别关注教学观念的革新,似乎我们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缘自我们教学观念的陈旧,但是,从新课程实施多年的情况来看,根本问题不在观念上,或者说观念的改变并非难事,观念更新只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非终结,从观念更新到行为变革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长长的路程中间我们到底还缺失什么?根本的问题恰恰在于教师的学科知识更新,只有实现教材内容更新与教师知识更新的匹配,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富有实效的深层变革。  2.还要所谓的教学设计吗?教学设计到底有何用?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当前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依据文本并指向文本的,仅就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还需要吗?这个问题似乎问得莫名其妙,但在教学中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我们,比如,既然教学可以是或应该是非预设的,那还要教学设计干什么?教学是生态的,是千变万化的,谁也保不准会发生什么。如果教学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那教学的活动应该紧跟学生的问题和思维的发展。但是,这份教学设计启迪着我们:问题可能并不那么简单。这里涉及的问题甚为复杂。一是课文及课文中隐含的知识的难易程度,制约着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选择性。就课文《十八岁出门远行》而言,没有一定的教学设计的指导与规划,学生自主学习也一定有所得,但远没有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与规划下高效与到位,因为这篇小说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可能读不懂,或不耐看。而有了教师的预设,就能保证学生在正确的阅读轨道上运行。二是教材内容的设置影响着教学设计。


编辑推荐

  《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紧密联系当前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教材改革实验,彰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新理念,熔教学课例、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教学反思于一炉。《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可作为普通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参考书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硕士的教学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高中语文-走进课堂(新课程课例评析)(必修) PDF格式下载



书本很不错,读了之后又很深的感悟,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


有理论,有实践,不错。


之前借的,现在有自己的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