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元明清戏剧分类选讲

欧阳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欧阳光 主编  

页数:

319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学中,有两个要项值得关注:一是体裁,一是题材。体裁关乎形式,题材关乎内容。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属于体裁的范围;而送别思归、边塞征旅、山水田园、咏史怀古、才子佳人、负心婚变、神仙道化、英雄传奇、神魔志怪、世态人情、公案侠义等,都属于题材的范围。体裁与题材又是紧密相关、相互为用的。一方面,独特的题材往往会导致旧体裁的变易,甚至新体裁的产生;另一方面,特定的体裁也必然会对其所表现的题材形成制约,并影响其风格特点无论是体裁,还是题材,受不同时代文化精神、美学追求的影响,都有一个发展流变的过程,并在某一历史时段达到顶点,成为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和主题。先秦时期,四言诗、骚体赋和散文独步文坛;两汉以还,散文、乐府、五七言诗与各体赋代有变化;发展到唐宋,诗与词成为最受人瞩目的文体样式。降及元明清,戏曲与小说勃兴,双峰并峙,平分秋色。近人王国维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考·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学演进的历史过程中,伴随着体裁的变化,各类题材也日渐成熟、丰富,几乎涉及社会、政治、人生、自然的各个方面。而每类题材,不仅各有其鲜明的特点,还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以诗、词而论,边塞征旅诗在盛唐时期最为昌盛,咏史怀古诗则在中晚唐大行其道,北宋时期的词作多吟唱情爱相思,到了南宋,抒发悲愤壮烈的爱国情怀便成了词作的一大特点就总体来看,“诗庄词媚”则可视作诗词两种文体风格的基本分野。而如果变换视角,调整思维,就可以发现:题材与体裁、风格、时代不仅紧密关联,而且各类体裁、题材都是可以作为专题展开论述,构成若干部文学小史的。而从文学的体裁和题材人手,也不失为一种了解各体各类文学特点的有效途径。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中国古代文学分类选讲”系列教材之一,是一部以全面介绍和解析中国古代(元、明、清)戏剧为主旨的专门教材。本书将元明清戏剧分为人情世态、历史风云、才子佳人、公案传奇、负心婚变、豪侠英雄、时事政治、神仙道化八大类,各列一章,每章都有对本类题材作品的综论,同时对代表性作品有深入解析。另外,本书在正文的右侧添加批注,或补充正文内容,或提示本段文字的主旨,既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使全书的整个版面更加灵活。书稿中安排的插图也使版面更显优美灵动。  本书既适用于高校中文系和校级通识课程的教学,也可作为文史爱好者了解中国古代戏剧作品的鉴赏性读物。

书籍目录

导论 一、元明清戏剧创作概况 二、元明清戏剧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三、元明清戏剧的题材类别与本教材的分类第一章 人情世态剧 第一节 人情世态剧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演进流变 第二节 元代前期的人情世态剧  一、郑廷玉的《看钱奴》  二、武汉臣的《老生儿》  三、张国宾的《合汗衫》 第三节 元代后期及无名氏的人情世态剧  一、宫天挺的《范张鸡黍》  二、秦简夫的《东堂老》 第四节 南戏与明清传奇中的人情世态剧  一、《白兔记》  二、孙钟龄的《东郭记》  三、李玉的《一捧雪》  四、李渔的《奈何天》第二章 历史风云剧 第一节 历史剧产生的背景及其创作观念、作品风格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历史剧  一、关汉卿的《单刀会》  二、马致远的《汉宫秋》  三、白朴的《梧桐雨》  四、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第三节 明清传奇历史剧  一、梁辰鱼的《浣纱记》  二、李玉的《千忠戮》  三、洪昇的《长生殿》  四、孔尚任的《桃花扇》第三章 才子佳人剧第四章 公案传奇剧第五章 负心婚变剧第六章 豪侠英雄剧第七章 时事政治剧第八章 神仙道化剧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人情世态剧  在元明清戏剧中,有不少着力于以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表现个人与家庭(族)、与社会制度,乃至与社会伦理之间种种矛盾冲突的作品,这就是人情世态剧,或简作世情剧。  关于人情世态剧,大体说来,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一种是世情描写间杂于剧中,但全剧却非通体写世情或以世情为旨归,姑且称其为广义世情剧;一种则纯然以描写家庭日常生活取胜,以世态人情来揭示某种现实关怀的作品,是为典型的(亦即狭义的)人情世态剧。以元杂剧为例,《赠绨袍》(高文秀)、《贬黄州》(无名氏)、《冻苏秦》(无名氏)等属于前者;而《看钱奴》(郑廷玉)、《老生儿》(武汉臣)、《东堂老》(秦简夫)等,则属于后者。  第一节 人情世态剧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演进流变  我们知道,元代科举时行时止,始终未成为士人仕进的主要渠道,元代士人断绝了科举晋身之阶,“士失其业,志则郁矣”,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绝意仕进,流连于市井间,与民间艺人相结合,从事于杂剧创作与演出活动。他们熟悉市井生活,了解市民的审美趣味与好尚,因而在创作中能按摸到民间脉搏,展示活生生的人情世态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众生相。“这种世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对于宋明话本的这个评价,同样适于元杂剧艺术。宋元之际中国文学思潮的这一转捩,或称文学思潮的这样一种变革,既为人情世态剧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视野,也为它的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精神气候和文化土壤。  始于宋代的理学,到了元代被奉为官学,其对文学的影响,情况相当复杂:一方面,它对不同文体类型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一般说来,对散文影响较大,词章次之,俗文学更次之;另一方面,理学的纲常论中又有一些适于表达民族情绪的东西,元初儒士在草原文化的猛烈冲击之下,以维护汉民族的宗法观念与伦理思想为己任,意欲接续中原传统文化,对所谓“纲常松弛”、“世风日下”的局面进行匡正。应该说,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心理趋势。就杂剧创作而言,则表现为通过对家庭(家族)日常生活的描写,宣扬汉民族的传统伦常观,并在其中曲折而又隐晦地寄寓着民族意识。这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郑廷玉的《疏者下船》以及佚名作品《抱妆盒》等世情剧,乃至在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等历史剧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所反映,这也因为家、国在古代一直是互为表里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元明清戏剧分类选讲 PDF格式下载



新的 质量很好 值得买 很满意


封面 纸张 字体 都很好 内容分析的也蛮好的 只是没有剧本在里面 有点小遗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