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罗桂全,黄金来 编 罗桂全、 黄金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9出版)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罗桂全、 黄金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9出版)  

作者:

罗桂全,黄金来 编  

页数:

211  

内容概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扣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书籍目录

心理健康认知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适应大学新环境第一节 适应大学新环境第二节 大学生环境适应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第三节 大学生环境适应问题的心理调适措施学会学习第一节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困难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技巧与能力的培养第三节 有效利用学习资源人际交往与沟通第一节 人际交往面面观第二节 大学生交往与沟通的心理机制第三节 大学生交往与沟通的原则与技巧爱情认知第一节 爱情概述第二节 大学生的恋爱困惑及调试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一节 情绪解密第二节 学会管理情绪大学生的人格完善第一节 个性心理概述第二节 性格与心理健康第三节 气质与心理健康第四节 个性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第五节 个性优化的策略与方法挫折教育第一节 挫折概述第二节 挫折的反应及成因第三节 如何应对挫折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节 网瘾概述第二节 网瘾的成因第三节 网瘾应对珍爱生命第一节 人生的载体——生命第二节 不可承受之重——生命第三节 不可自我消亡——生命心理障碍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述第二节 正确看待心理障碍第三节 心理障碍的防治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主观的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的我”是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二者之间有不合拍、不一致的情况。当理想自我占优势时,往往会将“客观的我”萎缩到实际能力以下,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甚至放弃努力,形成自我怜悯或伤感的心理状态。相反,当现实自我占优势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大学生往往会对自己做出不切实际的估计,要么过高,要么过低。一旦接触社会生活,接触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便发现自己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高明或低能。近年来,常听到大学生刚工作不能适应的报道,这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能放眼社会,不能把自己视为大干世界中的一分子,不能主动去适应、服务和改造社会,也是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二)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富有理想,这种理想在头脑中的形象化,即构成了大学生的理想自我,而他们本身的现实经历又构成了其现实的自我。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大学生对自我缺乏客观认识,往往在对现实自我不满的情况下否定自己。他们时而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又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感到自己什么都不行等。面对自我意识中的种种矛盾,大学生开始通过各种活动来重新认识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调节矛盾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冲突和自我探究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会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趋于一致,达到暂时的自我统一。然而新的自我意识矛盾会产生,还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控和自我探究。


编辑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