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科学

郭毅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01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郭毅 编  

页数:

406  

内容概要

  《外科学(第2版)(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管理类各专业用)》是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育部规划教材,是在一版教材基础上,结合本课程近几年的实际教学情况修订而成。第一版教材《外科学》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评为首届全国医学职业教育优秀教材。再版时根据新时期的卫生人才职业教育的需要,突出面向基层、与全科医学知识相衔接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思想性与实用性。  再版中增加了近年来外科领域成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通过章节后增加的小结帮助学生把握和巩固学习重点。修订版中的插图采用了双色印刷技术,主编亲自绘制了一批插图,使得一些在单色图中难以表达清楚的概念、解剖位置和术式变得更为清楚。  《外科学(第2版)(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管理类各专业用)》供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的业务参考书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外科学的范畴二、外科学简史三、我国外科学的成就四、怎样学习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第一节 无菌术一、无菌术的方法及其应用二、手术人员和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三、手术中的无菌原则四、手术室的管理第二节 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一、切开二、分离三、止血四、打结五、缝合六、引流第三章 外科诊疗技术第一节 外科常用操作技术一、大隐静脉切开术二、气管切开术三、针吸细胞学检查四、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五、游离皮肤移植第二节 现代诊疗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一、影像学检查二、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三、基因诊断和治疗四、激光、冷冻在外科的应用五、碎石术六、纤维内镜和内镜外科七、显微外科八、X刀和Y刀在外科的应用第四章 围术期处理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一、一般准备二、特殊准备第二节 手术后处理第三节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第五章 外科患者的体液失衡和营养支持第一节 正常体液平衡第二节 体液失衡一、水和钠代谢失调二、钾、钙代谢失调三、酸碱平衡失调四、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第六章 麻醉与疼痛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第二节 局部麻醉一、常用局麻药及不良反应二、常用局麻方法第三节 椎管内麻醉一、蛛网膜下隙阻滞二、硬脊膜外腔阻滞第四节 全身麻醉一、全身麻醉深度的判断二、全身麻醉常用药物及方法三、全身麻醉并发症第五节 复合麻醉第六节 疼痛一、概述二、慢性疼痛三、手术后疼痛四、分娩疼痛五、癌性疼痛第七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第一节 重症监测治疗一、ICU常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处理原则二、ICU主要呼吸功能监测及呼吸治疗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一、基础生命支持二、进一步生命支持三、复苏后治疗第八章 外科休克第一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一、失血性休克二、创伤性休克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第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第十章 外科感染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急性感染一、疖二、痈三、急性蜂窝织炎四、丹毒五、急性淋巴管炎与急性淋巴结炎六、脓肿及切开引流术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一、甲沟炎二、脓性指头炎三、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第四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第五节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一、破伤风二、气性坏疽第十一章 创伤与战伤第一节 创伤一、概述二、清创与换药第二节 战伤第十二章 烧伤、冷伤、咬蜇伤第一节 烧伤一、热力烧伤二、电烧伤三、化学烧伤第二节 冷伤一、冻疮二、冻伤第三节 咬伤与蜇伤一、狂犬咬伤二、毒蛇咬伤三、蜇伤第十三章 输血与移植第一节 输血一、输血的适应证和输血技术二、输血的常见并发症三、自体输血四、常用血液成分制品及血浆增量剂第二节 移植一、 概述……第十四章 常见体表肿瘤第十五章 颅内压增高第十六章 颅脑、脊髓疾病第十七章 颈部疾病第十八章 乳腺疾病第十九章 胸部损伤第二十章 胸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第二十一章 胸部常见肿瘤第二十二章 胸外科常用诊疗技术第二十三章 腹外疝第二十四章 急性腹膜炎第二十五章 腹部损伤第二十六章 胃、十二指肠外科疾病第二十七章 肠疾病第二十八章 直肠肛管疾病第二十九章 肝疾病与门静脉高压症第三十章 胆道疾病第三十一章 胰腺疾病第三十二章 周围血管疾病第三十三章 泌尿系统损伤第三十四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第三十五章 尿石症第三十六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第三十七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其他常见病第三十八章 男科学第三十九章 泌尿外科常用诊疗技术第四十章 骨折第四十一章 关节损伤第四十二章 手部损伤第四十三章 运动系统感染性疾病第四十四章 骨肿瘤第四十五章 颈肩痛和腰腿痛第四十六章 运动系统其他疾病第四十七章 骨科基本技术

章节摘录

  【治疗】  1.彻底清创被犬咬伤后,不论是否确定是狂犬,均应立即清创,除去异物及坏死组织。疑为狂犬咬伤,清创时可扩大伤口,用1:1000苯扎溴铵液冲洗,可在伤口底部及四周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20 U/kg体重),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伤口不做一期缝合。此外,常规注射TAT 1500 U,并选用抗生素以预防其他感染。  2.注射狂犬病疫苗适应证:①伤人的狗已确定或疑有狂犬病。②伤人的动物已击毙,经解剖在脑组织内找到内基小体。③伤人动物已失踪,但当地确有狂犬病发生。④咬伤部位在头、颈、肩、手等处或伤口大而深。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Semple疫苗(灭活的羊脑组织疫苗)。用法:在肩胛间区与腹壁四处(右上、右下、左上、左下)交替皮下注射,每日剂量2ml,共14-21次。若头面、颈部被咬伤或伤者系小儿,则前7日每日注射2次,每次2ml,后7日每日注射2ml。狂犬病愈后差,病死率高,应加强预防工作。本病发作,患者应进入专门病房隔离治疗。  二、毒蛇咬伤  毒蛇在我国约有50种,其中有剧毒的大约10种。如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五步蛇、蝮蛇、竹叶青、海蛇等。蛇咬伤(snakebite)在南方多见,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重者可致死亡。  【疾病基础知识】毒蛇的唇腭有分泌毒液的腺体,当咬人时,蛇毒沿牙的导管进入伤口,迅速经淋巴管到达血液。蛇毒含有多种毒性蛋白质、多肽和酶类。按其主要毒理作用归纳为三类:①神经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递质传递,可使呼吸抑制或停止。②血液毒:包括心脏毒、血管毒、凝血毒等对血细胞、血管内皮和组织有破坏作用。③混合毒素: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性作用。  【临床表现和诊断】病情取决于毒蛇的种类、蛇毒吸收量及吸收速度和伤者的健康状况。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外科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