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结构主义

皮亚杰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6-01-0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皮亚杰  

页数:

145  

译者:

倪连生,王琳  

Tag标签:

无  

前言

《结构主义》这本书,是根据1979年第七版(第十一万七千本系列)译出的。原著没有前言或序文,也没有声明该书从1968年初版之后有任何修改。通常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在法语世界里能出版二三千册就是畅销的书了;而像《结构主义》这样一本比较难懂的书竟再版七版,可见这本书的影响之大。 但是,结构主义这一流派和本书作者对于我国读者来说还是比较生疏的。所以译者想在此作一些介绍。 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但他远不止是一个心理学家,他还是一位兼通数学、逻辑、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史和哲学的大学问家。他在1918年(当时他22岁)研究软体动物得自然科学博士之后,转而研究心理学成为大家,1949年又革新逻辑学,1950年发表《发生科学认识论导论》三卷。1968年发表本书——《结构主义》,这是他的“发生认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皮亚杰特别着重于智慧心理学的研究。1929—1939年他任日内瓦大学的科学思想史副教授,早从三十年代起就把最先进的科学认识看做是生物界从动物到人的适应演化的结果,继承了日内瓦学派由克拉帕莱德开创的功能主义方面。他在研究儿童心理学中关于各种概念(时空、运动、因果关系、数量、言语、逻辑思维……等)的发展时,心里就随时都照顾到了与最新的科学概念(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间的关系,于是到五十年代就初步建立起了他的“发生科学认识论”[我们以后就简称“发生认识论”:因为发生认识论中所说的认识论,只能是科学认识论而不是哲学认识论,它是哲学认识论的前奏,但还不是通常所说的(哲学)认识论]。在发生认识论中,其最高阶段,就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认识(并为未来更先进的科学认识敞开着大门)。 目前最先进的科学认识,其概念、方法、原理、假设等,从具体方面来看是千差万别的,新学科还如雨后春笋在产生。但是,从心理学或认知发展的历史看,它们是否有一些共同点呢?这种直到现在为止的最高级认识,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些是皮亚杰必然要涉及到的问题。在此之前还没有人作过一个全面的综合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他自己就来回答了。我们所译的这本《结构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努力的产物。 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里的工作,是要检验现在各个研究领域里出现的主要的一些结构主义,找出结构主义的一般特点。从这一些出发,再涉及到有关结构研究的其他方面。 所谓结构主义,可以上溯到本世纪初在语言学中由索绪尔提出的关于语言的共时性的有机系统的概念和心理学中由完形学派开始的感知场概念。此后在社会学、数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逻辑……等各学科领域中,都在谈结构主义。但是,结构主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却是个等待回答的问题。 皮亚杰综合研究之后,指出结构主义的共同特点有二:第一是认为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来;第二是实际找出来的结构要能够形式化,作为公式而作演绎法的应用。于是他指出结构有三个要素:整体性、具有转换规律或法则、自身调整性;所以结构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这样一个概念很抽象;结构存在的模式要在各个研究领域里才能精确说明。所谓结构,也叫做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一个集合。一个结构的界限,要由组成这个结构的那些转换规律来确定。而所谓转换,在有的学科中译为变换,就是表示变化的规律,通常用一个以上的数理逻辑公式来表示。公式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具体运算。而这种公式原来就是从具体运算中抽象出来的。所以运算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在各种科学认识里,运算的第一性是结构主义的关键。 皮亚杰于是依据结构的上述三种共同要素去检验不同领域里现存的种种结构主义。最后在结论里得出一般结构主义的共同性质。 …… 末尾皮亚杰扼要地作出本书的结论,指出: 结构主义是方法论。它没有排他性;它倾向于把一切科学研究整合进来,在互反性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上作研究。 结构的研究,并不是不要人和主体活动。所谓主体是指认识论上的主体,即人类的共同认识核心,也即认识的机制。在把主体的“我”和“生活体验”分开之后,剩下的就是主体的运算,这是从主体的动作的普遍协调里经过反映抽象得来的。这些运算就是主体用以造成结构的成分。要有继续不断的除中心作用,把主体从自发的自我中心现象中解放出来,以得到协调,建立起有互反性的构造、再构造的历程中产生的结构。 不存在没有构造过程的结构。抽象的结构体系是与永远不会完结而受到形式化限制的整个构造过程互相关联的。 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不可分。有认识的主体(他的结构与萌芽分不开),就有功能概念的价值。结构只能成为体系才有生命。没有“一切结构的结构”。主体是功能起作用的中心。 结构主义必须保持它的开放性。它的危险是到结构的实在论中去找出路。结构是运算的组成规律或平衡形式。所以关键是运算的第一性。 皮亚杰在这本小书里的叙述,毋宁说已经够抽象、概念和相当难懂了。我们在上面作的简单说明,很可能是有错误或没有抓住重心的转述。所以读者必须以原文为准。由于译者的水平有限,译文可能有许多错误,那读者只有参看原文了。 皮亚杰在本书中阐述的结构主义,称为方法论结构主义、普遍结构主义、真正的结构主义。因为他的科学认识论,是以认识论的主体(即一般意义上的不是特殊个别的人)为出发点的,把认识的基点放在主体在与客体接触中由动作产生的运算上,运算由动作内化而成,所以这个科学认识论是以心理学特别是发生心理学为基础的。他的结构主义,与他的发生认识论是紧密联系的。 皮亚杰所用的一套术语,常有自己创造的,或者在运用旧有名词时先阐明意义而重新定义。但在这本小书里,并不再加以定义了。为了更确切明白他的意义,多读一点他的其他专著是必要的。如关于反映抽象、平衡作用、认识的结构、功能等等,都分别有专书论述。读者可以进一步加以研究。 皮亚杰的科学认识论,与他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是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学研究属于经验科学的范围,直接从观察到的事实和关系中得出结论。对于从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概念、原理、方法、假设、结论,加以批判研究,确定它们的逻辑来源、价值、客观性质,才是科学认识论的范围。 他认为科学思维或智慧来源于运算,运算是动作内化为表象的结果。这样,他就排除了理性的先验论,也批判了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而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但是,他以动作为出发点,并不就明白宣布客观世界的物质第一性以及现实世界是取得经验的源泉。他的六十年的研究工作,都指向于建立一种认识理论,关于有机体如何能知道它的世界的理论。据说当有人问到他对本体论问题的看法时,他似乎是说:“我对现实世界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对于他的思想究竟应该如何从哲学上进行评价,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末了,关于本书的翻译,我们采用了差不多一字不漏的直译办法,以便读者有愿意对照原文阅读的,容易发现我们的错误;可是,因此也带来了阅读上的不方便,不够通顺。这是我们限于水平,不敢过于变通的缘故。书里的注释,凡用符号①②等标示的是作者原注;用星号*的是译者加的注释,多数采自英译本的注。文中和注中有用六角括号[]加注的地方,是译者加的说明。因为译名不一定正确,所以除了多数专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加上原文,还在书末加上我们自编的索引,俾读者遇到有疑问时可以检索,有不妥或错误时可以自己加以纠正,并希望提出来告诉译者改正。 最后,我们谨向南京大学程曾厚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承他对照法、英两个版本审校了全部译文,使译文增色不少。

内容概要

  《结构主义》这本书,是根据1979年第七版(第十一万七千本系列)译出的。原著没有前言或序文,也没有声明该书从1968年初版之后有任何修改。通常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在法语世界里能出版二三千册就是畅销的书了;而像《结构主义》这样一本比较难懂的书竟再版七版,可见这本书的影响之大。
  但是,结构主义这一流派和本书作者对于我国读者来说还是比较生疏的。所以译者想在此作一些介绍。
  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但他远不止是一个心理学家,他还是一位兼通数学、逻辑、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史和哲学的大学问家。他在1918年(当时他22岁)研究软体动物得自然科学博士之后,转而研究心理学成为大家,1949年又革新逻辑学,1950年发表《发生科学认识论导论》三卷。1968年发表本书——《结构主义》,这是他的“发生认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皮亚杰特别着重于智慧心理学的研究。1929—1939年他任日内瓦大学的科学思想史副教授,早从三十年代起就把最先进的科学认识看做是生物界从动物到人的适应演化的结果,继承了日内瓦学派由克拉帕莱德开创的功能主义方面。他在研究儿童心理学中关于各种概念(时空、运动、因果关系、数量、言语、逻辑思维……等)的发展时,心里就随时都照顾到了与最新的科学概念(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间的关系,于是到五十年代就初步建立起了他的“发生科学认识论”[我们以后就简称“发生认识论”:因为发生认识论中所说的认识论,只能是科学认识论而不是哲学认识论,它是哲学认识论的前奏,但还不是通常所说的(哲学)认识论]。在发生认识论中,其最高阶段,就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认识(并为未来更先进的科学认识敞开着大门)。
  目前最先进的科学认识,其概念、方法、原理、假设等,从具体方面来看是千差万别的,新学科还如雨后春笋在产生。但是,从心理学或认知发展的历史看,它们是否有一些共同点呢?这种直到现在为止的最高级认识,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些是皮亚杰必然要涉及到的问题。在此之前还没有人作过一个全面的综合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他自己就来回答了。我们所译的这本《结构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努力的产物。

作者简介

作者:(瑞士)皮亚杰 译者:倪连生 王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和问题的地位
 1. 定义
 2. 整体性
 3. 转换
 4. 自身调整性
第二章 数学结构和逻辑结构
 5. 群的概念
 6. 母结构
 7. 逻辑结构
 8. 形式化的权宜性限度
第三章 物理学结构和生物学结构
 9. 物理学的结构和因果关系
 10. 有机界的结构
第四章 心理学的结构
 11. 心理学中结构主义的开端与“格式塔”理论
 12. 结构与智力的发生过程
 13. 结构与功能
第五章 语言学的结构主义
 14. 共时性结构主义
 15. 转换结构主义;个体发生论和种系发生论之间的关系
 16. 语言结构的社会形成、天赋性质或平衡作用
 17. 语言学结构与逻辑学结构
第六章 结构在社会研究中的利用
 18. 整体性结构主义还是方法论结构主义
 19. 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的人类学结构主义
第七章 结构主义和哲学
 20. 结构主义和辩证法
 21. 没有结构的结构主义
结论
参考书简目
索引
 1. 专名索引
 2. 主题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言和问题的地位2. 整体性各种结构都有自己的整体性,这个特点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所有的结构主义者都一致同意的惟一的一个对立关系(用在第1节里已经提到的各种批判意图里说的意义),就是在结构与聚合体即与全体没有依存关系的那些成分组成的东西之间的对立关系。当然,一个结构是由若干个成分所组成的;但是这些成分是服从于能说明体系之成为体系特点的一些规律的。这些所谓组成规律,并不能还原为一些简单相加的联合关系,这些规律把不同于各种成分所有的种种性质的整体性质赋予作为全体的全体。例如,数学中的整数就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人们并不是在随便什么样的程序里发现了它们,然后再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的。整数只是按照数的系列本身才表现出来的,这个数系列具有“群”、“体”、“环”等的结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不同于每一个数的性质的。就每一个数的性质而言,可以是偶数或是奇数,是素数或是能被n>1的数除尽的数,等等。但是,在事实上这个整体性的特性提出了许多问题。这里我们只研究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关于整体性的性质问题;另一个关系到整体有形成过程还是预先形成的这个方式的问题。认为一切领域中都可以把科学认识论的态度归结为两者必居其一的选择问题——要不就承认是一个具有其结构规律的整体,要不就认为是从若干成分出发而来的一个原子论式的组织——这恐怕是错误的。无论谈的是感知结构或“格式塔”的完形学说,还是谈的社会的整体性(社会的阶级整体或全社会的整体)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到,在思想史上,无论在[心理学里]知觉方面反对联想主义的先验假设或是在社会学里反对个人主义的先验假设等等,人们总是把两类学说同这些先验假设对立起来。这两类学说之中,只有第二类学说才似乎符合当代结构主义的精神。而第一类学说只是满足于把想要由简到繁办事的人们所看来是自然的思想步骤[译者按:即指从感觉印象到知觉复合体,从个别人到社会群体,等等],颠倒过来,并按照一种被认为是自然规律的“涌现”方式,一开始并不增加什么,就提出整体性来。当奥古斯特孔德用人类来解释人,而不再是用人来解释人类,当涂尔干认为社会整体,是从个人的汇合中涌现出来,就像分子是从原子的集合中涌现出来一样的时候,或者当“格式塔”学派认为在种种原始的知觉里面能立即看到一个整体性,可以比之于电磁学里的场效应的时候,这些人当然是有功绩的。


编辑推荐

《结构主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结构主义 PDF格式下载



结构主义必读书目,皮亚杰的代表作品之一,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必读,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这本书是皮亚杰关于结构主义的经典介绍,虽然薄,但是还是需要用时间去啃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神马的,一直让人头疼……


皮亚杰在心理学,认知等领域的成就是巨大的。这本书不错哦。


结构主义,总觉得高深莫测。折腾一段时间后,慢慢地摸到了门儿了,也还好啦。


了解结构主义的一扇窗


拿到这本书的瞬间,好小巧,有感觉回到了还在学校的时候,一本小书,质量不错,像那种名著一样的包装,这本书会抽时间看的


应该细细品读的一本书,静心来看


不错 简略 适合阅读啊 能够宇短时间内得到精髓


质量不错,继续关注


小册子,看不费力


刚拿到,正在看,不错,好书


展示还没阅读!希望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朴素的装帧,朴素的内容,经典


此书介绍了结构主义中的基本概念,值得细读。


被分文理前的同桌鼓动买的&;hellip;感觉看不懂啊!!!书略旧&;hellip;&;hellip;


需要细读,需要咂摸!


买回来了,大致翻了一下,还没有时间来慢慢看


给三星是因为翻了几次都没有看完,可能是太专业


商务老书了


结构主义


商务的书都好看


名著就是名著,值得慢慢研究


印刷、纸张都可以


还挺好的/


  皮亚杰说的好:结构主义 是一种方法论。作为一个自学者,我往往迷惘于自己立于何地;惊讶于竟然有如此多的学者,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怎么做到的?
  《结构主义》从数学到哲学,分析了多个学科的结构主义思潮,他用结构,这个名词背后是结构的思想方法,把这些学科都串起来了。
  最初的震撼来自数学中的结构,此前,一直有个疑问,我知道数学是关于模式的学问。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有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0的作用是什么?结构主义让我第一次读到了系统的关于这些约定“背后的含义”,这样的数学是接了“地气”的数学。
  之后的几章我读的很辛苦,大部分时间味同嚼蜡,到了第五章《语言学的结构主义》,经由语言这个实体,阅读突然轻巧了。翻阅前面困惑的地方,也感到通透了很多。巴特,乔姆斯基这些人也突然变得触手可及了。
  “这本小书的关键在于运算的第一性”,我的理解,运算就是转换和生成。这难道不就是数学里三天两头碰到的么?于是他又说:““当代科学的基本特点,乃是一个有许多相互作用组成的整体,这些相互作用趋向于赋予系统以一种具有多种交叉的环状形式”。这句话,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有了一张路线图,坚定了学习的方向。
  或许皮老先生未曾想到,他的一本小书,竟被一个异国后生当成了求学的“心灵鸡汤”。
  我觉得自己会时常拿起它,翻阅一下,看看曾经的妙语是否还是那么美妙,看看自己在什么位置。
  
  


  经验论者强调人类知识来源于外界事物作用于主体的感知并形成相应的观念,而康德则强调主体内在的先验认识结构。试图统合这两种倾向、并且在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区别于康德以思辨的方式对主体的逻辑机能所进行的综合)形成新的认识论观点,即对人类一般心理机能发展过程的发生学理解,这是皮亚杰所展示的努力。这篇文章从两个方面讨论皮亚杰的理论,首先是对其儿童心理学的概括,其次是对皮亚杰的“结构”概念的探讨以及所谓的皮亚杰-福柯之争。
  
  
  
  1、儿童心理学
  
  似乎可以怀揣着孔狄亚克式的梦想,把皮亚杰的学说建立在一个根本性的原理或框架上。在科学心理学兴起的时代,行为主义从巴甫洛夫的反射性实验中显现端倪、并在华生的理论中得到确立。人们可以非常有把握地把他们归结为经验论者,因为他们试图把“意识”的幽灵从心理学领域中驱逐出去、而仅仅聚焦于人类的外在行为、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刺激-反应”(S→R)公式。可以打赌:皮亚杰与行为主义者的关系,正如康德与英国经验论者的关系——皮亚杰对行为主义理论做出了一个康德式的修改,把这一公式扩展为“刺激-同化-反应”(S→A→R)。对于皮亚杰的所有理解,都可以恰当地建立在这个框架之上。
  
  这个修改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拥有能动性的主体又被重新引入了行为主义者提出的行为模式中。刺激和主体对于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并非简单而又孤立地联系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一定的结构图式所调解的。因此,可以通过下面四个概念理解这一过程:
  1、图式:“动作的组织和结构,这些动作在新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形成迁移和概括”;
  2、同化:主体的行为通过“同化”作用,以一种既定的图式对刺激进行吸收,并作出相应水平的反应;
  3、顺应:当主体受到新的刺激、并无法用旧有图式进行回应时,图式就必须经过调节或创造以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图式,以适应现实;这种过程被称为“顺应”;
  4、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导致人类认识水平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而这一连续的平衡过程就是人类认识结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显示出皮亚杰心理学的两根支柱,“结构主义”和“建构论”,而皮亚杰在对儿童心智发展过程的描述中找到了把这两点统合起来的切入口。
  
  A. 感知-运动时期(18个月。前语言期的儿童通过知觉和运动支持动作-图式)
  
  第一阶段:由遗传获得的图式以自发和整体的方式对刺激进行反应,并通过“感知-运动”扩展图式。
  第二阶段:形成“最初习惯”,即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无法区分目的和手段的不同,而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系列必要动作,其与智慧之间的区别即在此。
  第三阶段:视觉和抓握形成协调。
  第四阶段:形成新的、目的与方法之间的协调,虽然方法只能从旧有图式中产生。
  第五阶段:可以从已知图式中形成新的方法。
  第六阶段:幼儿可以通过外部身体探索、或由内部联合而达到的顿悟,寻找新的方法。
  
  现实的构成:“感知-运动”时期通过以下方式“脱离自我中心”、构成现实并形成相应概念:1)形成永久客体图式;2)通过对永久客体的定位和寻找、并在“位移”的行为模式中形成时空结构;3)由自我中心的因果性逐渐认识到客体间空间的和物理的因果性。
  
  认识规律:感知-运动图式通过连续的形式,即节奏-结构、调节和可逆性(“守恒”与“不变性”)表现出来。这成为日后智慧形成的基础。
  
  情感过程:与认识过程相一致,情感过程也经历着“脱离自我中心”。从最初的无自我的“自恋”、通过紧张和松弛的节奏性交替以寻求满意刺激而倾向于回避不满意的刺激、并通过微笑区分人与物,之后通过交往过程形成自我,并最终在区分自我与他者的基础上对他者进行情感选择。
  
  知觉发展:在判断、论证与感觉之外,对于智慧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以造型描述现实的知觉。知觉与感觉-运动图式是相辅相成的,这主要体现在大小、形状恒常性与知觉因果性。通过对知觉的描述,皮亚杰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即感知-运动图式何以成为日后智慧形成的基础。智慧的形成不能如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仅仅归结为知觉,而必须与多种结构相结合。
  
  B. 前运算时期(1周半至七、八岁)
  
  符号功能发展:在感知-运动阶段末期,幼儿形成一种用能指代替某些事物、并使这些事物成为所指的能力。前表象时期能指与所指并未分化,而随着模仿能力提高,主体的表象能力也随之提高,心理表象随着内化的模仿而形成,幼儿由此形成了符号能力(象征和符号)。模仿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1)延迟模仿构成表象的开端;
  2)象征性游戏在随意创造各种象征中通过同化作用改变现实,并在模仿中顺应现实,以满足自身情感和认知的需求,达到智慧水平的平衡;
  3)绘画是对客体现实的一种自发的同化作用,其介乎象征性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
  4)心理表象是内化了的模仿产生的结果。其并非简单地只是直接知觉的派生,而是受到主体图式/运算理解的支配。通过对再现表象(静态、运动和变形)和预见表象的区分,皮亚杰发现,前运算时期的表象具有静态的性质。
  
  语言:语言随着符号功能的发展而产生,不同于满足个体需求的其他象征方式,语言是社会性的。就语言和逻辑的关系而言,语言由逻辑所构成,而逻辑则需要在动作(包括言语行为)的协调中产生。因此,语言表达的水平是与图式的水平相一致的。
  
  因果性与偶然性:儿童把物理事实系统地同化于自身的动作,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化的“前因果性”,而只有到具体运算时期才形成“运算因果性”,使因果性在运算的基础上更为合理。这一时期的儿童还无法掌握偶然性的概念,只有在掌握了可逆性之后才能掌握这一概念。
  
  情感发展:由于心理表象的产生,主体可以通过持续地喜爱或厌恶对待别人,也可以通过自我意识和抗衡的形式对待自己。由于社会化过程和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着类似性,那么由于这一阶段的前因果性认知,儿童自己所认为的社会性事实上是以他自身为中心的,这体现在游戏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合作、以及自我中心的语言。
  
  道德判断:这一时期的责任起源于幼儿对处于优势的命令发出者的单方尊敬,由此构成了道德的他律性,其后果就是道德的实在性(责任和价值取决于命令本身而与主体意向无关)和客观的责任感(对行为的评价取决于对规则的符合程度而并非是否怀有恶意去违背规则)。
  
  C. 具体运算时期(七、八岁至十一、十二岁)
  
  运算是具有很大普遍性特征的动作,可以自身协调为体系;运算包括可逆性变换(逆向与互反:前者指一个逆向性动作和原动作的相加使一个东西抵消,后者指一个互反性动作和原动作的相加使一个东西形成守恒),而守恒概念则是运算结构是否完成的心理指标。具体运算是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提供了从动作图式到一般逻辑图式的过渡。具体运算形成的整体结构包括“分类”、“序列”、“对应”、“矩阵”等,其核心是“群集”,它构成包含各种运算组合在内的累积逻辑序列。此时的道德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律性,能以协商的方式取得并修改游戏规则,并获得正义感。
  
  以上两个时期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机能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把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以及道德的各种反应结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在各个领域(认知、表象、道德等)“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
  
  D. 命题演算时期(十一、十二岁至十四、十五岁。主体将内容和形式相区分,以从具体事物中逐渐解脱出来,这有利于把兴趣朝向不在当前而在未来的事物。这个阶段是对前面各个阶段的综合与延伸)
  
  组合系统与新的结构:分类运算和次序关系运算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组合系统,主体可以将物体或物体、因素和因素组合起来,或者将概念或概念、命题和命题组合起来。同时,在两种可逆性的发展中,一种新的结构——即所谓INRC群——形成了,这标志着对各种“群集”的综合和新发展的起点。新的图式包括比例,双参照体系,流体静力学的平衡和概率观念。
  
  情感发展:主体可以抓住各种可能的变换,仅以想象或演绎的方式去同化现实,以预见新的可能性。
  
  
  
  皮亚杰最后讨论了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1)成熟:有机体的成长,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成熟为新的行为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2)练习和习得经验:经验分为逻辑-数理经验和物理经验。前者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时由动作的协调配合形成的经验,而后者指个体由外在物体本身形成的经验。物理经验总是含有同化于逻辑-数理经验的作用,因此包含一种动作的结构,而并非现象的简单记录;
  3)社会经验:社会化过程就是结构化的过程,从这里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同构性;
  4)自我调节作用:自我调节的平衡作用构成了结构的连续发展。
  
  
  
  2、科学认识论
  
  不同于康德,皮亚杰的结构与图式是建基于大量的观察与实验报告之上的;如果我们遵从康德对逻辑学下的定义而认为其先验逻辑是“应然的”,那么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则可以被认为是“实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仅仅具有或然性;相反,在他看来,通过发生认识论所发现的主体所具有的物理性和数理逻辑性的认识结构是必然的。这种物理性和逻辑性之间的对应在于,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建构的内在认识是处于身体内的,而身体本身是一个物理-化学空间;另一方面,对于现实的理解需要认知图式的支配,客体(作为一个不断趋近的极限)的结构性是由主体结构性赋予的;所以,物理客体的特性和主体数理逻辑构造之间拥有了惊人的一致性。
  
  但是,一方面,不同于经验论诉诸外在客体所固有的结构特性,另一方面,也不同于先验论诉诸某种超越于历史的天赋结构,皮亚杰认为,对于认识论的生物学基础的考察已经表明,认知来源于一种遗传程序与环境因素之间、在有机体的发展的各个过程(从胚囊到认知水平)的交互作用。这种把认识能力和个体发展相联系的观点被皮亚杰称为“表现型”,以与预定论的“遗传型”对立;也就是说,主体在功能上的创新和结构上的演化不仅仅与遗传因素存在连续性,而且受到发展过程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不断影响——在感知-运动阶段,主体的认知主要通过遗传程序获得,并且可以被归结为“本能”;但是,随着同化作用不断进行、认知图式不断建构,主体通过“反身抽象”将原本作为形式的旧图式作为新图式的内容投射到一个新的认知平面上,达到更为高级的认知水平;也可以说,在连续的现实性作用下,主体不断地把尚待解决的问题引入当下通过组合运算所能发现的可能性总体,并创造出新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谈及“创造”。
  
  这种科学认识论始终支配着皮亚杰对“结构”和“结构主义”的理解。结构,在他看来,是指由一系列规律和诸种规律之间的转换规则构成了整体图式,而结构主义的兴起绝不能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哲学潮流或人文学科的时尚;恰当地说,这应当是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可以应用于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乃至哲学。皮亚杰对结构主义方法的总结说明,把结构视为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我调节性的图式,既可以通过对诸多学科的整体研究而排斥那种孤立的原子论或还原论方法,也可以通过赋予结构以历史或发生过程而排斥那种带有神秘意味的“涌现论”,最终赋予认识论主体以一个恰当的地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皮亚杰-福柯之争。皮亚杰在对《词与物》的评价中判定福柯的“认识型”为无效,理由如下:福柯对“认识型”根本没有做出一个富有成效的阐述。认识型的划分是静态的,但是现代诸种科学之间则是动态的交互性;同时,认识型忽略了处于同一时期不同认识之间的异质性,这就使得认识型的划分显得武断;因此,福柯所力图证明的、人文科学的“伪科学性”也就无法在他所设定的“知识三面体”中获得证明。必须承认,皮亚杰对福柯的批评并非无的放矢(福柯在之后的《知识考古学》中修正了他对于数学科学的看法),但是,当人们记住福柯作为“现代康德”的身份,那么就可以发现,皮亚杰似乎误解了福柯的工作——福柯绝非是要通过结构主义的方法在人文科学的起源中发现知识的连续性与转换性,恰恰相反,他力图发掘的是观念史上的复杂谱系、构造与断裂;正是对这种“断裂”、“差异”、“非连续”的发现构成了福柯工作的核心。(《答复萨特》:“科学史和认识史并不简单地服从理性进步的一般法则,在某种程度上,人类意识和人类理性并不是其历史法则的拥有者。”)因此,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反主体性的思潮,并非福柯所凭借的工具,而是福柯所考察的对象。如果结构主义——无论是一种思潮还是一种方法——是一个边界模糊的概念,那么福柯就是力图在近六百年的西方思想史中描绘一种概念的地形图,而完全可以说,概念的构成与连接绝非单纯是通过理性的认知范畴所明确划定好了的;而主体,即福柯所要杀死和抹去的“人”,并非认知心理学意义上的主体,而是作为理性起源的初始性概念。我相信,重温一下福柯在《词与物》中所写下的句子并非无关紧要,并且我相信,正是这个句子表明了皮亚杰和福柯的界限——
  “对所有那些还想谈论人及其统治或自由的人们,对所有那些还在设问何谓人的本质的人们,对所有那些想从人出发来获得真理的人们……我们只能付诸哲学的一笑——这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付诸默默地一笑。”
  


  作为转换规律总和的结构和作为方法论的结构主义
   ——为了即将忘却的纪念
  1、 什么是结构
  
  有种种转换规律组成的体系。每个成分都同时起到对于被它所统属的内容是形式,而对于比它高一级的形式而言又是内容的作用。
  
  尽管种种结构主义的批判意图不同,但是所有的结构主义都有共同的两个理想。
  其一,结构本身是自足的,理解其无需与本性无关的因素。
  转换规律不仅使得整个体系达到守恒和充实的状态,而且转换规律也在体系内自足完成,与外界无关。
  其二,结构是可以形式化的。
  形式化一者在数理逻辑方程式中表现,另一则通过控制论模式作为中间阶段而实现的。
  
   所以,结构首先并且主要是一束转换关系,结构和运算的关系就在于,结构只代表运算的组成规律、平衡形式,并不高于或先于运算。事实上,由运算互相协调、组织形成体系,而体系构造过程的结果即为结构。
  
  2、 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
  
  (1) 整体性
  
  结构具有内部融贯性,它是各部分的有机结合,而非独立成分的混合。成分通过规律形成结构,而这结构不是简单相加的联合关系,成分具有整体性。
  首先,整体并不先于成分。从格式塔完型和感知结构的角度,反对联想主义的先验假设,从社会整体性的角度,反对个人主义的先验假设。总之,是自然规律的“涌现”产生整体性。
  其次,运算结构主义的立场就在于,要重视成分间的关系,即所谓组成的程序或过程,关系组成秩序或过程的结果即是全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体系的规律也就等于关系的规律。
  最后,关于整体是有形成过程还是预先形成,其实,结构与发生论五官,结构在本性上是非实践性的,结构是关于若干转换的体系,而非某个静止的形式。
  
  (2) 转换性
  
  结构是非静止的,由内在规律控制结构的运动发展。
  其一,结构具有两极性,一方面,它造成结构,一方面,它又是被构成的所以,一项其结构作用的活动,只能包含在一个转换体系里。
  其二,转换可以是非时间性的,如1、2、3的逻辑数字顺序,也可以是时间性的,诸如结婚。但最后的目的是将结构建筑在如同数理逻辑体系的结构那样的非时间性的基础上面。
  
  (3) 自调性
  
  自调性即是指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结构是因其本身规律在自行调节,并无外因作用。
  首先,结构的自身调整性的前提就在于结构具有守恒性和封闭性。结构具有封闭性是指,结构固有的转换不会越出边界,而只会产生属于这个结构并保存该结构的规律的成分。结构具有守恒性是指,结构可以以子结构的方式并入更广泛的结构中,但这仅仅是联盟,并不取消原边界,其变化只是一种丰富现象。
  其次,结构的复杂性逐渐增长的级次问题,自我调整是通过结构的整体性规律在起作用的。
  最后,结构自身调整或曰守恒作用有三个程序。
  第一,运算。从控制论的观点看,运算时一个完善的调节作用,即其具有内在的控制手段,对行动的结果期预先矫正的作用。
  第二,调节作用。一部分留在已经完成或者差不多完成的结构内,成为在平衡状态下完成导致结构自身调整的自身调节。另一部分则参与构造新结构,将一或多合并为新结构,将其以子结构的形式整合进新结构中。
  第三,节奏机制。节奏通过建立以种种对称性和重复为基础的最初级的手段来保证其自身调节作用。
  
  3、 什么是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即是指结构这一抽象概念在一切领域都似乎有用。正如霍克斯所言,结构主义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其自身,而自语各事物间可感的关系。一种因素的本质并无意义,其意义在于它和其他因素在既定情境中的关系。任何实体或经验的意义只有在结构中可感。
  
  4、 结构主义的若干要点
  
  (1)结构主义并不是一种学说或是哲学,而是一种方法。
  结构主义具有技术性、强制性、智慧上的诚实性和革新性。真正的结构主义,是方法论上的结构主义。
  
  (2)结构研究并不排他性。
  结构研究并不排他,而是整合了所有学科的研究。其整合式建立在互反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研究结构就是多学科的协调,结构并不等于可观察到的关系,因为这仅局限于某一领域。
  
  (3)结构并不消灭人,也不消灭主体的活动。
  首先,个别主体并不等于认识论上的主体。认识论上是同一水平上所有主体的共同认知核心。
  其次,初意识到并不等于主体在其智慧活动所能达到的程度。初意识到的是破碎而歪曲的,主体也并不等于“我”或者“体验”,主体的运算构成结构的组成成分,主体从动作普遍协调而来。主体活动有着持续的除中心作用,将其从自发的心理上的自我中心现象中解放出来,其目的是协调以及建立互反关系的持续过程。这过程即产生结构,使结构处于构造与再构造的过程之中。
  
  (4) 结构均有构造过程。
  结构的内容是下一级内容的形式,而形式是上一级形式的内容。
  
  (5) 功能主义
  主体是存在的,且与结构的发生过程相关,所以功能仍有价值,一直被蕴涵在作为结构来源的自身调节作用里。根据二律背反和形式化的种种限制说明,一切结构的机构并不存在。主体的本性即构成一个功能作用的重心,而非先验集结所。
  
  
  后记:大学时代的最后一门考试在皮亚杰《结构主义》的选段阐述中结束。尽管在5000字的要求下我不可避免地杯具了,但还是谨记录下这读书笔记,为了这棒子教的一系列美学概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美学原理专题以及这一门西方文论,也为了即将忘却的本科时代的纪念。留下这一篇小小的札记,算是为以后不幸考到这一门的后来者抛砖引玉吧。是为记。


  又是一本没读完的书,结论是:拿起翻译书籍要非常非常慎重。这本书的翻译已经是尽心竭力了,但是如果读一本书时总要通过对句子进行层次分析才能明白它到底在说什么,除了耐心还要有勇气,也还是难免被折磨得身心俱残。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心理学则是研究哲学家为什么会产出如此哲学。考虑到皮亚杰是一位“兼通数学、逻辑、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史和哲学的大学问家”,这本书其实很难定位为一本心理学著作还是哲学著作。同时,读这本书的难度可想而知。阅读建议:精读第一章,通过第二章深化理解,其他各章可根据自身学科加以选择。譬如我就只选择了语言学一章,收获良多。
  
  作者开卷即对“结构主义”进行定义,虽然说这是惯常的写作顺序,但最常见的思考模式是罗列各家观点,然后进行点评并得出结论。皮亚杰开篇先说明方法,然后进行分析。“一个是积极方面,即包含在这些不同种类的结构主义之中的已经取得的成就或带来的希望里,结构观念所具有的理想;另一个是在每一个不同种类的结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反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倾向而表现出来的批判意图。”
  
  


谢谢您的分享。


刘兄,我转载了你这篇文章。


看完你的东西,我好晕


谢谢分享心得


皮亚杰就是个了不起的人


所以才要用结构主义来进行分析


每每看到文科生纠结物理/生物章节或者理科生纠结语言学章节就各种欢乐。
实际上皮亚杰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帮助每学科内的新手找一个进入的途径。
给你开了你的那条路,你非说另一条路不平,那就太纠结了~
楼主这个阅读建议非常科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