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讲演录(第一辑)

邓正来 编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邓正来 编  

页数:

337  

Tag标签:

无  

前言

  如果我们回顾中国社会科学百年“知识引进运动”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相对明晰的阶段:(1)可以上溯自19世纪并延续至今的“引进”阶段,我们引进了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和学术建制等,在翻译大量社会科学文献的同时,也在中国建立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建制。(2)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复制”阶段,即开始运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解释中国问题,“复制”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模式,这在经济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3)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国际接轨”阶段,即开始与国际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学科体。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2008~2009)大部分讲演稿的结集。其中收录了马歇尔·萨林斯、周其仁、王国斌、戴维·M.特鲁贝克、童世骏、陈来、王斯福、汤一介、邓晓芒、俞吾金、陈嘉映、朱维铮、张文显等15位国内外著名学者的精彩演讲。从中可以见出他们就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所做的研究和思考。

书籍目录

马歇尔·萨林斯 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文化与人性周其仁 货币的教训 ——美国次贷危机对思想的影响王国斌 从历史与比较的视角看中国的社会关系和政治转型戴维·M.特鲁贝克 发展型国家与法律秩序 ——浅析一种发展与法律的新政治经济学童世骏 西方哲学研究的思想风险及其规避可能克劳斯·迪克 德国的纪念文化与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世界性遗产陈来 情性与礼义 ——荀子政治哲学的人性公理约翰·H.杰克逊 变化中的国际法制度 ——WTO与中国王斯福 文明的概念与中国的文明汤一介 寻求文化中的“普世价值”邓晓芒 论“自我”的自欺本质俞吾金 启蒙的缺失与重建 ——对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陈嘉映 谈谈语言转向朱维铮 帝制中国的黄昏 ——满清在19世纪张文显 中国司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以人民法院的改革为基点

章节摘录

  不努力从建立必要的概念区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话,我们反而会因为中文当中用的是同一个词,反过来连西方文本中已经相当明确的概念区分也视而不见。与此类似的是“legality”和“legitimacy”,中文常常把两者都译成“合法性”,但我们在说“政府的这个房屋拆迁行为根本没有合法性”的时候,我们的意思可能是政府的这个行为没有法律依据,也可能是政府的这个行为即使有实证法的依据的话,也缺乏道德正当性。在特定的语境中,我们所说的“合法性”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可以区别的;但抽象的一句话,尤其是在中文语境中翻译或转述西方人的一句话,确切的含义往往不容易搞清楚。就像借助于efficiency和validity的区分,可以把我们在不同语境中“有效性”一词的含义的差别有更明确的意识一样,借助于legality和legitimacy之间的区分,我们也可以把不同语境中“合法性”这个词的不同含义搞得更加清楚。当然,就像刚才所说,另一种可能恰恰是反过来把汉语中非分化状况带到对西方哲学的理解中去。  ……


编辑推荐

  “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设立的常规性品牌论坛之一。该讲坛践行“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学术理念,以崭新的办式加强巾国对社会科学前沿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希卑通过邀请世界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名学者进行主讲、评论与提问相结合的讲演,把该讲坛建成既是中陶社会科学界将世界社会科学理论“引进来”的最要平俞,也是提升中国社会科学整体理论水平、加强实质性国际学术交流的一个最重要的互动平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讲演录(第一辑) PDF格式下载



可以看到很多做学问的优点


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开放的心态好思维方式,此书的一些观点具有新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