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过程与实在

[英]怀特海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英]怀特海  

页数:

546  

译者:

李步楼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重要著作,汇集了怀特海的一些重要演讲,主要是基于从笛卡尔开始到休谟结束的阶段的重要哲学思想的发展。全书的演讲稿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解释了方法,并概要地说明了构成宇宙论的观念体系。第二部分重点展示了这一观念体系完全适合于说明那些构成文明化思想复杂结构的观念和问题。在这一部分的讨论中使用了这个体系的措辞和用语,揭示了这些用语的意义以及这个体系能够使经验的各种成分形成协调一致的相互关系。本书的第三、四部分把这个宇宙论的体系通过其自身的范畴观念加以展开,而不用更多地涉及其他思想体系。第五部分是有关宇宙论问题终结方式的最终说明,这一部分与布拉德雷的观点相近。该书学术价值难以估量,是研究怀特海思想的重要书籍。

作者简介

作者:(英)怀特海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思辨体系
 第一章 思辨哲学
  第一节 思辨哲学;融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观念体系;
  第二节 领悟和语言的缺陷;观察条件;严格的经验主义;想象,概括;融贯和非融贯;创造性,终极性
  第三节 理性主义和独断主义;作为基式的体系架构,错误命题和真命题,基式的使用;试验性探险
  第四节 哲学和科学,普遍性层次;数学的独断论的影响;哲学的进步小。
  第五节
语言的缺陷;命题及其背景;形而上学的预设前提;对语言的过度信任;形而上学与实践;形而上学和语言表达 第六节
思辨哲学和过高的期望;过高期望,独断论和进步;说明和形而上学;更高级的经验要素,主体性和形而上学的修正;与哲学相联系的道德、宗教、科学;宗教与科学的对比;结论
 第二章 范畴体系
 第一节
四种观念,即现实实有,包容,结合体,本体论原则;笛卡尔和洛克;哲学解释抽象而不是解释具体
  第二节
四组范畴;终极性范畴;合与分;创造性,新颖性原则,创造性进展;共在,合生;八种存在范畴;二十七种说明性范畴
  第三节 九种范畴性要求
 第四节
初步说明;自相矛盾的完全抽象;不息原则和相对性原则;现实实有永远不变;机缘的消逝及其客体的不朽性;终极因和动力因;多样性;实体
 第三章 一些派生的概念
  第一节
上帝的原初本性;关联,神道;上帝的后继本性;创造性及其获得属性;创造物,客体的不朽性,欲望,新颖性,关联,欲望和精神,概念性包容,纯粹包容和混合包容;同义词和类比,即概念性包容,欲望,直觉,物理性目的,洞察,想象
  第二节 社群秩序,确定的特征,实体形式;个体秩序,连续承传,持续客体;粒子性社群
 第三节
古典的时间概念,单一的连续性;生成的连续性,连续性的生成,芝诺;原子论和连续性;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第四节
意识,思想,感官一知觉是经验事例中非本质因素
 ……
第二部分 讨论和运用
第三部分 包容理论
第四部分 广延理论
第五部分 终极说明
索引


编辑推荐

《过程与实在》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重要著作,汇集了怀特海的一些重要演讲,主要是基于从笛卡尔开始到休谟结束的阶段的重要哲学思想的发展。全书的演讲稿共分为五个部分。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过程与实在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的历史地位貌似被忽视了……不止是宇宙论研究,这本书其实也是对人思维结构的阐释。


我总觉得这本怀特海的书,我是一定要看的,我觉得里面有我要的东西


重要!但得细心读!


终于有了商务印书馆的《过程与实在》了,毫不犹豫地就把他买下了。完美!


伟大的哲学著作


物有所值,对我研究哲学方面有启发!


质量不错,还没看。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本书的评论,是好书。


经典著作,要慢慢读。


这些书很值得阅读!


看得有点累。


出过几个译本了,还是相信商务的吧!


在当当买了这么多书,这是最失败的一次,拍下到收到花了5天时间不说,书都被压破了!!!!如何调换?!!


我记得有篇文章说美国杂志选二十世纪的经典书,其中之一就是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在二十世纪分析哲学占据主导地位,一片反形而上学的声音中,本书却是一个经典的形而上学著作,值得一读。但其难度也是出了名的,如果不静心仔细阅读,是不会理解这本书的。


怀特海这本书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以前有一个中译本,译得乱七八糟,这个译本似乎有所改进。但有些问题依然存在。当然,这个书实在难读、难译,不能对译者求全责备。研究者要备有英文版为好。
书价很合理。值得买!


就冲着怀特海的名声,也必须读!


关于自然物理的演讲,其语言其实并不严谨,但不失为一本好书。


用看似深奥的东西混淆现实,是唯心主义的思想,逃避现实用的,对青少年有害。


The safest gene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uropea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is that it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footnotes to Plato. I do not mean the systematic scheme of thought which scholars have doubtfully extracted from his writings. I allude to the wealth of general ideas scattered through them. His personal endowments, his wide opportunities for experience at a great period of civilization, his inheritance of an intellectual tradition not yet stiffened by excessive systematization, have made his writings an inexhaustible mine of suggestion. ——WhiteheadA.N. Whitehead, Process... and Reality: An Essay in Cosmology, 1978 by The Free Press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pp.39.“对构成欧洲哲学传统最可靠的一般描述就是,它是对柏拉图学说的一系列脚注。我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认为学者们可能从柏拉图的著述中摘取了系统的思想体系。我所说的是指散见于柏拉图各种著作中的丰富的普遍理念。他的个人禀赋,他经历一个伟大时代的文明的广阔的机遇,他继承的理性传统尚未遭到过分系统化而变得僵化,这一切都使他的论著成为启迪人们思想的无尽宝藏。” 《过程与实在》 怀特海 著 李步楼 译 商务印书馆 (2011-10) P. 63-64 阅读更多 ›


怀特海的东西清晰深刻


  怀特海过程哲学述评
  关键词:流体 合生 转化 感受 满足 过程 有机体
  摘要:本文通过对怀特海《过程与实在》一书第十章《过程》整章的概述,尽可能以简明易懂的语言阐释怀特海德过程哲学观点。怀特海通过“流体”哲学的演变史入手,过渡到完善洛克的流体过程理论,将流动性概念分为“合生”与“转化”两种形式并就“合生”部分详尽阐述。并通过发生学方式的“感受”与“满足”,表述“合生”的整个过程与顶峰状态。最终证明存在宏观与微观两种不同的“过程”状态,并推导出“有机体”本身即“过程”这一重要的过程哲学概念。研究者在评论中,进行主观批判。
  第一部分:怀特海过程哲学概述
  第一节 “万物皆流”概念在哲学史上的演变
  一、“万物皆流”概念的缘起
  “万物皆流”这个概念,是由人们非系统的、纯粹分析的直觉所制造的第一个含义不清的概念。历史上的艺术哲学领域,都有着这种理念的痕迹。倘若我们要退回到那种终极的、整体的、未被哲学的诡辩所歪曲的经验之中,那么,经验——对它的阐明是哲学的最终目标——即各种事物的流变,就是我们哲学体系的终极概括,这种哲学体系正是以“事物流变”这种经验为中心的。
  “事物流变”的概念是从“万物皆流”中孤立“流”的概念而开始论述的。进而追问流动的本体是“何种事物”,最终达到“万物”即“所有事物”都在流动的答案。然而这种“所有”究竟是什么意思,确指为何,是需要进一步阐明的。
  阐明“万物皆流”这一说法中所涉及的意义,是形而上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与“万物皆流”相反的概念,着眼于种种事物的持久性,即“永恒”的概念。
  二、流动概念的哲学发展史
  对总体经验的最佳描述,通常以宗教愿望的形式得以表现,是现代形而上学不应忽视的终极感受表达源泉。“与我一起坚守,黄昏迅速降临”这句圣诗就完满的表现了永恒性与流动性的统一。作为统一两者观念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相信稳定的精神之中存在着某种永恒性,而同时,物质世界是流变的、不完善的事物构成的。这种“不完善”意味着流变之中的事物既非“有限”、同时又“无法排除所谓非它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实体与属性”,并对“普遍化”概念做了杰出分析。他以其自身人格,力图结合稳定的精神世界与流动的表象经验世界,对柏拉图式的分裂倾向,是一种有益的反抗。
  伯格森指责人类理智地“把宇宙空间化”、忽视其流动性、倾向于根据稳定性范畴分析世界。并且,伯格森将其看作是理智内在固有的必然倾向。但怀特海坚持认为,“空间化”是最短的途径,得以让人们能够以合理、熟悉的语言,表达某种清晰明白的哲学观点。笛卡尔为这种思想体系给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样板,即便同时,笛卡尔主义中三个明确的实体、“持续性”以及所谓“充分的时间量度”,体现出忽视流动从属性时产生的困难。而这种流动从属性,存在于圣歌中、柏拉图的完美天空想象中、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概念中,也存在于笛卡尔的数学精神中。但牛顿,却赢回了流动性的地位,将它纳入其“绝对的、不受外部任何事物影响而均匀地流逝的数学时间”中,并以其流体理论的形式,赋予它数学上的一致性。
  17、18世纪的各派哲学家群体发现:流动性有两种,一种是“合生”,另一种是从具体存在物到又一具体存在物的“转化”。洛克解释说,“合生”就是“某种具体存在物的实体内在构成”,而“转化”,一方面在时间上,则是“永恒地凋谢”,另一方面,它又是与过去“力量”相一致的、现在的起源。
  尽管如此,洛克、休谟都没有在著作中将两种暗含的流动概念进一步阐述和归纳。只有到了康德的著作中,才得到明确阐述,尽管怀特海看来,其描述是错误的。最后,流动性的双重概念,在黑格尔的进化一元论及其后继学派那里,都遗失了。
  三、怀特海对于流动概念的最终界定
  仍借助洛克的概念,怀特海将流动性确切地分为两种:合生——具体存在物的构成中内在固有的流动性;转化——具体存在物凋谢、重构新生原初要素、并不断重复的流动性。“合生”向着其目的因运动,目的因是其主观的目标;“转化”是动力因的载体,动力因就是永恒的过去。
  关于“转化”的讨论,又叫做客观化讨论。被客观化的具体场合,与具有创造性的合生,有着材料上的统一性。在获得这种统一的关联时,他们彼此之间内在的假定,消除了他们构成中的某些要素,并把其他要素引入关联性之中。因此,客观化是相互调整的抽象活动、排除另一些元素的活动,因而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场合,便成为一种复合材料。由综合、统一而造成减少,这种事实可算是合生观点对现实世界的透视。每一种实际场合,都依据在它之上产生的世界,界定其自身的现实世界。所以,没有两个场合能够具有完全相同的现实世界。
  第二节 合生的概念细节与发生学描述
  一、合生的概念细节
  “合生”是过程,在这种过程是由许多事物构成的宇宙,通过把“多”之中的每一项要素,确定地整合到新的“一”构成的次要成分中去,从而获得某种个体的统一性。
  合生事例,其本身正是我们所讨论的那种新的个体事物。因而合生事例,就是新事物。“现实性”只不过意味着这种终极的、达于具体之中的进入,即便“达于具体之中的进入”这种概念本身,就是自我矛盾,其抽象性内涵,要我们把事物看成是“非事物”。
  合成的实例称为“实际存在物”,或者“实际场合”。已完成的事物绝非实际场合。所以,合生不可避免的基本事实,就是创造性,在创造性中,任何“多种事物”在具体的统一性中,无不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有所有各种实际场合构成的某种集合,就事物的性质而言,就是一种合生的“实际场合”,因为它必须从各种实际场合中,抽出某种具体的统一性,才得以构成。因而,我们只有依靠伪造一种预设的完整直接合生观点,才能探究现实世界。新的合生需要材料,而这种材料就是“转化”。因此,由于转化,“现实世界”这种概念,也只是相对而言,只是作为预设的实际场合,得以从中产生新的合成材料。
  二、合生的发生学描述
  实际场合是可分析的。这种分析,揭示了把个体上异己的存在物转化为统一的复合物之中组成部分的活动。怀特海利用“感受”一词,为这种活动作发生学的描述。因此,实际场合可以说是由种种感受的过程所造成的合生。
  对于感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察:
  1)、感受到的实际场合;2)、感受到的永恒客体;
  3)、感受到的各种感受;4)、自身主观的强度形式。
  合生过程中,感受本身也会由各种不同感受“合生”为更宽广的整体感受,达到普遍性。
  这种更宽广的普遍性是所有复合感受的感受,包含各种相同要素和对立要素。这种感受的整合过程会持续,直至获得具体的统一性。在这种具体的统一性中,实现各种可能的决定性都被排除在外。宇宙中的诸多存在物,包含那些合生产生的存在物,在最终统一性中,都发现了各自的作用。而这种最终的统一性,叫做“满足”,是合生进入决定性事实中所达到的顶峰。而先前阶段,合生只是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结,是纯粹的非决定性。
  第三节 对于“满足”的详尽分析
  一、三种感受阶段以及作为决定性顶峰的“满足”
  某种具体的实际场合,可看作是特殊的、统一的合生实例。对于这种实际场合,分析形式构成后,可以得到三个感受阶段:
  1)、反应状态;2)、补充阶段;3)、满足
  第三阶段的满足,标志着所有非决定性的消失,同时达到合生的顶峰。此时,达到顶峰、被满足的实际场合或实际存在物,便体现出具有决定作用的“是非”特质。所以,这种满足隐秘地表达了合生的目的与原因。
  二、“满足”本身的二重阶段
  但“满足”这个过程本身,又存在两个阶段:
  1)、从外观上看,是综合审美的客观材料,纯粹接受现实世界的状态。它将外在的现实世界接受为隐秘感受中心,因而仍是“外在的中心”,没有容纳到潜藏的直接性之中。
  2)、由隐秘的“满足”理想所支配,并在“满足”过程本身之中,逐渐形成的状态。诸多感受,尤其是非本体的感受,被同化,进而“合生”到隐秘的审美统一性之中。
  在“满足”的第二阶段中,感受各种概念流变的同时,也假定了某种情感特征。但这些感受的起源,并没有因为这种隐秘情感的出现而消失,因为说到底,纯粹的隐秘性,等于“无”,也就是没有任何要素存在的绝对宇宙。既有非无的意义,在怀特海看来,假设能够进行最完全的分析,将被视为自相矛盾。
  三、假定情感的倾向界定
  同时,这种情感的感受,仍然倾向于第三种形而上学原则,即要成为“某物”,“要具有获得与其他存在物实在统一性”的那种潜在性。因此,“成为实际存在物的实在成分”,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实现这种潜在性”。此时,“情感”就是“情感的感受”,“所感受之物”就是“假借”的中间承载体,或者是“合生”前的实在。
  根据这种原则,任何存在物都不能与创造性概念分离。因此存在物,至少是具体的,并且能够将其自身特殊性,注入创造性之中。当然,实际存在物及其状态,绝不仅限于此。
  [注:本节中,怀特海所使用的物理学例证与其阐述方式分歧过大,以及后段对于洛克的批评相对突兀,对于怀特海本身的过程理论无益,因故略去,不予概述。]
  第四节 审美与理智构成的补充阶段
  回到感受三阶段中的第二阶段,即补充阶段,又可将其划分为两种次要阶段,即:
  1)、审美补充; 2)、理智补充
  审美补充:就是情感上欣赏各种对比物和节奏感,这两种客观内容的同异性,都是实际存在物合生中,内在固有的。这种阶段是“直觉性”的概念感受,同时整合了纯粹的物质感受,形成流变。
  理智补充:有意识的、有理性的介入感受。怀特海通过对理智补充缺失所造成的“盲目”来阐释理智补充的不可或缺,尽管他认为审美补充存在精神,而理智补充,并非总是存在精神。但,由于“命题感受”这种永恒客体的实现,本身即是理智补充的次要状态,从而路论证了理智补充,最终,是不可或缺的,是进入纯粹命题潜在性与已知现实对立态中的诱出物。
  第五节 过程哲学的小结
  一、宏观过程与微观过程的特性对比
  内容 宏观过程 微观过程
  本质 从已获得的现实性想获得之中的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纯粹实在条件的变化,已进入确定的现实性之中的过程
  趋势 “现实”到“纯粹实在”的转化 “实在”到“现实”的增长
  作用效果 直接生效 目的论
  时间态模拟 过去 未来
  提供 实际上支配着获得的条件 现实所获得的种种目的
  二、“有机体”与“过程”的必然结合
  “有机体”概念以双重方式与“过程”概念相结合:
  首先,有机体是由种种现实事物构成的共同体,是不稳定的,出于产生过程之中未完成的联结。
  其次,每一种实际存在物本身,只能被描述为一种有机过程,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相连并存的平行宇宙,是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与实在基础。
  因此,每一种实际存在物,尽管就其微观过程而言是完整的,然而由于它的客观性,包含着宏观过程,因而仍然是不完整、也不可能完整的。它实际上在经验者一种必定是现实的未来,尽管那种未来的完整现实性,尚未被确定。
  在这个意义上,每一种实际场合,都在经验者他自身客观的永恒性,即使这种客观,是由确定性先验要素界定后产生的。
  第二部分:怀特海过程哲学评论
  在概述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怀特海对于术语用词的定义很混乱,其作为数学家的逻辑理性与整体性,至少在本章中,体现较少。由于其不相信“语言是命题的恰当表达方式”,同时又不得不利用语言进行哲学表述,导致其进行哲学推论时,语言错杂混乱,有自毁门户的嫌疑。并且,与其所要表达的“思辨哲学”,有所背离。
  比如在阐述“流体”二重性时,究竟二重性的定义是怀特海总结前人经验之后的原创“合生”产物,还是仅仅“转化”而成,这一点,首先在其论述中,是难以理清的。在阐述“合生”与“转化”时,详尽分析了“合生”,但对于“转化”,在后文分析中却只字不提,这是很蹊跷的。对于“合生”发生学的感受,提出“三阶段”,但阐述的顺序,却是以顶峰状态的“满足”开始分析,进而到“补充”,对于“反应”阶段的感受只字未提,至少在本章中看来,是不够全面地。
  此外,作者大量应用如“感受”、“心灵”、“意识”、“精神”等词,在本章中缺乏明确的界定,影响其利用发生学“感受”作为解释过程流体实例的辨证性。
  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译者杨富斌老师前言中所明确指出的,“他只看重静态的逻辑,对于自黑格尔以来直到马克思所继承发展的辩证逻辑不甚了了,这样,当他试图借助于静态逻辑去重建动态的实在时,便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在概述、理清怀特海过程哲学思路的时候,研究者也发现怀特海一方面试图阐述实体“流动”的一贯性,但另一方面,对于“流动”却加以层层肢解、静态,尽管这是怀特海所称的“必须”,最终导致他在哲学概念表述时大量对立、自相矛盾情况的产生。
  研究者个人以为,西方过程哲学,由于有着专注于静态、细节、微观事实的传统,反而难以突破障碍,达到真正“过程”、“流动”的统一。而反观东方古代哲学,尽管只能成为“朴素唯物主义”,但其中对于事物过程变化、循环往复等的叙述,更加直观、清晰、辨证,理论与经验亦无抽离。
  后记与反思
  无论是何种哲学理论,皆因其高度抽象性的本质,决定了文字表述的晦涩难懂。同时,本次阅读文本又是外译的作品,语言之间不可译的哲学问题,也在哲学作品中得到了最根本的体现。撇开语言上的艰涩与阅读理解的重重困难,研究时间不够充裕,没能通读杨富斌教授译本的《过程与实在》全书,对照周邦宪老师的译本与英语原著来细究。对于研究对象,无法全面透彻的把握,只能进行有失偏颇的管中窥豹式述评,实在是研究者最大的遗憾。
  2010年6月20日
  参考文献:
  《过程与实在》第十章 过程 怀特海 著 杨富斌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过程与实在》译者序言《七张面孔的思想家》作者:杨富斌 怀特海 著 杨富斌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过程与实在》作者前言 怀特海 著 杨富斌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