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元吉安方音研究

李无未,李红 著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李无未,李红 著  

页数:

336  

字数:

250000  

内容概要

  《宋元吉安方音研究》1992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对《九经直音》音注俗读产生了兴趣,阅读过程中当然存有不少的疑问,我便带着一些问题向吉林大学许绍早、林法两位教授以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宁继福研究员请教,经过几次深入的讨论,使我明确了研究《九经直音》的一般性目标。宁继福研究员还有意提示我与台湾学者竺家宁教授取得联系,竺家宁教授也热情地寄来了一些有关他研究《九经直音》音注的资料,从而扩大了我的学术视野。恩师唐作藩教授多方面悉心关照与督促,更坚定了我继续研究《九经直音》的信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吉安及吉安语音   一、吉安历史及人口  二、吉安方言语音 第二节 吉安方言语音历史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宋元吉安方音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宋元吉安方音的方法   一、与宋元吉安方音相关文献的计算机处理方法  二、宋元吉安方音文献音系与现代吉安方音音系的历时比较  三、相关语音的共时比较  四、其它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 与宋元吉安方音相关的文献 第一节 与宋代吉安方音相关的文献  一、《九经直音》与《示儿编》   二、欧阳修等吉安人诗词用韵文献 第二节 与元代吉安方音相关的文献  一、元代吉安籍文人古体诗用韵材料  二、元代其它文献材料第三章 宋元吉安方音声母系统 第一节 唇音 第二节 牙音 第三节 舌音 第四节 齿音 第五节 喉音 第六节 半舌音和半齿音 第七节 声母情况总结第四章 宋元吉安方音韵母系统 第一节 《九经直音》直音韵母 一、通摄 二、江摄 三、止摄 四、遇摄 五、蟹摄 六、臻摄 七、山摄 八、效摄 九、果摄 十、假摄 十一、宕摄 十二、梗摄 十三、曾摄 十四、流摄 十五、深摄 十六、咸摄 第二节 元代吉安籍文人古体诗用韵  ……第五章 宋元吉安方音声调系统第六章 宋元吉安方音与《中原音韵》、赣方音的关系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吉安及吉安语音  一、吉安历史及人口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总面积为25271平方公里,至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473万人。  吉安的历史非常悠久。吉安市河东案山古文化遗址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九江郡始置庐陵县,所以吉安市古称庐陵。汉代庐陵属豫章郡,三国时期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隋开皇十年(590),改庐陵郡为吉州。此后几次由吉州改名为庐陵,或由庐陵改为吉州。元代元贞元年(1295),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寓“吉泰民安”之意,辖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四州五县,“吉安”之名自此始。此后,明清两朝虽曾废吉安路为吉安府,但基本上沿用旧名。1914年,置庐陵道于宜春,辖21县,包括吉安县。1926年废庐陵道,吉安直属江西省。  1949年设吉安专区。1968年改吉安专区为井冈山地区。1979年再度改为吉安专区。2000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吉安市,辖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和吉安、泰和、万安、遂川、永新、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新干10县,257个乡镇,3150个行政村。公元2年,庐陵县人口数为19553人,这是吉安历史上最早的人口数记录。公元140年,人口上升到79471人,为吉安历史人口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西晋时期庐陵郡人口数下隆到31271人,这时期是吉安历史上人口数的第一次低谷期。隋唐时期是吉安历史上人口的第二个发展时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宋元吉安方音研究 PDF格式下载



吉安是个好地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