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明记

宇野哲人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宇野哲人  

页数:

247  

译者:

张学锋  

Tag标签:

无  

前言

予游中国,已是数年前之事。书中所录,均是当时之见闻。时至今日,这些记录,与目下日新月异之中国,特别是革命大业成功,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今日之中国,或许已经不合适。然而,中国国土广袤,文化难以遽然普及。保守之中国,纵然铁路开通之里数增加,都会之外观亦有若干之变化,但大体之上,旧态依然。故此书仍不失为了解中国国情之有益之物,于此一点,予信而不疑。今稍加改订再次上梓。

内容概要

  《中国文明记》一书是日本学者宇野哲人在游历了华北、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写下的数量庞大的游记。这些游记是他每夜剪烛,梳理成文,将之寄与故国乡里父母妻子的书翰。以时间为顺序,按所过之地为单位,列项叙事。以广博的知识和准确的文献论证为基础,对所见所闻加以描述及考证。《中国文明记》条理清晰,记事完整。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宇野哲人 译者:张学锋宇野哲人(1875-1974),字季明,号澄江。日本中国哲学史研究者,文学博士。曾任东京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中国哲学史——近世儒学》、《中国哲学概论》、《中庸新释》等。

书籍目录

总序序修订版序第一部分一 最初之所见二 天津三 进北京四 北京城五 北京杂观六 飞鸟之技七 听戏八 蒙古来了九 百果粥一0 祭灶一一 迎春之准备一二 北京之除夕一三 北京之元旦一四 上元节一五 打鬼一六 北京之四季一七 辽金之土城一八 汗八里一九 北京之名胜二0 北京近郊之名胜二一 山东纪行二二 长安纪行二三 长沙纪行二四 武汉之名胜二五 南京之名胜二六 镇江二七 苏州二八 杭州第二部分一 中国之家族制度二 闲话结婚三 中国之社会事业四 革命与中国之国民思想五 论中国国民性译后记——幕末明治时期的中国见闻录及宇野哲人的《中国文明记》译后记主要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一 最初之所见横滨埠头上送客之人,脸庞渐为黄昏暮色所笼罩。予胸怀对前途之希望,乘上邮船公司之包船亚逊号。先在纪州滩遭逆风袭击,后又在朝鲜海峡遇暴雪之苦,离开故国,在海上费时数日,终于到达大沽近海。首先令人吃惊者是其码头。虽言码头,其实徒有虚名。四面渺茫,眼中不见一物,投锚处在白河口之海面上。若遇风波惊涛,则无法上陆。此日虽万里无云,天极晴朗,然白河之冰尚未解冻,无奈只得在河口抛锚,虚度两日。等待入港之船渐渐增多,两日间达数十艘。皆是同样心情,只待冰解靠岸,大有度日如年之感觉。其夕,有无数冰块流来,预计明朝定能入港,欢喜无比。果然,午刻时分,有汽艇驶来,迅速换乘上岸。自本船至岸边,约六海里。经两小时,到白河河口,著名之大沽炮台之残垒,夹岸可见二三处。河有九十九曲。俗称,因百曲差一曲,故云白河。予等所乘汽艇,迂回曲折,逆流而上。自塘沽上陆,最初之所见,非常遗憾,绝非愉快之事。夹白河而建之民屋,均是极其矮陋之泥屋,墙壁自不待说,连屋顶亦是泥土所涂。时值冬枯时节,原野一望无际,满目荒凉,难怪先时将塘沽之民屋误为猪圈。对捉襟见肘之中国而言,将不多之财物,盘算来去,强用于门户之装饰,虽不算聪明,然港口是徒具其名之大沽海面。

后记

日本孝明天皇庆应三年(1867)十月,德川幕府的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1837-1913)将国家大政奉还皇室,同年十二月,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复古,次年,德川幕府完全倒台,明治新政府成立。这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过程,就是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不仅掌握日本政治实权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倒台,而且自1192年源赖朝(1147~1199)开创镰仓幕府以来的武人幕府政治也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新确立的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在内政、外交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以一个近代国家的姿态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因此,从形式上来看,明治维新是从幕府向朝廷的政权转移,而实质上却意味着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迈进。幕府末年,正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向亚洲渗透的时期。东方的大帝国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败北这一事实,对同样面临列强侵略势力的日本来说,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借鉴。在美国公使柏利来航以后,如何才能维护国家的安全、独立,成了朝野上下的最重要课题。明治维新以后,所谓的“开国进取”、“脱亚入欧”,成为日本政府的基本方针。与西方列强并肩,以西方列强弱肉强食的逻辑为自己的逻辑,“谢绝亚洲之恶友”,成为政治上的主要势力。随着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长期以来对等和平的中日关系,也逐步走向被侵略与侵略的关系。在强弱优劣、进步保守、东西方文明等意识的影响下,自以为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同时又是西方文明介绍者的日本政府以及受其影响的一般民众们,对封建社会末期积贫积弱的中国以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开始产生了蔑视意识。这一段历史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幕末明治时期,游历中国并留下记录的日本人很多。其职业,有政府官员、政治家、记者、学者、作家、实业家等;其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甚至远及边疆地区。他们的见闻录,多在中国写成,如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土、风俗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认识这一时期中国的珍贵史料。然而,正像前文所说的那样,很多日本人,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虽然对中国文化以及遗留在中国大地上无数的文化遗产怀有崇高的敬意,但对现实中的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蔑视意识却日益加深。这是一个难以摆脱的时代枷锁,在见闻录的各个作者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反映。因此,幕末明治时期,特别是明治后期的中国见闻录,又是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好材料,尤其是在一般日本人如何认识中国的这一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中国文明记》作者游历了华北、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写下的庞大的游记。是他每夜剪烛,梳理成文,将之寄与故国乡里之父母妻子的书翰。《中国文明记》论考部分是作者对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考察与思考。对现今我们研究近人中日关系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明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