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正经

宋宗元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宋宗元  

页数:

382  

译者:

董文武 注释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作者宋宗元的生平《正经》,初名《巾经纂》。作者宋宗元,字鲁儒,号悫庭(一号光少,又号梅花铁石主人),清代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卒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享年七十岁。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宋匡业为当朝贡生,性爱梅,咏梅诗成帙为《咏梅诗集》。乾隆三年(1738)宗元中举人,先后任直隶成安、良乡知县、天津清河道、光禄寺少卿。辞官归乡之后,将早已荒废的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的万卷堂买下,重新扩建成一座私家宅第花园,以为奉母养亲之所,并沿引“渔隐”旧意,以“网师”自号,更名为网师园。在园中梅花铁石山房潜心著述《巾经纂》20卷、《识字略》10卷、《网师园唐诗笺》18卷等,今均有传本。除此之外,还参加校订过清人秦蕙田礼学研究集大成著作《五礼通考》,清人朱王存序其《巾经纂》云:“生平雅不能局促章句,居官饶干略,殆得力习史,而金匮秦文恭公撰《五礼通考》,先生与校,盖亦志学者。”宋宗元生活于“康乾盛世”。清朝初期,出现了封建社会少有的盛世,但清朝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清政府出于统治的需要,强化思想控制,在文化上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和怀柔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仍然利用传统的伦理道德来约束民众。在此形势下,一些儒学之士在尊儒重道的同时大谈明哲保身之道,这就使得明朝后期冯梦龙的《智囊》等所谓的“智慧”之书盛行起来,各种类型的翻刻本、增补本不断出现,如《智囊补》、《增智囊补》、《增广智囊补》等等,但大都创意不多,内容也无所增益。《巾经纂》则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为这种智慧之书的压轴与创新之作,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卷首又题“续智囊补”。二、《巾经纂》的内容《巾经纂》是一部类事类书,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体例,集中国古典文化之精髓。全书共分仁、义、礼、智、信五帙,每帙又分四日,成为卓鉴、远猷、伟度、慧力、仁方、政术、粒民、折狱、师谋、经务、讽谕、说辞、控驭、妙应、利导、沉几、穷变、处嫌、释纷、奇谲等二十类,每类各为一卷,共二十卷。卷前皆有小序,后面各段采录纪传体二十三史事实,段后皆附作者论断点评,有的还于卷末会通全卷宗旨。当然,书中前后体例并非完全一致,个别地方也有剪裁失当之处,尤其是所转述的史实与原文,间或略有文字出入。《巾经纂》的取材范围较为广泛,囊括了清朝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正史记载,上下长达四千余年,共收录五百多个历史故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举人物既有帝王将相、奸雄大儒、富商大贾,也有戍卒小吏、僧侣道尼、市井百姓。所录故事上至经国济世的远猷奇谲、排兵布阵的用兵之道、断案决讼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化险为夷的应变能力、为人处世的方法技巧。所有这些人物事迹大多真实可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精彩的智慧长卷,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与人生。《巾经纂》内容广泛,基本上是谈论怎样用行为修养来统揽处世的方法和经验,及如何处理政事和治国理民,几乎涉及了从政处世的各个方面。既有初入政坛的远见卓识,交往过程的辨别奸恶,图谋进取的深藏不露,处理事务的深谋远虑,事前筹划的周密细致,又有为官时的宏伟度量、宽容气度、博爱胸怀、从政技巧、理乱之术、用兵之道、驭人之术、用人之道、言辞应对,以及断案、救荒、理财、进谏、平叛、诡智、奇谋等。此外还有怎样避免遭人猜疑暗算,如何因势利导、平息纠纷等相当丰富的内容。

内容概要

《正经》,初名《巾经纂》。作者宋宗元,字鲁儒,号悫庭(一号光少,又号梅花铁石主人),清代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卒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享年七十岁。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宋匡业为当朝贡生,性爱梅,咏梅诗成帙为《咏梅诗集》。乾隆三年(1738)宗元中举人,先后任直隶成安、良乡知县、天津清河道、光禄寺少卿。辞官归乡之后,将早已荒废的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的万卷堂买下,重新扩建成一座私家宅第花园,以为奉母养亲之所,并沿引“渔隐”旧意,以“网师”自号,更名为网师园。在园中梅花铁石山房潜心著述《巾经纂》20卷、《识字略》10卷、《网师园唐诗笺》l8卷等,今均有传本。除此之外,还参加校订过清人秦蕙田礼学研究集大成著作《五礼通考》,清人朱*序其《巾经纂》:“生平雅不能局促章句,居官饶干略,殆得力习史,而金匮秦文恭公撰《五礼通考》,先生与校,盖亦志学者。”

作者简介

作者:(清代)宋宗元 注译:董文武

书籍目录

序仁帙 卷一卓鉴 卷二远猷 卷三伟度 卷四慧力义帙 卷五仁方 卷六政术 卷七粒民 卷八折狱礼帙 卷九师谋 卷十经务 卷十一讽谕 卷十二说辞智帙 卷十三控驭 卷十四妙应 卷十五利导 卷十六沉几信帙 卷十七穷变 卷十八处嫌 卷十九释纷 卷二十奇谲

章节摘录

太公封于齐①,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②:“此齐之高士也,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悫庭曰:按《国策》载赵后问齐使语③,谓于陵子仲④,“率民而出于无用,胡为至今不杀?”亦是此意。然太公所以诛之者,特为其士而以华著者耳。若徒以三召不至而诛,则巢由恐不免于尧舜之世⑤,而伊尹之三聘亦岌岌乎殆矣⑥。唯其为华士,殆所谓行僻而坚,言伪而辨,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者。本非高士,而故为畸行以欺人,其罪盖无可宥。孔子之诛少正卯⑦,同此旨也。不然,伯夷亦上不臣天子⑧,下不友诸侯,当左右欲兵之时,太公且以为义士而释之矣,何独于彼而必诛之乎?虽事之有无不足深据,然观此可知伪行之不容于圣世矣。【注释】①太公:西周开国大臣。又称太公望、吕望、吕尚、师尚父。俗称姜太公、姜子牙。受封于营丘(今山东淄博东北),为齐国开国之君。②周公:西周初人,姬姓,名旦,也称文公、叔旦。周武王弟,开国元勋。以鲁公封于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北),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③《国策》:即《战国策》。原有《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西汉刘向整理编次。是一部记载战国史事和策士议论、权谋的汇集,共三十三篇。下面引文出自《战国策·齐策》。赵后:即赵太后。战国赵人。赵惠文王后,赵孝成王母。也称惠文后。④于陵:战国齐邑,在今山东邹平东南。子仲:齐国隐士。⑤巢由:相传为尧时隐士,筑巢而居,以贤闻名,不受尧所让天下。或说即许由,因由夏常居巢,故号巢父。尧:又称唐尧。相传上古帝王。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舜:相传上古帝王。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又称虞舜。⑥伊尹:商初大臣。名挚,又称伊挚。相传曾为有莘氏媵臣,入商辅佐成汤,伐桀灭夏,建立商朝,称为阿衡或保衡。⑦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创始人,曾整理《诗》、《书》、《周易》等文献,删修《春秋》。少正卯(?—前498):春秋末鲁国人,少正氏,名卯。⑧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与弟叔齐互相逊让君位,先后奔周,路遇武王伐纣,叩马谏阻。商亡后,二人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南)。【译文】太公被封于齐国,齐国有位名叫华士的人,从道义上不臣服天子,不亲近诸侯,人们称赞为贤明。太公派人征召他再三,都不到来,于是下令诛杀他。周公说:“这是齐国志行高洁之士,为什么要诛杀他?”太公说:“不臣服天子,不亲近诸侯,我吕望还能够使他为臣子而亲近他吗?我吕望不能使他为臣子而亲近他,这就是被抛弃的民众;征召他再三,都不到来,这就是叛逆的民众。假使全国都效仿他,我吕望还给谁做国君呢?”


编辑推荐

《中华智慧经典:正经》由中华书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正经 PDF格式下载



清朝宋宗元所著,是智慧的经黄,非常值得看和收藏。看这样的书能启发我们,正如书中所题是“正”。正向的正。


此套书算不上是中华智慧经典,内容明显缺乏厚重感


因为时代的问题,很多文言句式读不是太明白,但是中华书局的这套译注版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华智慧源远流长


中华五千念年的文明精华,是人人必读的经典!


智慧经典,值得珍藏。


以正合,以奇胜。值得细读!


智慧者丛书!收藏


经典故事,每日一篇。


居然忘记来评价了,在书还不错


不错,闲来翻阅受益匪浅


很不错的一套书,六本全买了,值得收藏


不错的书,活动买的,价格便宜。


中华智慧的经典


中华书局,我喜欢。书很不错,排版很棒,喜欢。


和刘向的世说新语,说苑,智囊是同一类的书。值得一看。


非常好的一件商品,谢谢当当给我们提供如此好的东东


学学做人做事


这么短的故事,最好是带上拼音!


不错,就是送来的包装不好


节选本不好。 但有译文注释。字体也大。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精华,是必读的经典!


老理


此书深度不够。


有译文注释。字体也大。虽说是节选但版本好。


内容是节选,纸质粗糙。


文言文的,有翻译,需要找个时间静下心来读读,是我同学推荐给我的,他说不错。


爱好古典文化者必读,确是中华智慧经典


纸张不怎么好,这个版本的很多书都是节选的,不知道这本是不是


为同事,又买了一本。


书皮有点脏,估计装货的时候弄的,卓越的快递很快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