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谌胜蓝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谌胜蓝  

页数:

268  

字数:

100000  

前言

  序:新天地大视野  李城外  谌胜蓝最早“出名”也许是因为她在2007年获央视《百家讲坛》大型征文一等奖。没料想,第二年她又推出个人专著《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自然引起了《湖北日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要知道,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真正纯粹的读书人越来越少,而这位青年作家竟然还工作在“圈子”外的国’企,更属凤毛麟角,不能不让鄂南社科界、文学界刮目相看。我们“向阳湖文化沙龙”真诚地欢迎她加盟,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后来的情形证明,谌胜蓝属于那种认准了目标便义无反顾的小女子。她执着、勤奋和敬业,有一股子可贵的豪气与侠气,兼有难得的才气与灵气。这不,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她就写出了几十篇有关向阳湖文化和干校文化的思辨或纪实散文,成功地实现了从研究中国大历史到专攻“‘五七’干校史”的转型,同时,自身也完成了一次化蛹为蝶的升华。  首先,这“美丽的转身”使她发现了治学的新天地。向阳湖可谓“风景这边独好”,她流连忘返;向阳湖文化堪称资源丰厚的“金矿”,她钟情于兹。从此,她越发埋首书斋,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涉笔成文。她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发烧友”,附庸风雅,凑凑热闹,而是饱含热爱,高度自觉地融人其中。在她的笔下,屹立于这片新天地的向阳湖文化名人,作家如冯雪峰、冰心、沈从文、萧乾、郭小川、臧克家、陈白尘、张光年、韦君宜、严文井,文物专家如王冶秋、王世襄、朱家浯、罗哲文、吕济民,学者如周绍良、周汝昌,艺术家如周巍峙、司徒慧敏、刘炳森、范曾……一个个在我们眼前鲜活起来。又如,在《春风吹拂向阳湖——周恩来与向阳湖文化人》一文中,她把一代伟人对文化精英们的关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记述中华书局许逸民和张忱石二位学者重访咸宁时,却笔锋一转,引导读者怀念文史大家宋云彬和金灿然,令人顿生无限慨叹(《中华书局:风雨如晦向阳湖》);不仅如此,她将自己的感悟娓娓道来:“向阳湖文化表面是一种荒诞的文化,骨子里是一种反思的文化。面对中国历史上离我们最近的荒诞,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而应该深刻反思”(《向阳湖,向阳乎?》);而她提出的独特见解更是振聋发聩:“更多地关注自我的痛苦,而忽视了身边更多人颇深的苦难,这是一种巨大的悲哀。更为悲哀的是,下放干校的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没有鞋与没有脚》),“向阳湖文化人心灵上背负的沉重,表现出的类似麻木、迟钝或者不可理喻的火热,让我们更容易读懂他们历经的百年中国屈辱,以及中国文化人在苦苦探寻救国路上的真挚、艰苦、抗争与欣喜。”(《论大变局时代与向阳湖文化的内在联系》)此外,即便是品味韩仲民先生“读书的境界”,她都能把心得谈得恰到好处,深深地打动读者。  其次,这“痛苦的蜕变”使她拓展了自己的大视野。谌胜蓝曾攻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专业研究生,她的兴趣原为先秦史,可自打接触向阳湖文化,竟“见异思迁”,“忍痛割爱”。我以为,这无疑是一次正确的抉择!因为治先秦史者大有人在,而治“五七”干校史者寥寥无几,后者更有社会的和现实的意义。由于站到了更高更近的平台上,当她纵身跃入向阳湖,自然如鱼得水。一方面,她珍惜接触重访向阳湖的“五七”战士及子女的机会,亲历亲闻,亲身感受。每次客人返京后,她的纪实散文如行云流水般随即问世,如《罗哲文:殷殷文物情》《吕济民:刘公岛与向阳湖》《文洁若:永远的微笑》《叶明珍:我的心中充满阳光》以及《那眼里涌动的泪水》《“向阳花”开汀泗桥》,等等。另一方面,她身为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和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的一员,是大家公认的“骨干分子”。社团聚会,她忙着录音摄像,会后有时还赶写出侧记,如《为了向阳湖文化的明天》《“有了这套丛书,那段历史就还在……”》;每次田野采风活动,她都主动积极,随即一篇篇美文由笔端流出,如《夏日荷花向阳红》《拜谒凤凰山》《沉甸甸的乡情沉甸甸的爱》;更值得称道的是,她的目光不只限于曾下放向阳湖的京城文化人,还开始关注被分配留在湖北的“五七”战士,如《让湖北记住他们》,可谓再现了某些“被遗忘的角落”。她在电力行业报刊上发表的向阳湖系列文章,也为企业文化增添了新的亮色……毫不夸张地说,巾帼不让须眉,谌胜蓝就是一个范例。正是由于她的努力,给我们和谐的团队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尤其难得的是,谌胜蓝读书与为文的用心。她每写一篇文章,都不是随意落笔,而是尽可能地广泛阅读和查找,然后用心思考,倾情写作,花费了大量心血,并不时进射出思想的火花。当然,由于经历、阅历和知识面的局限,她对中国现当代史尚未来得及系统研究,对文化名人的经历了解得还不够全面,无疑影响了某些文章的深度和厚度。但是,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在一个基本为零的起点上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十分难得与可贵的,没有一份对文化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从本书的压卷之作——《论大变局时代与向阳湖文化的内在联系》,也足可以看出小女子独立的研究已渐人佳境。  中华书局热情推出《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为有志于投身向阳湖文化研究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做学问别无坦途,全凭埋头苦干。我欣喜地看到,向阳湖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向阳湖的浪花正溅向海内外,日见风生水起……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为建立一门新兴的学问——“向阳湖学”(或日“干校学”)而不懈奋斗。  愿大家共同期待着!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成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概要

这本《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由谌胜蓝著,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不是随意落笔,而是尽可能地广泛阅读和查找,然后用心思考,倾情写作,花费了大量心血,并不时进射出思想的火花。
当然,由于经历、阅历和知识面的局限,她对中国现当代史尚未来得及系统研究,对文化名人的经历了解得还不够全面,无疑影响了某些文章的深度和厚度。但是,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在一个基本为零的起点上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十分难得与可贵的,没有一份对文化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从《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的压卷之作——
《论大变局时代与向阳湖文化的内在联系》,也足可以看出小女子独立的研究已渐人佳境。

作者简介

谌胜蓝,供职于湖北咸宁供电公司,中共党员,湖北省知识型职工,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会理事。热爱读书,尤其爱读史书,2007年获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王立群读〈史记〉》大型征文活动一等奖。

书籍目录

序:新天地大视野
自序:我为一个时代而感动
冰心:向阳湖畔的心碑
周巍峙:心中有杆秤
沈从文:丰碑无言
王冶秋:串起文明的珍珠
萧乾:想要有个家
郭小川:淙淙流水汇小川
冯雪峰:感天动地的“傻子”
周绍良:我的眼中只有你
韦君宜:播下反思的种子
杨静远:雨打风吹两代名媛
陈白尘:大风高歌
司徒慧敏:春风化雨向阳湖
周汝昌:红楼永入我心
王世襄:北京的蛐蛐向阳湖的鳜鱼
文洁若:永远的微笑
张光年:汉江一掬水
绿原:我的生命为你们延续
张兆和:我心向阳
臧克家:向阳湖的亲情、友情与乡情
严文井:没有童话的向阳湖
罗哲文:殷殷文物情
朱家溍:舞台人生
刘炳森:艰难的跋涉
吕济民:刘公岛与向阳湖
牛汉:滹沱河的歌向阳湖的诗
范曾:蓝顶的鸟在心中飞翔
阎纲:我坚信我不是“五一六”
韩仲民:读书的境界
叶明珍:我的心中充满阳光
李晓祥:人性的光辉
中华书局:风雨如晦向阳湖
“陈范集团”:为了全民的阅读
向阳湖,向阳乎?
没有鞋与没有脚
读书人与乡下人
冰火两重天——读陈白尘《牛棚日记》
父子的向阳湖——读《城外的向阳湖》
父老乡亲干校永远的温暖
那眼里涌动的泪水
“向阳花”开汀泗桥
夏日荷花向阳红
拜谒凤凰山
白雪皑皑向阳湖
沉甸甸的乡情沉甸甸的爱
二流堂·向阳湖文化沙龙
让湖北记住他们
春风吹拂向阳湖——周恩来与向阳湖文化人
为了向阳湖文化的明天——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暨成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成立周年纪念座谈会侧记
“有了这套丛书,那段历史就还在——《向阳湖文化丛书》出版(北京)座谈会侧记
《南渡北归》里的向阳湖
论大变局时代与向阳湖文化的内在联系
后记

章节摘录

  冰心:向阳湖畔的心碑  1970年,古稀之年的冰心下放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此时,她们一家八口人被分散在全国八个地方。  刚到湖北的时候,正值农历新年,除了她和同行的郭小川,招待所空无一人。从武昌火车站到咸宁,汽车走起来也需两个多小时。而此时,他们只能背着行李,在泥泞的小路上步行到达向阳湖。向阳湖的艰苦首先表现在用水问题上,需要到四五里地外的河里去提或挑,这对年迈体弱的老人是个很大的考验。为此,冰心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洗衣服。此外,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乡间泥泞难行的道路都挑战着她。特别是寒冷的冬夜,室内不像北京一样有取暖设备,为了让身体暖和一点儿,每晚睡觉她只敢脱下外套,几乎是和衣而眠。  她具体的工作是看菜园,自然少不了施肥、挖地、拾粪的劳动,当然,政治学习与批斗也是少不了的。  对亲情的向往,对环境的不适应,体力劳动的不胜任,无不考验着年迈的冰心。  她频频给家人写信,叙述在干校的一切。每封信写好后都是直接寄到北京,北京的亲人看过后再寄往另一地,如此辗转,直到每个人都知道她的消息。  每一封家书都出奇地平静:“同志们给我凑了一床褥子,一床被子,连里还拨了两床被子。昨晚睡得很暖和。”“昨天早晨到口腔医院拔了一颗牙,是一个在医院实习了一个多月的解放军战士给拔的!这战士极其年轻,小脸红扑扑的,态度极其好,拔牙一点儿也不疼,同老大夫一样。”她告诉她的家人,她打碎了一个暖水瓶,湖北的棉花很好,广东出产的虎头牌电筒很好很亮,又说同事教她怎样用胶布把电池贴起来不走电,还有哪天洗脚十分痛快,谁给她一个小马扎,自己买了个小竹椅,很灵巧,天气一阴就要穿上雨鞋,否则棉鞋湿了,没有换的。凡此等等,一一道来。  她就是这样絮絮叨叨、不咸不淡地谈着她在向阳湖的一切。在这份平和淡定的语言里,我们很难感受到冰心内心的苦楚,倒像是向家人汇报一次旅行的见闻,甚至多年前,她写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时不也正是这种语气吗?那时候,她会对小读者们说:“更有小女儿,戴着大红花,坐在水边树底下做活计。”“对屋里母亲呼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时过境迁,境遇的巨大变化没有改变冰心的心境。当年她写信的开头是“亲爱的小朋友们”,落款“祝福你的朋友冰心”。现在她的开头是“亲爱的家里人”,落款则为“莹”或者“娘”。  实际情况远非家信中描写的那么轻松。就说信中提到的拔牙,她要背着包,穿着雨衣,步行20多公里到咸宁城才能找到医生。这对一个健康的年轻人都是不小的考验,何况是一个70岁的老人。再说写信的条件,根本没有桌椅,她不得不伏在膝盖或床头上写。房里光线太差,她只有打开门,而门一打开,屋外的冷气就乘机而人。  如家书一样宁静的是冰心的向阳湖生活。她穿的衣服总是整整齐齐,做起事来认认真真。给菜地拔草,她就双腿跪着趴在地上,拔过的地方绝不留一丝杂草。拾牛粪的时候,她总是连地皮一起铲干净,劳动间隙,她会不时地伸伸腰说:“多么广阔的世界!”知道山后的桂花开了,她就拉着同事偷偷地去观赏,享受难得的怡情时光。她说:“放眼世界,心胸开阔了许多。” 在对生活琐事的记述里,冰心的干校书信不同于当时的任何一个人,见不到一丝抱怨,也看不到那个时代流行的极度颂扬之词。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冰心的干校生活也显得十分独特,既不悲观,也不激扬,如小桥流水,如春风杨柳,如月白风清。当她在干校的一切静静地划过我们的心头,当我们细细品味,努力想象,一行热泪才会轻盈地划过我们的脸颊。  我不禁想到了冰心热爱的大海。她曾说:“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我一想到海,我的心胸就开阔了起来,宁静了下去。”“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漫长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  是海的宽和与宁静给予了冰心做人的从容与淡定,是大海潮起潮落的反反复复给予了她荣辱不惊,是自幼积淀起来对于大海的情思,形成了有意识的人生哲理,指引着她不仅能平静地走过人生的和风细雨,也能缓和地走过疾风暴雨。  这个海一般平和而博大的女性,此时,她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面对着、接受着她深爱的祖国正在历经的曲折,她把个人的境遇、对祖国的忧虑,把心中的百般滋味化作满脸的淡然,还有热切的希望。  今天,当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历史,回望冰心的向阳湖岁月,犹如在我们心头树起一座心碑。它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阳光中的前进者,如何做一个风雨中的微笑者。  周巍峙:心中有杆秤  没有出生在一个太平盛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留在校园。对于出生于1916年的周巍峙,他最终能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我以为,缘于他的心中始终有一杆秤。  家境的贫寒让他没有更多的机会读书,小小的年龄就不得不外出工作。但是他从来都是个不懈怠、不虚度光阴的有心人——利用做练习生抄写文字的机会,他用心了解国内外大事;利用做邹韬奋文书的机会,他仔细研读邹先生的文章,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利用给一个外国人抄写共产党文件的机会,他了解共产主义思想;利用给李公朴当私人秘书的机会,他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帮助被细菌感染失去健康的科学家高士其记录和整理文稿的过程中,他深深感受着一个爱国科学家高尚的人格……他做的工作很多也很杂,但每一件他都不简单地应付,而是做一个有心人,把每件事当作一门课程来学习,他把每一个环境都当成一所学校,吸取学识与思想的养分。  因为电影《渔光曲》的问世,他忘情地爱上歌唱,他的音乐天赋与兴趣由此崭露头角。他并没有机会上专门的学校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但是,凭借心中的一杆秤,他执着地走下去,通过自学“硬啃”音乐书本知识,用心倾听外国交响乐表演,一步步走入神圣的音乐殿堂,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可是,他已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拥有了深刻与睿智的思维,拥有了明辨是非的慧眼,拥有了一颗热爱祖国的心灵,并且找到了与苦难中国同行的武器——音乐。  《大家一条心》《九-一八纪念歌》《前线进行曲》……一首首激昂的歌曲由他谱写出来,为伟大的救亡运动贡献着一个普通子民的力量。这个青年,他心中那杆秤已经趋向担负起神圣的社会责任。  对祖国深挚的爱使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远赴延安的征途,并加入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艺团体——西战团。这是一个集文学、音乐、戏剧和美术等综合艺术为一体的大团。不久,他成为这个团体的领导人,这一年,他22岁。从他的团队里,先后走出了王昆、陈强、凌子风等一批文艺界大腕人物。在出生人死式的战地文艺演出中,他一干就是五年。此后,周巍峙一直工作在党领导下的文艺战线,担任着不同的领导职务,直到文化部代部长、全国文联主席,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界的领军人。  他心中的秤没有改变,只希望用文艺的方式讴歌他深爱的祖国。他忘情地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竭尽全力策划领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和演出。他本是个音乐天才,可是,他真正专职从事音乐创作的时间仅有几个月,党需要他做更多的文艺领导工作,他服从安排,并说:“一生打杂终不悔。”  如同大批文艺战线的同志一样,在史无前例的日子里,他戴上了各种精神枷锁,全家人也饱受磨难。1969年,他带着小儿子,下放到了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他的身份是受“中央专案组”审查的对象,还有“文艺黑线头目”、“法国特务”嫌疑者。  背煤挑菜、扎搭工棚、和泥砌砖、拉车驾辕、种菜浇粪、放鸭喂猪,他无所不做。大雨倾盆里,整夜看守抽水机;寒风呼啸的凌晨,他在湖里驱赶牛群。风里来,雨里去,深一脚,浅一脚,一身泥,一身汗,跌倒了,爬起来。生满老茧的双手上,是一道道的裂口,血水流满裹着胶布的指缝I司。  用满腔的热情对待劳动,如同他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文艺事业,哪怕是最笨拙、最简单、最辛苦的劳动,他从来都没有丝毫懈怠,而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方式。多少个黄昏,他光着脚丫,在布满菱角的沼泽地里追赶鸭群,双脚两腿被扎得血迹斑斑;多少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他孤身一人在野外看抽水机,一人用高歌《红灯记》的方式驱散心中的孤苦。为了让鸭子下的蛋又多又大,他竟然到厕所里把蛆捞出来,在清水里洗净,然后作为鸭子的食物,结果鸭子的产蛋率大增。  不硬碰,不低头,讲原则,讲方法。此时的周巍峙,用心中那杆秤,冷静地分析他所处的时代,并超越了那个时代普遍的特征:盲目、盲从、悲观、失望。他用满腔的热情,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用最沉默的方式,表达着一个智慧的革命者,一个历经艰难困苦的知识分子的远见与卓识。面对遭受磨难的“五一六”分子,他轻轻地说:“想办法睡一觉,多吃点东西。”面对军宣队利用儿子对他大发刁难,他语气平缓,义正辞严。他帮助行动不自由的人员到城里换尺寸不对的雨衣,他热情地为患肩周炎的同志按摩以减轻痛苦,他对向阳湖的农民一样地饱含着真情。  这杆秤的核心是他内心的光明。虽然遭受重重监视,就算发出一封家书,也要受到审查,妻子王昆在湖北宣化生重病也不让他探望。但是,他心如明镜,他坚信,光明总有一天会到来,所有恶势力必然走向灭亡。因为心中这份光明,他并不急于求成,当专案组要解放他,但在审查意见里依然保留着“法国特务”时,他拒不签字。他宁可等待再等待,他要等到全面平反昭雪的那一天,也不能为了一时的解脱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历史不负责任。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1975年,原文化部宣布了他无任何历史问题的最终结论。  历史是一杆秤,走过无数的峥嵘岁月,所有的功与过、黑与白,都接受着时空的晾晒,公理自在人心。 回首和评判过去其实不难,难的是站在历史的当口而不迷失方向。在当时的情境下,能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到未来的是智者。给予这位智者慧眼的是他心中永远的一杆秤,让他不随波逐流,不惊慌失措,也不悲观失望。从少年时期的努力学习到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从革命到被“革命”,他像一座高山,巍然而峙,用勤奋、正义、奉献、自信,谱写着生命的长歌。  ……


编辑推荐

  这本《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为有志于投身向阳湖文化研究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做学问别无坦途,全凭埋头苦干。向阳湖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向阳湖的浪花正溅向海内外,日见风生水起……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为建立一门新兴的学问——“向阳湖学”(或日“干校学”)而不懈奋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