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小品绘画
2012-2
人民美术
黄宾虹 绘
20
黄宾虹奉行写生的主张,中国画舍“笔墨”无他,在他的写生画稿中最易了解。他的画(晚年)已经不单纯的是画了,而是他为了实践他的笔墨的一个载体。而形成了他自成一家的山水画符号。他的画与他的书法、金石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显得无懈可击。黄宾虹永远是中国画历史上一座高峰。他那种以学业为生命的纯文人性情,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有了他,后来的中国画坛才这么丰富多采,后来许多人都从他那里学了一鳞半爪而卓然成家。有的人虽然没有直接师法黄宾虹,但都是深受影响,石鲁的粗头乱服,傅抱石的激情挥洒,陆俨少的线形节奏,吴冠中的秀逸淡雅,李可染的浑厚华滋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直接师从黄宾虹。他们除了各自的师承及自身因素之外,都从侧面显示了黄宾虹的存在,因为必须与黄宾虹拉大距离才能有自家面目。
昔宾虹(1865--1955),原名懋质,又名元吉,后易名质,字朴存、朴人等,号宾虹,别名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出生于浙江金华。自幼学习绘画,兼习篆刻,成年后师法髡残、弘仁等名家。1907年后居住上海,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1948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称为“用墨大师”,有“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之誉。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荣誉称号。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黄宾虹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画家。其黑、密、厚、重的画风,浑厚华滋的笔墨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自然内在美的美学取向。黄宾虹在完成这一创造后,又进行“水墨丹青合体”的试验。用点染法将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绿厚厚地点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丹青隐墨,墨隐丹青”,这是受西方印象派启发,妙以将中国山水画两大体系(水墨与青绿)进行融合的一大创举。多年来,黄宾虹的绘画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黄宾虹的绘画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应已显示出来,而其艺术价值的显现,又是全方位的。除其山水画外,花鸟画也境界不凡,书法成就更不能等闲视之。黄宾虹是一位“不能仅以画史目之”的学者型艺术家。他还有着自己的画学理论建构,其金石篆刻、文字学、考古学也颇有建树。笔墨是黄宾虹绘画外在形态和内在价值的集中体现,正如他所言“画中三昧,笔昧、墨昧、书昧”。笔墨观念与笔墨实践是贯穿黄宾虹平生绘画艺术始终的内容,是其思与行的统一和执著。但是,黄宾虹很少单纯地就笔墨论笔墨,将笔墨孤立起来。在他的大量文献和谈话中,莫不言及书法对笔墨的实际功用,而言绘画用笔、笔法时,又莫不和书法、书体相并论。就是单纯论墨法时,他也强调墨法本于笔法,笔法又本于书法,至理相通。关于书法与笔墨、书法与笔法、书法与画法的言论,在黄宾虹的许多文论、谈话、题跋中随处可见。他晚年总结的“平、圆、留、重、变”五字用笔理论,就是来源于书法。书法对黄宾虹来说,有着独特的实际意义,是其笔墨和画法的“源头活水”。没有人像黄宾虹那样,积极主动地将书法原理运用于绘画,并取得如此高的现实效果。可以说,黄宾虹的绘画是建立在书法基础之上的楼阁,它的稳固和高度关乎书法。 黄宾虹的艺术成就显著,知名度遍及海内外。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安徽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 主要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黄宾虹画语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