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衣蕙带
2012-7
人民美术出版社
潘健华
281
无
《荷衣蕙带(中西方内衣文化)》由潘健华著。理清中西方内衣文化的思想脉络,梳理中西方内衣文化的各方各面。在长期收藏、整理、考析中西方内衣物件的特点与文化过程中,凭借一件件遗存的精美内衣,邂逅相悟,深度交流,勾起了我对中西方内衣文化的品味思量与热情冲动。清代张金鉴在《考古偶编》中有云:“鉴赏家心领神会,判决了然;纵历千年之久,如与古人相晤对。”这正是道出了我对中西方内衣文化研究的那种情怀。每当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展示在眼前,便让我仿佛神交到了内衣文化所蕴含的灵性、情绪、睿思等种种鉴赏的通感中去,孕育了对中西方内衣文化长远的发现、鉴识、考析的研究过程。
潘健华
上海戏剧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核心刊物《戏剧艺术》主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首位中国古代内衣文化与艺术研究学者
国内首位服装设计研究生
主要著作:
《舞台服装设计与技术》2000.4 文化艺术出版社(文化部九?五重点教材)
《演艺服装设计》2002.6 轻工业出版社
《服装人体工效学与服装设计》2001. 轻工业出版社(上海市精品课程教材)
《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2008.1东华大学出版社(部级十一?五重点教材)
《戏剧服装设计与手绘效果图表现》2009.6东华大学出版社(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云缕心衣—中国古代内衣文化》2005.8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女红艺术》2009.6人民美术出版社(08年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
《演艺服装材料设计学》2010.1 河北美术出版社(国家教育高地研究项目)
《中西方内衣文化》2012.7人民美术出版社
主要论文:
《衣冠无语?演绎大千》2004.7 载《新华文摘》
《论华服文化的深层结构》2002.12 载《新华文摘》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艺术风情》2005. 8、9 载《国家艺术杂志》
《寻找女性逝去的霓裳》2005. 12、13载《国家艺术杂志》
《中国兜肚—一部寄情的文化史》2006.10载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研究》
《中国云肩考析》2007.12载《戏剧艺术》
《论经编面料与服装设计创新理念联姻的重要性》2008.5载《首届国际服装产业论坛》
《传塑创新 刻意内蕴》2008.1载同济大学学报《大美术》
《中西方内衣文化综论》2012年2月载《戏剧艺术》
获奖成果:
1、2005年《服装人体工程学》课程列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2、2006年获教育部教育成果二等奖。
3、2008年获上海市教委成果二等奖。
4、2009年获上海市教委优秀教育团队。
5、2010年《服装人体工程学》获“十一五”部委级优秀教材。
6、2011年11月《戏剧服装设计与手绘效果图表现》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7、2011年10月《女红——中国女性闺房艺术》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获奖名单(2011年度)”。
8、2009年《女红--中国女性闺房艺术》第十八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奖
9、2011年《演艺服装材料设计学新论》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创新成果一等奖
10、2010年《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十一五”部委级优秀教材
社会成果:
国内首位服装研究与设计硕士生(1987年7月毕业),在服装文化与设计领域有丰富的成果,先后出版著作八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三篇论文被新华社《新华文摘》转引,一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研究》转引。有关服饰文化研究成果的论文先后被几十家国内知名报刊(专版)刊登。数年来为几十余台戏剧演出进行服装设计或指导,获2004年中国第二届全国舞美大展优秀设计奖,文化部2005年度教育成果二等奖。硕/博研究生导师。
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新民晚报、新民网、中国服饰报、申江服务导报、北京竞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均有对服饰文化研究成果和服饰艺术设计的大幅(专题)报道。
在服饰文化研究、舞台服装设计、服装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国内首屈一指。其中《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舞台服装设计与技术》、《演艺服装材料设计学》、《中国古代内衣文化》等原创性专著,在本领域中有深远的影响,从本人多年的肚兜收藏中提练出中国女性内衣的价值理想、生活态度以及审美特色。通过形式表像看内在灵魂,从而弘扬优势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传承文化遗产服务。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原创性,努力挖掘文物的文化价值并从艺术属性上梳理归纳,有自己的文化见地与艺术评判,形式与内容力求社会所用。
论文《中国肚兜---一部寄情的文化史》等等被先后转载引用:
1、2006.10载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研究》(全文转载)。
2、2007.10载《AD》(欧洲艺术.英文版)。
3、2004.4.9载《今日早报》。
4、2004.4.13载《天天周刊》。
5、2005.12.13载《新民晚报》。
6、2004.4.30载《中国商报》。
7、2004.5.载《移居上海》。
8、2006.1.载《上海服饰》。
9、2004.4.7..载《申江服务导报》。
10、2006.8.14..载《中国日报》。
11、2004.6载《流行色》。
12、中央电视台四套等转载引用。
《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舞台服装设计与技术》、《演艺服装材料设计学》等多份教材已经被几十家高校运用。同时开设《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面料学》,《舞台服装设计与体现》等多门课程。
先后为《雷雨》,《清明上河图》,《中国佛文化艺术团》,《奥运国家代表团礼服》等几十台剧目和国家项目担任服装设计。
导言
名称与形制
一、结构功能的命名
1. 紧身胸衣
2. 胸罩
3. 丁字裤
4. 抹胸
5. 肚兜
6. 主腰
二、表达特定意味的命名
1. 比基尼
2. 诃子
3. 合欢襟
变革历程
一、被寓意化的中国内衣
二、被结构化的西方内衣
隐喻式情色
一、祈盼良缘
二、生殖与性爱
三、秘戏图文
四、情爱寄托
五、娼妓职业装束
展露式情色
一、理想的肉体美
二、胸乳表现
三、内裤外穿
深层构建
一、哲学内涵
二、肚兜与女性社会地位
1. 女性是父权社会的经济附庸
2. 女性被排除在政治之外
3. 传统女教自始至终渗透着封建伦理的观念
三、宠姬理想
四、奢侈生活价值观
五、女德与境界
1. 天人合一的原始思维
2. 天人合一与内衣审美关系
生活方式的表现
一、象征式图腾符号
二、实物式造型符号
三、叫魂的道具
四、传达生育意愿
六、胸衣与卫生
造物理念
一、美学观念
1. 数的构造与造型
2. 物神合一
二、结构与范式
1. 紧身胸衣
2. 肚兜
三、寓意与图腾
1. 紧身胸衣
2. 肚兜
四、质地与色彩
1. 紧身胸衣
2. 肚兜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版权页: 插图: 中国内衣对身体与性表现的“忍”是忍在心思,故不直接表现身体,而是以一种比拟与象征来更精神化、联想化地表达;西方内衣的“露”展露式地表现并强化身体,视内衣为物欲的平台与性行为的载体。 中西方内衣演变的轨迹与时尚潮流一样,具有鲜明的钟摆现象,在“人为与自然”、“硬与软”、“塑形与自由身体”、“连体与分离”等一系列循环转化中顺应一定的社会与文化、嬗变与流行。尽管如今的文胸、比基尼等已经演绎成女子身体的内在装饰程式符号,但仍然具有紧身胸衣的基因,例如钢圈与罩杯内衬的塑形表现胸乳;而另一方面时尚式抹胸的裹缠所淡化的对胸乳的表现,也同样被时尚人士所青睐。 之所以将中华内衣定性为“民俗之符”,主要缘于它出自非官颁服志的特征,它不受服志的制约与限定,是顺从生活习俗与生命价值理想的自然生成,具有习俗化、民间化、自发化等一系列民俗生活特征。它在功能上更多的服用于节庆与习俗,例如春节用大红兜、端午节用虎符兜、女儿节用蛙符兜。西方内衣定性为“性之偶像”,因为四百多年来紧身胸衣一直被视为造型艺术所“包裹的裸体”与身体的外延,也是性趣的焦点及性爱中欲扬先抑的平台,正如斯蒂尔所言:“内衣就是身体,身体在内衣的怀抱下有了它的形状,内衣因为有了身体填充而与它合二为一。” 内衣之物虽微,却受社会变革及文化所系。20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理想与价值理念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受多元文化及生活水准提升的影响,传统内衣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新时代的内衣理念成为时代的一种表情符号,开放、多元、个性的新思维也在内衣中得以充分体现。其一,借内衣来表现身体习以为常,性感至上,内衣成为表现女性胸乳欲擒故纵的一种幌子。如今所有大众时尚类杂志,由内衣衬托的丰胸美乳比比皆是。其二,品牌内衣在创造产品过程中,不遗余力地追求性感与财富,通过垫、衬、托、吊等一系列工艺来对乳房整形,缀以珠宝钻石来强化财富及身价,产品分类细化到年龄及职业。其三,市场经济与传媒的力量使内衣成为当今社会“美女经济”中一种炫色载体,在层出不穷的选秀中,文胸、比基尼的形象是必选项目,而且成为考量营和或收视率的一种指标。所有这些都是对传统内衣理念的颠覆。内衣原本具有“内在”、“贴身”、“私密”的性质。“内衣是秘密的衣服,它们藏在外衣里面,就好像身体藏在衣服里面一样。人们只是在卧室里和亲人面前才显示内衣”(斯蒂尔((服装与性》P42)。如今,这个理念越来越淡化,“内衣外穿”、“内外衣混搭”均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为此,内衣的交流对象从亲密者之间拓展为公众交流空间,从私密走向了公共空间。
《荷衣蕙带:中西方内衣文化》是迄今为止分量最重也最为有趣的一种。作者借助图文并茂的形式,梳理中西方内衣文化的演变与内蕴,考析、比较中西方内衣文化的异同,并透过这些研究阐释两者之间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与对身体表现的价值理想。
无
文字部分资料堆砌为主,基本套路就是某某古诗古词或者笔记小说里提到过这种内衣啦,然后blabla 引用一大段。图片80%是肚兜,肚兜这东西轮廓和结构有啥区别的啦,只能看看上面的刺绣——但作为刺绣图集又不够精美。剩下15%是扭曲走形的临摹图(技法实在太拙劣,怀疑画手根本没受过专业美术训练),5%是照片。
本来就是要做策划而使用的,内容方面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