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
2008-11
《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 民族出版社 (2008-11出版)
《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
300
无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一章 地理环境第一节 自然环境一、地质二、地形地貌三、水文四、气候五、植被第二节 物产资源一、土地资源二、动物资源三、植物资源四、矿产资源五、名优特产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一、概述二、民族语言三、侗族习俗四、侗款五、宗教信仰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一、建置沿革二、行政区划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一、历史上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二、党领导下的人民反抗斗争三、剿匪斗争四、人民政权建立第三节 土地改革一、减租退押运动二、协商土改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私人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五节 改革开放一、农村经济改革二、企业改革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一、自治县区的建立二、民族乡的建立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一、机构设置二、民族干部培养第三节 法制建设一、自治县自治条例二、其他单行条例三、普法工作第四节 民族关系一、结亲交友关系亲密二、团结斗争反抗压迫三、互相合作共同前进四、和谐共居保留传统第五节 人民生活一、经济生活二、社会生活第四章 农业第一节 农业一、农作物种植二、农作物种类三、农机、农具四、农业技术推广五、病虫害防治六、特色农业产品第二节 林业一、概述二、造林三、主要林场简介四、经济林种植五、病虫害防治第三节 畜牧业一、概况二、畜禽饲养与繁殖三、畜禽饲养方式方法四、疫病防治第四节 渔业一、概述二、稻田养鱼三、其他养殖类型第五节 水利一、水利管理机构二、农业灌溉三、人畜饮水工程四、防汛、抗旱第六节 特色农业一、茶叶生产及销售二、油茶生产、加工及销售三、罗汉果生产及销售四、毛竹生产、加工及销售第五章 工业第一节 能源生产一、电力二、煤碳三、沼气建设第二节 工业企业一、概述二、机械冶金工业三、化学工业四、造纸、印刷业五、食品加工业第三节 特色工业一、油脂加工二、茶叶加工三、竹木加工第六章 交通通信第七章 财政金融第八章 贸易第九章 旅游第十章 对外开放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后记修订后记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桂、湘、黔交界处,东部与龙胜各族自治县、融安县交界,北部与湖南省通道县接壤。县城古宜镇,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51千米。全县土地总面积2430平方千米。三江县境属丘陵山区,全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7.2%,低丘陵占总面积的13.5%,河谷盆地占总面积的0.6%。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全县耕地面积23.06万亩,占总面积的6.3%,林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97%。土壤属红壤性土壤,大部分属丘陵地貌,500米以下的丘陵为红壤性土壤,500~850米为黄红壤性土壤,850米以上为黄壤性土壤,其成土母质主要是砂页岩,风化程度好,中厚在40~80厘米之间。县境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1493毫米,年均气温17~19~~C。年平均日照数1332.3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21天。春夏多雨,适宜林木和农作物生长。全县有大小河流74条,总长687千米,主流有榕江(都柳江)、浔江,榕、浔两江于老堡口汇合成融江,再南流经丹洲镇,向融安方向流去。
《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在国家民委五种丛书编委会和自治区五种丛书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民族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1979年,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统战部直接领导布置,成立编委会,组织编写组,由l陈世裔}(组长)、周东培、吴世华、杨千里、杨昌艳、覃光国、陈显华等组成,拟提纲、搜集资料,动手编写,当年11月完成初稿。1980年夏,l陈世裔l、周东培、吴世华等同志修改完成第二稿。由于种种原因,编写同志转回原单位,工作暂时停止。1982年冬,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再次组织李秀山、杨千里等同志,在原一、二稿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修改补充,1983年6月完成了第三稿修改工作,10月,经原写作组同志讨论、补充、修改,遂成此稿。本书编写修改工作,几经易人,断断续续。由于书出众手,词语使用和笔调,诸多不一,加之编者水平有限,粗疏简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广西 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