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

李绍明 民族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民族  

作者:

李绍明  

页数:

362  

字数:

3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民族学与民族史学术上的“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于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历史 民族区域概念,主要指今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北南走向的山系与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亦即地理学上的横断山脉地区。在横断山脉地区主要有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汀、澜沧江、怒江六条由北而南的大河纵贯其间,故习惯上又称这片区域为“六江流域”。但它并非六江流域的全部,而主要指几条江的上游。具体而言,这一区域,包括藏东高山峡谷区、川西北高原区、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以及部分滇西高原区。就行政区域而言,藏彝走廊主要包括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市,西藏的昌都地区等地。

内容概要

  本书为作者关于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论文集。藏彝走廊的调查研究虽为时甚早,但直到20世纪末期才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为民族学的一个民族区域概念并由此发展为民族走廊学说。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迄今一直关注此一区域并在此进行民族学与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自费先生提出藏彝走廊概念后,作者又追随其继续倡导这一学说并付诸实践。 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关于藏彝走廊的代表作27篇。其中有关于藏彝走廊及民族走廊学说综论、阐述与探讨,有对藏彝走廊中西南丝绸之路要道的调查与研究,有对这一走廊中一些主要民族如藏、彝、羌、纳西与傣等民族以及一些古代民族的研究,基本体现出作者对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的思考与系统看法。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阶段学术界对藏彝走廊的研究情况。

作者简介

  李绍明,土家族,l933年12月生,重庆秀山人。1950年入华西大学社会学系,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民族学组和西南民族学院民族问题研究班。从事民族研究,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及云南调查组调研员,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及西南民族大学等校

书籍目录

费孝通论藏彝走廊马长寿与藏彝民族走廊研究西南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走廊学说藏彝走廊族群互动、文化多样及和谐共处问题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丝绸之路岷江支道的重要作用南方丝绸之路滇越交通探讨金沙江文化简论康巴文化简论康巴学简论简论牦牛文化与牦牛经济古蜀人的来源与族属问题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从石崇拜看禹羌关系唐代西山诸羌考略关于凉山彝族来源问题关于东爨乌蛮诸部的族源问题唐代西爨及昆明的族属问题从康南石板墓论纳西族族源论川滇边境纳日人的族属少数民族开发盐源盐业的贡献傣族北上入川的实例凉山、渡口瓮棺葬及其族属问题说邛与邛竹杖邛都夷与大石墓的族属问题僰人及僰文化问题我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生涯后记

章节摘录

  费孝通论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是已故的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而这一学术概念又是与他提出的民族走廊学说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念息息相关的。费先生的上述学术思想是对我国民族学、民族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大学术贡献,值得我们充分重视和认真研究。本文着重探讨他所提出的藏彝走廊及其相关的学术问题。  一  民族学与民族史学术上的“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于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历史一民族区域概念,主要指今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北南走向的山系与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亦即地理学上的横断山脉地区。在横断山脉地区主要有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六条由北而南的大河纵贯其间,故习惯上又称这片区域为“六江流域”。但它并非六江流域的全部,这几条江的下游不在此区域之内。具体而言,这一区域包括藏东高山峡谷区、川西北高原区、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以及部分滇西高原区。就行政区域而言,藏彝走廊主要包括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市;西藏的昌都地区等地。  在这片区域中,现今居住着藏缅语族中的藏、彝、羌、傈僳、纳西、白、普米、独龙、怒、哈尼、珞巴等民族,而以藏缅语族的藏语支和彝语支的民族居多,故从民族学而言称之为“藏彝走廊”。但在此区域的南部,同时还居住着壮侗语族中的傣族和壮族、苗瑶语族中的苗族,乃至汉族、回族以及孟高棉语族中的一些族体。同时,这条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藏缅语族诸民族先民南下和壮侗、苗瑶语族诸民族先民北上的交通要道和众多民族交汇融合之所。该走廊现今共有人口1000余万人,其中有530余万人是少数民族,其余的是汉族。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 PDF格式下载



非常想沿藏彝走廊游逛。


专业性相当强,虽然我不是学习这个专业的,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十分有助于了解民族文化。谢谢舅爷。


学术性很强,想要读个消遣的人还是算了,但是人类学、民族学等研究者可以从中得到很多。


老前辈的书,值得学习。


很充实知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