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和谐文化知行录

白庚胜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作者:

白庚胜  

页数:

522  

前言

  白庚胜先生是出生于云南丽江一个纳西族农民家庭的学子,怀着崇高的理想与使命感,一心向学,努力工作,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攀登学术高峰,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向人民、向祖国,也向生养他的民族提交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从一个工农兵学员出身的普通研究人员完成了从硕士到双博士、博士后的跨越,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长、理事长,在纳西学、民俗学、色彩学、民间文化学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13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全国性学术评奖中获奖,先后被数百家新闻媒体专门报道介绍,并于1998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青年优秀文艺家”称号,于199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于200l-2002年被中央机关工委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于2004年被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教育部、人事部、科技部等六部委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7年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

内容概要

  《和谐文化知行录》讲述了其中所收文章、讲话稿、演讲录等大多完成于拙作《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2006年)出版之后,它是我参与和谐文化建设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作的生动记录,也有一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零散文章,讲话稿。虽然肤浅,所言均出自忠诚,所系皆国家根本,所论皆文化现实,亦全部属于原创。

书籍目录

无限风光在险峰(代序)热点追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使命和谐文化基本特征文化和谐十大关系谈数字技术与影视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增强文化实力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文化生产力理论思考及其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主权建设正名、立规、改制、定位、固向中国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话说文化遗产安全急剧变化中的纳西族民间文化及其对策羌文化保护意义再认识叙跋题记神话中原继绝启后中原史诗文苑绝响唐卡艺术纵横谈春天的故事享受家书《无文字社会的历史》译想盘古精神泽被万世西部何灿灿追根问傩并非为了“话语”的话语民间正声文化瑰宝含笑山花烂漫时美美与共抱拳立誓:将中国民间文艺发扬光大徐州歌乐动神州小荷才露尖尖角嫘祖经纬为杰出民间传人树碑立传民俗千秋致力于纳西学的崛起源头活水感谢广州传承国艺新挥索高举盘古精神的火炬一代宗师文德垂范讲演报告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新世纪的繁荣创新而奋斗新世纪新发展西部大开发与黎平侗族文化旅游关于梁祝的世界遗产申报肩负使命开创新局教育传承新尝试民间文化产业建设问题关爱民间遗泽千秋掌声响起来继往开来全面拓展源头长饮三江水蚩尤与炎黄共辉煌保护重在实效和谐促进发展山海雄关壮豪情迎来春色满人间钟山风雨起苍黄身残未敢忘国忧承先启后团结奋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十一五”工作新思维展示飘色风采建设和谐文化既是遗产也是现产文化交流新创举火树银花不夜天五十风华正精彩中国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及其成果抢救工程从开封走来为了节日文化的生机与活力青松挺雪国色天香曲艺大风民族精神的伟大展示让“山花”怒放羊城专门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先秦至隋南方少数民族书面文学魏晋南北朝的氐羌文学唐代南诏与岭南少数民族文人文学两宋南方少数民族碑铭文学与文人文学西夏党项羌作家文学述略一般论述阳光雨露20年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树立正确的民间文艺保护观民间文艺甲申风采爱国团结大风歌中国色彩文化诸问题纳西族的色彩语言审美战地黄花(代后记)

章节摘录

  4.开放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排外、不封闭。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在确保其主体性的前提下,不仅在其内部开放,而且也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的文化开放。开放的目的是吸收一切文化营养发展自己,并反之为人类文明及社会进步服务。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使我们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充满空前的张力,使之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人之美”,并进而“美美与共”,使复兴中华文明、实现国际文化和谐、再造人类新文化成为可能。  5.多元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虽然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但它绝不是一花独放,而是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得其所、和而不同,互为存在、共生共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尊重多元文化、主张文化平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  6.发展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仅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程,而且其自身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社会的发展性必然决定文化的发展性,文化的程度性必然决定文明的程度性,文明的阶段性必然决定和谐的阶段性。因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发展的、有程度的、具有阶段性的,并非一成不变,不可一劳永逸。其发展的动力存在于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创造之中。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文化必将为社会主义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的和谐文化所代替。  7.先进性。与任何一种和谐文化都有其先进性一样,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也具有其先进性。和谐文化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实现与社会政治、经济相和谐,就是因为它在其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具有先进性,即能适应该社会的生产力并促进其发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和谐文化知行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